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in the Datong Coalfield Based on InSAR Technology 被引量:5
1
作者 JIA Xiuming MA Chao ZHAO Anyu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35-1044,共10页
Heavy mining of Jurassic and Carboniferous horizontal coal seams in the Datong coalfield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loc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by such geohazards as soil avalanches, lands... Heavy mining of Jurassic and Carboniferous horizontal coal seams in the Datong coalfield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loc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by such geohazards as soil avalanches, landslides, mudflows, surface subsidence, surface cracks, surface solid waste accumulation and surface deformation. More seriously, coal mining causes groundwater to leak. Overpumping of groundwater 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land subsidence of the urban area in Datong City. Based on the previous geo-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in the work area, the authors used radar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such as In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and D-InSAR (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supplemented by th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method, for geo-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to ascertain the geo-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the Datong Jurassic and Carboniferous-Permian coalfield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geohazards, thus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eohazar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and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8 cog-nominal ERS-1/2 SAR data frames during 1992 to 2003 were used, but the following processing was made: (1) the multitemporal SAR magnitude images were used to interpre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vegetation, microgeomorphology and drainage system; (2) the multi-temporal InSAR coherent images were used to make a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 features and evaluate the coherence change due to coal mining; and (3) the multi-temporal cog-nominal SAR images were used to complete D-InSAR processing to remove the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ial deformation areas (sites). In the end, a ten-year time series of differential interferogram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multi-temporal cog-nominal SAR images. In the tests, 84 deformed areas (sites) were obtained, belonging to those in 1993-1996, 1996-1997, 1997-1998, 1998-2001, 1998-2002 and 2001-2003 respectively. Of the 84 areas, 44 are mining subsidence ones, 23 urban subsidence ones and 17 landslide subsidence ones. They cover a total area of 1824.4 km^2, equivalent to the area of the whole Datong coalfield. Then an accurate evaluation was made on the geo-environment of the Datong coalfield. The tests show that InSAR is now the only feasible technical means for making one all-weather,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a coal mining land subsidence area covering up to 10,000 km^2 to subcentimeter resolution. This study is a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InSAR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especially in coal min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InSAR) datong coalfield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的山西大同煤田地表沉降监测及时空演化分析
2
作者 仝云霄 杨俊泉 +1 位作者 王雪 谭琨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83,共14页
