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ntrifuge model test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arse sand debris flow
1
作者 周建 周韵鸿 +1 位作者 LI Ye-xun WANG Zi-han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4年第3期77-89,共13页
Using the self-developed visualization test apparatus, centrifuge model tests at 20 g were carried out to research the macro and microscopic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arse sand debris flows. The formation mode and soil... Using the self-developed visualization test apparatus, centrifuge model tests at 20 g were carried out to research the macro and microscopic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arse sand debris flows. The formation mode and soil-water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debris flows were analyzed from both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points of view respectively using high digital imaging equipment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software Geodip.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rming process of debris flow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namely the infiltration and softening stage, the overall slide stage, and debris flow stage. The essence of simulated coarse sand slope forming debris flow is that local fluidization cause slope to wholly slide. The movement of small particles forms a transient stagnant layer with increasing saturation, causing soil shear strength lost and local fluidization. When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saturated soil exceeds the resisting force, debris flow happens on the coarse sand slope immedi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rse SAND debris flow CENTRIFUGE model tests formation mode water-soil interac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THE CATASTROPHE FORECAST OF THE ANNUAL SIDEMENT TRANSPORT BY DEBRIS FLOW IN JIANGJIA GULLY,YUNNAN PROVINCE, CHINA
2
作者 刘希林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3年第3期86-93,共8页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n the annual sediment transport by debris flow in recent 8 years, appling the catastrophe forecast method of Grey System Theory, this study has established the catastrophe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n the annual sediment transport by debris flow in recent 8 years, appling the catastrophe forecast method of Grey System Theory, this study has established the catastrophe model of the annual sediment transport by debris flow in Jiangjia Gully. It has forecasted the next potential catastrophic year in which the annual sediment transport will be over the catastrophic. threshold 2 million m3. Furthermore, it has introduced the 'equal dimension-new information model', which makes the forecast be done continu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ANNUAL sediment CATASTROPHIC model Jiangjia gully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bris Flow Runout Using Ramms:A Case Study of Luzhuang Gully in China
3
作者 Jianjun Gan Y.X.Zhang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19年第12期981-1009,共29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comprehensive method,which consists of field investigation,flume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to predict the velocity and sediment thickness of debris flow.The velocity and sediment thickness of... This study proposes a comprehensive method,which consists of field investigation,flume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to predict the velocity and sediment thickness of debris flow.The velocity and sediment thickness of the debris flow in mountainous areas can provide critical data to evaluate the geohazard,which will in tur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debris runout.The flume test of this debris prototype can provid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viscosity coefficient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bris flow.