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herical silicon solar cell with reflector cup fabricated by decompression dropping method
1
作者 MINEMOTO Takashi OKAMOTO Chikao +2 位作者 MUROZONO Mikio TAKAKURA Hideyuki HAMAKAWA Yoshihiro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21-126,共6页
A spherical Si solar cell with a reflector cup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a dropping method at decompression state. In the dropping method, melted Si droplets were instilled at decompression state (0.5×105 Pa... A spherical Si solar cell with a reflector cup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a dropping method at decompression state. In the dropping method, melted Si droplets were instilled at decompression state (0.5×105 Pa) to reduce crystal growth rate, dominating crystal quality such as dislocation density in crystal grains. Spherical Si solar cells were fabricated using the spherical Si crystals with a diameter of 1 mm and then mounted on a reflector cup. The current-voltage measurement of the solar cell shows an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11.1%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Jsc): 24.7 mA·cm-2, open-circuit voltage: 601 mV, fill factor: 74.6%). Minority carrier diffusion length determined by surface photovoltage method was 98 μm. This value can be enhanc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crystal quality of spherical Si crystal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pherical Si crystals fabricated by the dropping method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substrate material of high-efficiency and low-cost sola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erical Si solar cell dropping method decompression state
下载PDF
Study on animals' femur blood flow alteration under inadequate decompression with ^(133)Xe isotope washout method
2
作者 Yu Shao-Ning Bao Bo-Ro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Nuclear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1800 )Tian Wu-Xun +2 位作者 Yun Chang-Quan Zhu Xiang-Qi Wang Jing-Ying and Cao Bao-Gen (Naval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433)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Animals’ regional femur blood (F) alteration was studied under an inadequate decompression by using the inhaled isotope 133Xe washout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F on left and right side of minipigs’ fem... Animals’ regional femur blood (F) alteration was studied under an inadequate decompression by using the inhaled isotope 133Xe washout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F on left and right side of minipigs’ femur decreased from 15.4±1.8 and 16 .9±2.0 ml/ (100 g.min) (before exposure) to 10±1.8 and 11.1±1.6 ml/(100mg.min) (after expposure for 1.5 h under the pressure of 0.5 MPa and then decompression to normal with the rate of 0.03~0.04MPa/min), respectively; the blood flow of hematopoietic marrow tissues (f1)on both sides also decreased from 19.3±2.0 and 22.1±1.9 ml/(100mg.min) to 13.9±1.4 and 13.8±1.0 ml/(100 mg.min). The exact same alteration also happened in the experiment on New Zealand rabbits. It indicates that inadequate decompression in hyperbaric exposure can give rise to decrease animals’ bone blood flow and insufficient bone blood supply serves a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causing decompressive osteonec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3Xe同位素 动物股骨血液流 减压
下载PDF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s in a Conical Silo with a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 Based on Experiments and DEM Simulations 被引量:5
3
作者 Huinan Sun Siqiang Wang +2 位作者 Zhuoqing Zhang Chaoyong Xia Xu Chen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1年第6期855-873,共19页
Grains are widely presen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s and processing,and are stored in silos.In the silo,auxiliary structures are added to achieve efficient production.However,little effort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influ... Grains are widely presen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s and processing,and are stored in silos.In the silo,auxiliary structures are added to achieve efficient production.However,little effort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ilo on the granular flow.In this work,a silo with a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 is studied throug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s.Then,the influences of the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 on the flow behavior of grains and wall pressure are analyzed.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ins are in mass flow in the silo without a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while the grains are in funnel flow in the silo with a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Moreover,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re is a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 in the silo,the maximum pressure appears at the top of the conical silo.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ilo,the wall pressure of the silo with a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ilo without a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Therefore,a silo with a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 is more conducive to grain storage and discharge than a silo without a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central decompression tube flow characteristics wall pressure
