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哲伦戏剧元素与文化共同体形塑
1
作者 郭晓睿 《华文文学》 2023年第5期67-72,共6页
黄哲伦对深层文化错位的探索驱使其戏剧创作发生转型,对京剧、语言和亚裔角色三种元素的书写及其演出实践体现了美国亚裔文化共同体的多元形态和民族意识。虽然原版《蝴蝶君》因对京剧的平面化处理而遭到批评,但是黄哲伦通过二次创作完... 黄哲伦对深层文化错位的探索驱使其戏剧创作发生转型,对京剧、语言和亚裔角色三种元素的书写及其演出实践体现了美国亚裔文化共同体的多元形态和民族意识。虽然原版《蝴蝶君》因对京剧的平面化处理而遭到批评,但是黄哲伦通过二次创作完成了自身文化观念的调适,回应了“对东方主义的不完全解构”这一批评意见。京剧从异质成分变更为有机组成,并作为人物性别建构的表意手段回归艺术本身。《中式英语》关注共同体构建的语言媒介,通过双语书写、表演性的翻译、字幕投影等方式解构标准英语,构建亚裔语言新形态,诉说哑裔失语窘境,传递平等对话的文化愿景。《软实力》将去中心化的剧本内容作为抵抗形式,也是捍卫亚裔演员演出权利、提高其社会地位的演出实践,是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此外,美国亚裔文化共同体的形塑需要去中心化,也要反诘本质主义错误的可能,避免为逆向中心推波助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哲伦 京剧 语言 亚裔角色 美国亚裔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学习的未来:学会解决问题——戴维·乔纳森教育技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贾义敏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3期5-9,共5页
戴维·乔纳森是国际知名教育技术学者。在文献研读和电子邮件访谈的基础上,文章从学习观、技术观、教学设计观三个方面,对其学术生涯与学术思想进行了重构和解读,评述了乔纳森在教学系统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方面的主要贡献,探... 戴维·乔纳森是国际知名教育技术学者。在文献研读和电子邮件访谈的基础上,文章从学习观、技术观、教学设计观三个方面,对其学术生涯与学术思想进行了重构和解读,评述了乔纳森在教学系统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方面的主要贡献,探讨了其职业生涯与学术思想对未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乔纳森 教育技术 教学系统设计
下载PDF
《蝴蝶君》:从边缘走向中心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新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0-74,共5页
在传统的美国戏剧舞台上,表现东西方爱情戏剧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剧中的西方男人总是身处突出的中心地位,而东方女性总是身处边缘。当代美国剧作家黄大卫努力重新建构遭美国式的东方主义话语所压抑的亚裔美国文化。他在其代表作《蝴蝶君》... 在传统的美国戏剧舞台上,表现东西方爱情戏剧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剧中的西方男人总是身处突出的中心地位,而东方女性总是身处边缘。当代美国剧作家黄大卫努力重新建构遭美国式的东方主义话语所压抑的亚裔美国文化。他在其代表作《蝴蝶君》一剧中跨越传统戏剧的框架模式,将剧中男"女"主角的关系作了象征性的转换,从政治、文化、哲学以及男女性别诸方面颠倒了传统东西方角色关系,使东方女子的形象挣脱了"边缘"枷锁的束缚,从"边缘"走向"中心"。同时,剧作者希望该剧能够纠正种种文化和性别的错误感受,抛弃旧有的刻板印象,由对立、对抗转为对话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中心 《蝴蝶君》 角色转换
下载PDF
消逝的蝴蝶——《蝴蝶君》对东方主义的颠覆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银娣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
华裔作家黄哲伦把握自己的民族身份,创作了一部解构《蝴蝶夫人》的作品《蝴蝶君》。剧中作者审视了制约着西方社会思维的东方主义以及建构在这一主义之上的东方模式,并通过角色倒置,颠覆了原有的东西方权力关系。
关键词 《蝴蝶夫人》 《蝴蝶君》 黄哲伦
下载PDF
伽利玛:一个深受东方主义影响的西方男人——兼谈黄哲伦对东方主义的颠覆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岚 胡平正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35-138,174,共5页
《蝴蝶君》中主人公伽利玛受东方主义的浸染,表现出对东方文化刻板的幻想和偏见,尤其是对东方女子的偏执。西方文化对东方的思维定势使他成为牺牲品。黄哲伦通过伽利玛这一艺术形象,有力地颠覆了西方文化中长久积淀的东方主义。
关键词 《蝴蝶夫人》 《蝴蝶君》 颠覆 东方主义 黄哲伦
下载PDF
论黄哲伦在《蝴蝶君》中对东方主义的不完全解构 被引量:13
6
作者 丁文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2-45,共4页
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出发,创作了剧本《蝴蝶君》。该剧倒置了东方主义长期以来构建的东西方关系,颠覆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女子刻板印象,讽刺了西方白人对东方女子不切实际的幻想,向西方文化霸权提出挑战。但作为自幼... 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出发,创作了剧本《蝴蝶君》。该剧倒置了东方主义长期以来构建的东西方关系,颠覆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女子刻板印象,讽刺了西方白人对东方女子不切实际的幻想,向西方文化霸权提出挑战。但作为自幼接受白人主流文化教育的第二代华裔移民作家,黄哲伦对东方主义的解构又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解构是作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个人经历及民族文化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哲伦 蝴蝶君 东方主义 不完全解构 文化身份