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key parameters in the numerical modelling using the Voellmy model and debris-flow rheology is discussed.Through simulation of a debris flow that occurred in Luzhuang gully,it is observed that the debris flow runout determined by the Voellmy model wa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at obtained from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flume test,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tud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ellmy model and debris flow runout is also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ation approach debris flow flume test Voellmy model Luzhaung gully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debris flow impact on a double-row slit dam 被引量:1
4
作者 WANG Zhuang LIU Dao-chuan +6 位作者 YOU Yong LYU Xiao-bo LIU Jin-feng ZHAO Wan-yu SUN Hao WANG Dong-wei LIU Ya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415-428,共14页
To accurately predict impact loads can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debris flow control projects.The instantaneous impact process is usually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ebris flow impact force;however,the re... To accurately predict impact loads can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debris flow control projects.The instantaneous impact process is usually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ebris flow impact force;however,the redistribution of an impact load after structural regulation is unclear.In this study we deduce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a debris flow impact on a double-row slit dam,and carried out a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on the debris flow impact.The calculation model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bris flow properties,dam arrangement and pile materia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debris flow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bulk density.When the bulk density is 21 kg/m^(3),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on the pile dam is 1.15 times that when the bulk density is 15 kg/m^(3),but the time it takes for the debris flow to pass through the dam body is reduced by 60%.The larger the relative pile spacing,the more sufficient the flow space and the lower the maximum impact force.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of relative pile spacing of 0.8 is 12%less than that of elative pile spacing of 0.5.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impact force in the mud depth range is parabolic.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on the centre pier is 1.3 times that of a side pier,and 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on the dam body appears at the top of the mud depth range.From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impact force,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at the highest mud mark is approximately 70%of that of the bottom.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pile spacing,the longitudinal maximum impact force distribution first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force Slit dam FLUCTUATIONS Flume model test
下载PDF
基于试验模拟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监测预警
5