下载PDF
Desalination of Seawater by Liquid Columns and Decompression Boiling (Recovery of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
4
作者 Toshihiko Shakouchi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8年第8期809-816,共8页
In this study, the concept of a new seawater desalina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using liquid columns of seawater and desalinated fresh water, decompression boiling and evaporation, condensation, and recovery of condens... In this study, the concept of a new seawater desalina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using liquid columns of seawater and desalinated fresh water, decompression boiling and evaporation, condensation, and recovery of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 are proposed. The equipment consists of seawater and freshwater columns approximately 10 m high with top spaces. The pressure of the top space, the evaporation and condensation area, of the seawater column, for example, is reduced approximately 30 mmHg (abs.) using the seawater column, after which it is heated from the general seawater temperature of 25°C to 30°C to boil and evaporate the seawater. The vapor is cooled by the seawater at approximately 25°C in a heat exchanger, and then, it is condensed and sent to the fresh water column. At this time, the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 is recovered to preheat the newly flowing seawater. The evaporation or condensation rate, namely, the production rate of freshwater, by the new desalination equipment is also estimat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existing quadruplex effect vacuum evaporator used in the salt production industry. This new desalination method and its associated equipment also can be used to purify polluted water and waste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DESALINATION method of Seawater Liquid Column decompression BOILING Evaporation and CONDENSATION RECOVERY of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
下载PDF
基于横向沟通的减压小组法改善眼部整形手术患者心理压力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王维 陆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横向沟通的减压小组法改善眼部整形手术患者心理压力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改善眼部整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1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和41例减压组(常规组基础上+基于横... 目的:观察基于横向沟通的减压小组法改善眼部整形手术患者心理压力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改善眼部整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1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和41例减压组(常规组基础上+基于横向沟通的减压小组法),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间患者心理压力、自尊水平、体像障碍、人格障碍、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压力评分(紧张、抑郁、精力、慌张、疲劳、自尊感和愤怒)均降低,且减压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尊水平评分(外表、行为及社会)均升高,且减压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MBSRQ及PDQ-4+评分均降低,且减压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减压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减压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技术、病房环境、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横向沟通的减压小组法能有效改善眼部整形手术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自尊水平,减轻患者体像障碍及人体障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沟通 减压小组法 眼部整形 心理压力 依从性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
6
作者 张保庆 孙铭 +3 位作者 韩良波 王善军 王法臣 张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52-5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去骨瓣减压术(DC)后脑积水的治疗效果分析,探讨DC后脑积水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被诊断为DC后脑积水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同期组(同时... 