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 Urease Activity of Sundarban Mangrove Ecosystem, India 被引量:7
1
作者 Subhajit Das Dipnarayan Ganguly +2 位作者 Abhishek Mukherjee Sabyasachi Chakraborty Tarun Kumar De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7年第8期617-632,共16页
Vertical occurrence of soil urease activity along with ammonia content from three distinct regions viz. Deep forest region (No tidal action and wave attack occurs as it is furthest from river shore and it contains max... Vertical occurrence of soil urease activity along with ammonia content from three distinct regions viz. Deep forest region (No tidal action and wave attack occurs as it is furthest from river shore and it contains maximum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and minimum soil salinity and silicate concentration. In this zone plenty of pneumatophores, below ground root and dense vegetation are found), Rooted region (It is situated in between Deep forest region and Un-rooted region. This region contains only pneumatophores but it is devoid of long roots and vegetations. It faces wave attack and tidal action less than that of Un-rooted region) and Un-rooted region (It is closest to river shore and faces maximum wave attack and tidal action;it contains minimum organic carbon but maximum soil salinity and silicate concentration. This zone is totally devoid of any roots, pneumatophores and vegetations) of Sundarban mangrove forest ecosystem, India revealed an interesting explanation. Soil urease activity showed a decreasing pattern with increase in depth from the deep forest region of the Sundarban forest ecosystem. Soil urease activity was found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soil temperature and pH rather than soil salinity. This ensured that soil urease along with the microbes present in the Sundarban forest ecosystem are more tolerant to fluctuation in salinity than that of temperature. Soil ammonia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to be directly governed by the soil urease activity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Ammonia in soil = -1.64 + 0.0402 Urease Activity (R-Sq = 62.9%, P < 0.001, n = 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UREASE Activity SOIL Ammonia deep FOREST REGION Rooted REGION Un-Rooted REGION and SUNDARBAN FOREST ecosystem
下载PDF
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对底栖生物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作者 吴海燕 罗阳 +3 位作者 傅世锋 何雪宝 王磊 袁征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494,共10页
深海矿产是满足全球金属需求的重要潜在来源。然而深海生态系统脆弱,大规模的深海采矿将对底层生态系统施加巨大压力,可能导致整个深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很长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深海采矿的底栖生物影响评价是开展深海采矿活... 深海矿产是满足全球金属需求的重要潜在来源。然而深海生态系统脆弱,大规模的深海采矿将对底层生态系统施加巨大压力,可能导致整个深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很长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深海采矿的底栖生物影响评价是开展深海采矿活动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效识别受扰动影响显著的底栖生物类群及其表征指标,是提升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科学性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多金属结核矿区底栖生物调查和评价的125个指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专家评判法,构建了包含36个指标的深海采矿对底栖生物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了深海底栖生物的7个物种类别(其中巨型底栖动物、大型底栖动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的指标数量占所有指标数量的66.7%),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群落-种群-多样性-连通性”4个层面,选取了传统的物种分类学方法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指标,突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词汇“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群落”“丰度”和“底栖有孔虫”,也强调了指示生物对评价的意义,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可以为深海采矿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影响评价 指标体系 深海底栖生物类群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下载PDF
生态养猪模式中发酵床优势细菌的微生物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张庆宁 胡明 +5 位作者 朱荣生 任相全 武英 王怀忠 刘玉庆 王述柏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99-105,共7页
