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酸功能化Dawson型多阴离子[P_2Mo_(18)O_(62)]^(6-)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丁 谭华桥 +3 位作者 陈维林 林晖 李阳光 王恩波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在常规条件下,以质子化的L,D-组氨酸修饰Dawson型多阴离子[P2Mo18O62]6-,得到了一对新型的氨基酸功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H4(L-HC6H9N3O2)2[P2Mo18O62].20.5H2O(1),H4(D-HC6H9N3O2)2[P2Mo18O62].20.5H2O(2).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紫外... 在常规条件下,以质子化的L,D-组氨酸修饰Dawson型多阴离子[P2Mo18O62]6-,得到了一对新型的氨基酸功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H4(L-HC6H9N3O2)2[P2Mo18O62].20.5H2O(1),H4(D-HC6H9N3O2)2[P2Mo18O62].20.5H2O(2).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lemental Analysis)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son型多阴离子 组氨酸 晶体结构
下载PDF
Dawson型磷钨杂多阴离子P2W18O6-62的电化学性质和对O2还原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崇太 华英杰 +4 位作者 孙振范 韦吉崇 李天略 童叶翔 刘晓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3-478,共6页
用循环伏安、交流伏安和交流阻抗法对Dawson型磷钨杂多阴离子P2W18O66-2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循环伏安结果显示,P2W18O66-2在pH2.52的0.1mo·lL-1Na2SO4+NaHSO4溶液中有两对可逆的单电子还原-氧化波和两对可逆的双电子还原-... 用循环伏安、交流伏安和交流阻抗法对Dawson型磷钨杂多阴离子P2W18O66-2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循环伏安结果显示,P2W18O66-2在pH2.52的0.1mo·lL-1Na2SO4+NaHSO4溶液中有两对可逆的单电子还原-氧化波和两对可逆的双电子还原-氧化波.单电子波的峰电位和电流与溶液的pH无关,双电子波的峰电位则随溶液pH的增加而负移,峰电流降低,表明双电子电极过程完全受扩散控制,实验测定其扩散系数(DO)为2.5×10-6cm2-1.循环伏安结果表明P2W18O6-62的第III对波对O2还原为H2O2具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催化效率约达300%.将P2W18O6-62应用于PW11O39Fe(III)(H2O)4-构成的类电-芬顿过程,使该过程对硝基苯的降解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son磷钨杂多阴离子 电催化 氧还原 过氧化氢 硝基苯降解
下载PDF
侧链型聚(靛红-联苯)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性能
3
作者 张安然 李黎明 +3 位作者 马颖 肖文涛 李非凡 张玉广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49,共7页
对阴离子交换膜(AEM)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制备出满足AEM水电解技术需求的高碱稳定性、高电导率的AEM。通过超强酸催化反应制备出具有高碱稳定性的聚(靛红-联苯)(PBPIN)主链;门秀金反应制备出含有高碱稳定性阳离子(哌啶阳离子)以及烷基间... 对阴离子交换膜(AEM)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制备出满足AEM水电解技术需求的高碱稳定性、高电导率的AEM。通过超强酸催化反应制备出具有高碱稳定性的聚(靛红-联苯)(PBPIN)主链;门秀金反应制备出含有高碱稳定性阳离子(哌啶阳离子)以及烷基间隔基的侧链(6C-Pip);门秀金反应将6C-Pip侧链接枝到PBPIN中制备出PBPIN-6CPip膜。为了验证PBPIN-6C-Pip膜的高碱稳定性以及高电导率,对其在高温KOH溶液中进行了碱稳定性测试,PBPIN-6C-Pip膜在80℃、1 M KOH溶液中浸泡900 h后离子交换容量保留率高达97.02%;对其进行了电导率测试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PBPIN-6C-Pip膜在80℃的纯水中电导率可达88.2 mS/cm,同时具有良好的微相分离结构。对AEM电解槽运行参数(KOH溶液浓度、温度、循环方式)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后,在最优运行参数下(80℃、2 M KOH,2.0 V),对PBPIN-6C-Pip膜进行了水电解性能测试,电流密度可达1.20 A/cm^(2),在此电流密度下运行700 h后电解槽的电流衰减率仅为0.16 mA/(cm^(2)·h)。通过制备出含有高碱稳定性阳离子与无氧主链的侧链型AEM,验证了无氧主链与侧链结构在AEM碱稳定性与电导率提升方面的潜力,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阴离子交换膜 聚(靛红-联苯) 阴离子交换膜 AEM电解槽运行参数 水电解制氢技术
下载PDF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和纳米SiO2颗粒协同稳定的双重响应型O/W乳状液
4
作者 刘佩 潘婷 +4 位作者 裴晓梅 宋冰蕾 蒋建中 崔正刚 Bernard P.Binks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_(2)颗粒协同稳定O/W(正癸烷)型Pickering乳状液,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并且这种Pickering乳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能够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实现多次转换。另一方面,Bola型CH_(3)O(EO)5-R_(11)-COONa能够与纳米SiO_(2)颗粒协同稳定分散液包油(oil-in-dispersion)乳状液,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但对调节pH时产生的盐较为敏感。然而与破乳后能完全返回水相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同系物CH_(3)O(EO)7-R_(11)-COOH相比,具有较短EO链的CH_(3)O(EO)_(5)-R_(11)-COOH无论处于非离子型还是Bola型状态仍具有相当的油溶性,破乳后不能完全返回水相,表明EO数大小对这类新型智能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阴离子Bola表面活性剂 纳米SIO2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H-响应 温度-响应
