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张文华 赵红 谯凤英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观察大椎温针灸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每日晨起使用1次,喷双侧鼻腔,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 [目的]观察大椎温针灸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每日晨起使用1次,喷双侧鼻腔,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大椎温针灸,每周治疗3次,隔日治疗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治疗12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积分,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治疗结果分析。[结果] 1)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87.1%,优于对照组的64.5%(P<0.05)。2)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椎温针灸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的疗效优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伴随症状和鼻部体征,且应用便捷,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温针灸 大椎
下载PDF
“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介导miR-124-3p/GSK-3β/Cyp-D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国庆 童婷婷 +7 位作者 王颖 李奎武 张利达 吴晓晴 李成龙 汪俊丽 张君宇 韩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50-3060,共11页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对患者影响较大,针刺是治疗本病的特色疗法,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miR-124-3p/糖原合成酶激酶β(GSK-3β)...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对患者影响较大,针刺是治疗本病的特色疗法,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miR-124-3p/糖原合成酶激酶β(GSK-3β)/亲环素D(Cyp-D)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影响,探讨其防治CIRI的可能机制。方法2022年6—8月,将10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激动剂组,每组20只。造模前干预7 d,电针组、电针+激动剂组选取通督调神穴组:百会、风府、大椎穴进行电针干预,1次/d,连续7 d;造模前24 h电针+激动剂组和抑制剂组分别侧脑室注射miR-124激动剂和抑制剂(5 nmol)。除假手术组,余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取大鼠右侧脑皮质,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量表(mNSS)、TTC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UNEL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SK-3β、p-GSK-3β、Cyp-D、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检测MPTP开放程度,MPTP阳性细胞率越高,代表MPTP开放程度越大。结果除假手术组,各组大鼠均造模成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及相对脑梗死体积均增加,线粒体结构破坏严重,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GSK-3β、Cyp-D阳性表达分别减弱和增强,miR-124-3p及Cyp-D、Cyt-C、Caspase-3 mRNA表达增高,p-GSK-3β/GSK-3β值降低,Cyp-D、Cyt-C、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MPTP开放程度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mNSS评分及相对脑梗死体积均降低,线粒体结构破坏减轻,p-GSK-3β/GSK-3β增加,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电针+激动剂组GSK-3βmRNA表达增高(P<0.05);电针组、抑制剂组、电针+激动剂组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GSK-3β、Cyp-D阳性表达分别减弱和增强,miR-124-3p及Cyp-D、Cyt-C、Caspase-3 mRNA表达降低,Cyp-D、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PTP开放程度降低(P<0.05)。与电针组比较,抑制剂组p-GSK-3β阳性表达增强,Cyp-D阳性表达减弱,miR-124-3p及Cyp-D、Cyt-C、Caspase-3 mRNA表达降低,GSK-3βmRNA表达增高,Cyp-D、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PTP开放程度降低(P<0.05);电针+激动剂组细胞凋亡指数增高,p-GSK-3β阳性表达减弱,Cyp-D阳性表达增强,miR-124-3p、Cyt-C、Caspase-3 mRNA表达增高,Cyp-D、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MPTP开放程度增加(P<0.05)。结论“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可减轻CIRI大鼠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介导miR-124-3p/GSK-3β/Cyp-D信号通路、抑制MPTP开放进而减轻细胞损伤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从机制上进一步验证了“通督调神”针法治疗CIRI的疗效,同时为中医“治未病”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促进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卒中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通督调神 电针疗法 miR-124-3p 百会 风府 大椎
下载PDF
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雷华 周伟 王娴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按随机掷骰子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10只.于实验1d、8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按随机掷骰子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10只.于实验1d、8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1 mL 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腹腔注射1 mL 10%复合卵蛋白溶液致敏.实验15 d,正常对照组雾化喷入0.9%氯化钠溶液20 min,模型组雾化喷入1%卵蛋白溶液20 min激发哮喘,制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不进行处理,药物组腹腔注射0.05%地塞米松磷酸钠溶液,每日1次,持续10d;针刺组针刺肺俞、大椎、风门穴,每2d施针1次,共7次.