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Disastrous Debris Flows on July 4, 2013, in Shimian County, Sichuan, China
1
作者 Yonggang Ge Fenghuan S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6年第4期518-528,共11页
Debris flow is an abrupt phenomenon of earth surface movement and typical disaster in mountainous areas with steep terrace, quantity of loose soil and abundant surface runoff. Intense rainfall and rainstorm easily tri... Debris flow is an abrupt phenomenon of earth surface movement and typical disaster in mountainous areas with steep terrace, quantity of loose soil and abundant surface runoff. Intense rainfall and rainstorm easily triggered debris flows and generated huge losses. The disastrous debris flows, on July 4, 2013 at the gullies of Hou, Heilinzi and Xiongjia in Shim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resulted in 18 casualties and endangering Shimian city with a population of 50,000. These debris flows were characterized by low viscosity with only 0.9% - 1.4% clay soil of less than 0.05mm, density of 1.77 - 1.84 t/m<sup>3</sup>, velocity of 4.4 - 13.5m/s and discharge of 827 - 1248 m<sup>3</sup>/s, respectively, and also delivered sediment of 16.8 × 10<sup>4</sup>m<sup>3</sup>, 12.7 - 13.5 × 10<sup>4</sup> m<sup>3</sup>, 20.5 × 10<sup>4</sup>m<sup>3</sup> out of the outlet, respectively. These three events all generated a hazard chain, which involved in flash flood, channelized debris flow, dammed lake and outburst flood. The threshold conditions of debris flow blocking Nanya River and forming this hazard chain are that the unit width peak discharge and the deposition volume in river channel are more than 37.0 m<sup>3</sup>/s and 4500 m<sup>3</sup>, respectively. These debris flows were initiated by intense rainfall with the antecedent rainfall of over 52 mm and triggering rainstorm of over 36 mm/h. And, the property losses and casualties mainly originated from impacting and scouring, burying and blocking, highway destructing and river channel rising. The irrational location of construction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under-standard prevention constructions were responsible for loss worsening. It was strongly recommended for mitigating that hazards reassessment, integrated control, emergency plan and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were made at mountainous urban areas, especially in high-hazar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astrous debris flows CHARACTERISTICS hazards CAUSES Shimian county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caus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Zhouqu extraordinarily serious debris flows in 2010,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WANG Lan-min WU Zhi-jian +1 位作者 WANG Ping CHEN Tu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342-2348,共7页
In early morning of Aug 8th, 2010, the rain-triggered tremendous debris flows broke out simultaneously at the Sanyanyu ravine and Luojiayu ravine, which locate in the north part of Zhouqu County town. The debris flow ... In early morning of Aug 8th, 2010, the rain-triggered tremendous debris flows broke out simultaneously at the Sanyanyu ravine and Luojiayu ravine, which locate in the north part of Zhouqu County town. The debris flow is the most severe event of the same kind of disasters in the past sixty years in China, which caused great losses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ie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local climatological data, the local topographical conditions, active tectonic movement, massive debris source and torrential rains were the main formation causes which induced the catastrophic debris flows. Moreover, detailed geological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following the disaster, the other geological potential hazard sites were found out, and the geological and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At last,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prevent and mitigate the extraordinarily serious debris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s hazard assessment geological survey Zhouqu county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alysis for the dynamic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debris flows
3
作者 LI Chi ZHU Wen-hui +3 位作者 LI Lin LU Xiao-bing YAO De Farshad AMIN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581-592,共12页