作者 李林 李涛 +3 位作者 何治林 李树建 董健 王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5,共9页
[目的]开展以元阳梯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链为基础的风险监测预警研究,为改善降雨诱发型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预警精度,提高防灾减灾工作针对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降雨模型模拟试验来探讨元阳梯田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破坏过程,通过... [目的]开展以元阳梯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链为基础的风险监测预警研究,为改善降雨诱发型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预警精度,提高防灾减灾工作针对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降雨模型模拟试验来探讨元阳梯田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破坏过程,通过对降雨量、体积含水率和坡体变形破坏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灾害链风险预警阈值。试验设置长时间中雨(50 mm/h)、长时间暴雨(120 mm/h)、循环间歇暴雨和干旱突发型暴雨4种降雨工况。[结果]在降雨持续作用下,灾害链发展过程为:地表冲刷、蠕滑、快速滑动、泥石流运移及运移结束。坡体破坏最先从左侧坡脚开始,右侧坡脚稍后。不同降雨工况下坡体破坏形式不同:暴雨工况下坡体中部会产生一条横向裂缝,而形成上下两个滑块;中雨工况下坡体则陆续形成多个滑块;干旱突发暴雨工况下泥石流形成时间最短,运移距离最远,流通和堆积范围相比其他降雨工况更广。[结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预警监测指标主要为累积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含水率变化和坡体变形发展现场监测。这些监测参数受降雨条件、土体性质、坡角和外部动力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滑坡 泥石流 灾害链 模型试验 监测预警
下载PDF
大规模沟谷型泥石流成因与减灾启示——以黑水县谷汝沟“7·14”泥石流为例
6
作者 黄洪 胡桂胜 +1 位作者 陈宁生 倪化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沟谷型泥石流具有谷坡陡峻、相对高差大、沟道坡度大等特点,往往形成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2021年7月14日20时许,黑水县谷汝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00万元。为提高和完善泥石流灾害的预测预警手段与减灾水平,以沟谷... 沟谷型泥石流具有谷坡陡峻、相对高差大、沟道坡度大等特点,往往形成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2021年7月14日20时许,黑水县谷汝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00万元。为提高和完善泥石流灾害的预测预警手段与减灾水平,以沟谷型泥石流谷汝沟“7·14”泥石流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模型计算、流域地貌信息熵和气象分析等方法,揭示谷汝沟“7·14”泥石流特征,分析其成因,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谷汝沟“7·14”泥石流容重为1.83g/cm3,属于黏性石流,平均流速为11.2m/s,泥石流峰值流量达到991.2 m3/s;流域处于壮年偏幼期的地貌发育阶段,为谷汝沟“7·14”泥石流暴发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势能条件,49.7mm的日降雨量是泥石流的激发因素;根据灰色灾变预测模型,谷汝沟将在2027年、2034年、2042年暴发泥石流灾害。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沟谷型泥石流的预测预警,可为其他地区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型泥石流 形成机制 预测预警 流域地貌信息熵 灰色灾变预测模型 谷汝沟泥石流
下载PDF
泥石流中球形巨石运动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7
作者 娄灿昀 王飞 +1 位作者 王家鼎 陈晓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该研究通过室外水槽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直径巨石与不同密度泥石流完全固液耦合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分析了泥石流沟内巨石在泥石流中的运动模式、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泥石流中的受力情况,并探讨了泥石流密度与巨石粒径对其运动速度的影... 该研究通过室外水槽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直径巨石与不同密度泥石流完全固液耦合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分析了泥石流沟内巨石在泥石流中的运动模式、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泥石流中的受力情况,并探讨了泥石流密度与巨石粒径对其运动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巨石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滚动、跳跃与滑动等运动模式,巨石出现的运动模式同泥石流的密度以及巨石粒径有关;巨石的直径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它在泥石流中的运动模式越简单,越倾向于发生滚动运动,在泥石流流体中的跟随性越好,速度比n越容易趋近于1;巨石粒径对巨石运动速度的影响大于泥石流密度对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球形巨石 水槽试验 运动规律
下载PDF