比较4组大鼠肺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mRNA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阳性表达和蛋白表达及α-SMA、FN、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TAT6 mRNA表达、TGF-β1蛋白表达和TGF-β1、α-SMA、FN阳性表达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群(CD3^(+)、CD8^(+))均明显升高[STAT6 mRNA表达(2^(-ΔΔCt)):13.12±2.20比1.02±0.20,TGF-β1蛋白表达(A值):0.10±0.01比0.06±0.01,TGF-β1阳性表达(A值):0.11±0.01比0.08±0.01,α-SMA阳性表达(A值):19.65±1.37比7.74±0.81,FN阳性表达(A值):18.40±0.79比6.50±0.60,CD3^(+):0.70±0.03比0.59±0.02,CD8^(+):0.39±0.02比0.20±0.02,均P<0.05],CD4^(+)明显降低(0.32±0.02比0.39±0.03,P<0.05);药物组和针刺组STAT6 mRNA表达、TGF-β1蛋白表达和TGF-β1、α-SMA、FN阳性表达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群(CD3^(+)、CD8^(+))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CD4^(+)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且以针刺组的变化较药物组更显著[STAT6 mRNA表达(2-ΔΔCt):3.01±0.55比5.64±0.65,TGF-β1蛋白表达(A值):0.06±0.01比0.09±0.01,TGF-β1阳性表达(A值):0.08±0.01比0.09±0.01,α-SMA阳性表达(A值):12.33±0.50比14.99±0.53,FN阳性表达(A值):9.91±0.61比13.19±0.66,CD3^(+):0.60±0.03比0.65±0.04,CD4^(+):0.39±0.02比0.35±0.02,CD8^(+):0.21±0.04比0.28±0.03,均P<0.05].结论对于哮喘模型大鼠,针刺其肺俞、大椎、风门穴可以刺激肺组织的神经和肌肉,促进肺部血液循环,增强肺功能,改善肺组织的健康状况,降低肺组织中α-SMA、FN的阳性表达,改善气道重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哮喘模型大鼠 肺俞穴 大椎穴 风门穴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拨针松解大椎主穴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海峰 郑耀庭 张伟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9期151-155,共5页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行拨针松解大椎主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组方式为随机抽样法,针刀松解术治疗纳入参照组,拨针松解大椎穴治疗纳入研究组,比...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行拨针松解大椎主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组方式为随机抽样法,针刀松解术治疗纳入参照组,拨针松解大椎穴治疗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分、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参照组(80.00%),改良ESCV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水平较参照组明显升高,红细胞比容、血沉及血浆黏度水平较参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行拨针松解大椎主穴治疗,有利于减轻病患疼痛感,改善恶心呕吐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实践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 颈椎病 拨针松解 大椎主穴 红细胞变形指数 血流速度
下载PDF
针挑治疗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符文彬 张洪来 +6 位作者 朱晓平 李滋平 樊莉 米建平 李伟雄 郭元琦 蒙昌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7-609,共3页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针挑治疗颈椎病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挑治疗组(针挑组)56例、常规针刺对照组(针刺组)55例与局麻对照组(局麻组)47例。取穴均为颈百劳、大椎、肩井等,分别采用针挑法、常规针刺法...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针挑治疗颈椎病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挑治疗组(针挑组)56例、常规针刺对照组(针刺组)55例与局麻对照组(局麻组)47例。取穴均为颈百劳、大椎、肩井等,分别采用针挑法、常规针刺法及局部麻醉法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等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挑组痊愈率为57.1%,优于针刺组的23.6%与局麻组的14.9%(均P<0.01),针挑治疗基本无不良反应。结论:针挑疗法对于颈椎病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治 颈椎病/穴位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大椎 大杼
下载PDF
电针治疗缺血缺氧新生大鼠对海马神经元尼氏体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宛青 吴爱群 +1 位作者 刘伟 高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缺血缺氧新生大鼠“百会”、“大椎”穴对海马神经元尼氏体的影响。方法:42只出 生7d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不进行缺血缺氧处理,缺血缺氧组(n=16)及电针治疗组 (n=16)制备成缺血缺氧模型,后者...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缺血缺氧新生大鼠“百会”、“大椎”穴对海马神经元尼氏体的影响。方法:42只出 生7d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不进行缺血缺氧处理,缺血缺氧组(n=16)及电针治疗组 (n=16)制备成缺血缺氧模型,后者于造模成功后同时电针刺激“百会”、“大椎”2穴,1次/d,10d1个疗程,共2个 疗程,间隔2d。常规饲养22d后,取左侧脑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尼氏染色,并用图像分析仪测灰度阈值。结 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缺氧组尼氏体大量脱失;电针治疗组尼氏体脱失现象较缺血缺氧组减轻。尼氏体灰度阈 值电针治疗组为(135.19±7.00),缺血缺氧组为(188.31±10.43),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 亦高于假手术组(122.90±12.10)(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减轻缺血缺氧对神经元尼氏体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缺血缺氧 “百会”穴 “大椎”穴 尼氏体
下载PDF