Debris flow is one of the major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following the earthquak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ynamic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debris flows based on the strength reduction of soils through static and dyn... Debris flow is one of the major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following the earthquak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ynamic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debris flows based on the strength reduction of soils through static and dynamic triaxial tests. A series of static and dynamic triaxial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samples in the lab. The samples 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degree of saturation and earthquake magnitudes. The relations of dynamic shear strength, degree of saturation, and number of cycles are summarized through analyz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gravelly soil with a wide and continuous gradation has a critical degree of saturation of approximately 87%, above which debris flows will be triggered by rainfall, while the debris flow will be triggered at a critical degree of saturation of about 73% under the effect of rainfall and earthquake(M>6.5). Debris flow initiation is developed in the humidification process, and the earthquake provides energy for triggering debris flows. Debris flows are more likely to be triggered at the relatively low saturation under dynamic loading than under static loading. The resistance of debris flow triggering relies more on internal frication angle than soil cohesion under the effect of rainfall and earthquake.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method for dynamic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debris f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 hazard debris flows Initiation mechanism Humidification process Rainfall Earthquake Triaxial test
下载PDF
基于子流域单元的抚顺市泥石流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
4
作者 刘善军 刘诗瑶 +1 位作者 魏恋欢 吕东霖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3-720,共8页
针对泥石流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中存在的评价体系模糊、忽略降雨等诱发因素的问题,以抚顺市作为研究区,在分析泥石流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以子流域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开展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结合已有泥... 针对泥石流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中存在的评价体系模糊、忽略降雨等诱发因素的问题,以抚顺市作为研究区,在分析泥石流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以子流域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开展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结合已有泥石流灾害点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显示,抚顺市已有的42处泥石流灾害点中,36处位于本次评价的泥石流高易发和极高易发区(占比85.71%),有33处位于本次评价的泥石流高危险和极高危险区(占比78.57%).表明本次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结果比较可靠,与抚顺市的泥石流灾害发育情况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子流域单元 层次分析法 易发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DEM数据预处理的小流域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分析——以漳县方家沟泥石流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渠敬凯 杨为民 +5 位作者 申俊峰 张春山 万飞鹏 马思琦 徐传成 唐海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9,共14页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后,漳县方家沟爆发泥石流。为减轻泥石流的潜在危害,2015年在沟内修建了三级拦挡坝和排导槽,以调节泥石流峰值流量,减轻对下游堆积扇保护对象的威胁。当前研究区防治工程是基于前期泥石流发育特征所设...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后,漳县方家沟爆发泥石流。为减轻泥石流的潜在危害,2015年在沟内修建了三级拦挡坝和排导槽,以调节泥石流峰值流量,减轻对下游堆积扇保护对象的威胁。当前研究区防治工程是基于前期泥石流发育特征所设计,未来防治效果有待检验。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线性插值法精细化处理DEM数据,结合高精度遥感影像,重新构建了方家沟小流域的拦挡坝以及地形模型,运用FLO-2D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降水概率条件下方家沟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和危险性,以评价方家沟泥石流防治工程治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逐渐增大,拦挡坝对于泥石流的停淤能力逐渐增强,泥石流均未越过拦挡坝;泥石流流速限制效率达到了80.1%,大大弱化了泥石流冲击破坏能力;泥石流高危险区面积降低了约45.34%,有效地减小了泥石流的影响范围。综上所述,在构建方家沟拦挡坝的模拟条件下泥石流拦挡工程治理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小流域泥石流拦挡工程可行性检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家沟泥石流 DEM数据处理 双线性插值法 FLO-2D 危险性分析 治理效果
下载PDF
山西省文水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研究:以区域泥石流、崩塌和滑坡为例
6
作者 田德志 焦姗 +1 位作者 王晓娅 祁国林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风险性评价的基础,以往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常采用同一种单元划分方法,而不同灾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需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建立模型。本文以文水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为基础,考虑泥石流发育诱发因素的特殊性...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风险性评价的基础,以往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常采用同一种单元划分方法,而不同灾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需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建立模型。本文以文水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为基础,考虑泥石流发育诱发因素的特殊性,采用流域评价单元对泥石流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采用栅格评价单元对崩塌、滑坡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在两者加权叠加的基础上开展区域风险评价,并提出风险管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地质灾害 流域评价单元 栅格评价单元 易发性评价 风险管控 文水县 山西省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Based on Hydrological Model: a Case Study at Shenxi Gully,Regarding a Long-Term Impact by Wenchuan Earthquake
