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辛庄商代石器原料来源和开发战略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钱益汇 方辉 +1 位作者 于海广 沈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2-620,共9页
石器生产是一个动态的生产系统,而石料是石器生产和研究的前提。通过对大辛庄遗址周围考古与地质调查和对出土商代石器标本的细致分析表明,该遗址商代石器原料使用种类丰富,石料的利用率与遗址周围石质类型分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原... 石器生产是一个动态的生产系统,而石料是石器生产和研究的前提。通过对大辛庄遗址周围考古与地质调查和对出土商代石器标本的细致分析表明,该遗址商代石器原料使用种类丰富,石料的利用率与遗址周围石质类型分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原料分布广泛,具有高含量、低质量的特点,明显影响着当地石器工业的面貌和开发与利用自然的策略。大辛庄石料应当来源于当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就地取材;另一种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和鲍山一带,主要通过水路运输,陆路运输条件具备。在利用与开发石料的战略上,大辛庄人充分认识到石料特性,尤其对沉积岩的认识与利用,重视选材,考虑石器功能和使用方式,并很好地实施到石器制作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对大辛庄商代石料来源地和开发策略的考察,有利于认识当时人地关系和大辛庄人认识自然、开发自然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辛庄遗址 商代石料 来源 开发战略
下载PDF
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方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2,共6页
大辛庄遗址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古代遗址。遗址最初由当地农民发现于1935年,而最早把这一发现公诸于学术界的,则是英国人林仰山(F.S.Drake)教授。五十年代的两次勘探,探明了大辛庄遗址的面积,初步确认遗址的主要堆积和年代。198... 大辛庄遗址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古代遗址。遗址最初由当地农民发现于1935年,而最早把这一发现公诸于学术界的,则是英国人林仰山(F.S.Drake)教授。五十年代的两次勘探,探明了大辛庄遗址的面积,初步确认遗址的主要堆积和年代。1984年的发掘,建立起鲁北地区商文化陶器的发展序列。2003年春季的发掘,因发现商代甲骨文而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是在商都殷墟以外首次于原生地层中发现甲骨卜辞,被誉为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这次发掘所发现的青铜器族徽,不见于以往著录,是研究商代历史和社会的重要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大辛庄遗址将愈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辛庄遗址 考古发现 研究
下载PDF
大辛庄遗址发掘与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思考
3
作者 钱益汇 《东南文化》 2004年第5期21-24,共4页
2003年大辛庄遗址采用新的考古发掘技术与方法,全面收集材料,开展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而言,历史工作者当顺应考古学发展趋势,采纳新技术与方法,用整体观分析问题,实现多学科合作,开展综合研究,... 2003年大辛庄遗址采用新的考古发掘技术与方法,全面收集材料,开展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而言,历史工作者当顺应考古学发展趋势,采纳新技术与方法,用整体观分析问题,实现多学科合作,开展综合研究,有利于我们多层面地复原古代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辛庄遗址 聚落考古 历史文化 科学技术
下载PDF
济南大辛庄遗址商代居民的牙齿疾病
4
作者 申亚凡 赵永生 +1 位作者 方辉 陈雪香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8-643,共16页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村,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甲骨文及其他丰富遗存的出土对于鲁北及整个山东地区商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人骨的牙齿健康状况入手,对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2003、2010年出土的4...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村,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甲骨文及其他丰富遗存的出土对于鲁北及整个山东地区商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人骨的牙齿健康状况入手,对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2003、2010年出土的45例人骨标本的牙病情况,尤其是龋病、牙周病、牙结石以及牙齿磨耗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得知大辛遗址商代人群牙齿疾病的基本情况:1)牙结石的出现率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除此之外其他牙病在罹患率的性别分组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均为女性的罹患率要高于男性;2)牙病的罹患率在年龄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的增长罹患牙病的风险增高;3)龋病、牙周病及牙结石多好发于臼齿;4)重度磨耗牙齿患牙病的风险增加,牙周病表现尤为明显;5)牙病的罹患率不仅受到性别、年龄、牙位以及齿冠磨耗程度的影响,而且与大辛庄商代人群农业经济发展的食物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辛庄 龋病 牙周病 牙结石
下载PDF
济南市大辛庄商代居址与墓葬 被引量:27
5
作者 方辉 陈雪香 +1 位作者 党浩 房道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5-33,i003,i004,共11页
2003年,山东大学等对大辛庄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4片商代甲骨刻辞,3处商代墓地,以及房址、窖穴、灰坑等,出土了大量遗物,这对认识大辛庄遗址的性质、商王朝和东方地区的关系以及商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 济南市 墓葬 商代 大辛庄遗址 历史文化 出土文物
原文传递
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商代墓葬2010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1