下载PDF
教育视野下戴维·乔纳森与尼尔·波兹曼的技术观比较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刚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5,共9页
美国教学系统设计专家戴维·乔纳森认为,教育惟一的合法目标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最有效的方法是依赖技术开展实践,并由此提出了"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观点。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则认为,一味地运用技... 美国教学系统设计专家戴维·乔纳森认为,教育惟一的合法目标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最有效的方法是依赖技术开展实践,并由此提出了"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观点。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则认为,一味地运用技术解决问题会出现技术垄断,技术逐渐遏制人的理性思维导致了文化向技术投降。现阶段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对技术的正确理解关乎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戴维·乔纳森与尼尔·波兹曼对技术运用所持的不同态度表明技术是把双刃剑,他们从不同侧面对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科学而谨慎的分析,其结论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技术观 戴维·乔纳森 尼尔·波兹曼
下载PDF
黄大卫——美国戏剧领域中的华裔文化代表 被引量:6
8
作者 邹惠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8-11,共4页
黄大卫是第一个在纽约百老汇上演自己作品的亚裔美国剧作家。 70年代末 ,他以对族裔身分的寻求开始戏剧创作生涯 ;在其代表作品中 ,这位华裔剧作家猛烈抨击了东方主义观念对亚洲人的偏见与歧视 ,同时公开表明自己恢复族裔传统、担当美... 黄大卫是第一个在纽约百老汇上演自己作品的亚裔美国剧作家。 70年代末 ,他以对族裔身分的寻求开始戏剧创作生涯 ;在其代表作品中 ,这位华裔剧作家猛烈抨击了东方主义观念对亚洲人的偏见与歧视 ,同时公开表明自己恢复族裔传统、担当美国戏剧领域内的华裔文化代表的基本创作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卫 族裔身分 抨击东方主义 华裔文化代表
下载PDF
“蝴蝶”的蜕变——试析黄哲伦笔下的《蝴蝶君》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婷婷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5-26,共2页
黄哲伦笔下的《蝴蝶君》是对西方后殖民主义《蝴蝶夫人》的拆解之作,是对西方中心神话进行最彻底颠覆的剧作之一。作品中自大自负且自欺的加利马尔以东方主义二分法的视角去审视东方人,东方女人,将她们视为完美的能够为自己殉情的蝴蝶... 黄哲伦笔下的《蝴蝶君》是对西方后殖民主义《蝴蝶夫人》的拆解之作,是对西方中心神话进行最彻底颠覆的剧作之一。作品中自大自负且自欺的加利马尔以东方主义二分法的视角去审视东方人,东方女人,将她们视为完美的能够为自己殉情的蝴蝶夫人。当加利马尔和宋丽灵"不按套路出牌的游戏"牌底揭晓时,以男子形象出现的宋丽灵彻底摧毁了加利马尔的东方主义幻想,本想征服他人的加利马尔却使自己陷入了自我拆解的漩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哲伦 《蝴蝶君》 解读
下载PDF
Representation and the Fluidity of Identity——David Henry Hwang's Play Yellow Face
10
作者 孔静芳 胡小红 《海外英语》 2013年第4X期174-176,共3页
David Henry Hwang is the first and the only Asian American playwright ever to win Tony Award for Best Play.His latest play Yellow Face combines signs,representation and the issue of identity on the stage with those in... David Henry Hwang is the first and the only Asian American playwright ever to win Tony Award for Best Play.His latest play Yellow Face combines signs,representation and the issue of identity on the stage with those in the real life,vividly interpreting the fluidity of identity.Therefore,this essay attempts to concentrate on a semiotic study of Yellow F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art Hall's Cultural Studies,especially the discursive approach.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signs in the plays to be discussed and how these signs construct meaning to represent culture,this essa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and cultural identity,shedding a new light on Yellow 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VID Henry Hwang representation discourse the FLU