目的通过对去骨瓣减压术(DC)后脑积水的治疗效果分析,探讨DC后脑积水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被诊断为DC后脑积水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同期组(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19例)与非同期组(32例),其中非同期组分为分流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病情变化一段时间后再行颅骨修补术,20例)与修补组(包括先行颅骨修补术后脑室腹腔分流术10例与仅行颅骨修补术2例,12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同期组与非同期组的手术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同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流组与修补组的手术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积水患者,建议分期行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而二者术式的先后选择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并无明显影响,但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可优先行颅骨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脑积水 手术方式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廖甜 王永恒 +1 位作者 李澜 黄湘俊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研究组予以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置管减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指标(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 等级资料秩和检验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8.61±20.38)小时、(80.35±20.26)小时、(82.49±21.59)小时、(88.66±23.55)小时、(3.49±0.75)天、(4.31±1.16)天和(6.53±1.1)天,对照组分别为(101.36±31.56)小时、(104.33±28.85)小时、(108.41±25.55)小时、(141.32±35.49)小时、(6.05±1.29)天、(7.29±1.32)天和(10.01±2.0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示,两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治疗后3天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后1天,但研究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研究组出院时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程度,促进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经侧孔快速交换法 传统鼻胃管减压 疗效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用正念减压法及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价值
8
作者 朱保静 李新宙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法及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50例,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法及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法及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50例,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法及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1.54±1.48)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45±3.23)分(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正念减压法及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法 延续性护理干预 子宫肌瘤
下载PDF
中药丸剂3种干燥方法的干燥效果研究
9
作者 王彤 施宏彬 欧阳百发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3期36-42,共7页
目的:比较普通鼓风干燥方法、真空减压干燥方法、微波真空干燥方法对素丸、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的干燥效果,优化不同类型丸剂最佳的干燥时间。方法:制作素丸、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各20份不同患者处方样品,在成丸未干燥前... 目的:比较普通鼓风干燥方法、真空减压干燥方法、微波真空干燥方法对素丸、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的干燥效果,优化不同类型丸剂最佳的干燥时间。方法:制作素丸、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各20份不同患者处方样品,在成丸未干燥前进行水分考察,分别对普通鼓风干燥方法、真空减压干燥方法、微波真空干燥方法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规定水分的干燥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不同类型丸剂的最佳干燥时间。结果:通过普通鼓风干燥方法、真空减压干燥方法、微波真空干燥方法对不同类型丸剂进行干燥考察,在60℃干燥条件下,普通鼓风干燥方法中,素丸14 h、水蜜丸及蜜丸12 h、水丸14 h、浓缩丸16 h干燥后达到《药典》标准;真空减压干燥法中,素丸12 h、水蜜丸及蜜丸均10 h、水丸12 h、浓缩丸14 h干燥后达到《药典》标准;微波真空干燥方法中,素丸1 h、水蜜丸及蜜丸均0.5 h、水丸1.5 h、浓缩丸2 h干燥后达到《药典》标准。结论:不同类型中药丸剂的干燥效率,微波真空干燥方法 >真空减压干燥方法 >普通鼓风干燥方法,企业可根据丸剂实际生产情况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鼓风干燥方法 真空减压干燥方法 微波真空干燥方法 干燥时间
下载PDF
围套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12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郑鲁 陈援朝 +8 位作者 吕福林 谭林琼 孔令学 段国升 张远征 魏少波 郑瑛 王凤玲 吕学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 :总结 19年以来采用围套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912例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 :耳后横切口 ,开骨窗 ,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 ,找到岩静脉后电凝并切断。根据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 ,分为贯穿型与非贯穿型。非贯穿型... 目的 :总结 19年以来采用围套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912例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 :耳后横切口 ,开骨窗 ,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 ,找到岩静脉后电凝并切断。根据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 ,分为贯穿型与非贯穿型。非贯穿型的病人 ,动脉或较粗的静脉要使之与三叉神经分开 ,细小静脉则分开后电凝并切除与三叉神经并行的部分。最后进行神经血管减压。将减压材料自血管与神经之间插入并包绕三叉神经一周后前后两断端对合 ,以两银夹固定 ,这称为“围套式减压” ;贯穿型病人 ,尽可能将血管推向三叉神经远端 ,再行“围套式减压”。结果 :术后当日止痛90 2例 (98.90 % )。得到随访者 80 7例 (88.4 9% ) ,远期复发 2 0例 (2 .4 8% ) ,随访时间 0 .5~ 18年 ,平均 6 .5年。结论 :“围套式减压”可避免减压材料的滑脱、吸收 ,或新生血管重新压迫 ,还易于发现被神经根挡住的“责任血管” ,疗效好 ,远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治疗 三叉神经痛 围套式减压术 手术方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 被引量:14
11
作者 任祖东 黎明 +5 位作者 李明 戴荣权 吕文革 朱庆宝 周夏 舒志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手术方法者为治疗组,采用传统开颅者为对照组。结果按GOS治疗结果,治疗组良好率较对照组...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手术方法者为治疗组,采用传统开颅者为对照组。结果按GOS治疗结果,治疗组良好率较对照组提高16.67%,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12.5%;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12.5%(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通过颅内压力的逐步释放,降低或延缓了术中急性脑膨出,对改善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起到了积极的救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颅骨切除术 控制减压 手术方法
下载PDF