6
作者 郎剑锋 方辉 +14 位作者 陈雪香 史本恒(拍摄) 郭俊峰 刘秀玲 王兴华 王惠明 赵孟坤(拍摄) 阮浩(拍摄) 赵娜(整理) 段新霞(整理) 赵孟坤(整理) 董志浩(整理) 宋艺莹(整理) 郭美晴(整理) 刘文静(整理)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45,共18页
大辛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办事处(原王舍人镇)大辛庄村东南,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以商文化为主体堆积的考古遗址,也是全国范围内发现最早、研究时间最长的商代遗址之一[1]。1984年和2003年,山东大学联合山东... 大辛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办事处(原王舍人镇)大辛庄村东南,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以商文化为主体堆积的考古遗址,也是全国范围内发现最早、研究时间最长的商代遗址之一[1]。1984年和2003年,山东大学联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济南市博物馆对大辛庄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成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大辛庄遗址 商代墓葬
原文传递
济南大辛庄遗址139号商代墓葬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雪香 史本恒 方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In March through June 2010, new coring and excav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the Daxinzhuang Site in Jinan City , by which a new cemetery from the later stage of the early phase of the Shang Dynasty to the later phase of ... In March through June 2010, new coring and excav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the Daxinzhuang Site in Jinan City , by which a new cemetery from the later stage of the early phase of the Shang Dynasty to the later phase of the Shang Dynasty was recovered. Among the excavated tombs, Tomb No. 139 is the largest one: it is an earthen shaft tomb with tiers around the bottom, on which human victims were found. The burial furniture was one coffin and one outer coffin, beneath which waist pit was recovered. Plenty of grave goods were unearthed from this tomb, including large-sized bronzes, jades and stone implements. The scale, burial furniture, human victims and grave goods of this tomb all reflected that Tomb No. 139 was a rare high-ranked elite tomb of the Erligang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大辛庄 墓葬 商代
原文传递
济南市大辛庄遗址新出甲骨卜辞探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亚冰 宋镇豪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6-75,共10页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inscription on the tortoise abdominal shell newly unearthed from the Daxinzhuang site. It belongs to the same system as those from the Yin Ruins in the retouching of shells, the shape of circul...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inscription on the tortoise abdominal shell newly unearthed from the Daxinzhuang site. It belongs to the same system as those from the Yin Ruins in the retouching of shells, the shape of circular and sub-elliptic hollows for divination, and the us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versions of divining questions.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syntax of the inscription are especially close to those known from the Yin Ruins III and IV. But the present shell shows some local features in the extending direction of divining cracks and inscription lines, as well as in the position of ordinal numbers. As the first discovered oracular inscription beyond the Shang Zhengzhou city-site and the Yin Ruins, it can be taken to mark a new starting point in the history of studies of oracle-bones and to represent a new sub-branch of this discipline. Evidently there existed deep-rooted commonness between divination in the Shang royal capital and that in the eastern land. This suggests that cultural influence,exchange and penetration were swift and unimpeded at that time, and that the use of writing in the domain of the Shang Dynasty covered a vast region and effectively played a cohesive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大辛庄遗址 甲骨卜辞 商代 龟腹甲 占卜文化
原文传递