下载PDF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的多糖含量
5
作者 杨柏峰 吕溪琳 +2 位作者 吴丽洁 赵明 李世慧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以下简称DTac P-s IPV-Hib)中多糖含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在1 ml样品中加入0.02 g柠檬酸钠,振荡混匀后... 目的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以下简称DTac P-s IPV-Hib)中多糖含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在1 ml样品中加入0.02 g柠檬酸钠,振荡混匀后,置于37℃保温24 h,4000×g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稀释后加入6 mol/L盐酸,100℃下加热2 h,冰浴10 min后加入0.8 ml氢氧化钠(1 mol/L)溶液用于终止酸水解。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根据检测信号峰面积计算对应水解荚膜多糖(PRP)含量,通过PRP占多糖含量干重的41.3%计算出总的多糖含量。结果 核糖醇参考品浓度在0.1~1.5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r2>0.99,检测下限可达10ng/ml。核糖醇加标回收率均在95%~105%;对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检测多糖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进行验证,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方法专属性和耐用性良好。结论 使用柠檬酸钠作为解吸附剂,与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相结合可用于DTac P-s IPV-Hib中Hib多糖的含量检测,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 联合疫苗 多糖含量 B流感嗜血杆菌
下载PDF
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P_2M_(18)O_(62))^(6-)(M=Mo,W)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肖慎修 杨胜勇 +1 位作者 陈天朗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2-655,共4页
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DFT-DVM)计算典型的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P2M18O62)6-(M=Mo,W)的电子结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Dawson结构中极位和赤道位的原子有不同的化学行为,... 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DFT-DVM)计算典型的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P2M18O62)6-(M=Mo,W)的电子结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Dawson结构中极位和赤道位的原子有不同的化学行为,还原电子将主要进入赤道位的金属原子.(P2Mo8O62)6-的反应活性中心主要是配位金属原子Mo、极位桥氧Opb、赤道位端氧Oet和赤道位中心氧Oei;(P2W18O62)6-的反应活性中心主要是配位金属原子W、极位桥氧Opb、赤道位端氧Oer.(P2Mo8O62)6-的氧化性强于(P2W18O62)6-,而酸性则与此相反.这与Keggin结构(PM12O40)3-杂多阴离子的情况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son结构 多阴离子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离散变分方法 催化剂
下载PDF
钒的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改 应皆荣 +2 位作者 高剑 姜长印 万春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6-940,共5页
综述了Li3V2(PO4)3、LiVPO4F、VOPO4、LiVOPO4、VBO3等,在结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几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钒的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电池材料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并对新材料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关键词 阴离子化合物 离子电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DT-1016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金铂钯 被引量:32
8
作者 甘树才 来雅文 +3 位作者 段太成 曹淑琴 郭锦勇 赵炳南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研究了DT - 1 0 1 6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超痕量Au、Pt、Pd的吸附性能及条件。在0 .0 2 5mol/LHCl介质中 ,流出速度为 0 .5~ 1 .0mL/min时 ,Au、Pt和Pd的富集效果最佳 ,吸附率分别为 99.72 %、99.60 %和 97.95 % ,共存离子无显著性影响... 研究了DT - 1 0 1 6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超痕量Au、Pt、Pd的吸附性能及条件。在0 .0 2 5mol/LHCl介质中 ,流出速度为 0 .5~ 1 .0mL/min时 ,Au、Pt和Pd的富集效果最佳 ,吸附率分别为 99.72 %、99.60 %和 97.95 % ,共存离子无显著性影响。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标准物质中Au、Pt和Pd ,其结果与标准值基本相符。检出限Au为 0 .2 7μg/L ,Pt为 0 .40 μg/L ,Pd为0 .1 9μg/L。对GBW 0 72 94铂族元素国家标准物质进行精密度试验 ,RSD(n =8)Au为 1 9.2 % ,Pt为 2 8.1 % ,Pd为 1 5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树脂 DT-1016树脂 分离 富集 火试金法