[研究目的]地表沉降作为煤矿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安全稳定,有必要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快速高效监测。[研究方法]以大同煤田为例,研究使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1景Sentinel-1影像,基于短基... [研究目的]地表沉降作为煤矿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安全稳定,有必要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快速高效监测。[研究方法]以大同煤田为例,研究使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1景Sentinel-1影像,基于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大同煤田地表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结果,使用已有研究成果对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分析了沉降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大同煤田地表沉降分布较广,沉降总体分布趋势与大同煤田矿业管理数据的走向基本一致。沉降主要分布在大同市南郊区西部以及大同市、怀仁市和山阴县交界处,其中塔山矿地表沉降最为严重,大同煤田最大沉降速率为168.03 mm/a,最大累计沉降量为329.12 mm,总沉降面积为270.95 km^(2),且沉降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根据沉降趋势推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地表活动相对稳定。[结论]研究表明了InSAR技术在煤矿区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可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煤矿区沉降监测预警、灾害防控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SBAS-InSAR 矿区沉降 地表形变监测 时空演化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大同煤田矿区微震记录特征与识别方法研究
3
作者 赵晓云 李斌 《山西煤炭》 2024年第2期73-83,共11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同煤田矿震的特点,以山西矿震监测研究中心在山西北部设立的矿震监测研究试验区,以及山西地震监测台网在大同煤田及周边区域持续开展的近3年(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的非天然地震监测所获取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大同煤田矿...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同煤田矿震的特点,以山西矿震监测研究中心在山西北部设立的矿震监测研究试验区,以及山西地震监测台网在大同煤田及周边区域持续开展的近3年(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的非天然地震监测所获取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大同煤田矿震记录特征与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同煤田及周边区域矿震活动发生较频繁,活动特征以M_(L)<2.0的微震或小震为主,最大矿震震级为M_(L)=2.8级;具有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特征,主要集中在煤矿开采区域,特别是深部矿井附近;相比于天然地震和其他非天然地震事件,矿震震相中往往含有较多高频部分,其优势频率一般在10 Hz以上,但易受震源与传播路径(距离和介质)衰减影响;波形记录形态上往往表现为波形的快速上升和迅速衰减,波形持续时间较短;初动向上和向下都有,当记录台站较多时有四象限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矿山地震 非天然地震 波形特征 震相识别
下载PDF
大同煤田煤系高岭岩赋存特征和成矿机理研究
4
作者 柳建平 刘霖松 +2 位作者 刘迪 张帅 雷浩晨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315-322,共8页
大同煤田含煤地层中富含具有工业价值的高岭岩资源,为了确定这些煤系高岭岩的赋存特征和成矿机理,本文以大同煤田晚古生代太原组的高岭岩矿床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镜鉴定、XRD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煤系高... 大同煤田含煤地层中富含具有工业价值的高岭岩资源,为了确定这些煤系高岭岩的赋存特征和成矿机理,本文以大同煤田晚古生代太原组的高岭岩矿床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镜鉴定、XRD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煤系高岭岩的赋存层位、结构组成、岩石类型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岭岩主要赋存在9号煤底板、8号煤底板、3-5号煤底板、3-5号煤夹矸和2号煤底-3号煤顶层间5个层位;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含量60%~90%),其次为石英,以及少量的长石、云母、菱铁矿、硬水铝石、锐钛矿等;高岭岩结构组分可划分为颗粒、高岭石晶粒、矿物碎屑和基质,岩石类型包括晶粒状高岭岩、隐晶质高岭岩、团块状高岭岩和砂质高岭岩;煤系高岭岩的成因主要为陆源搬运沉积形成和火山灰蚀变形成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太原组 高岭岩 赋存特征 成因
下载PDF
大同煤田双系开采强矿压与地质动力环境关系研究
5
作者 苏经纬 杨东辉 +3 位作者 樊聪 李立 吕兆恒 程虹铭 《山西煤炭》 2023年第3期104-111,共8页
矿井动力灾害是在区域地质构造运动和开采扰动的共同作用下,局部煤岩体力学系统发生的剧烈动力破坏现象。本文从地质动力环境的角度对大同煤田双系开采条件下区域地质构造活动特征、构造应力场分布、天然地震与矿井强矿压之间的关系进... 矿井动力灾害是在区域地质构造运动和开采扰动的共同作用下,局部煤岩体力学系统发生的剧烈动力破坏现象。本文从地质动力环境的角度对大同煤田双系开采条件下区域地质构造活动特征、构造应力场分布、天然地震与矿井强矿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活动地块边界及其活动断裂是强矿压孕育的动力学条件,区域地质动力环境为强矿压发生提供能量基础;大同煤田的构造作用以NW—NNW向的近水平压应力为主,侏罗系煤层水平地应力介于11.3~20.4 MPa,石炭系煤层地应力介于14.6~34.1 MPa,口泉断裂NW伸展的正断型应力场控制着矿区“双系两硬”煤层开采的动力灾害;大同煤田东北部地震活动频繁,与复杂的地质构造正相关,且最近10年呈上升趋势;大同煤田区域1983—2022年间应变释放率ε=5.8×10^(5)J ^(1/2)/a,相当于每年释放0.41次5级地震;区域应变能现今仍处于积累阶段,其应变值波动式增加。预测数年内地震活动性会明显增强,地质动力环境趋于活跃,矿井动力灾害将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地质动力环境 强矿压 天然地震 口泉断裂 应力场
