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工作制联合带组护士管理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周光霞 房碧玉 +1 位作者 刘晓静 李兴洲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弹性工作制联合带组护士管理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某三甲医院眼科日间手术室实施弹性工作制联合带组护士管理模式,比较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手术取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 目的探讨弹性工作制联合带组护士管理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某三甲医院眼科日间手术室实施弹性工作制联合带组护士管理模式,比较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手术取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结果实施弹性工作制联合带组护士管理模式后,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总分和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均较实施前提升(P<0.05),患者手术取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实施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弹性工作制联合带组护士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助力日间手术管理,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眼科 弹性工作制 带组护士 护理模式 出院指导质量 职业认同感
下载PDF
PDCA循环干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未艳 吕娟 +3 位作者 王园姬 王颖丽 王丹 李亚美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分析PDCA循环干预我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我院眼科PDCA循环干预前757例(2018年1~4月)、第1轮PDCA循环干预后853例(2018年5~8月)和第2轮PDCA循环干预后847例(2018年9~12月)... 目的:分析PDCA循环干预我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我院眼科PDCA循环干预前757例(2018年1~4月)、第1轮PDCA循环干预后853例(2018年5~8月)和第2轮PDCA循环干预后847例(2018年9~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并对比分析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结果:经过2轮PDCA循环干预后,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给药途径不适宜率分别由23.9%、16.7%降低至11.2%、8.4%;选药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7.9%、17.7%和30.4%提高至第2轮干预后的89.5%、66.7%和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干预显著提高了我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眼科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鑫 王琼 +1 位作者 孙祥英 曾继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在眼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11811例已行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资料,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5584例日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12月6227例日间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在眼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11811例已行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资料,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5584例日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12月6227例日间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医生-护士工作模式,实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情况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实施后,实验组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升高(P<0.01),且实验组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与意外伤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在眼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眼科日间手术 临床指标 MMSS评分 临床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晓芙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360例(36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加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360例(36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加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护理后,在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白内障手术 个性化护理管理
下载PDF
25+玻璃体视网膜微创手术对眼底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金靖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为了比较研究25+玻璃体微创术与20 G玻璃体微创术治疗眼底病变的效果。方法此次入选患者均为2018年2月—10月本院眼科收入的眼底病变90例按照入组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使用25+微创术,对照组使用20 G微创术,比较其... 目的为了比较研究25+玻璃体微创术与20 G玻璃体微创术治疗眼底病变的效果。方法此次入选患者均为2018年2月—10月本院眼科收入的眼底病变90例按照入组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使用25+微创术,对照组使用20 G微创术,比较其手术前后患者的眼压、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眼部压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治疗组各个时段的眼部压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率为15.6%,对照组为37.8%,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眼底病变的临床治疗中,25+玻璃体微创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眼部压力,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眼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变 25+玻璃体视网膜术 20 G玻璃体视网膜术 效果 临床研究 眼科
下载PDF
基于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亚宁 董魁 李建涛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第8期28-32,共5页
目的建立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立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池,采用Delphi法完成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每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 目的建立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立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池,采用Delphi法完成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每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和0.80,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457和0.522(P均<0.001)。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手术安全”权重最高,三级指标中“三四级手术比例”和“无菌手术感染率”权重较高。结论所构建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需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日间手术 医疗质量 评价指标 DELPHI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7
作者 鹿麓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3期79-79,81,共2页
目的:探讨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眼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380例,对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感染发病的出现率、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进行调查、汇总与整理。结果:研究期间内,预防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均逐渐下... 目的:探讨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眼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380例,对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感染发病的出现率、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进行调查、汇总与整理。结果:研究期间内,预防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均逐渐下降,且随着预防与抗菌药物减少使用,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率以及疾病的复发率并未显著上升,三组数据之间的P<0.05。结论:在对预防、抗菌药物进行显著干预和控制后,并未对患者康复造成影响,也不会引发伤口感染与疾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Ⅰ类 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下载PDF