大椎、关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志苇 张永树 +3 位作者 黎健 张夏玲 留镜才 陈丽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大椎、关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任督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上的指导意义。方法:将4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常规(循经取穴)组、常规加大椎组和常规加关元组进行治疗观察,采用u检验评定比较各... 目的:探讨大椎、关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任督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上的指导意义。方法:将4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常规(循经取穴)组、常规加大椎组和常规加关元组进行治疗观察,采用u检验评定比较各组间疗效。结果:加大椎组和加关元组的治愈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椎、关元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调节任督、温补阳气可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椎 关元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下载PDF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楚淘 田浩梅 +4 位作者 张泓 张娟 蔡何凝 张雨辰 官均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穴位组(即穴位组,穴取大椎、百会、人中)、针刺对... 目的探讨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穴位组(即穴位组,穴取大椎、百会、人中)、针刺对照点组(即对照点组,穴取大椎、百会、人中左侧旁开0.3 cm处),6次针刺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比评价。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面积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穴位组、对照点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梗死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穴位组优于对照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可通过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减少脑梗死面积从而对脑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局灶性脑缺血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脑梗死 梗死面积比 大鼠 大椎 百会 人中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范春 何若安 +1 位作者 周力军 彭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制中药药膏(附子、人参、肉桂、丁香、冰片等组成)穴位敷贴大椎、关元、中脘、足三里穴,对照组给予不...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制中药药膏(附子、人参、肉桂、丁香、冰片等组成)穴位敷贴大椎、关元、中脘、足三里穴,对照组给予不含药物的安慰膏穴位敷贴与治疗组同样穴位;2组均每日敷贴1次,每次1 h,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共进行2个疗程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33.4%;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优(P<0.01)。【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临床疗效,能较好地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穴位疗法 穴位敷贴 大椎 关元 中脘
下载PDF
咳喘穴位敷贴对哮喘大鼠肺组织JAK1、STAT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桂明 蒋司晨 +6 位作者 肖小芹 成绍武 贺艳萍 陈镇 欧阳林旗 向彪 舒圆月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观察咳喘穴位敷贴对慢性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JAK1、STAT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咳喘穴位敷贴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的方法制备慢性支气管哮喘... 目的观察咳喘穴位敷贴对慢性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JAK1、STAT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咳喘穴位敷贴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的方法制备慢性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咳喘穴位敷贴组大鼠相应穴位贴敷咳喘穴位敷贴进行干预治疗,地塞米松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5 mg/(kg·d)。治疗14 d后取大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Real time PCR检测肺组织JAK1和STAT6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内有大量分泌物,肺泡结构紊乱;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咳喘穴位敷贴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气道分泌物减少、肺泡排列规则。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大鼠气道上皮JAK1、STAT6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咳喘穴位敷贴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气道上皮JAK1、STAT6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P<0.01),JAK1、STAT6 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咳喘穴位敷贴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及肺组织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JAK1、STAT6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穴位敷贴 JAK1 STAT6 大椎 肺俞 膈俞 肾俞
下载PDF
穴位埋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孔立红 毛娟娟 +2 位作者 孙国杰 陈长虹 陈振江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胶原川芎嗪制备的缓释剂(药线)在大椎、双侧内关穴位埋药,检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30min再灌注1d、3d、... 目的观察穴位埋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胶原川芎嗪制备的缓释剂(药线)在大椎、双侧内关穴位埋药,检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30min再灌注1d、3d、5d,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脑梗死体积大;穴位埋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结论穴位埋药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缩小脑梗死体积,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穴位埋药 大椎 内关 脑梗死体积变化
下载PDF
针刺大椎、足三里穴对大鼠运动性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景玉 刘治中 +1 位作者 马俊楠 燕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35-1437,共3页