下载PDF
混合价化合物的研究(Ⅱ)─—电化学及现场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非质子介质中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HAs_2Mo_(18)O_(62)]^(n-)的电还原性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淑艳 孙浩然 +1 位作者 杨国昱 徐吉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72-776,共5页
以电化学和现场紫外-可见-近红外及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方法对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HAS2Mo18O62]5-在非质子介质(CH3CN)中的电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杂多阴离子在非质子介质中经历4步单电子还原反应,所产生的杂多蓝... 以电化学和现场紫外-可见-近红外及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方法对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HAS2Mo18O62]5-在非质子介质(CH3CN)中的电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杂多阴离子在非质子介质中经历4步单电子还原反应,所产生的杂多蓝阴离子在近红外区出现宽广的价间电荷转移吸收带,而红外区Mo=O端键及Mo—O—Mo桥键的特征吸收峰在还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阴离子 电还原 非质子介质 dawson结构
下载PDF
Gemini型阳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体系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翟文 刘玉婷 +3 位作者 邱晓惠 刘萍 王丽伟 许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8-642,共5页
为了提高Gemini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性能,研究了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G3-18)、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α-烯基磺酸钠(AOS)和水杨酸钠(NaSal)复配形成胶束体系的流变特性,考察了复配体系的流动性、黏弹性、... 为了提高Gemini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性能,研究了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G3-18)、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α-烯基磺酸钠(AOS)和水杨酸钠(NaSal)复配形成胶束体系的流变特性,考察了复配体系的流动性、黏弹性、触变性和耐温性能。结果表明,3%G3-18+1.5%NaSal体系具有较好的流动性、黏弹性和触变性,在100℃、170 s-1条件下恒剪切90 min,保留黏度为30.83 mPa·s。随着AOS质量分数增加,3%G3-18+1.5%NaSal与AOS复配体系在0.01数10 Hz范围内黏性占主导的频率区间增加,弹性占主导的频率区间减小;同时,AOS质量分数增加使复配体系的应力过冲现象不断减弱,正触变环逐渐变小,反触变环逐渐变大。3%G3-18+0.20%AOS+1.5%NaSal的复配体系在100℃、170 s-1条件下恒剪切90 min,保留黏度为40.57mPa·s,比不加AOS体系的保留黏度提高了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离子 阴离子 复配 流变特性 耐温性能
下载PDF
新型二乙胺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强 魏荣卿 +2 位作者 刘晓宁 卞国建 顾秋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0-615,共6页
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在交联聚苯乙烯微球上进行氯乙酰化反应引入氯乙酰基,再经胺化得到弱碱性叔胺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方法避免了使用氯甲醚等致癌物质,也避免了二次交联及多取代等副反应。今讨论了不同溶剂对胺化反应的影响,并用... 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在交联聚苯乙烯微球上进行氯乙酰化反应引入氯乙酰基,再经胺化得到弱碱性叔胺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方法避免了使用氯甲醚等致癌物质,也避免了二次交联及多取代等副反应。今讨论了不同溶剂对胺化反应的影响,并用数学软件Statistica6.0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溶剂量5mL·g-1,温度70℃,二乙胺与氯乙酰基摩尔比12:1,反应时间2h。担载量可达3.5mmol·g-1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阴离子交换树脂 FRIEDEL-CRAFTS反应 氯乙酰化反应 叔胺树脂
下载PDF
三缺位Keggin多阴离子[α-A-AsW_9O_(34)]^(9-)到Dawson多阴离子[α-As_2W_(18)O_(62)]^(6-)的结构转变(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利娟 刘云 +1 位作者 马鹏涛 赵俊伟 《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38-43,共6页
以Na8[α-A-HAsW9O34].11H2O,CuCl2.2H2O和乙二胺(en)为原料,在两步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的饱和Dawson砷钨酸盐[H2en]3[α-As2W18O62].0.5en.9H2O(1),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在化合物1... 以Na8[α-A-HAsW9O34].11H2O,CuCl2.2H2O和乙二胺(en)为原料,在两步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的饱和Dawson砷钨酸盐[H2en]3[α-As2W18O62].0.5en.9H2O(1),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在化合物1的形成过程中,首次观察到三缺位Keggin多阴离子[α-A-AsW9O34]9-到饱和Dawson多阴离子[α-As2W18O62]6-的结构转变,这为饱和Dawson多阴离子可以看作由两个三缺位Keggin多阴离子通过共用六个氧原子聚合而成的事实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实验证据。而且,多金属氧酸盐化学中其它一些不同多阴离子间的转变也被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转变 砷钨酸盐 多金属氧酸盐 多阴离子 KEGGIN结构 dawson结构