7
作者 王钧 潘华利 +2 位作者 欧国强 宫清华 魏新峰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7年第3期398-404,共7页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is one of key parameters for the design of emergency measure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Shenxi gully in Dujiangyan region,located in the meizoseismal areas of Wenchuan earthquake,was sele...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is one of key parameters for the design of emergency measure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Shenxi gully in Dujiangyan region,located in the meizoseismal areas of Wenchuan earthquake,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hazard inducing environment,a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SCS) hydrological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water flow,and then the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empirical formula combining the results from the SCS hydrological model. Taking the debris flow event occurred on July 9th,2013 as an example,the peak discharges of water flow and debris flow were calculated as 162. 12 and 689. 22 m3/s,with error of 6. 03% compared to the measured values. The debris flow confluence process lasted 1. 8h, which was similar with the actual result.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an b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in quake-hit area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bris flow mi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mitigation runoff quake emergency hazard triggered rainfall watershed disaster
下载PDF
基于动力过程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奎林 陈兴长 +2 位作者 陈慧 唐勤 冯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12406-12415,共10页
单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对泥石流滩地合理开发利用和灾害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大多从孕灾环境入手,无法对泥石流危害范围进行危险性分区。在泥石流危害方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力过程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 单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对泥石流滩地合理开发利用和灾害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大多从孕灾环境入手,无法对泥石流危害范围进行危险性分区。在泥石流危害方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力过程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表明,泥石流的危害能力主要与泥深(H)和流速(V)密切相关,进而提出了以泥深(H)和动量(HV)为分区指标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根据分区指标,将单沟泥石流的危险区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高危险区泥深H≥1.5 m或动量HV≥6 m^(2)/s,低危险区泥深H<0.5 m且动量HV<1 m^(2)/s,其他危险区均为中等危险区。最后,基于提出的评价方法对甘肃舟曲“8·7”特大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动力过程 危害方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灾害熵与层次分析法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对比分析:以甘肃省迭部县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培华 向灵芝 +3 位作者 罗亮 雷青青 崔开林 梁梦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12416-12426,共11页
甘肃省迭部县位于白龙江流域上游区段,在构造抬升及极端气候的影响下,泥石流灾害广泛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遴选出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主沟纵比降、平均坡度、流域形状系数、岩性因子、距断层距离、1 h最大降雨... 甘肃省迭部县位于白龙江流域上游区段,在构造抬升及极端气候的影响下,泥石流灾害广泛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遴选出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主沟纵比降、平均坡度、流域形状系数、岩性因子、距断层距离、1 h最大降雨量、物源参照值共10个主要孕灾因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计算区内泥石流在各个孕灾因子的敏感性区间。进一步分别基于灾害熵模型与层次分析法模型对迭部县161条泥石流沟开展危险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区内历史泥石流灾害数据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迭部县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流域面积为3~10 km^(2),主沟长度小于3.5 km,流域相对高差在1~1.5 km范围内,主沟纵比降大于200‰,平均坡度为25°~35°,流域形状系数为1.2~1.4,物源参照值介于0.35~0.6,距断层5 km以内,1 h最大降雨量为25~35 mm的沟谷内,沟内岩性以较软岩、松散堆积层及冲洪积层为主。危险性评级为中、高的泥石流沟作为区内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历史泥石流沟分别有74.07%和62.96%处于灾害熵模型与层次分析法模型评价结果的中、高危险性区域,说明灾害熵模型能更为准确地评估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灾害熵 层次分析法 迭部县
下载PDF
和田县朗如乡米提孜村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敬广秀 吴绍英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66-470,共5页