目的:从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系统等方面研究针刺大椎穴、足三里穴治疗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游泳训练模型,6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大椎穴+足三里穴组和运动+足三里穴组4组各15只。... 目的:从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系统等方面研究针刺大椎穴、足三里穴治疗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游泳训练模型,6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大椎穴+足三里穴组和运动+足三里穴组4组各15只。其中安静对照组不进行游泳训练也不针刺,其余3组每天进行游泳训练60 min,运动对照组运动后不进行针刺,剩余2组运动后进行针刺实验,连续5周。测定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本实验表明针灸大椎、后三里能够使大鼠血清乳酸、血清尿素氮和肝脏丙二醛水平降低,血糖和肝、肌糖原水平及肝脏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结论:针刺大椎、后三里两穴不仅能够缓解运动性疲劳,且其作用效果优于单纯针刺足三里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大椎 足三里 自由基 能量代谢 运动性疲劳
下载PDF
针刺百会、大椎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脑内SOD及AChE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马莉 赵立刚 +4 位作者 成燕萍 程为平 吴茜 郑祖艳 梅晨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大椎对老年性痴呆大鼠的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向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制作老年性痴...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大椎对老年性痴呆大鼠的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向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制作老年性痴呆模型,进行百会、大椎针刺治疗。检测大鼠脑内SOD及AChE的含量。结果针刺老年性痴呆大鼠的百会、大椎穴,可明显提高脑组织内SOD的含量,降低脑组织内AChE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提高老年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自由基代谢,促进老年性痴呆大鼠的智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老年性痴呆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铮 姚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穴位贴药组;模型组以卵蛋白致敏并诱发哮喘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同时背部给予空白对照药物敷贴;地塞米松组在哮...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穴位贴药组;模型组以卵蛋白致敏并诱发哮喘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同时背部给予空白对照药物敷贴;地塞米松组在哮喘大鼠雾化后予以腹腔注射1 mg/kg地塞米松,同时在背部备皮予以空白对照药物敷贴;穴位贴药组在哮喘大鼠雾化后予以腹腔注射1 mg/kg的生理盐水,同时在背部备皮予以治疗药物敷贴,穴位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穴。疗程结束24 h内取各组大鼠肺组织观察其炎症情况,并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比较各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肺组织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增加(P<0.01)。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比较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显著降低(P<0.05或P<0.01)。穴位贴药组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也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但对于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L-4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而IFN-γ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及穴位贴药组中大鼠外周血IL-4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1),但地塞米松组大鼠外周血IFN-γ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穴位贴药组大鼠外周血IFN-γ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降低外周血IL-4含量,升高IFN-γ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穴位疗法 肺组织/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椎 肺俞 脾俞 肾俞
下载PDF
电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耀持 张峻峰 +3 位作者 孙懿君 黄承飞 邵萍 刘桂珍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12期1035-1036,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与药物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4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电针组选用大椎、大杼、后溪穴,药物组用美洛昔康片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比较,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5.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8.0%...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与药物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4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电针组选用大椎、大杼、后溪穴,药物组用美洛昔康片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比较,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5.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疗效比较,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9.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大椎、大杼与后溪穴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药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电针 大椎 大杼 后溪 椎间盘移位
下载PDF
