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涂山大禹传说的可视化设计研究
1
作者 丁幸 魏国彬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涂山大禹传说是自远古时代起就在淮河流域流传的一种叙事体民间故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以涂山大禹传说为实践对象,论... 涂山大禹传说是自远古时代起就在淮河流域流传的一种叙事体民间故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以涂山大禹传说为实践对象,论述如何运用可视化语言实现民间传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结果发现:从民间传说的人物角色、自然风物以及精神内涵3个要素着手,通过符号形象设计、文创设计以及包装设计3个可视化设计途径实现可视化语言的合理转变,可以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彰显大禹文化中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由此得出结论:以涂山大禹传说为中心展开讨论,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设计的创新路径与方法,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可为我国民间故事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山大禹传说 非遗保护与发展 可视化设计
下载PDF
景观建设与传说耦合背后的文化记忆——以文水世泰湖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忠严 周晓丽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景观是社会与自然共生的重要场所,城市景观更是一方民众生活水平之体现和地域文化之表达。其中,地方传说因传播之深远、记忆之深刻成为景观建设重要的文化依托。文水世泰湖是汾河流域遗留的湿地之一,也是先秦史籍记载中“十薮”的唯一... 景观是社会与自然共生的重要场所,城市景观更是一方民众生活水平之体现和地域文化之表达。其中,地方传说因传播之深远、记忆之深刻成为景观建设重要的文化依托。文水世泰湖是汾河流域遗留的湿地之一,也是先秦史籍记载中“十薮”的唯一遗存——“昭馀祁薮”。其原本是一片滩涂,在生态改造中融入了当地遗存的大禹传说和天后岛传奇故事,在此基础上建设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湿地亲子乐园,成功转化为兼具文化吸引力、生态亲和力和娱乐生产力的湿地文化景观。在世泰湖景观建设与传说资源的耦合背后,蕴含着文水人民共同的地方文化记忆和美好生活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泰湖湿地公园 大禹传说 天后岛传奇 地域景观 文化记忆
下载PDF
族群认同、身份重构、资源转化:传说动力学视域下北川大禹传说初探
3
作者 吴纯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62-165,共4页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禹里乡石纽村凭借大量的历史遗存、文献资料和口头传说,而被认为是远古先帝与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地。该地的大禹传说和祭禹文化传承千年,而后因故中断。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民俗精英在志书修缮的过程中重拾族...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禹里乡石纽村凭借大量的历史遗存、文献资料和口头传说,而被认为是远古先帝与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地。该地的大禹传说和祭禹文化传承千年,而后因故中断。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民俗精英在志书修缮的过程中重拾族群记忆,并对大禹传说进行持续建构和转换运用。以传说动力学的相关视角来分析北川大禹传说,探讨传说生长和变化的动力系统,以及背后所隐含的群体性心理需求和时代性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认同 身份重构 资源转化 北川大禹传说 传说动力学
下载PDF
民间传说、文化景观与地域认同——以大禹传说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3
4
作者 毛巧晖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14,共8页
大禹传说在不同社会历史情境中的知识生产,以及适应于地方及时代需求的改编和创制,体现了大禹传说“层累”演变的复杂过程。新时期以来,大禹传说在与地方景观的耦合与互构中生成与呈现新的意义与逻辑,通过共享的文化实践形式,为认同感... 大禹传说在不同社会历史情境中的知识生产,以及适应于地方及时代需求的改编和创制,体现了大禹传说“层累”演变的复杂过程。新时期以来,大禹传说在与地方景观的耦合与互构中生成与呈现新的意义与逻辑,通过共享的文化实践形式,为认同感的建构提供了生命经验与情感纽带。文章选取大禹传说集中的安徽省蚌埠市涂山风景区,通过对禹王宫及周边文化景观的实地调研,探讨如何在民间叙事、物质景观与文化意义层面,寻求建构认同的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传说 文化层累 地方景观 文化认同
下载PDF
“神显”薏苡的象征解读——薏苡非夏族图腾论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59-62,共4页
中国古代文献载有禹母修己吞食薏苡而怀孕的传说。"薏苡"作为植物再生的仪式和象征,它只是这一传说中的神显植物,在神话思维中有其一定的象征意义。把薏苡视为夏族的图腾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 大禹 薏苡 神显 图腾 上古传说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大禹传说研究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国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6-89,共4页
20世纪以来,大禹传说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综合百年来大禹传说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其一,早期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大禹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人物方面;其二,包括历史学、神话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各个学科的方法都运用到了大... 20世纪以来,大禹传说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综合百年来大禹传说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其一,早期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大禹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人物方面;其二,包括历史学、神话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各个学科的方法都运用到了大禹传说的研究之中;其三,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得到了不同认识。未来的大禹传说研究亟待于将不同学科的方法兼容并包,将相关的新旧材料全面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大禹传说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二十世纪大禹传说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栋 《开封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大禹作为古代的圣王,在中国古史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更重要的是,由他而形成的大禹精神、大禹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对封建国家的政治意识、普通民众的生活、文学艺术的审美等都有不可估量的... 大禹作为古代的圣王,在中国古史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更重要的是,由他而形成的大禹精神、大禹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对封建国家的政治意识、普通民众的生活、文学艺术的审美等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大禹传说成为上个世纪诸多学科所关注的对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百年大禹传说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发期(晚清至民国初)、争鸣期(20世纪20至40年代)、萧条期(50至70年代)、繁盛期(80年代以来)。未来,大禹传说研究如能从历史考证、神话解读、文化阐释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解构,则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神话 大禹传说 二十世纪 研究回顾 顾颉刚