谈大辛庄遗址出土的一件史前古玉 被引量:2
9
作者 郎剑锋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7,共3页
大辛庄遗址出土的一件玉龙,据其形态和装饰风格判断,应为凌家滩文化玉器。本文还收集到几件商代和汉代的凌家滩文化玉龙的仿品。大辛庄遗址发现的玉龙、玉虎在墓葬中的位置与濮阳西水坡发现的蚌塑龙虎相似,二者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 大辛庄遗址出土的一件玉龙,据其形态和装饰风格判断,应为凌家滩文化玉器。本文还收集到几件商代和汉代的凌家滩文化玉龙的仿品。大辛庄遗址发现的玉龙、玉虎在墓葬中的位置与濮阳西水坡发现的蚌塑龙虎相似,二者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辛庄遗址 玉龙 凌家滩文化 西水坡遗址 蚌塑龙虎
原文传递
商代制骨实验研究——兼论大辛庄遗址制骨工艺
10
作者 王华 Roderick Campbell +1 位作者 李志鹏 侯彦峰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古代制骨工艺研究是理解骨器产品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基础,制骨实验可为制骨工艺研究提供最为直接的证据和比较材料。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对石刀、蚌刀(镰)、铜刀、铜刀锯、铜锯等工具截取、加工骨料的痕迹进行区分,并对各种工具的截取... 古代制骨工艺研究是理解骨器产品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基础,制骨实验可为制骨工艺研究提供最为直接的证据和比较材料。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对石刀、蚌刀(镰)、铜刀、铜刀锯、铜锯等工具截取、加工骨料的痕迹进行区分,并对各种工具的截取、加工骨料的效率进行对比,以期为考古遗址中的制骨工艺研究提供直接的对比材料。以此为基础,将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骨料与骨器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工具作用于骨骼后留下的痕迹存在明显区别,各类加工工具中铜锯的加工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工具;种种迹象表明,大辛庄遗址骨器加工的工具应为青铜工具,加工痕迹与铜刀锯最为接近,这与殷墟铁三路制骨作坊所用工具和工艺存在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制骨实验 大辛庄 制骨工艺
原文传递
商末气候变化对于稻作农业的影响——基于济南大辛庄、刘家庄遗址商代植物遗存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宫玮 方辉 +1 位作者 郭俊峰 陈雪香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0-182,共13页
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文章通过对比济南大辛庄遗址中、晚商时期的植物遗存和济南刘家庄遗址商末周初的植物遗存,发现两个遗址主要农作物均包括粟(Setaria italica (L.)Beauv.)、黍(Panicum miliaceum L.)、大豆(Glycine max(L.)... 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文章通过对比济南大辛庄遗址中、晚商时期的植物遗存和济南刘家庄遗址商末周初的植物遗存,发现两个遗址主要农作物均包括粟(Setaria italica (L.)Beauv.)、黍(Panicum miliaceum L.)、大豆(Glycine max(L.)Merr.)和小麦(Ttiticum aestivum L.),大辛庄遗址水稻(Oryza sativa L.)绝对数量较多,但刘家庄遗址未发现水稻。综合本地区其他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山东地区岳石文化时期、商代水稻仍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到商末周初水稻数量急剧减少。同时,邻近的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多处商周时期遗址水稻种植也普遍出现萎缩。多项地质记录表明,商末(3000 a B.P.前后)东亚夏季风快速减弱,降水量显著下降。山东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这一时期降水量减少,难以保证稻作农业所需的持续充足的水源,从而影响到水稻产量和种植规模。因此,商末气候变化很可能是刘家庄遗址商末周初水稻缺失以及山东地区商末周初水稻数量骤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同时影响到整个黄河中下游这一时期的稻作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辛庄遗址 刘家庄遗址 商末 气候变化 稻作农业
原文传递
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商代墓葬M235、M275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辉(领队) 郭俊峰 +7 位作者 刘秀玲 房振 李铭 郎剑锋 刘秀玲(绘图/摄影) 郝颖(绘制) 郝素梅(摄影) 杨阳(摄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23,F0002,共13页
2010年在大辛庄遗址发掘时发现一批商代墓葬,其中以殷墟文化第三期墓葬M235、M275规模较大、规格较高。两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陶器、铜器及玉器等遗物,并发现殉人及较多殉狗。据出土遗物形制和铜器组合,两墓主人属高度商化的东夷... 2010年在大辛庄遗址发掘时发现一批商代墓葬,其中以殷墟文化第三期墓葬M235、M275规模较大、规格较高。两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陶器、铜器及玉器等遗物,并发现殉人及较多殉狗。据出土遗物形制和铜器组合,两墓主人属高度商化的东夷族群,是具有一定政治地位及军事职能的中小贵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大辛庄遗址 商代墓葬 土坑竖穴墓 殷墟文化三期
原文传递
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文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方辉 党浩 房道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共4页