从生态养猪模式的发酵床中分离纯化到14株优势好氧细菌,通过形态学、16S r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鉴定均为芽孢杆菌属不同的种。发酵试验和饲养试验表明,这些菌株在猪粪和垫料组成的发酵床生长优势强,耐发酵高热,能够产生多种与猪粪... 从生态养猪模式的发酵床中分离纯化到14株优势好氧细菌,通过形态学、16S r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鉴定均为芽孢杆菌属不同的种。发酵试验和饲养试验表明,这些菌株在猪粪和垫料组成的发酵床生长优势强,耐发酵高热,能够产生多种与猪粪降解相关的酶类,除臭效果明显;对某些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对猪安全并有促进生长的功能,随着在发酵床饲养时间的延长,从对应猪分离的大肠杆菌的抗药性逐渐降低。生态养猪模式是安全环保节约的饲养模式,可以降低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减少药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养殖 芽孢杆菌 16S RDNA 降解猪粪 抗药性
下载PDF
深海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Ⅰ.上层生态系统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春生 ZHOU Huai-yang 周怀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1,共7页
根据现有试验规模及资料分析了深海采矿对上层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 :深海采矿对上层环境 ,如悬浮颗粒物质增加、光衰减、冷的底层水与表层水混合、表层水中营养盐、痕量金属、海水密度等都有一定影响 ,但都不足以危及上层... 根据现有试验规模及资料分析了深海采矿对上层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 :深海采矿对上层环境 ,如悬浮颗粒物质增加、光衰减、冷的底层水与表层水混合、表层水中营养盐、痕量金属、海水密度等都有一定影响 ,但都不足以危及上层生态系统。尽管这些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但由于这些试验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 ,为了更充分地评估深海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模拟实验和更大规模商业开采的现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海洋生态系统 评价 上层生态系统
下载PDF
深海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Ⅱ.底层生态系统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春生 周怀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37,共6页
根据现有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实验的主要成果 ,分析了深海采矿对底层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 :深海采矿对底层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矿区生物种类多样性明显降低 ,尤其是以结核作为硬基质固着的底栖生物 ,但由于大部分大型... 根据现有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实验的主要成果 ,分析了深海采矿对底层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 :深海采矿对底层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矿区生物种类多样性明显降低 ,尤其是以结核作为硬基质固着的底栖生物 ,但由于大部分大型和巨型底栖生物在海洋中分布较广泛 ,因此局部海底的采矿不太可能导致某一物种从海洋里完全灭绝 ;除细菌外 ,巨型、大型和小型底栖动物的密度都明显下降 ,但 3a后运动能力较强的软相底质动物的密度基本上恢复至扰动前的水平。尽管大量关于深海采矿环境影响的工作已做或仍在进行 ,但目前人们对深海生态学的了解还十分有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海洋生态系统 评价 底层生态系统
下载PDF
深海热泉生物——人类的基因资源宝库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鸿翔 赵千钧 郭琳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6期918-921,共4页
广泛存在于大洋之中的深海热泉生物群落依靠化学自营维持生存与繁衍,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对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理论的一个挑战和补充,在生物学上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于揭示生命的起源与拓展生命的生存空间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 广泛存在于大洋之中的深海热泉生物群落依靠化学自营维持生存与繁衍,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对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理论的一个挑战和补充,在生物学上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于揭示生命的起源与拓展生命的生存空间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孕育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具体体现在新型医药开发、基因疗法、工业应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深海热泉生物将是人类最重要的基因资源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深海热泉生物 生态系统 基因 光合作用 环境保护 营养链
下载PDF
深海洋底热泉生态系和冷泉生物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7
作者 阴家润 王薇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36,共6页
现代海洋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深海火山活动和板块消减带所形成的地质背景下分别可能有海底热泉和冷泉的存在。在这种海底热泉和冷泉区的特殊环境中能够孕育海底热泉生态系和冷泉生物。它们能够依靠体内共生化学厌氧合成... 现代海洋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深海火山活动和板块消减带所形成的地质背景下分别可能有海底热泉和冷泉的存在。在这种海底热泉和冷泉区的特殊环境中能够孕育海底热泉生态系和冷泉生物。它们能够依靠体内共生化学厌氧合成细菌产生营养,因而可以存在于完全缺氧的还原环境。海底热泉和冷泉生物学研究是对传统的生物学和地质学的挑战,人们还可以通过古代海底热泉和冷泉生态系的识别和分析,对涉及生命发生、生物演化、生物灭绝、缺氧事件、海底火山活动和古板块消减带等诸多问题加深认识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海底 热泉 生态系 冷泉 生物
下载PDF
深海趋磁细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肖天 潘红苗 张文燕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10,共10页