下载PDF
马道头煤矿富水陷落柱综合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6
作者 段俭君 张敏 李丽华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73-76,共4页
陷落柱是华北型煤田一种主要煤矿水害隐患,一直是煤矿水害的防治重点。大同煤田马道头煤矿陷落柱XLZ5为大尺寸的富水陷落柱,在留设陷落柱防隔水煤柱的情况下掘进巷道仍出水,具有突水风险。基于该陷落柱特征、探放水孔出水情况和带压开... 陷落柱是华北型煤田一种主要煤矿水害隐患,一直是煤矿水害的防治重点。大同煤田马道头煤矿陷落柱XLZ5为大尺寸的富水陷落柱,在留设陷落柱防隔水煤柱的情况下掘进巷道仍出水,具有突水风险。基于该陷落柱特征、探放水孔出水情况和带压开采条件分析,提出了仅在陷落柱防隔水煤(岩)柱内部分处理陷落柱的综合治理方案。方案包括物探与钻孔精细探查、陷落柱局部疏放水降压和化学浆快速注浆与补充注浆3个部分。该陷落柱治理工程为陷落柱水害防治技术提供了1个仅部分处理大尺寸含水陷落柱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富水陷落柱 陷落柱综合治理 疏水降压 快速注浆
下载PDF
大同煤田七峰山矿2号煤层若干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东娜 赵峰华 +2 位作者 周安朝 马美玲 文雪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7-643,共7页
为查明大同煤田七峰山2号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测定煤中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观测煤中矿物组成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煤中微量元素的有机亲和性、赋... 为查明大同煤田七峰山2号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测定煤中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观测煤中矿物组成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煤中微量元素的有机亲和性、赋存特征等问题。研究表明:形成于陆相环境的七峰山2号煤,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其质量分数普遍低于相应元素在华北或中国煤中的质量分数,只有As,Re,Mo,Se的富集系数高于6,属富集元素。2号煤中Mo为强亲有机元素,Be,W,Tl,Co为亲有机元素,As,Th,Se,Sb,Ni,Li和Bi为无机-有机元素,Pb,Re,Sc不具有机亲和性。元素在煤中的赋存状态主要以铝硅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和无机化合物形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七峰山矿 微量元素 有机显微组分 赋存特征
下载PDF
大同矿区煤火多源遥感监测(英文) 被引量:11
8
作者 汪云甲 田丰 +2 位作者 黄翌 王坚 魏长婧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421-3428,共8页
大同矿区由于古窑开采、小煤窑私挖滥采形成了众多在地表浅层燃烧的暗火火区。针对这些火区特点,利用Landsat TM/ETM温度反演、无人机和地面红外热像仪等集成分析技术监测马脊梁矿煤火区。利用Landsat TM/ETM影像提取2000年、2002年、2... 大同矿区由于古窑开采、小煤窑私挖滥采形成了众多在地表浅层燃烧的暗火火区。针对这些火区特点,利用Landsat TM/ETM温度反演、无人机和地面红外热像仪等集成分析技术监测马脊梁矿煤火区。利用Landsat TM/ETM影像提取2000年、2002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5个时期的煤火区热场分布信息,分析其变化过程,圈定煤火区的大致范围;利用无人机搭载光学相机拍摄火区的高分辨率影像,结合煤火区地裂缝的纹理、线特征和灰度值等信息,建立知识模型,提取煤火燃烧区的构造裂缝,为探测、治理地下煤火提供了依据;利用红外热像仪采集煤火燃烧重点区域的温度场信息,进行热点趋势和着火点深度分析,为确定煤火区燃烧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无人机 红外热像仪 煤火 大同矿区 遥感
下载PDF
元素锗镓铀在大同煤田北部煤中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钧漪 王文峰 +1 位作者 李健 秦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21,85,共6页
根据大量勘探期钻孔地质资料,分析了大同煤田北部石炭二叠纪煤中锗(Ge)、镓(Ga)、铀(U)等元素的分布赋存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煤中Ge,Ga,U平均含量分别为2.01,18.3,31.4μg/g,与国内其他矿区煤中对应元素含量平均值相比,Ge相对分散、Ga... 根据大量勘探期钻孔地质资料,分析了大同煤田北部石炭二叠纪煤中锗(Ge)、镓(Ga)、铀(U)等元素的分布赋存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煤中Ge,Ga,U平均含量分别为2.01,18.3,31.4μg/g,与国内其他矿区煤中对应元素含量平均值相比,Ge相对分散、Ga较富集、U特别富集,并且山西组煤中Ga,Ge含量大于太原组煤。研究区煤中Ge,Ga,U总体上表现为矿物亲和性,其中Ga主要存在于黏土矿物中、受陆源碎屑控制;Ge主要存在于硅酸盐矿物中;U多赋存在含Ca,F的矿物中,但分布很不均匀,通常在同一钻孔的不同煤层中富集,可能与垂向裂隙中的富U流体有关,并且山西组4号煤层(山4)中U的富集可能与黏土矿物的吸附有关,而频繁的海水淋漓作用可能是太原组8号煤层中U特别富集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 Ga U 分布 赋存 石炭二叠纪煤 大同煤田
下载PDF
大同煤田构造特征及太原组赋煤边界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万忠 程岳宏 +3 位作者 高宇平 陈振国 张郑伟 王存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为了总结大同煤田构造特征及二叠系太原组赋煤边界形成条件,结合野外露头、钻孔岩性、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大同煤田构造区带划分、地层结构样式、构造演化及应力场特征,明确了二叠系赋煤边界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以来,大同煤... 为了总结大同煤田构造特征及二叠系太原组赋煤边界形成条件,结合野外露头、钻孔岩性、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大同煤田构造区带划分、地层结构样式、构造演化及应力场特征,明确了二叠系赋煤边界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以来,大同煤田主要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期3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构造最为复杂,具有幕式、挤压伸展交替演化特征,控制了煤田现今的构造格局;煤田由东部逆冲断裂构造带,中部向斜–单斜构造带和西部隆起构造带组成,煤田内部断裂多为NW-NWW和NE-NEE向,前者形成时期早,规模普遍较大;不同构造期应力作用控制着二叠系煤层的赋存特征,印支早期NS向挤压作用,控制煤田东北部边界,燕山期控制煤田东缘、西缘和西南缘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煤边界 地层结构 构造演化 二叠系 大同煤田