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一衡 徐丁 +3 位作者 徐华梓 池永龙 王向阳 黄其杉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其影像学变化。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30例行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9~65岁,平均45岁。手术在L4,... 目的:评价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其影像学变化。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30例行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9~65岁,平均45岁。手术在L4,5节段20例,L5S1节段9例,1例同时行L4,5、L5S1双节段治疗。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影像学观察指标包括X线中立位椎间隙腹、背侧高度,动力位手术节段上下两椎体的边缘与其相邻椎体的边缘连线的夹角变化;CT测量指标包括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状径、硬膜囊横矢状径。手术采用椎板开窗或部分切除,椎管减压后棘突间植入Coflex装置。结果:随访5~19个月,ODI分值由术前的平均(62.41±10.38)分下降到平均(10.49±5.93)分(P<0.01),JOA分值由术前的平均(8.96±2.76)分提高到平均(25.36±1.55)分(P<0.01)。3例术后疼痛改善不明显而需药物或封闭治疗,3例麻痹及感觉减退症状无改善,其余患者症状均获明显改善,未再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神经根压迫症状。未发现与Colfex装置本身相关的并发症。X线检查椎间隙背侧高度明显增大,手术节段相邻椎体间运动幅度无明显增大。CT检查术后椎管内空间,硬膜囊面积均有所增加。结论: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短期相关并发症少,同时对增加椎管及硬膜囊面积,增加椎间隙后缘高度,防止相邻节段运动幅度增加以及预防邻椎病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内固定器 骨科手术方法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和椎间融合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琦 廖胜辉 +3 位作者 魏威 刘耀生 石仕元 汪翼凡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571,共6页
精确建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退变腰椎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减压手术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盘融合的效果。选取复杂性LSS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退变腰椎全节段模型,自适应划分网格并交互生成附属组织结构,同时... 精确建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退变腰椎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减压手术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盘融合的效果。选取复杂性LSS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退变腰椎全节段模型,自适应划分网格并交互生成附属组织结构,同时构建正常腰椎模型和三种手术治疗模型,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复杂性LSS模型活动度比正常模型减少20%左右;而单纯减压模型出现不稳,活动范围增加近40%;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稳定性部分提高、活动范围只增加25%,而进一步结合椎体间盘融合后腰椎弯曲刚度超过正常模型。在应力方面,单纯减压的应力出现较大增加、达到1.7倍左右,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椎体间盘融合有比较明显的减压作用。显示单纯的减压手术虽然可以缓减神经疼痛,但可能进一步造成腰椎稳定性的破坏,结合椎弓根内固定不能提供全面的稳定性,进一步结合椎体间盘融合的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手术 椎间融合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气井井下节流降压工艺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周绍国 郭东冬 刘行勇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6期28-31,共4页
结合气井生产特点,对汪家屯气田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及产生规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水合物形成机理,即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中的水和气体在低温高压下的产物,其形成与天然气组分和地层水的矿化度、温度和压力有关。为探索新的水合物的预防技... 结合气井生产特点,对汪家屯气田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及产生规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水合物形成机理,即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中的水和气体在低温高压下的产物,其形成与天然气组分和地层水的矿化度、温度和压力有关。为探索新的水合物的预防技术,在易形成水合物气井上,开展了井下节流防治水合物工艺试验,其原理是将地面气嘴移到井下产层上部油管内,使天然气的节流降压膨胀过程发生在井内。通过井下油嘴节流、降温后的天然气仍可吸收地层温度,降低井筒内天然气压力,提高采出天然气的井口温度,破坏水合物的生成条件,达到防止水合物生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井下节流降压 天然气水合物 工艺方法
下载PDF
中药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4
15
作者 冯志松 黄涛 +3 位作者 任权 冯迎春 黄日文 廖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泻下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SAP患者被随机分为A、B和C组。A组32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B组32例,在A组西医治疗基础上胃管注入泻下中药,每次注入后夹管1h,中药组成:柴胡、白芍、枳实、厚朴、黄芩... 目的:观察中医泻下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SAP患者被随机分为A、B和C组。A组32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B组32例,在A组西医治疗基础上胃管注入泻下中药,每次注入后夹管1h,中药组成:柴胡、白芍、枳实、厚朴、黄芩,重用生大黄和芒硝,根据患者肠鸣音和大便情况调整剂量;C组31例,不行胃肠减压,单纯按照B组的中药方剂进行口服。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中转率、病死率及治疗前与治疗5 d后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开始排便、肠鸣音恢复、腹痛和腹胀缓解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均<0.05);3组死亡的1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死亡前无肠鸣音恢复和排便;A组治疗5d后的APACHEⅡ评分、胰腺感染发生率和手术中转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而低血钾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均<0.05);A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和C组,但差异无显著性;B组和C组的上述指标差异也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西医结合中医泻下法治疗SAP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并能迅速、有效地缓解腹痛和腹胀等局部症状,无须进行胃肠减压;肠鸣音和排便可能是判断SAP预后的重要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胃肠减压 泻下法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玉辉 高忠礼 +3 位作者 刘景臣 刘敏 吕衡发 王忠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为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 2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上 ,观察、测量双侧颈长肌内侧缘间距 (A)、横突孔前壁根部间距 (B)、椎动脉 V2段间距 (C)、颈长肌内侧缘与横突孔前壁根部间距 (D... 目的 :为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 2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上 ,观察、测量双侧颈长肌内侧缘间距 (A)、横突孔前壁根部间距 (B)、椎动脉 V2段间距 (C)、颈长肌内侧缘与横突孔前壁根部间距 (D)、椎动脉与横突孔内壁间距 (E)、颈上神经节 (F)及颈中神经节 (G)距颈部中线的距离。结果 :A、B、 C由尾侧向头侧逐渐减小 ,F、G则逐渐增大 ;D约为 7.0 mm,E约为 3.0 m m。结论 :在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中掌握横突孔前壁根部这一解剖标志可以避免损伤椎动脉和颈交感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术 外科/方法 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 椎动脉 颈交感干 颈椎/外科学
