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作用视角下的建筑发展历程辨析——从古典与哥特说起
1
作者 朱莹 朱聪哲 张子奇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6期232-234,共3页
建筑发展的历程会受到政治、文化、技术、生产力水平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全面观察时,其规律及动因往往显得错综复杂而较难把握,但却常常能发现或寻找到两股主要力量在其中争斗、制衡。也正是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中,对建筑的思辨得以展开... 建筑发展的历程会受到政治、文化、技术、生产力水平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全面观察时,其规律及动因往往显得错综复杂而较难把握,但却常常能发现或寻找到两股主要力量在其中争斗、制衡。也正是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中,对建筑的思辨得以展开,同时推动着建筑的发展。文章采取二元作用的视角,对中外特定建筑发展历史时期进行剖析与审视,以西方建筑历史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古典与哥特两个因素切入,推及装饰与非装饰、地域与现代等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二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作用 建筑发展 争辩 制衡 哥特与古典 装饰主义 地域与现代
下载PDF
近代中国高师教育理念论争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安心 张建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2-97,共6页
高师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制度创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高师教育理念的更新问题。19世纪末,我国以日本为范例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师范教育制度,但是其发展一波三折,仅关于高师教育是否独立设置,就曾发生过四次大的论争,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 高师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制度创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高师教育理念的更新问题。19世纪末,我国以日本为范例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师范教育制度,但是其发展一波三折,仅关于高师教育是否独立设置,就曾发生过四次大的论争,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师教育理念的变迁。从"学堂必有师"到"高师合并",再到"学者非良师"及"高师学院制",几经跌宕。缘此,分析当时高师教育独立设置之论争及其理念变迁,对当今高师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高师教育理念 论争 反思
下载PDF
糖尿病中医治疗思路新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美珍 史丽伟 +2 位作者 杨亚男 郝晓晖 倪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2071-2074,共4页
中医治病,需谨守“理、法、方、药”之要,方可药专力宏,行之有效。糖尿病作为当今常见疾病,日久会合发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决定患者预后,更能造成患者死亡或残废。中医药治疗具有显著优势,经方守理遵法,量小效优;时方与... 中医治病,需谨守“理、法、方、药”之要,方可药专力宏,行之有效。糖尿病作为当今常见疾病,日久会合发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决定患者预后,更能造成患者死亡或残废。中医药治疗具有显著优势,经方守理遵法,量小效优;时方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 思路 经方 现代医学 脏腑 六经津液 五志
下载PDF
古代书院与现代研究生教育 被引量:2
4
作者 闫祯 郭建耀 《教学研究》 2004年第4期296-298,共3页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其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重要制度,如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励品行,非以弋功名、各用所长,因材施教及讲会制度等,不仅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对现代研究生教育也具有极大...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其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重要制度,如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励品行,非以弋功名、各用所长,因材施教及讲会制度等,不仅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对现代研究生教育也具有极大的启示,亦可为我们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制度 研究生教育 古代教育史 办学理念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忧患云海诗哲心——现代性视域中歌德思想形成史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叶隽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18,共12页