沟道堆积体失稳破坏引发泥石流的起动机理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易辰 陈华勇 +4 位作者 阮合春 李霄 俞昀晗 牟芸莹 孟昊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在沟道中形成的松散堆积体,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失稳破坏,引发规模庞大的泥石流。对该类泥石流进行系统地研究并揭示其起动机理和破坏规律,能够为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防治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因此,基... 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在沟道中形成的松散堆积体,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失稳破坏,引发规模庞大的泥石流。对该类泥石流进行系统地研究并揭示其起动机理和破坏规律,能够为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防治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因此,基于现阶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沟道堆积体稳定性影响因素,梳理了4种失稳破坏模式,凝练出了2种沟道堆积体的起动机理,并以水力类泥石流的观点归纳总结了三类沟道堆积体失稳破坏引发泥石流的临界起动模型。最后,由于沟道堆积体失稳破坏引发的泥石流起动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基于对现有成果的不足分析,提出了该类泥石流涉及的3个重难点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道堆积体 失稳破坏 泥石流 起动机理 临界模型
下载PDF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9
作者 满好 熊朝正 +3 位作者 吉锋 石豫川 王敬勇 赵涛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2,共8页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具有很高的突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对这种特殊类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利奇马”台风引发的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泥石流灾害为典型案例,在现场勘探、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查明了泥石流沟谷特征、形...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具有很高的突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对这种特殊类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利奇马”台风引发的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泥石流灾害为典型案例,在现场勘探、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查明了泥石流沟谷特征、形成条件及物源分布;采用人工降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监测降雨过程中土体孔隙水压力、体积含水率、土压力和侵蚀特征等指标变化,研究了台风暴雨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结果表明:①台风暴雨型泥石流过程分为降雨入渗、超渗径流、物源侵蚀堆积、短历时强降雨启动4个阶段。②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发生在浅层土体达到高含水率和高孔隙水压力之后,需要前期一定的累积降雨。③较小雨强条件下沟谷产生稀性泥石流,降雨强度的陡增引起径流强度及侵蚀作用急剧加强,大量固体物质启动,暴发的泥石流由稀性转为黏性,沟口可见较大规模堆积扇。④整个沟谷均可见侵蚀沟道不同程度贯通分布,沟道侵蚀深度随高程的降低呈现增大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台风暴雨型泥石流灾害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泥石流 启动机理 模型试验 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偏转地形约束条件下滑坡-碎屑流运动速度与颗粒分布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樊晓一 夏贵平 +2 位作者 温翔 徐奕梓 刘浩南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9-400,共12页
滑坡-碎屑流在行进中受到侧向地形约束与挤压,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侧蚀、侧向冲击或掩埋原低风险分区内的建筑结构。偏转地形约束条件下滑坡-碎屑流致灾参数分布演化特征及过程,包括运动速度、堆积分布、颗粒分选等的分析与反演是有效防... 滑坡-碎屑流在行进中受到侧向地形约束与挤压,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侧蚀、侧向冲击或掩埋原低风险分区内的建筑结构。偏转地形约束条件下滑坡-碎屑流致灾参数分布演化特征及过程,包括运动速度、堆积分布、颗粒分选等的分析与反演是有效防控此类地质灾害的前提与基础。前期滑坡-碎屑流模型试验较少考虑其在受地形偏转作用影响下的运动特征,结果与实际观测不符。本文以典型滑坡碎屑流为原型,改进模型试验装置,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探究偏转点前后碎屑流运动速度和颗粒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碎屑流的运动速度在偏转点显著下降,并在偏转点后急剧增加并达到峰值,呈现出急加速、波动加速、地形偏转作用导致的速度剧烈下降、运动堆积区的逐渐下降、堆积停滞区的快速下降五个变化阶段。(2)滑坡碎屑流最大堆积厚度位于偏转点之后。(3)碎屑流大、小颗粒在堆积体表层、下层的质量占比分别为50.7%、65.1%,呈现明显的颗粒分选特征。在沿碎屑流运动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不同粒径的质量占比在偏转点附近与初始状态一致。沿纵向方向上,大颗粒质量占比呈现短距离减小分布,而后随运动距离的增加,质量占比增大,由初始状态的28.3%增大到49.6%;而小颗粒的质量占比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分布特征,由初始状态的44.0%减小到23.5%;在横向方向上,两侧大颗粒的质量占比大于中部,而小颗粒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以为受偏转地形作用的滑坡-碎屑流致灾参数演化和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转地形 滑坡-碎屑流 模型试验 运动速度 颗粒分布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冲击挡桩的模型试验研究
11
作者 吴博 杨晓洁 《河南科技》 202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滑坡-碎屑流在真实三维地形上的运动冲击过程及其堆积形态。【方法】使用PFC3D数值模拟重现模型试验,分析碎屑流冲击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较高的挡桩能更有效地减缓冲击力,并减少碎屑流的运移距离和堆积长度;颗粒粒径或... 【目的】研究滑坡-碎屑流在真实三维地形上的运动冲击过程及其堆积形态。【方法】使用PFC3D数值模拟重现模型试验,分析碎屑流冲击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较高的挡桩能更有效地减缓冲击力,并减少碎屑流的运移距离和堆积长度;颗粒粒径或体积增加时,碎屑流造成的冲击力会增大;挡桩所在截面颗粒冲击力大致呈正态分布,中部挡桩所受冲击力最大,往两侧冲击力逐渐减小。【结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碎屑流冲击力,可为后续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模型试验 PFC3D 冲击力