下载PDF
阴离子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良仙 丁洋 +2 位作者 黄洁 高荣 安秋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2-726,共5页
在铂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端烯丙基聚醚(APE)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端羟基聚醚三硅氧烷(HPETS),再将其与马来酸酐(MA)进行开环反应合成出一种羧酸型阴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ATSS)。用IR对AT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铂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端烯丙基聚醚(APE)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端羟基聚醚三硅氧烷(HPETS),再将其与马来酸酐(MA)进行开环反应合成出一种羧酸型阴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ATSS)。用IR对AT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ATSS的界面性能及在农药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TSS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3 g/L,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4.5 mN/m。在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各1 000倍稀释液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的ATSS后,可使3种农药稀释液的表面张力由31.92、55.20和39.66 mN/m分别降低至24.92、25.47和27.13 mN/m;使3种农药稀释液接触野菠菜的瞬间接触角由62.5°、68.0°和57.0°分别降低至37.0°、39.0°和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硅氧烷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羧酸 农药助剂 界面性能
下载PDF
Bola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溴化十二烷基三乙铵混合体系的表面性质与聚集行为 被引量:15
14
作者 阎云 黄建滨 +2 位作者 李子臣 赵小莉 马季铭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47-1150,共4页
研究了具有简单结构的bola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十酸二钠 (C2 0 Na2 )与阳离子型普通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三乙铵 (C12 Et3 )混合体系的表面性质 ,发现混合体系的cmc和γcmc比C12 Et3 单一体系未有显著降低 .以负染色 ,FF TEM ,动态... 研究了具有简单结构的bola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十酸二钠 (C2 0 Na2 )与阳离子型普通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三乙铵 (C12 Et3 )混合体系的表面性质 ,发现混合体系的cmc和γcmc比C12 Et3 单一体系未有显著降低 .以负染色 ,FF TEM ,动态光散射 (DLS)及粘度方法研究了混合体系的聚集行为 ,发现混合体系中同时形成球形囊泡和管状聚集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溴化十二烷基三乙铵 混合体系 表面性质 聚集行为 囊泡
下载PDF
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起泡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龙芳 惠林涛 +1 位作者 张融 强涛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5-989,共5页
以葡萄糖、十二胺和乙醛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吊片法、临界胶束浓度法和改进的Rss-Miles法对产物的表面张力、HLB值和起泡性进行了测试,并以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 以葡萄糖、十二胺和乙醛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吊片法、临界胶束浓度法和改进的Rss-Miles法对产物的表面张力、HLB值和起泡性进行了测试,并以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为39.82 m N/m,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031 mmol/L,HLB值为16.46;同时合成的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稳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起泡性
下载PDF
Cl^-、F^-共阴离子存在时Na型斜发沸石与废水中Cu^(2+)交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曼尼 张景林 +1 位作者 孟克巴雅尔 新吉勒呼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93-96,共4页
研究了Cl-、F-共存时Na型斜发沸石对废水中Cu2 + 交换量及废水深度净化率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经NH4 Cl预处理 ,NaCl改性的Na型斜发沸石深度净化工业废水中Cu2 + 时 ,可以忽略Cl-、F-共阴离子及其温度通常变化对Na+ Cu2 + 水热... 研究了Cl-、F-共存时Na型斜发沸石对废水中Cu2 + 交换量及废水深度净化率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经NH4 Cl预处理 ,NaCl改性的Na型斜发沸石深度净化工业废水中Cu2 + 时 ,可以忽略Cl-、F-共阴离子及其温度通常变化对Na+ Cu2 + 水热交换量的影响 ,废水的深度净化率可达 97%以上 ,而Na型沸石的阳离子交换率仅达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沸石 废水净化 阴离子