本文提炼出歌德思想形成的"精神三变"概念,将其概括为一生中的"浪漫思脉"—"启蒙思脉"—"古典思脉"的三阶段经历;同时追溯作为时代背景的现代性早期话语的德国形态,即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 本文提炼出歌德思想形成的"精神三变"概念,将其概括为一生中的"浪漫思脉"—"启蒙思脉"—"古典思脉"的三阶段经历;同时追溯作为时代背景的现代性早期话语的德国形态,即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话语、施莱格尔兄弟等为代表的诗学话语与歌德、席勒等为代表的文学话语的三峰并立,进而探讨作为个体的歌德思想形成史过程与现代性早期萌发状态的时代语境关系。本文区分"现代概念"建构的三大维度,即"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人";以现代学构成的三大基本问题意识"社会的公义"、"自由的秩序"、"欲望的个体"为核心,追问以启蒙理性为主导的现代性方案的危机症候;并由此凸显歌德、席勒所开辟的"古典图镜观"的重要思想史意义。突出"现代性早期方案"中的"哲学-文学"对话结构,即"歌德-席勒VS.康德-黑格尔",尤其通过作为代表人物的歌德思想形成史这一个案分析,提出"现代性的文学话语"概念,揭示他们对"现代人"建构的重要理念,从而彰显作为非主流现代性形态的"古典思脉"的思想史意义,为解决"启蒙——一项未完成的计划"提供另类进路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歌德 德国古典文学 思想史 “哲学一文学”对话结构
下载PDF
徘徊于史实与虚构之间——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观念探询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进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试图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观念作历时性的描述 ,并联系创作实践指出现代历史小说创作对艺术审美重视不够。在小说理论批评方面 ,往往纠缠于史实与虚构之间 。
关键词 历史真实 想像虚构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观念 古典化特征
下载PDF
魏源今文经学基本内涵释读
7
作者 朱耀龙 姚武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9-13,共5页
文章介绍了魏源今文经学形成的时代背景,主要探析了魏源今文经学的主要思想内涵:本末之辨的思想观、夷夏之辨的天下观、文道之辨的经世观、古今之辨的进化观,体现出了魏源试图通过变革创新救亡图存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关键词 今文经学 本末之辨 夷夏之辨 文道之辨 古今之辨
下载PDF
冯契的政治哲学
8
作者 朱承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82,共12页
在冯契哲学体系中,政治哲学思想虽然不占据核心地位,却是其智慧说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中的重要体现。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冯契主张哲学与政治是不可分的,政治社会发展推动哲学变革,哲学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支撑。在中国哲学发展历程中... 在冯契哲学体系中,政治哲学思想虽然不占据核心地位,却是其智慧说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中的重要体现。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冯契主张哲学与政治是不可分的,政治社会发展推动哲学变革,哲学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支撑。在中国哲学发展历程中,古今之争、中西之争构成了时代发展的核心话题,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及近代政治哲学的价值选择路径。在政治观念上,冯契推崇近代以来的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性价值,对建基于民主、平等、自由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他认为,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个性解放与大同团结并行不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政治哲学 “古今中西”之争 社会进步 现代政治理念
下载PDF
《礼经》观念与“五经”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9
作者 李树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5,共6页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成为汉王朝政治文化的基础,其《礼经》是指《仪礼》。东汉末年,“三《礼》”的概念产生。到了唐朝,“五经”体系由五种文本扩展成九种文本,《礼记》《周礼》与《仪礼》共同构成了《礼经》的概念。到...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成为汉王朝政治文化的基础,其《礼经》是指《仪礼》。东汉末年,“三《礼》”的概念产生。到了唐朝,“五经”体系由五种文本扩展成九种文本,《礼记》《周礼》与《仪礼》共同构成了《礼经》的概念。到了宋代,本经概念出现,本经是相对于《论语》《孟子》而言的,指唐代形成的九经,在科举考试中,《礼记》《周礼》的地位明显高于《仪礼》。同时,《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逐渐独立。元、明、清三代,《礼记》成为《礼经》,《周礼》《仪礼》则被排除在科举考试的“五经”之外,《大学》和《中庸》彻底独立,与《论语》《孟子》组成“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由此也形成了新的五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经》 五经 《礼记》 本经 今古文经学