下载PDF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游勇 程尊兰 +1 位作者 胡平华 何淑芬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2-58,共7页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粘性、稀性、水石流)和不同规模(P=2%、4%)的泥石流在古乡沟堆积扇上的运动和冲淤规律,同时进行防治工程模型试验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和资料对比,选择合理的防治工程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粘性、稀性、水石流)和不同规模(P=2%、4%)的泥石流在古乡沟堆积扇上的运动和冲淤规律,同时进行防治工程模型试验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和资料对比,选择合理的防治工程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模型试验 古乡沟 西藏
下载PDF
震后沟道泥石流启动条件——松散堆积体雨中失稳的水力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吴永 何思明 +1 位作者 裴向军 李新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43-3050,共8页
5.12地震导致大规模的松散崩滑物质堆积于沟道,极大的增加了震后降雨型沟道泥石流爆发的概率。然而,灾后特殊的物源条件和成灾环境改变了传统沟道泥石流的形成机制,给震后沟道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为此,以水文学为基础,... 5.12地震导致大规模的松散崩滑物质堆积于沟道,极大的增加了震后降雨型沟道泥石流爆发的概率。然而,灾后特殊的物源条件和成灾环境改变了传统沟道泥石流的形成机制,给震后沟道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为此,以水文学为基础,在构建松散堆积体潜水位变化水文学模型的前提下,借助水力学理论,分析了沟道堆积体内水力随潜水位变化的规律和特征,研究作用在单元条块堆积体上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的计算方法。在合理分段沟道松散堆积体的前提下,基于无限边坡理论完成了对各段堆积体下滑力、基底抗滑力及剩余下滑力的表达构建。结合算例解析了震后降雨条件下堆积体失稳的力学机制。分析表明,震后沟道松散堆积体失稳启动并泥石流化是流域降雨作用下堆积体内潜水位不断抬升、水力环境不断劣化的结果。流域大、沟道窄、堆积深、导水系数小、沟床缓的堆积体因较高的潜水位更易在降雨中失稳,且失稳模式因条块间剩余下滑力差异而分为整体推移启动及解体牵引启动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降雨 泥石流 松散堆积体 沟道水文模型 水力学机制
下载PDF
藏东南部泥石流堵河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程尊兰 党超 +1 位作者 刘晶晶 宫怡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1-187,共7页
通过模型试验对泥石流入汇主河后堵塞坝形成过程以及堵塞坝体溃决后主河河床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历时3个月,共13组试验。在支主沟交汇角为90°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支沟泥石流容重、支主沟的流量比和动量比,建立了泥石流堵河的判... 通过模型试验对泥石流入汇主河后堵塞坝形成过程以及堵塞坝体溃决后主河河床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历时3个月,共13组试验。在支主沟交汇角为90°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支沟泥石流容重、支主沟的流量比和动量比,建立了泥石流堵河的判别公式,当r>1 001.16时容易发生堵河现象,并对培龙沟两次泥石流堵河事件进行了判定;定义了主河的束窄率S与主河流速变异系数Fv,并发现了主河的束窄率与支主沟动量比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主河稳定后的平均宽度与流速变异系数之间存在幂的关系。该实验能够较好地模拟泥石流堵塞坝形成的过程,结果比较合理,并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堵塞坝 河床特征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矿渣型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2
15
作者 邓龙胜 范文 +1 位作者 熊炜 闫芙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5-420,共6页
大西岔沟地质环境复杂,节理、裂隙发育,在各支沟及主沟中,填埋了36万多方以碎石土为主的高、陡矿渣堆。这些矿渣以台阶状层叠堆放的形式填满整个沟谷,严重堵塞水路,并且矿渣堆的稳定性较差,透水性较好,再加上暴雨雨量大,汇流集中,大西... 大西岔沟地质环境复杂,节理、裂隙发育,在各支沟及主沟中,填埋了36万多方以碎石土为主的高、陡矿渣堆。这些矿渣以台阶状层叠堆放的形式填满整个沟谷,严重堵塞水路,并且矿渣堆的稳定性较差,透水性较好,再加上暴雨雨量大,汇流集中,大西岔沟已具备了泥石流灾害爆发的条件。结合洪峰流量对大西岔沟泥石流的启动条件进行分析,极容易发生泥石流。对于像大西岔沟的这种矿渣型泥石流,其主要形成水石流,具有固体物源补给方量大、产流区集中、容易启动、流通距离短和破坏性大的发育特征,其固体物质补给主要以冲、洪沟的侧蚀、揭底补给、渣堆失稳和坡面漫流冲刷补给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排导和固渣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即在沟谷中修建大量的排水沟,能第一时间排走洪水,同时对渣堆进行放坡处理,以增加渣堆的自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泥石流 颗粒分析 稳定性 启动条件 补给方式 防治方案 大西岔沟
下载PDF
沟道二维泥石流运动和冲淤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万顺 赵琰鑫 +2 位作者 崔鹏 彭虹 陈雪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以水沙混合流模型为基础,采用混合流沙量动态变化模式,提出泥石流运动控制方程组,建立适用于模拟泥石流在天然沟道中的运动和冲淤过程的二维数值模型。模型基于水动力学理论、水沙两相混合流理论和宾汉体模型理论,考虑了泥石流运动、泥... 以水沙混合流模型为基础,采用混合流沙量动态变化模式,提出泥石流运动控制方程组,建立适用于模拟泥石流在天然沟道中的运动和冲淤过程的二维数值模型。模型基于水动力学理论、水沙两相混合流理论和宾汉体模型理论,考虑了泥石流运动、泥沙输移、沟床变形、泥石流宾汉体流变特性等主要动力学过程。将模型应用于云南东川蒋家沟实测泥石流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泥石流运动不连续性的特征和泥石流沟道冲淤随时间演变的实际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数值模型 蒋家沟
下载PDF