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手术取消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房碧玉 唐乐 +5 位作者 孙娟玲 马波 李海燕 王瑞 杨阳 钱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当日手术取消原因,提出对应改进措施,以降低手术取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的585例次眼科日间手术当日临时取消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及相关原因分析。结果眼科日间手术...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当日手术取消原因,提出对应改进措施,以降低手术取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的585例次眼科日间手术当日临时取消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及相关原因分析。结果眼科日间手术当日手术取消率为3.97%。按病种分,白内障450例(76.92%),斜视76例(12.99%),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5例(4.27%),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7例(2.9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3例(2.2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4例(0.68%)。按原因分,疾病因素461例(78.80%),医疗因素34例(5.81%),患方因素87(14.87%),其他因素3例(0.51%)。结论眼科日间手术手术当日取消原因多样,应从不同角度采取有效措施,如强化眼科日间手术管理,细化患者就诊流程,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等,以最大程度减少可控因素导致的手术取消,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日间手术 取消原因
下载PDF
术前电话访视对眼科医院日间手术取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静 梁英 严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电话访视对降低眼科医院日间手术取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个时间段眼科医院日间手术当日取消手术的情况,对照组为2018-06/2019-06病例,仅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干预组为2019-10/2020-1... 目的:探讨术前电话访视对降低眼科医院日间手术取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个时间段眼科医院日间手术当日取消手术的情况,对照组为2018-06/2019-06病例,仅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干预组为2019-10/2020-10病例,干预组增加了眼科手术室护士术前1d的电话访视环节。结果:取消手术的主要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血糖异常、血压异常,其他原因为术前未遵医嘱点眼药水、眼压高、术前检查结果异常等。对照组预约安排日间手术16974例,实际实施手术16332例,手术取消率3.78%(取消642例);干预组预约日间手术17694例,实际实施手术17296例,手术取消率为2.25%(取消398例),两组手术取消率及取消手术的病种分布和取消原因均有差异(P<0.05)。结论:电话访视可以有效降低眼科日间手术当日手术取消率,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院前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完成术前准备的依从性,减轻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焦虑,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访视 眼科 日间手术 手术取消率
下载PDF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倩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1期167-168,共2页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用于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对等分组。参照组(n=20),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20),围手术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用于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对等分组。参照组(n=20),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20),围手术期行整体护理,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视力水平相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低,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也明显更高,P<0.05。结论于围手术期对眼科老年白内障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可促进其术后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眼科 围手术期 白内障手术
下载PDF
眼睑整形术60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可可 《中外医疗》 2011年第4期66-66,68,共2页
目的比较和探讨眼睑整形的手术方法。方法手术方法去除多余的眼睑皮肤、眶脂肪、睫毛内翻。结果术后效果稳固持久,外观美丽,自然、富有立体感。结论手术治疗是眼睑美容整形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眼科眼睑 中西医结合 整形手术
下载PDF
眼科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古风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8期200-201,共2页
目的分析眼科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老年患者50例,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并将眼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 目的分析眼科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老年患者50例,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并将眼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DBP、SBP、HR指标。结果观察组眼科老年患者护理后的DBP、SBP、HR指标优于对照组眼科老年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眼科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改善眼科老年患者的DBP、SBP、HR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老年患者 局部浸润麻醉手术 优质护理
下载PDF
基于间断时间序列模型的眼科日间手术对平均住院日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继光 方秀云 +1 位作者 韩煌煌 黄海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8期1762-1765,共4页
目的评价日间手术的开展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以2015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1日—2018年2月28日为实施前时间段,共收治2471例患者;2018... 目的评价日间手术的开展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以2015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1日—2018年2月28日为实施前时间段,共收治2471例患者;2018年3月1日—2021年10月31日作为政策实施后的效果观察时间段,共收治2989例患者。以月为单位分析开展日间手术前后平均住院日变化趋势,同时收集了同期科室平均住院日数据并分析。结果政策实施前共完成2471例白内障手术,平均住院日为(3.86±1.07)天,同期科室平均住院日为(5.39±1.38)天;政策实施后共完成2989例白内障手术,平均值住院日为(1.48±0.19)天,较实施前降低了2.38天,扣除趋势因素影响,实际降低了3.70天(P<0.01),较期初降低了66.62%;同时眼科科室平均住院日为(2.87±0.42)天,较实施前降低了2.52天,扣除趋势等因素影响后实际降低4.20天(P<0.01),较期初降低了55.63%。结论日间手术的开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具有积极意义,非常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白内障 眼科 间断时间序列 平均住院日
下载PDF
小儿眼科日间手术术前2h口服多维饮料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约西 姜婉娜 +2 位作者 陈鸿飞 吴温馨 姜爱芬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眼科全麻患儿术前2 h口服多维饮料(术能)对术中排空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需实行日间眼科手术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禁饮组、葡萄糖组和多维饮料组,每组40例。术前12 h禁食,禁饮组麻醉前6 h禁饮,葡萄糖组麻醉... 目的探讨眼科全麻患儿术前2 h口服多维饮料(术能)对术中排空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需实行日间眼科手术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禁饮组、葡萄糖组和多维饮料组,每组40例。术前12 h禁食,禁饮组麻醉前6 h禁饮,葡萄糖组麻醉前2 h口服10%葡萄糖溶液,多维饮料组麻醉前2 h口服多维饮料(术能),饮用量均为5 m L/kg。麻醉前2 h、服用清饮前B超测定胃内残留量;麻醉前即刻进行面罩接受程度评分;测定麻醉后手术前即刻患儿Ramsay镇静、CHEOPS疼痛评分;检测麻醉前、术毕及术后3 h血糖及胰岛素含量以及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多维饮料组面罩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多维饮料组麻醉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余2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组患儿2个时间点胃内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多维饮料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恶心、呕吐程度优于葡萄糖组和禁饮组(均P <0. 05);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比较,麻醉前多维饮料组和葡萄糖组均显著高于禁饮组,而术后即刻禁饮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组术后3 h血糖、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择期全麻手术患儿,麻醉诱导前2 h口服多维饮料,其并不增加患者术中反流、误吸的风险,还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日间手术 术前禁饮 恶心 呕吐 并发症 多维饮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