下载PDF
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与丙烯酰胺共聚物水溶液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江立鼎 高保娇 孔德轮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9-355,共7页
以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基磺酸钠(NaAMC14S)为共单体,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均相共聚合,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临界胶束浓度上下,分别制备了具有无规结构与微嵌段结构的两类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法对共聚物... 以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基磺酸钠(NaAMC14S)为共单体,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均相共聚合,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临界胶束浓度上下,分别制备了具有无规结构与微嵌段结构的两类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乌氏粘度法测定了特性粘数,相对表示出了共聚物的分子量;采用荧光探针法与表观粘度法重点研究了两类共聚物的疏水缔合性与水溶液的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微嵌段结构的共聚物具有很强的疏水缔合性,当其水溶液的浓度达0.2wt%后,表观粘度迅速提高;其水溶液的切力变稀行为具有明显的可逆性,表现出强的抗剪切性能.本研究中特别发现,具有微嵌段结构的共聚物其盐水溶液的表观粘度远高于纯水溶液的表观粘度,当共聚物浓度为0.3wt%、CaCl2浓度为2wt%时,溶液的表观粘度竟然提高了3个数量级,表现出独特的正性盐敏性(即遇盐变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 丙烯酰胺 均相共聚合 疏水缔合 流变特性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丁 李犇 +1 位作者 杨绍斌 唐树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7-841,共5页
综述了第一性原理在锂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磷酸盐、硅酸盐和硼酸盐正极材料计算模拟与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第一性原理在LiFePO4平均嵌Li电压的理论计算与预测、电子结构与电子传导特性和Li+扩散途径等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取得的... 综述了第一性原理在锂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磷酸盐、硅酸盐和硼酸盐正极材料计算模拟与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第一性原理在LiFePO4平均嵌Li电压的理论计算与预测、电子结构与电子传导特性和Li+扩散途径等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掺杂对LiFePO4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从理论计算方面揭示了锂离子电池涉及的复杂微观机理,为进一步改进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阴离子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可分解型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红军 王锦堂 徐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43-444,460,共3页
用气相色谱对系列含 1,3 二氧杂环戊烷基团的可分解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 (2 烷基 1,3 二氧杂 4 环戊基甲氧基 )丙磺酸钠 ,烷基 =庚基 (HDMPS) ,壬基 (NDMPS) ,十一碳烷基(UDMPS)〕在 2 5℃c(HCl) =0 1mol/L水溶液中的分解反应... 用气相色谱对系列含 1,3 二氧杂环戊烷基团的可分解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 (2 烷基 1,3 二氧杂 4 环戊基甲氧基 )丙磺酸钠 ,烷基 =庚基 (HDMPS) ,壬基 (NDMPS) ,十一碳烷基(UDMPS)〕在 2 5℃c(HCl) =0 1mol/L水溶液中的分解反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分解反应为准一级反应 ,三者的速率常数k和半衰期t1/ 2 分别为 :(1)k/h-1:1 0 87、0 838、0 714;(2 )t1/ 2 /h :0 6 38、0 82 7、0 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解 丙磺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磺酸盐 分解性能
下载PDF
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屈超群 魏英进 姜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7,共7页
具有聚阴离子型结构的Li3V2(PO4)3正极材料凭借比容量高、结构稳定性好、工作电压高以及成本低的综合性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众多专家学者视为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之选.本文对Li3V2(PO4)3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质、制... 具有聚阴离子型结构的Li3V2(PO4)3正极材料凭借比容量高、结构稳定性好、工作电压高以及成本低的综合性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众多专家学者视为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之选.本文对Li3V2(PO4)3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进行了综述.同时对Li3V2(PO4)3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阴离子结构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