介绍了趋磁细菌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状况,综述了海洋趋磁细菌的研究进展,着重总结了深海趋磁细菌的研究成果及现状,展望了深海大洋和海山生态环境中趋磁细菌的研究意义及前景,为海洋趋磁细菌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深海 趋磁细菌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公海深海底层渔业国际管理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唐议 盛燕燕 陈园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9-768,共10页
以底拖网为代表的深海底层渔业对深海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受到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2003年以来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呼吁各国各自并通过RFMO/As采取行动,根据预防性原则,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评估深海底层渔业对脆弱海洋... 以底拖网为代表的深海底层渔业对深海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受到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2003年以来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呼吁各国各自并通过RFMO/As采取行动,根据预防性原则,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评估深海底层渔业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若评估表明确有重大不利影响,则应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深海底层渔业以降低这种影响;FAO主要从技术角度制定了《公海深海渔业管理国际指南》,为管理公海深海渔业和保护脆弱海洋生态系统提出了技术标准和管理框架;RFMO承担着具体执行深海底层渔业管理措施和监督管理的责任,在北大西洋、地中海、南太平洋的公海和南极水域,相关RFMO已采取了暂停部分区域底拖网渔业活动、收集数据、评估底拖网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措施,在北太平洋,新成立的北太平洋渔业管理委员会将公海底层渔业管理作为首要目标。环保非政府组织和部分科学家呼吁禁止公海深海底层渔业,但各国对此的立场尚不一致,产业界大多持反对立场。近期来看,尚难以全面禁止公海的深海底层渔业。中国正在发展公海大洋渔业,需对此密切关注,加强跟踪研究以支撑决策,并应发展和使用选择性渔具和对生态环境无害的作业方式,防止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损害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渔业 脆弱海洋生态系统 底层渔业管理 公海
下载PDF
深海化能生态系统双壳纲共生体系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敏晓 李超伦 +1 位作者 李梦娜 钟兆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2-536,共15页
双壳纲贝类在深海特殊生境——热液、冷泉及有机沉落生态系统中分布广泛,并且在其体内常含有化能共生细菌为贝类提供营养物质。双壳纲贝类与化能共生菌形成的共生体系对于其适应深海还原性生境至关重要。近40 a来随着海洋科考力度加大,... 双壳纲贝类在深海特殊生境——热液、冷泉及有机沉落生态系统中分布广泛,并且在其体内常含有化能共生细菌为贝类提供营养物质。双壳纲贝类与化能共生菌形成的共生体系对于其适应深海还原性生境至关重要。近40 a来随着海洋科考力度加大,深海化能生境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越来越多的深海物种被发现,双壳纲贝类无疑是这些化能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物种。在此,我们对常见的深海化能共生双壳纲贝类与其内共生菌的互作研究进行总结,主要双壳纲门类包含贻贝科(Mytilidae)、囊螂科(Vesicomyidae)、蛏螂科(Solemyidae)、索足蛤科(Thyasiridae)和满月蛤科(Lucinidae),梳理归纳的内容包括深海化能生态系统的发现、"双壳纲贝类—内共生菌"共生体系的组成、共生体系的营养互作、共生体系的建立与维持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对这些研究内容的总结有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深海特殊生命系统中共生互作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化能生态系统 双壳纲 共生体系 互作机制
下载PDF
深海生态学研究进展和几点建议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永祺 王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7-1274,共8页
深海及其底部生物圈的探测和研究,是当前海洋大科学研究的焦点,是未来的海洋科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深海及其底深部生态学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回顾了深海生态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以及中国在该学科的研究进展,提出... 深海及其底部生物圈的探测和研究,是当前海洋大科学研究的焦点,是未来的海洋科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深海及其底深部生态学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回顾了深海生态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以及中国在该学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深海探测和钻探设备、技术,建设深海生态站和大洋钻探船;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开展深海生态研究;将深海生态研究纳入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研究计划、支持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探测 大洋钻探 海洋大科学 热泉生物群落 冷泉生物群落 海洋生态系统
下载PDF
深海采矿对大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日辉 侯贵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6,共5页