下载PDF
重复与增值:《蝴蝶君》悲剧书写中的悬念艺术
11
作者 任瑞芳 朱斌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0-53,共4页
《蝴蝶君》是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解构旧式"东方主义"符码的代表作,其娓娓道来的文化民族主义、后殖民话语以及"自我东方主义"等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但不可忽略的是黄哲伦在创作该戏剧时所使用的艺术手段,如... 《蝴蝶君》是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解构旧式"东方主义"符码的代表作,其娓娓道来的文化民族主义、后殖民话语以及"自我东方主义"等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但不可忽略的是黄哲伦在创作该戏剧时所使用的艺术手段,如戏剧悬念。抽丝剥茧式的悬念设置可谓是《蝴蝶君》自百老汇公演以来,吸引大批追随者的一大魔力。本文基于开篇设悬,"戏中戏"以及"未定空白"穿插设悬的视角,分析《蝴蝶君》中引起观众情思与想象的悬念设置,进而拆解黄哲伦颠覆东西方权力关系话语的独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哲伦 《蝴蝶君》 悬念设置
下载PDF
论《蝴蝶君》的雌雄同体 被引量:2
12
作者 宁显锦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4-37,共4页
《蝴蝶君》的人物身上性别模糊和雌雄同体特征明显,这些雌雄同体特征也是决定人物各自命运的关键。强烈的性别意识和对立导致了剧中人物无法达到两性的和谐。文章以弗吉尼亚·吴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提出的"雌雄同体&qu... 《蝴蝶君》的人物身上性别模糊和雌雄同体特征明显,这些雌雄同体特征也是决定人物各自命运的关键。强烈的性别意识和对立导致了剧中人物无法达到两性的和谐。文章以弗吉尼亚·吴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提出的"雌雄同体"概念中的三个特征:男性化的女人与女性化的男人、性别意识和两性和谐来分析《蝴蝶君》以及作者黄哲伦残缺的雌雄同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君》 黄哲伦 雌雄同体 两性和谐
下载PDF
祛魅东方:《蝴蝶君》的三维解构策略
13
作者 杜兴雨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第7期71-75,共5页
普契尼笔下的《蝴蝶夫人》是西方误读东方的文学表征。美华剧作家黄哲伦以此为蓝本,创作了互文戏剧《蝴蝶君》,其中人物剧情的颠覆性书写和对“蝴蝶”意象的戏仿,使东方形象在西方指意场域下流动多变、阈限逢生。两剧对比折射出作者拆... 普契尼笔下的《蝴蝶夫人》是西方误读东方的文学表征。美华剧作家黄哲伦以此为蓝本,创作了互文戏剧《蝴蝶君》,其中人物剧情的颠覆性书写和对“蝴蝶”意象的戏仿,使东方形象在西方指意场域下流动多变、阈限逢生。两剧对比折射出作者拆解东方性别寓言、打破固化意象和消弭话语规约的三维解构策略,表达了由表及里祛除东方主义对立、追求多元文化共生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主义 《蝴蝶君》 二元对立 解构主义 黄哲伦
下载PDF
黄哲伦《金童》中创伤记忆的诱因及其修复研究
14
作者 孙刚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3-57,共5页
《金童》是黄哲伦选取自己儿时从外祖母那里听来的家族故事为素材创作的戏剧,荣膺奥比奖和托尼奖的提名,受到评论界的广泛赞誉。在这部戏中,黄哲伦通过处在异国他乡的阿安对在旧中国的往事回顾再现了囿于儒家文化糟粕和困于西方文化幻... 《金童》是黄哲伦选取自己儿时从外祖母那里听来的家族故事为素材创作的戏剧,荣膺奥比奖和托尼奖的提名,受到评论界的广泛赞誉。在这部戏中,黄哲伦通过处在异国他乡的阿安对在旧中国的往事回顾再现了囿于儒家文化糟粕和困于西方文化幻境中的创伤记忆,在戏剧的结尾通过她与儿子安德鲁的心灵对话展现了她内心创伤的修复过程和记忆的修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哲伦 金童 创伤记忆 诱因 修复
下载PDF
黄哲伦《中式英语》中的混杂性特征分析
15
作者 廖昱瑜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8-81,共4页
霍米·巴巴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混杂性理论为解读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中式英语》提供了新的视角。剧中通过中西方语言、文化和身份的混杂策略,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偏见和刻板印象,打破了西优东劣的固有模式,... 霍米·巴巴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混杂性理论为解读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中式英语》提供了新的视角。剧中通过中西方语言、文化和身份的混杂策略,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偏见和刻板印象,打破了西优东劣的固有模式,使统治话语的内部结构发生"松动",最终消解西方文化霸权的地位,有利于东西方文化和谐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哲伦 《中式英语》 霍米·巴巴 混杂性