下载PDF
大同煤田8号原煤及风化煤中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东娜 周安朝 常泽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2-430,共9页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RD、XRF等技术手段测试了大同煤田太原组8号原煤及风化煤中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了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在原煤及风化煤中的地球化学特性、赋存特征和指相意义。结果表明,太原组8号煤风化后,Fe2O3受后生...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RD、XRF等技术手段测试了大同煤田太原组8号原煤及风化煤中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了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在原煤及风化煤中的地球化学特性、赋存特征和指相意义。结果表明,太原组8号煤风化后,Fe2O3受后生黄铁矿影响含量明显增高;煤层风化过程中释放的部分Si离子以及大量不稳定物质的流失造成Si O2含量相对增大;Ca,Mg离子则被迁移至夹矸和顶底板中导致含量明显降低;除个别分层中出现明显镧系收缩效应,稀土元素含量明显增高;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由碳酸盐及有机结合态转为铝硅酸盐矿物结合态、水合磷酸盐结合态和硫化物结合态,重稀土在煤层风化前后始终表现出与碳酸盐矿物的强烈亲和性;稀土元素与铝硅酸盐矿物的相关性可能与矿物的种类有关;常量元素灰成分参数和铈异常参数值在煤层风化后对原始沉积环境的指相意义不再明确;铕异常参数值不易受风化作用影响,仍可反映煤层的原始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煤 常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大同煤田
下载PDF
大同煤田构造控煤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袁远 曹代勇 +1 位作者 林中月 刘亢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8期63-65,77,共4页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侏罗系大同组。依据大同煤田构造发育特点,分析了区域构造对煤田构造格局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大同煤田主体为一向斜构造,控制了煤系的分布范围。区内控煤构造样式...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侏罗系大同组。依据大同煤田构造发育特点,分析了区域构造对煤田构造格局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大同煤田主体为一向斜构造,控制了煤系的分布范围。区内控煤构造样式包括压缩构造和伸展构造两大类,前者分布于煤田边界,主要包括逆冲前锋构造、逆冲叠瓦构造、双冲构造、叠瓦扇构造等类型;后者主要分布在煤田内部,以正断层控制的堑垒构造类型为主,构成井田边界或采区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构造特征 控煤构造样式 构造控煤作用
下载PDF
基于NDVI的大同煤田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露 李丽珍 王磊 《四川环境》 2014年第5期40-44,共5页
利用大同煤田地区1987年9月10日、2000年9月2日和2010年9月6日的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法反演了植被覆盖度,获取了该地区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图,定量分析了该地区在大规模煤炭开采影响下的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 利用大同煤田地区1987年9月10日、2000年9月2日和2010年9月6日的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法反演了植被覆盖度,获取了该地区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图,定量分析了该地区在大规模煤炭开采影响下的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87年~2010年近24年以来,大同煤田地区植被覆盖度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植被退化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NDVI 植被覆盖度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山西大同煤田石炭系物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郗宝华 赵文艳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9期14-18,共5页
通过对山西大同煤田石炭系口泉、吴家窑剖面砂体古流向分析,采用Gazzi-Dickinson计点法对两条实测剖面上40个砂岩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统计,并应用Dickinson的Q-F-L和Qm-F-Lt三角图解对统计结果作了相应分析。认为上石炭统本溪组母岩源区... 通过对山西大同煤田石炭系口泉、吴家窑剖面砂体古流向分析,采用Gazzi-Dickinson计点法对两条实测剖面上40个砂岩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统计,并应用Dickinson的Q-F-L和Qm-F-Lt三角图解对统计结果作了相应分析。认为上石炭统本溪组母岩源区以克拉通内陆型为主,母岩为沉积岩;上石炭统太原组母岩源区以再旋回造山带型为主,母岩区以沉积岩分布为主,并分布少量变质岩和岩浆岩岩体;山西大同煤田石炭系物源区为北侧的阴山隆起造山带,属陆内隆升构造带的构造背景。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阴山古陆"并不是自元古代以来就长期隆升的构造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石炭系 碎屑组分 物源 构造意义
下载PDF
大同煤田太原组9号煤底板高岭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钦甫 刘迪 +2 位作者 丁述理 刘霖松 张统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64-69,共6页