下载PDF
从客观实证到主体精神——论百年章学诚思想研究中的学术转向
10
作者 杨毓团 《殷都学刊》 2009年第4期129-135,共7页
晚清民国以降,国内外学界对章学诚思想的研究颇为重视,但对其学术价值的认知却是充满分歧的。在百余年来的学术与思想的互动中,章学诚思想研究也随之发生了从注重客观实证到强调主体精神的学术转向。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对章学诚&qu... 晚清民国以降,国内外学界对章学诚思想的研究颇为重视,但对其学术价值的认知却是充满分歧的。在百余年来的学术与思想的互动中,章学诚思想研究也随之发生了从注重客观实证到强调主体精神的学术转向。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对章学诚"六经皆史"论的方法论意义的新估价;对章氏学术主体性精神思想的发掘;对章氏现代文本论思想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现代实证史学 六经皆史论 学术主体性 现代文本论思想
下载PDF
廖平新经学转型及其意义——以中国哲学主体性建构为中心
11
作者 吴龙灿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7-12,共6页
廖平的早期经学备受肯定,而中晚期经学思想历来多为负面评价,或曰"越变越奇",或曰"经学终结形态",评论者多从意识形态角度视之为旧的思想形态和学术范式的没落。若将廖平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结合近现... 廖平的早期经学备受肯定,而中晚期经学思想历来多为负面评价,或曰"越变越奇",或曰"经学终结形态",评论者多从意识形态角度视之为旧的思想形态和学术范式的没落。若将廖平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结合近现代学术思想大背景重新看待廖平的中晚年经学思想,其中晚期经学思想应对古今中西之争,并为中国哲学主体性建构付诸努力。观照廖平首尾一贯的孔经哲学体系,其新经学转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平 经学 孔经哲学体系 古今中西之争 中国哲学主体性
下载PDF
论老年教育的本质——基于世界图景演变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遵民 姜宇辉 蒋贵友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0,39,共11页
老年教育是现代社会老龄化的产物,也是当代终身教育关注的重要领域。当前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老年人被视为社会秩序中的弱势群体,老年教育被当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这种对老年教育本质的理解过于机械和偏狭。若从世界图景演变的... 老年教育是现代社会老龄化的产物,也是当代终身教育关注的重要领域。当前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老年人被视为社会秩序中的弱势群体,老年教育被当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这种对老年教育本质的理解过于机械和偏狭。若从世界图景演变的宏大视角进行分析,则可发现:古典世界图景注重人的智慧与经验,强调"美德即知识";而现代机械论世界图景则把人的价值体现为力量的强与弱,强调"知识即力量"。后者对事实与价值二分的立场,不仅颠倒了物质与精神互为因果的重要关系,还导致了老年教育与老龄化社会的深度捆绑。唯有让老年教育从崇尚力量的理性框架中跳将出来,还原到人作为生命体本身的立场,方可使其回归"育人"的本质。同时,让经历完整生命历程的老人通过其道德实践与经验智慧来弥补青年人在认知层面的不足,亦能彰显老年教育的育人、善人及惠人之价值。未来应加快推进老年教育的立法进程,围绕教育对人产生生命价值的核心角度对老年教育课程及教学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并逐步完善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制度建构,由此促进老年教育的深度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古今之争 世界图景 生命发展 道德能力之知
下载PDF
邂逅安意如
13
作者 方守金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9-101,共3页
与追求客观学问的穷经治学和以知识性见长的鉴赏词典都不同,安意如以家常的姿态,走进中国古典诗词的广袤世界,用多情多义之心,与古人同歌哭共悲欢;用现代青年之眼,打量并与他们交流晤谈。在作者温煦的情感滋润下,那些被历史风干了的人物... 与追求客观学问的穷经治学和以知识性见长的鉴赏词典都不同,安意如以家常的姿态,走进中国古典诗词的广袤世界,用多情多义之心,与古人同歌哭共悲欢;用现代青年之眼,打量并与他们交流晤谈。在作者温煦的情感滋润下,那些被历史风干了的人物,一个个都灵动鲜活可爱可叹。着眼于现代人生,用现代意识激活古诗古人古性情,并予以理性观照,是安意如"漫漫古典情系列"的特有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意如 古典诗词 古典情怀 现代意识
下载PDF
“五四”文白之争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14