下载PDF
国内黄哲伦戏剧研究综述
16
作者 宋艳莉 《湘南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7-80,共4页
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华裔剧作家。《蝴蝶君》一剧让他声名大噪,并确立了他在戏剧界的地位,同时他也因此剧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从2000年国内就开始有了关于他的研究,并且研究数量逐年增加,其中不乏一些值得重... 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华裔剧作家。《蝴蝶君》一剧让他声名大噪,并确立了他在戏剧界的地位,同时他也因此剧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从2000年国内就开始有了关于他的研究,并且研究数量逐年增加,其中不乏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但是笔者经总结发现,关于黄哲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蝴蝶君》上,其他作品研究相对较少,内容主要集中于对其写作主题及思想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特点进行考察,试图发现我国对黄哲伦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视角与关注侧重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找出新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哲伦 国内研究 研究综述
下载PDF
Representation of the Other in M. Butterfly
17
作者 Zhang Lei 《商情》 2014年第7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下载PDF
David H.Fisher——绿色的转动
18
作者 (Dynamic Architecture) 《创意设计源》 2010年第4期24-33,共10页
转动的建筑记者:David H.Fisher先生,您好!您设计的"旋转塔"被作为迄今为止最具创意且环保的项目之一现身2010年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先请谈谈设计初衷吧。David H.Fisher:"旋转塔"是一幢高420米的综合性摩天楼,它... 转动的建筑记者:David H.Fisher先生,您好!您设计的"旋转塔"被作为迄今为止最具创意且环保的项目之一现身2010年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先请谈谈设计初衷吧。David H.Fisher:"旋转塔"是一幢高420米的综合性摩天楼,它的特别之处就是可以转动;这包括整幢楼的自动旋转、大楼每个楼层的自主旋转、电脑控制大楼因旋转而产生的外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初衷 建筑形态 外形变化 DAVID H.Fisher 电脑控制 自动旋转 可持续发展建筑 时间轴 设计住宅 固定件
下载PDF
从毛虫到蝴蝶:《蝴蝶君》中的变形记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习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正如《蝴蝶君》题目所示,该剧与"蝴蝶"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蝴蝶只是一个源自于《蝴蝶夫人》的文化意象,但是剧作家黄哲伦根据它构建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毛虫变蝴蝶"的故事。《蝴蝶君》中呈现了三种变形:蝴蝶夫... 正如《蝴蝶君》题目所示,该剧与"蝴蝶"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蝴蝶只是一个源自于《蝴蝶夫人》的文化意象,但是剧作家黄哲伦根据它构建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毛虫变蝴蝶"的故事。《蝴蝶君》中呈现了三种变形:蝴蝶夫人的爱情传奇演变为一个现代社会引起众多争议的政治剧;两名男主人公也从普通男人变成了唯美的蝴蝶先生。本文着重讨论了虚无的东方主义、歌剧幻觉与控制欲、畸变的男性骄傲与性欲望是如何促使变形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君》 黄哲伦 变形
原文传递
受骗还是操控?—黄哲伦《蝴蝶君》中的双重叙事动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欣 何淑敏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0,共8页
华裔美国作家黄哲伦的戏剧《蝴蝶君》对于东方主义的改写与对刻板形象的颠覆一直备受争议。伽利玛和宋丽玲剧终的角色置换奠定了该剧对东方主义与性别主义戏仿和挑战的情节主线。从显性情节上看,《蝴蝶君》对东方主义刻板形象的颠覆使... 华裔美国作家黄哲伦的戏剧《蝴蝶君》对于东方主义的改写与对刻板形象的颠覆一直备受争议。伽利玛和宋丽玲剧终的角色置换奠定了该剧对东方主义与性别主义戏仿和挑战的情节主线。从显性情节上看,《蝴蝶君》对东方主义刻板形象的颠覆使华人形象因宋男性身份的曝光而再度污名化,也使该剧解构东方主义话语的意义遭到质疑。然而,在显性情节背后隐藏着一股与之并行的叙事暗流,它聚焦强制异性恋矩阵下宋丽玲与伽利玛在同性恋情中的权力博弈,使显性情节中的受骗者成为隐性进程中的操控者。显性情节通过对歌剧《蝴蝶夫人》的戏仿,挑战二元对立的东方主义刻板形象;而隐性进程则深层揭示西方话语体系下华人身份自我言说的困境。双重叙事动力相辅相成,影射了冷战时期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哲伦 《蝴蝶君》 双重叙事 隐性进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