浆体黏度和级配颗粒组合条件下泥石流冲击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何晓英 唐红梅 陈洪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7-982,共6页
冲击特性是泥石流减灾及沟谷地貌演化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建立泥石流冲击试验模型并进行了5组液相浆体黏度(0,0.13,0.37,0.72,0.93 Pa·s)、5组固相比(0,0.02,0.04,0.08,0.16),5组固相颗粒粒径(0,0.075~0.2,0.3~0.5,0.8~1.0,1.3~1.... 冲击特性是泥石流减灾及沟谷地貌演化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建立泥石流冲击试验模型并进行了5组液相浆体黏度(0,0.13,0.37,0.72,0.93 Pa·s)、5组固相比(0,0.02,0.04,0.08,0.16),5组固相颗粒粒径(0,0.075~0.2,0.3~0.5,0.8~1.0,1.3~1.5 cm)组合下的泥石流冲击特性模型试验,将试验工况分为清水流、水石流与泥石流,采用小波理论对冲击荷载进行消噪并进行冲击荷载时程曲线及冲击荷载均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清水流冲击荷载均值为2.84 kPa;水石流冲击荷载均值与固相比及颗粒粒径大小呈正比,且固相比越大,水石流龙头冲击作用越小,颗粒粒径越大,冲击荷载变化幅度越大;泥石流时,随着浆体黏度、固相比及颗粒粒径增大,泥石流冲击力呈非线性增大,浆体黏度对泥石流冲击力影响明显,随着黏度的增大,不同颗粒粒径组合下泥石流冲击力均值分别为4.41,5.09,5.89,6.46,6.70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冲击特性 模型试验 浆体黏度
下载PDF
泥石流平均流速预测模型及敏感因子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国强 张茂省 王根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为了探求泥石流平均流速敏感因子及影响因素耦合关系,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蒋家沟泥石流数据进行预测,对两种泥石流平均流速预测模型的学习与泛化能力进行比较,并对平均流速各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进行分析,建立了泥石流... 为了探求泥石流平均流速敏感因子及影响因素耦合关系,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蒋家沟泥石流数据进行预测,对两种泥石流平均流速预测模型的学习与泛化能力进行比较,并对平均流速各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进行分析,建立了泥石流平均流速敏感因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的泛化能力优于BP网络,更适合样本数量较少的泥石流动态预测。沟道比降和不稳定层厚度是泥石流平均流速的主要影响因子,各因子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基于不稳定层厚度和泥面比降的泥石流平均流速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能够定量描述泥石流动态与影响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研究成果可为泥石流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蒋家沟 平均流速 预测模型 敏感因子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8
19
作者 铁永波 唐川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79-84,共6页
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山区的安全减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泥石流沟谷危险度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构建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层次指标系统,并对各参与评... 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山区的安全减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泥石流沟谷危险度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构建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层次指标系统,并对各参与评价因子的权重作了计算,建立起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通过对泥石流沟的实例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很好地解决泥石流危险度综合评价问题,对提高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及客观性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沟谷 危险度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评价模型
下载PDF
鱼脊型泥石流水石分离结构的关键参数确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涛 韦方强 +1 位作者 杨红娟 谢湘平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鱼脊型水石分离结构是一种新型泥石流防治结构,该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水石分离结构不能持续发挥水石分离功能的问题。在工程设计中,为了使其具有最佳的运行效果,必须确定结构的设计参数,给出合理修建尺寸,其中水石分离格栅坡度θ和肋梁... 鱼脊型水石分离结构是一种新型泥石流防治结构,该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水石分离结构不能持续发挥水石分离功能的问题。在工程设计中,为了使其具有最佳的运行效果,必须确定结构的设计参数,给出合理修建尺寸,其中水石分离格栅坡度θ和肋梁与脊梁夹角γ是两个影响水石分离效果的关键参数。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模拟泥石流在不同格栅坡度和肋梁与脊梁夹角下的水石分离过程;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上述两个参数对水石分离的影响,从而确定其合理取值。试验结果表明:当格栅坡度θ为35°~38.7°、肋梁与脊梁夹角γ为70°~80°时,不仅结构能有分选地将粗颗粒分离出来,而且被分离的粗颗粒在重力下自动滑落到停积场,不堵塞格栅开口。根据一般砾石或卵石的天然休止角,以及结构的理想运行效果可知,实际应用中水石分离格栅坡度可以取为泥石流固体颗粒的天然休止角,肋梁与脊梁夹角的合理取值为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水石分离 泥石流防治 结构尺寸 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