利用偏光显微镜对大同煤田太原组9号煤层底板高岭岩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在显微镜下识别出碎屑(包括陆源碎屑、火山石英晶屑、火山黑云母晶屑、脱玻化的"燧石状"玻屑)、隐晶高岭石团块、高岭石晶屑、高岭石基质四... 利用偏光显微镜对大同煤田太原组9号煤层底板高岭岩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在显微镜下识别出碎屑(包括陆源碎屑、火山石英晶屑、火山黑云母晶屑、脱玻化的"燧石状"玻屑)、隐晶高岭石团块、高岭石晶屑、高岭石基质四大结构组分;研究认为组成此层高岭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凝灰质团块状高岭岩,在顶部发育有薄层长石假象型晶粒高岭岩和凝灰质隐晶高岭岩,中间夹薄层凝灰质砂岩;该层高岭岩是经盆底水流改造的沉凝灰物质蚀变而成。特别是首次提出:该层高岭岩中大量发育的团块是由硅铝质玻屑蚀变而来的隐晶质高岭石集合体,由于经受了流水改造作用,其火山成因证据已经消失殆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太原组 高岭岩 沉凝灰物质蚀变
下载PDF
大同煤田(北区)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俭君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当掘进巷道或回采工作面接近陷落柱时,围岩应力破坏而造成通道导水,危害矿井安全。大同煤田(北区)地处华北地台北部边缘,所处岩溶水系统为隐伏排泄的独特性质,陷落柱基本为隐伏型,井下揭露前大多无预兆,典型的隐伏陷落...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当掘进巷道或回采工作面接近陷落柱时,围岩应力破坏而造成通道导水,危害矿井安全。大同煤田(北区)地处华北地台北部边缘,所处岩溶水系统为隐伏排泄的独特性质,陷落柱基本为隐伏型,井下揭露前大多无预兆,典型的隐伏陷落柱+裂隙发育带为突水通道,探查和治理难度较大。本区陷落柱发育特征北部形态多为圆形,具有小而集中分布规律,南部形态多为椭圆形,具有大而稀疏的分布规律。区内北部成因主要与岩性和径流条件相关,南部主要与构造紧密相关,熟悉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了解其成因对探查陷落柱和防治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对陷落柱分布规律的预测以及对其分析成因,提前做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柱 发育规律 成因分析 大同煤田
下载PDF
大同煤田岩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慧玲 《中国煤田地质》 2004年第1期26-28,35,共4页
根据大同煤田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资料、钻孔揭露岩溶发育的资料、以及矿井出水资料,结合岩溶地下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地下水的水温与同位素特征,对大同煤田岩溶地下水的富水层位与找水方向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赋存规律 大同煤田
下载PDF
大同煤田地质构造综合探测技术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胜 《中国煤田地质》 2005年第1期47-48,63,共3页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采区设计和工作面的回采越来越受到地质构造的制约。有效使用大地电磁测深、高分辨地震、槽波地震、坑道无线电波透视等勘探技术,收集巷道揭露资料和井下摄影编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井下构造力学解析法...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采区设计和工作面的回采越来越受到地质构造的制约。有效使用大地电磁测深、高分辨地震、槽波地震、坑道无线电波透视等勘探技术,收集巷道揭露资料和井下摄影编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井下构造力学解析法,对采区及综采或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并应用定向钻进技术对探测结果进行验证。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探测技术可有效地探测地质构造及地质异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用 小构造 综合探测技术
下载PDF
大同煤田北部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辛成华 《山西煤炭》 2013年第3期77-78,共2页
分析了大同煤田北部含煤地层赋存规律,揭示了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纪煤层的变化规律,加强了对其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的了解,为同煤集团开采石炭-二叠纪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并给煤田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同煤田 石炭-二叠纪 煤层 特征
下载PDF
地质构造综合探测技术在塔山矿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国梁 侯志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5-98,共4页
为了满足煤矿机械化采煤程度不断提高,对矿井地质小构造的探测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综合分析大同石炭-二叠纪煤田塔山矿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面和井下相结合的方法,在地面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和高分辨地震勘探,并结合井下的构造... 为了满足煤矿机械化采煤程度不断提高,对矿井地质小构造的探测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综合分析大同石炭-二叠纪煤田塔山矿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面和井下相结合的方法,在地面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和高分辨地震勘探,并结合井下的构造力学解析法、高密度电法和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等多种物探手段对工作面内和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进行有效探测,最好的探测方法为沿煤层定向钻进技术,结果有效预测了采区内地质小构造的分布,优化了盘区设计,保证了回采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和巷道的正常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煤田 塔山矿 地质小构造 大同矿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