米提孜村泥石流位于昆仑山北坡田县西南部,泥石流流域面积8.63 km^(2),在强降雨条件下,沟道内形成较强的汇流,沟谷中下游泥沙在汇流启动下,形成泥石流,严重威胁进出山口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研究成灾背景条件及基本特征,得出米提孜... 米提孜村泥石流位于昆仑山北坡田县西南部,泥石流流域面积8.63 km^(2),在强降雨条件下,沟道内形成较强的汇流,沟谷中下游泥沙在汇流启动下,形成泥石流,严重威胁进出山口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研究成灾背景条件及基本特征,得出米提孜村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动力学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展该泥石流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地质背景 形成条件 动力学特征 和田县
下载PDF
雷布大箐“9·17”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及运动过程模拟分析
11
作者 刘关雄 张杰 +1 位作者 杨志全 刘正权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9期29-34,共6页
2016年9月17日,云南省元谋县黄瓜园镇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尤其是雷布大箐暴发力最强、波及面最广、损毁最严重,并在龙川江堆积区形成堰塞体,致使龙川江干流堵塞19 h,严重威胁上游黄瓜园镇的生命财产安全。以雷布大箐泥石流沟为研究... 2016年9月17日,云南省元谋县黄瓜园镇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尤其是雷布大箐暴发力最强、波及面最广、损毁最严重,并在龙川江堆积区形成堰塞体,致使龙川江干流堵塞19 h,严重威胁上游黄瓜园镇的生命财产安全。以雷布大箐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了泥石流灾害的地质背景及形成条件,采用RAMMS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重现泥石流运动过程;根据运动过程模拟结果,对泥石流进行危险性分区,并将模拟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对比,两者差异较小,表明模拟分析较为客观,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发育特征 运动过程 危险性分区 数值模拟 RAMMS软件 雷布大箐 元谋县 云南省
下载PDF
河南省鲁山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12
作者 霍丽菲 张奕哲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4期187-192,共6页
鲁山县现存地质灾害点31处,包括崩塌14处,滑坡14处,泥石流3处。对各类地质灾害点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提出了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了鲁山县“十四... 鲁山县现存地质灾害点31处,包括崩塌14处,滑坡14处,泥石流3处。对各类地质灾害点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提出了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了鲁山县“十四五”期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山县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分布规律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综合治理
下载PDF
美姑河尔马洛西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黄达 唐川 +1 位作者 黄润秋 张伟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美姑河牛牛坝电站库区的尔马洛西沟沿尔马洛西断裂带发育,沿沟两岸滑坡崩塌体较多。在现场勘察调查的基础上,对尔马洛西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流体的动力学特征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其泥石流形成条件充分,但其规模为中等;对其泥石流... 美姑河牛牛坝电站库区的尔马洛西沟沿尔马洛西断裂带发育,沿沟两岸滑坡崩塌体较多。在现场勘察调查的基础上,对尔马洛西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流体的动力学特征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其泥石流形成条件充分,但其规模为中等;对其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和危险性给出了科学的预测和评价。而且根据对岷江上游和云南小江堵河型泥石流沟的分析总结,得出泥石流堵河的经验判别式,从而判断尔马洛西沟为部分堵型泥石流沟。研究成果为牛牛坝水电站建设中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姑河 泥石流 形成条件 堵江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陕西凤县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孟庆华 孙炜锋 +2 位作者 张春山 王涛 辛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为了探索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方法,选取地形因素、松散物质、降雨因素、植被因素等7个评价因子,... 为了探索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方法,选取地形因素、松散物质、降雨因素、植被因素等7个评价因子,完成了对研究区内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并探讨了区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技术流程。根据评价结果:泥石流灾害发育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松散物储量及降水3个要素,其中地形地貌要素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区内高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主要为矿渣泥石流和沟谷泥石流;中危险的8条;低危险的泥石流沟20条;弱危险的泥石流7条。因此,应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加强监测、适当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等方法进行危险性控制,以便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县 泥石流 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6·1”泥石流灾害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希林 倪化勇 +1 位作者 赵源 苏鹏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6.1”泥石流灾害实例研究表明,该泥石流约为20年一遇的中小规模的泥石流。流域上游短历时强降雨和冰雹天气过程是这次泥石流暴发的诱因,流域内退化的生态环境和中下两岸不稳定边坡以及沟道内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这次...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6.1”泥石流灾害实例研究表明,该泥石流约为20年一遇的中小规模的泥石流。流域上游短历时强降雨和冰雹天气过程是这次泥石流暴发的诱因,流域内退化的生态环境和中下两岸不稳定边坡以及沟道内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这次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泥石流堆积物具有典型的多峰型粒度特征,且有较高的粘粒含量。巨大的泥石流漂砾、石背石现象、龟裂现象、侧积堤和龙头堆积证实了这次泥石流为粘性泥石流。危险度评价表明,采莫洛沟属于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危险度为0.67;乃托沟属于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危险度为0.58。风险评估结果可知,两沟都属于泥石流高风险区风险度分别为0.52和0.45。高风险区的泥石流灾害给当地的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并直接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灾害过程 美姑县
下载PDF
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基本特征 被引量:16
16
作者 唐川 张伟峰 黄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29-135,共7页