作者 张晶晶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2-95,共4页
一个文化界有名的"双簧"引发了五四时期新文学阵线与封建复古派之间的文白之争。这场争论在文化上体现为语言与权力的话语争夺,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重任,是传统"文—言—意"关系范畴的体现,预示着文艺现代化、大众... 一个文化界有名的"双簧"引发了五四时期新文学阵线与封建复古派之间的文白之争。这场争论在文化上体现为语言与权力的话语争夺,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重任,是传统"文—言—意"关系范畴的体现,预示着文艺现代化、大众化的到来。它是当代文论建构的现实基础,是现代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文白之争 话语 现代转换
下载PDF
美国早期关于古典教育的辩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辛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73,共17页
北美殖民地创建之初,古典教育①占据着教育系统的主导地位。在美国立国后,急于为美利坚探寻新路的改革者们对传统的古典教育发起了挑战,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演进,古代语言和知识已经失去了原先存在的实用功能价值。这引起了支持古典教... 北美殖民地创建之初,古典教育①占据着教育系统的主导地位。在美国立国后,急于为美利坚探寻新路的改革者们对传统的古典教育发起了挑战,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演进,古代语言和知识已经失去了原先存在的实用功能价值。这引起了支持古典教育者的不满,他们发文维护古典语言和文化的权威地位。双方掀起了美国立国后关于古典传统教育的大辩论。由于这场辩论发生在美国国家建构的语境下,所以从学术讨论上升到了政治论争的层面。在这场论争中,反对者和辩护者双方表达了对共和国公民素质和教育功能的考量,以及明确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的思考,辩论为日后美国教育和社会的变革预留了重要的思想和话语资源,推动了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场关于古典教育的讨论对于当代教育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早期 古典传统教育 辩论 知识实用性 共和教育 现代化
下载PDF
墨子的义利观与现代商业伦理的构建
16
作者 宋赛花 《职大学报》 2012年第5期17-20,71,共5页
义利之辩是先秦的思想家们极为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法家主张重利轻义,墨子兼采儒法之长,提出尚利贵义,主张义利并重,体现了一种合理有限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符合当代人的行为倾向。墨子的义利观为我们构建现代商业... 义利之辩是先秦的思想家们极为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法家主张重利轻义,墨子兼采儒法之长,提出尚利贵义,主张义利并重,体现了一种合理有限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符合当代人的行为倾向。墨子的义利观为我们构建现代商业伦理提供了义利统一的基础性原则和交相利的手段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观 现代商业伦理 义利之辩
下载PDF
廖平的《穀梁》研究
17
作者 赵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8-131,共4页
廖平《春秋》学的核心是以礼制说经,尤以《王制》为要。在廖平看来,《王制》一书,是孔子《春秋》之根菱所系。孔子修《春秋》乃为后王立法的素王之作,《王制》则是孔子改制立法之作。廖平《毂梁》研究的宗旨,就是通过对《毂梁》中... 廖平《春秋》学的核心是以礼制说经,尤以《王制》为要。在廖平看来,《王制》一书,是孔子《春秋》之根菱所系。孔子修《春秋》乃为后王立法的素王之作,《王制》则是孔子改制立法之作。廖平《毂梁》研究的宗旨,就是通过对《毂梁》中所含礼制的发掘,与《王制》相互发明,发掘今文礼制大纲,探求《春秋》微言大义,论证《春秋》乃孔子“拨乱反正,以俟后圣”的政治制作,确立《毂梁》为今文正宗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平 《穀梁古义疏证》 《春秋》义例 今文正宗
下载PDF
国学现代化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平仁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国学如何走向现代化是国学研究最迫切的命题。为使国学现代化推进得更为坚实,需要研究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明确以国学为本位,以避免现代化过程中国学被边缘化。本位是指主体、基础和前提,并不导向保守;二是提升现代化内涵,将国学的有益... 国学如何走向现代化是国学研究最迫切的命题。为使国学现代化推进得更为坚实,需要研究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明确以国学为本位,以避免现代化过程中国学被边缘化。本位是指主体、基础和前提,并不导向保守;二是提升现代化内涵,将国学的有益因素糅合其中,为国学现代化争取到更大发言权;三是要解决国学现代化研究中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当前应该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自信认识国学对于现代化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现代化 问题 思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