下载PDF
颈前路钩椎关节减压联合改良植骨术治疗颈椎病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帆 王方方 +3 位作者 杨志高 程勇军 沈洪兴 侯铁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8-582,共5页
目的:比较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和常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09年6月收治的137例连续两个节段受压的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61例采用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 目的:比较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和常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09年6月收治的137例连续两个节段受压的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61例采用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钩椎关节减压+填充自体碎骨的异体腓骨支撑植骨+椎间隙四角局部自体骨移植+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76例,采用传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临床疗效(NDI、VAS评分)及影像学结果(手术节段高度、弧度及融合率)。结果:A组手术切除节段1例在C3,15例在C4,26例在C5,19例在C6;B组手术切除节段1例在C3,23例在C4,32例在C5,20例在C6。A组手术时间(103.6±21.7min)和术后住院天数(3.0±0.8d)及围手术区并发症发生率(9.8%)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147.4±28.3min、5.2±1.1d和25.0%)(P<0.05);A组术中出血量(182.7±46.4ml)小于B组(227.7±42.2ml),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NDI及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单纯分析混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A组疗效优于B组;两组手术节段弧度及高度无明显差异;A组58/61例(95.1%)融合,B组76/76例(100%)融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10例出现供骨区血肿,1例感染。结论:颈椎前路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与传统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术在临床疗效及术后融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更适用于伴有神经根管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者混合型颈椎病,且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钩椎关节减压 混合植骨方式 脊柱融合
下载PDF
高压天然气输送管道断裂过程中气体减压波速的计算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福来 帅健 +1 位作者 冯耀荣 庄传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5,共6页
管道断裂过程中减压波速的计算是输气管道断裂控制的关键问题。考虑到小直径管道非等熵效应较为显著,分别建立了求解减压波速的等熵理论模型和非等熵理论模型,通过推导将求解流体参数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全微分方程组。基于P-R状态方程... 管道断裂过程中减压波速的计算是输气管道断裂控制的关键问题。考虑到小直径管道非等熵效应较为显著,分别建立了求解减压波速的等熵理论模型和非等熵理论模型,通过推导将求解流体参数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全微分方程组。基于P-R状态方程,推导了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公式。应用三特征线法求解气体减压波速,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了起始压力、起始温度、不同气体介质和管径对气体减压波速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力学参数计算公式计算的比热容比、压缩因子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617%,0.555%;程序计算的多组分气体减压波速与全尺寸爆破试验测量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断裂 理论模型 减压波速 三特征线法 试验验证
下载PDF
减压、融合不同组合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党晓谦 王坤正 +3 位作者 时志斌 柏传毅 王春生 闫宏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手术减压及植骨融合方式选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分别进行两种减压方式与两种植骨融合方式的不同组合治疗,其中椎板开窗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A组)23例,全椎板减压...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手术减压及植骨融合方式选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分别进行两种减压方式与两种植骨融合方式的不同组合治疗,其中椎板开窗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A组)23例,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B组)5例,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椎间融合器融合(C组)7例。临床疗效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计算评分好转率。结果:获得连续随访者29例,随访时间1~5年,A组19例,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比18/19。B组4例,优2例,良2例,可0例,差0例,优良比4/4。C组6例,优4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比5/6。结论:根据病变程度选择不同的减压及融合方式,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减压术 外科/方法 骨移植/方法 骨折固定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恶性青光眼31例手术疗效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春花 闵慧 +2 位作者 惠娜 马为梅 张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3G前部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恶性青光眼患者共31例31只眼,男8例8眼,女23例23眼,年龄45~78岁,平均(63.1±11.8)岁,手术...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3G前部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恶性青光眼患者共31例31只眼,男8例8眼,女23例23眼,年龄45~78岁,平均(63.1±11.8)岁,手术方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3G前部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观察记录术前、术后1d、1周、2月、3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例随访6月。结果:经手术治疗后,31只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由术前的(1.81±0.69)提升到术后的(0.81±0.11)(P<0.05);眼压由术前的(52.21±5.76)mmHg,下降到术后的(14.54±2.25)mmHg(P<0.05);前房深度由术前的(0.87±0.13)mm,加深到术后的(2.85±0.14)mm(P<0.05)。术后1天有2只眼发生脉络膜脱离,3只眼发生角膜水肿,1只眼发生玻璃体积血,经药物对症治疗随访6个月均痊愈。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3G前部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可提高恶性青光眼的成功率,其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提倡在临床治疗中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外科学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方法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 @后囊膜切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