中药膜贴预处理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登芳 李晓泓 +4 位作者 张露芬 倪健 翟景慧 李辉 李敬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6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贴敷预处理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的影响。方法应用福氏完全佐剂制作AA动物模型,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A组和预贴敷组(自制中药膜剂贴敷大鼠大椎穴),观察3组大鼠关节局部炎症和血清IL-1、IL-6、TNF-α含量... 目的探讨贴敷预处理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的影响。方法应用福氏完全佐剂制作AA动物模型,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A组和预贴敷组(自制中药膜剂贴敷大鼠大椎穴),观察3组大鼠关节局部炎症和血清IL-1、IL-6、TNF-α含量。结果预贴敷组、AA组大鼠的足肿胀率和炎性因子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与AA组相比,预贴敷组大鼠足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1),TNF-α含量有下降趋势,IL-1和IL-6含量下降(P<0.01和P<0.05),而且HE染色关节滑膜及软骨炎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软骨破坏亦明显减轻。结论贴敷预处理能减轻随后AA大鼠早期炎症反应和关节病理损害程度,具有一定抵抗随后疾病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中药贴敷 佐剂性关节炎 大椎穴
下载PDF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效应及钙调蛋白、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敏 徐国峰 万赖思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37-340,345,437,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及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PK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各14只外,其他经改良4-VO法造模成功后36只分为电针组、...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及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PK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各14只外,其他经改良4-VO法造模成功后36只分为电针组、西药组、模型组各12只。电针组针刺百会、大椎、肾俞穴,西药组给予尼莫通12 mg.kg-1.d-1,其他3组不予任何治疗。观察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各象限平台跨越次数,活体海马LTP实验结果及神经元CaM、CaMPK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跨越原平台及左侧平台次数增加,LTP幅值升高,持续时间延长,CaM、CaMPKⅡ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电针有效提高VD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提高LTP反应幅值及持续时间,提高CaM、CaMPKⅡ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百会 大椎 肾俞
下载PDF
艾灸促进乳腺癌术后创面愈合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祝亚男 唐娅琴 汪永坚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观察艾灸大椎、三阴交穴促进乳腺癌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艾灸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艾灸组采用穴位艾灸疗法加常规治疗,常规组采用系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的有效率及时间。结果两组创面愈... 目的观察艾灸大椎、三阴交穴促进乳腺癌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艾灸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艾灸组采用穴位艾灸疗法加常规治疗,常规组采用系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的有效率及时间。结果两组创面愈合的总有效率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艾灸法对乳腺癌术后创面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缩短住院天数,节约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大椎 三阴交 艾条灸
下载PDF
骨会大杼之刍议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瑞超 李岩 +3 位作者 焦召华 付源鑫 赵祥斐 孙晶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11期29-31,共3页
八会穴之说始于《难经》,其中曰"骨会大杼",历代一直沿述,直至元明,有医家质疑骨会当为大椎。今大部分医书及教学用书仍用"骨会大杼"之说,余经查阅古籍资料,分别从二穴的定位、归经、主治作用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 八会穴之说始于《难经》,其中曰"骨会大杼",历代一直沿述,直至元明,有医家质疑骨会当为大椎。今大部分医书及教学用书仍用"骨会大杼"之说,余经查阅古籍资料,分别从二穴的定位、归经、主治作用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最终认为骨会当为大杼,而非大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杼 大椎 骨会 八会穴
下载PDF
热敏灸热敏化大椎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20
作者 蔡国伟 李静 +4 位作者 陈玉婷 吴熳 李鹏飞 薛远志 李刚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热敏化大椎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热敏灸热敏化大椎穴组(观察组)30例、悬灸非热敏化大椎穴组(对照组)33例及药物组33例。观察组取热敏化大椎穴,行热敏... 目的观察热敏灸热敏化大椎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热敏灸热敏化大椎穴组(观察组)30例、悬灸非热敏化大椎穴组(对照组)33例及药物组33例。观察组取热敏化大椎穴,行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取非热敏化大椎穴,行悬灸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颈痛颗粒治疗。观察3组治疗15 d前后临床症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含量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3种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一定治疗作用,观察组疗效最优(P<0.05);3组治疗后血清Hs CRP及IL-8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及药物组(P<0.05),对照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热敏化大椎穴比悬灸非热敏化大椎穴、口服颈痛颗粒疗效优,该法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病变部位炎症因子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灸 热敏灸 颈椎病 Hs CRP IL-8 大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