金沙江支流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沟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率高。调查结果表明库区现有不同类型泥石流沟31条,其中属于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15条。本文对流域面积较大、活动性较强的12条泥石流的容重、设计流... 金沙江支流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沟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率高。调查结果表明库区现有不同类型泥石流沟31条,其中属于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15条。本文对流域面积较大、活动性较强的12条泥石流的容重、设计流速、流量、冲出量等重要工程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对水库蓄水后的泥石流沟状况与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在水库施工期泥石流灾害对工程建设有较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靠近库首的泥石流对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水库蓄水后,库区泥石流活动程度有所降低,不会明显影响水电站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工程 泥石流 动力学特征 美姑河
下载PDF
四川泸定县“2005.6.30”群发性泥石流灾害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希林 赵源 +2 位作者 倪化勇 陈宜娟 王萌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4期58-65,共8页
分析了四川泸定县“2005.6.30”群发性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和触发条件,论述了泥石流特征,包括固体物质补给特征、群发性特征、动力学特征、堆积特征、危害特征、活动特征及发展趋势,对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风险度以及灾害损失作了定量评... 分析了四川泸定县“2005.6.30”群发性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和触发条件,论述了泥石流特征,包括固体物质补给特征、群发性特征、动力学特征、堆积特征、危害特征、活动特征及发展趋势,对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风险度以及灾害损失作了定量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灾害调查 灾害评价 四川泸定
下载PDF
四川省石棉县县城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春山 巴仁基 +2 位作者 周洪福 刘宇杰 邓国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9-223,228,共6页
四川省石棉县县城及周边地区泥石流灾害频发,通过石棉县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资料,以一级分水岭为分界线,采用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对县城及周边地区34条泥石流沟分析,确定了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逐一对研究区内... 四川省石棉县县城及周边地区泥石流灾害频发,通过石棉县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资料,以一级分水岭为分界线,采用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对县城及周边地区34条泥石流沟分析,确定了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逐一对研究区内的34条泥石流沟分析其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性评价。然后采用由点至面的方法得到了泥石流风险性分布图,进而确定了各风险区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石棉县城及周边地区泥石流以轻度危险为主,中度危险次之;泥石流承载体为高易损性,泥石流的风险性以中度风险为主,并有一定的分布特征。研究果可为该县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今后治理次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县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易损性评价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汶川县麻柳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志全 张焜 +2 位作者 杨溢 朱颖彦 侯克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4-220,共7页
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境内的麻柳沟流域暴发了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对麻柳沟流域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麻柳沟流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动力学特征,评价了其泥石流的危险性... 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境内的麻柳沟流域暴发了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对麻柳沟流域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麻柳沟流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动力学特征,评价了其泥石流的危险性,探讨了它们的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结果表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麻柳沟流域都将处于泥石流活跃期,在雨季强降雨的条件下,发生具有较大破坏力与危害性的中等及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因此,提出了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防治措施、选取合理的设计参数及提高泥石流的设防标准、加强监测与预警与普及泥石流基础知识等防治对策来减轻该流域的泥石流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汶川县麻柳沟 动力学特征 危险性评价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基于GIS的辽宁省岫岩县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赟 丛威青 潘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1-606,共6页
利用GIS技术,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针对泥石流灾害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应用确定因子法对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进行研究。基于岫岩县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借助GIS的数字化、空间分析等功能,获得泥石流灾害点分布图及其影响... 利用GIS技术,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针对泥石流灾害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应用确定因子法对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进行研究。基于岫岩县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借助GIS的数字化、空间分析等功能,获得泥石流灾害点分布图及其影响因子图,进而利用叠置分析获得按均一条件单元划分的研究区图。根据确定因子法计算每一数据类对应的CF值,然后采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建立岫岩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危险性分析,得到岫岩县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图。经过灾害点数据的效果检验,证明本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泥石流灾害区域危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岫岩县 确定因子法 逻辑回归模型 危险性区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