The Daxinzhuang site in Jinan City contains mainly remains of the Shang culture. In March 2003,inscribed oracle bones of that time were unearthed from there. Among them the largest- sized is a turtle abdomical shell c... The Daxinzhuang site in Jinan City contains mainly remains of the Shang culture. In March 2003,inscribed oracle bones of that time were unearthed from there. Among them the largest- sized is a turtle abdomical shell consisting of four parts. It is carefully retouched,and bears circular and subelliptic hollows and firing traces for divination. The deciphered characters total 31, and the inscriptions are all oracular, wi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versions of the divining question occurring on the left and right respectively.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oracular inscriptions from Daxinzhuang belong to the same system as those from the Yin Ruins, though a few characters show features of their own in composition. They should be dated to the time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ird phases d the Yin Ruins. As the first batch of Shang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unearthed beyond the Yin Ruins,they have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ies of oracle b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大辛庄遗址 商代 甲骨文 地层堆积
原文传递
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商代墓葬M225、M256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秀玲(执笔/绘图/摄) 房振 +6 位作者 郭俊峰 李铭 方辉 郎剑锋 郝颖(绘图) 郝素梅(摄) 杨阳拍(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9,F0002,共17页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办事处(原王舍人镇)大辛庄村东南。2010年6~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现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办事处(原王舍人镇)大辛庄村东南。2010年6~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现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分西、北、南三区,西区位于遗址中部、蝎子沟西侧,北区、南区位于沟东侧(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大辛庄遗址 商代墓葬 竖穴土坑墓 殷墟文化三期
原文传递
论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新出青铜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昌平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72,共8页
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为2010年重要的新考古发现,该墓葬以其高等级、较多青铜器出土在商文化的周边地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指出M139出土的青铜器具有典型商文化特征,但这些青铜器同时表现出年代滞后的特质,即多数青铜器年代属于殷墟... 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为2010年重要的新考古发现,该墓葬以其高等级、较多青铜器出土在商文化的周边地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指出M139出土的青铜器具有典型商文化特征,但这些青铜器同时表现出年代滞后的特质,即多数青铜器年代属于殷墟文化时期,却又具有若干较早的二里冈文化时期特征。这种特质说明M139青铜器属于商文化体系内本地独立生产的青铜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辛庄遗址 M139 青铜器
原文传递
主体间性视域下“邘新社亲”的文化传播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广瑞 刘杰 《民族学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7,共7页
主体间性突破了“主体-客体”的理论框架,突出一种“主体-主体”之间的对话格局。主体间性弥补了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的不足,使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成为必然。在主体间性的研究视角下,梳理“邘新社亲”文化的传播过程发现,民间传播和... 主体间性突破了“主体-客体”的理论框架,突出一种“主体-主体”之间的对话格局。主体间性弥补了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的不足,使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成为必然。在主体间性的研究视角下,梳理“邘新社亲”文化的传播过程发现,民间传播和官方传播同时作为传播主体共同发挥主体性作用,又通过多种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模式。在主体间性的对话格局之下,“邘新社亲”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增进了社亲村落之间的友好交往,强化了彼此的历史记忆与族际文化认可,同时也成为族际友好交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邘新社亲” 主体间性 文化传播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大辛庄遗址新出“索”氏器与卜辞“索”地
17
作者 王旭东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4,132,共9页
甲骨文中的“索”是“十祀征人方”经停地点,对于探索“人方”方位与晚商地理问题具有重要坐标价值。山东兖州曾出土成组的殷墟四期“索”氏铜器,一度被视为“索”在兖州附近的有力证据,但部分学者认为这批铜器是由周初东迁的殷遗民携... 甲骨文中的“索”是“十祀征人方”经停地点,对于探索“人方”方位与晚商地理问题具有重要坐标价值。山东兖州曾出土成组的殷墟四期“索”氏铜器,一度被视为“索”在兖州附近的有力证据,但部分学者认为这批铜器是由周初东迁的殷遗民携带到东土的,无法说明晚商“索”之地望。最近公布的济南大辛庄遗址M225随葬殷墟三期“索”氏铜器及“夷式”陶簋,表明“索”氏是一直居住在东土而又高度商化的土著夷人,故“殷遗民携带”的质疑不能成立。大辛庄遗址出土过多种族氏铭文,结合遗址性质分析,在此居住的“索”氏成员可能是从兖州移居过来的,卜辞“索”地目前仍以定在兖州比较合适,“人方山东说”应成为晚商地理研究的共识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氏 大辛庄 “人方” 晚商地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