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弋阳腔活化石大腔戏传承与传播动力略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天杰 陈意姜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2-46,共5页
大腔戏产生于明代,因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的特点而得名,是弋阳腔的活化石。至今福建省永安市丰田村、大田县岬头村、黎坑村、德安村都还有保存,每年都有演出。与地方民俗宗教信仰的结合,独具特色的宗族传承,严苛的拜师学艺传袭... 大腔戏产生于明代,因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的特点而得名,是弋阳腔的活化石。至今福建省永安市丰田村、大田县岬头村、黎坑村、德安村都还有保存,每年都有演出。与地方民俗宗教信仰的结合,独具特色的宗族传承,严苛的拜师学艺传袭形式,灵活的唱腔、粗犷的风格,以及文字、道具的保存和强大的社会功用,是大腔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因而使大腔戏得以传承与传播。对大腔戏传承与传播动力的个案研究,可为保护地方古老戏剧提供宝贵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腔戏 传承 传播 动力 借鉴
下载PDF
大腔戏的宗族传承危机与抢救保护 被引量:1
2
作者 罗金满 《三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1-86,共6页
大腔戏是明代弋阳腔传入福建后地方化形成的独立声腔剧种。长期以来,它依赖宗族社会的力量而传承延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宗族传承规制。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大腔戏的宗族传承出现严峻危机,使剧种面临急遽消... 大腔戏是明代弋阳腔传入福建后地方化形成的独立声腔剧种。长期以来,它依赖宗族社会的力量而传承延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宗族传承规制。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大腔戏的宗族传承出现严峻危机,使剧种面临急遽消亡的命运,抢救与保护已迫在眉睫。对大腔戏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不仅是保护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为当地文化资源的保存及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发展留下凝重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腔戏 宗族传承 生存危机 保护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