本文扼要介绍了深海采矿的环境效应,重点研究了深海采矿对大洋生态系统特别是对底栖生物、浮游生物、食物链结构等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对试采矿监测结果等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国外最新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 深海采矿 多金属结核 生态系统 食物链 大洋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草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建东 黄俊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为应用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对高寒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进行模型模拟,基于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中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草原2007—2008年间的CO2通量数据,采用深度学习中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编码器-解码器框架对NEE... 为应用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对高寒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进行模型模拟,基于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中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草原2007—2008年间的CO2通量数据,采用深度学习中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编码器-解码器框架对NEE进行模拟,使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土壤温度(Ts)、空气温度(Ta)、降水量(P)、土壤含水率(SWC)和饱和水汽压差(VPD)与NEE关系的重要性得分,并分析该关系的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0.28μmol/(m2·s),决定系数为0.93,相比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减小0.14、0.08μmol/(m2·s)和增加0.29、0.34,说明深度学习模型具有更高预测准确度;在深度学习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后,10次训练预测的标准差为0.002μmol/(m2·s),相比普通深度学习编码器解码器网络模型和长短期记忆网络分别减小0.005μmol/(m2·s)和0.036μmol/(m2·s),验证了注意力机制在预测稳定性上的优势。由随机森林模型计算的环境因子重要性得分显示,由非生长季向生长季过渡的3—4月间,PPFD(33.5)与VPD(30.0)对NEE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进入生长季后的5—6月间,SWC(50.5)是NEE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7月P(3.8)较少,PPFD(26.8)与SWC(60.1)协同作用NEE的变化;8月PPFD(2.8)与SWC(6.9)相对充足,VPD(41.5)与P(42.7)成为影响NEE的主要因素;9月后PPFD与P均急剧减小,并维持稳定,温度系数Q10较生长季略增大,并在1月达到最大值5.96,因此,在非生长季1—3月Ts(44.6)与10—12月Ts(54.2)通过影响植物呼吸成为影响NEE的决定性因子。高寒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生长季的NEE变化主要受辐射、温度和水分的影响,非生长季主要受温度影响,且辐射、温度、水分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与支持向量机等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相比,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在生态模型模拟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净碳交换 深度学习
下载PDF
深海化能生态系统大型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起源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娇 沙忠利 +1 位作者 孙邵娥 惠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8-521,共14页
深海被认为是地球上尚未被认识和开发的"最后疆域",深海环境不仅可满足人类对未来资源的部分需求,还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的生命过程。地球上绝大部分生态系统是利用光合作用来维持生命循环,而深海中存在着以化能合... 深海被认为是地球上尚未被认识和开发的"最后疆域",深海环境不仅可满足人类对未来资源的部分需求,还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的生命过程。地球上绝大部分生态系统是利用光合作用来维持生命循环,而深海中存在着以化能合成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深海化能生态系统中大型生物多样性及其起源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印太交汇区深海极端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化能生态系统 多样性起源 适应性演化 地理格局 印太交汇区
下载PDF
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 被引量:65
15
作者 邵培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9,共9页
媒介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媒介生态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不断变化的生命系统,物质交换、能量流... 媒介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媒介生态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不断变化的生命系统,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枢纽,开放的、动态的、平衡的预警系统。媒介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含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和一级生产者(传播者)、二级生产者(媒介)、三级生产者(营销)、消费者(受众)和分解者(回收、利用者)等。媒介生态的机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两部分。对其进行科学规划,主要从媒介生态系统规划、媒介生态工程规划和媒介生态管理规划入手,依循合理的规划步骤,秉承整体互动、不偏不倚、平衡循环的路线,通过一定的社会革新和人类干预,争取形成媒介系统的"循环式食物链"和"绿色生态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态系统 深生态学 生态规划 循环式食物链 绿色生态链
下载PDF