下载PDF
大禹传说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依据
8
作者 孙国江 《天中学刊》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大禹是自古就被推崇的文化始祖。大禹传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其发展和演变的历程贯穿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历史。20世纪以来的大禹传说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中国叙事文化学可以为大禹传说的研究提供新的学... 大禹是自古就被推崇的文化始祖。大禹传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其发展和演变的历程贯穿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历史。20世纪以来的大禹传说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中国叙事文化学可以为大禹传说的研究提供新的学术增长点。将大禹传说放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总体中去考察,对于探索中国上古传说演变的基本脉络,挖掘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传说 综述 前景 叙事文化学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的大禹治水传说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楠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11,共4页
大禹治水传说作为跨越长时段的传说之一,文献记载丰富,传播范围广延,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重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古史辨学派以来的大禹治水传说研究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辨真伪,即通过勾稽考证,以考古学和历史学为主要视野,辨析传说中... 大禹治水传说作为跨越长时段的传说之一,文献记载丰富,传播范围广延,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重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古史辨学派以来的大禹治水传说研究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辨真伪,即通过勾稽考证,以考古学和历史学为主要视野,辨析传说中相关情节的真实性问题,这种辨析恰恰忽略了传说中的民族性;二是窥内涵,即借助文化学、人类学等,揭示大禹治水传说的文化内涵。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应用材料和研究路径的执着。置入传说学研究的视野,这两种维度涉及的是三种关系,即传说与历史、传说与社会文化、传说与其动力机制的关系,但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并不明确,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治水传说 历史 文化内涵 传说学
下载PDF
文化专题片《蚌埠启母石传说》的创作策略
10
作者 魏国彬 梁艳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文化专题片《蚌埠启母石传说》的创作以体现大禹文化为目标,其制作优势在于以伟大夫妻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展现家国情怀;以民间启母信仰为基础,拥有广大受众。《蚌埠启母石传说》的创作策略为特色景观的纪实化展示,远古神话的陌生化叙事... 文化专题片《蚌埠启母石传说》的创作以体现大禹文化为目标,其制作优势在于以伟大夫妻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展现家国情怀;以民间启母信仰为基础,拥有广大受众。《蚌埠启母石传说》的创作策略为特色景观的纪实化展示,远古神话的陌生化叙事和内在意蕴的故事化表达。该片用影像向世界讲述中国特色英雄故事,以达到彰显大禹治水精神的当代价值和弘扬华夏文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启母石传说》 文化专题片 大禹文化 创作策略 题材优势
下载PDF
大禹传说作为中华正统观念中原叙事的意义——以登封大禹、启母与少姨的传说与信仰为中心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鹏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6,160,共11页
大禹是登封具有标志性和正统象征的文化符号。包括启母与少姨在内的登封大禹传说与信仰经历了自先秦、两汉以至于今的长时段历史演变过程。大禹传说与信仰所彰显的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境遇下呈现强化与弱化交替的过程。与宋明... 大禹是登封具有标志性和正统象征的文化符号。包括启母与少姨在内的登封大禹传说与信仰经历了自先秦、两汉以至于今的长时段历史演变过程。大禹传说与信仰所彰显的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境遇下呈现强化与弱化交替的过程。与宋明以来华南地区许多神灵符号主要呈现正统化过程不同的是,地处中原地带的登封大禹传说的一再建构,所体现的是中原地区文化精英群体正统观念的"自觉意识模型",即传承中华正统观念的中原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 传说 正统观念 中原叙事模式
原文传递
顾颉刚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与“层累造成古史说”的提出
12
作者 郭佳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90,共8页
顾颉刚的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20年代古史真伪辩论时期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二文为主;二是1930年代在确定了以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古史观为学术目标,转向了历史地... 顾颉刚的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20年代古史真伪辩论时期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二文为主;二是1930年代在确定了以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古史观为学术目标,转向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后创作的《鲧禹的传说》。顾颉刚不仅发掘了神话传说的材料,在大禹研究中还涉及神话与历史、神话与宗教、神话与民族的关系三个方面的神话学探讨。由于"层累说"的提出与禹的研究密切相关,故反思作为理论方法的"层累说",对认识顾颉刚的大禹神话传说研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大禹神话传说 神话学 “层累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