对海洋科学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88-1492,共5页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是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投入最大、参加人员最多的一个海洋科学先导项目,该项目使我们第一次有机会从海洋系统角度研究中国近海到西太平洋的一些海洋前沿问题。来自物理、化学、生...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是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投入最大、参加人员最多的一个海洋科学先导项目,该项目使我们第一次有机会从海洋系统角度研究中国近海到西太平洋的一些海洋前沿问题。来自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和大气等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围绕共同的问题,在同一个区域、从不同方向开展协同研究。目前,海洋先导专项已在深海探索与研究、海洋能力建设、科考平台建设、技术队伍建设、科研与技术有机融合的体系建设和海洋前沿探索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为全面、综合地开展深海资源的探测与近海生态安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海洋先导专项更多系统性、有影响力的成果将在未来不断涌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西太平洋 深海探测与研究 海洋装备研发 海洋未来发展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评价及校企深度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琼 陈梅香 张君玲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通过对湖南长沙、衡阳、郴州等地13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针对其校企合作模式、合作现状和影响因素等进行重点调研和分析,发现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已经经历“形式上合作”“浅层次合作”阶段,现在多数处于“合作... 通过对湖南长沙、衡阳、郴州等地13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针对其校企合作模式、合作现状和影响因素等进行重点调研和分析,发现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已经经历“形式上合作”“浅层次合作”阶段,现在多数处于“合作的调整优化阶段”。利用AHP法,优化校企深度融合的影响要素,并确定其权重,结合综合评价指标法建立校企合作绩效评价体系,进而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双主体协同、三维度融合、多要素联动”校企深度融合生态系统模型,提出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校企合作绩效评价 校企深度融合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研究
18
作者 秦艳霞 曾佩璟 陈武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构建打破了传统教学范式的桎梏,以应用生态学范畴理念来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求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思路。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将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作为生态系统模型的组成模块,关注...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构建打破了传统教学范式的桎梏,以应用生态学范畴理念来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求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思路。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将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作为生态系统模型的组成模块,关注每个生态因子的发展状态,致力于打造一种生态平衡的教学模式,推进学生稳步成长和发展。深化教学内容,探究层次化、立体化、个性化教学,打造生态涵养课程,发挥群体效应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深度学习 教学生态系统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深度学习路径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19
作者 张腾飞 《双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13-21,共9页
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外语教育教学面临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外语教师不仅应该成为“教”的专家,还应该成为“学”的专家,而且只有通过“深度”的“学”才能实现“有效”的“教”,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对外语教师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文本... 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外语教育教学面临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外语教师不仅应该成为“教”的专家,还应该成为“学”的专家,而且只有通过“深度”的“学”才能实现“有效”的“教”,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对外语教师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文本首先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及意义,回顾了深度学习路径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深度学习的环境、内容、过程、结果四个维度建构教师深度学习的分析框架。基于该系统框架,从如何优化深度学习环境、丰富深度学习内容、深化深度学习过程、追踪深度学习效果、促进高校外语教师深度学习各生态子系统的互联互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外语教师的深度学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理论 外语教师 教师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探索感知思维深度强化学习的自动发电控制 被引量:23
20
作者 席磊 余璐 +3 位作者 付一木 黄悦华 陈曦 康守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150-4161,共12页
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规模引入新能源。然而,随着大规模风、光、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复杂互联电网,给电网带来严重的随机扰动问题。该文从自动发电控制角度,探索了一种动作探索感知思维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即DDQN... 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规模引入新能源。然而,随着大规模风、光、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复杂互联电网,给电网带来严重的随机扰动问题。该文从自动发电控制角度,探索了一种动作探索感知思维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即DDQN-AD。通过将神经网络的预测机制作为强化学习的动作选择机制,同时引入具有动作探索感知思维的AD策略,将区域控制误差与碳排放作为综合奖励函数,来获取强随机环境下的最优控制策略,进而解决分布式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所带来的随机扰动问题。对改进的IEEE标准两区域LFC模型,以及多区域多能生态系统模型进行仿真,结果显示DDQN-AD与已有的多种智能算法相比,具有更优的动态性能和在线学习能力,能够获得区域最优控制,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自动发电控制 动作探索感知 多能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