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腔内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21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希全 潘晶晶 +4 位作者 王义平 朱亮 刘焕亮 郝斌 任可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70-77,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 211例急性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央型375例单纯机械性血栓抽吸,患侧股静脉顺行穿刺,导丝引导下插入12~14 F鞘管手动抽吸髂、股静脉内血栓;混合...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 211例急性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央型375例单纯机械性血栓抽吸,患侧股静脉顺行穿刺,导丝引导下插入12~14 F鞘管手动抽吸髂、股静脉内血栓;混合型570例患侧股静脉顺行穿刺直接抽吸清除髋上髂、股静脉内血栓;髋下股、腘静脉血栓,由健侧股静脉顺行穿刺,采用"穿线"或导丝"抓捕"技术,建立"健、患侧股静脉工作导丝"通路,经健侧置入7 F"翻山鞘管"至患侧髂静脉内,并沿导丝插入Fogarty导管,顺应静脉瓣膜方向将血栓拉至患侧髂静脉内,再经患侧股静脉抽吸血栓;周围型266例,患侧股静脉逆行穿刺,在导丝保护下插入12 F鞘管手动抽吸胫前、胫后及腓静脉内血栓。术后残存血栓配合溶栓治疗。492例髂静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行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结果介入治疗总有效率99.34%(1 203/1 211),无效0.66%(8/1 211),平均住院(6.5±1.2)d。患肢肿胀、疼痛均于介入治疗后1~2 d内开始消退或减轻。介入取栓及溶栓效果:Ⅰ级61.44%(744/1211);Ⅱ级29.31%(355/1 211);Ⅲ级8.59%(104/1 211);Ⅳ级0.66%(8/1 211)。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与入院比较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临床表现"优"75.06%,"良"16.55%,"中"7.29%,"差"1.10%。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2.07%和88.62%。结论血管腔内微创治疗LEDVT,能尽早清除静脉腔内血栓,迅速恢复通畅的血流,缩短病程,近、中期疗效显著,以中央型DVT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性血栓抽吸 腔内溶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3
2
作者 郝斌 张希全 +3 位作者 王义平 朱亮 朱伟 张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健侧股静脉预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 F大腔鞘管,50 mL...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健侧股静脉预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 F大腔鞘管,50 mL注射器负压抽吸髂股静脉血栓。112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后给予肝素抗凝。结果:出院时膝上、下15 cm处健、患侧周径差分别降为(1.34±0.57)cm和(0.93±0.42)cm,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7、23.99,P均<0.05);随访36个月,随访率97.88%(231/236)。术后水肿、色素沉着和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12.99%(30/231)、8.23%(19/231)和0;随访疗效优92.21%(213/231)。支架植入患者随访均通畅。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髂股DVT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能够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血栓抽吸 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皮血栓碎吸与介入溶栓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清 张希全 《当代医学》 2013年第4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栓碎吸术与介入溶栓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7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A组37例行经皮血栓碎吸术,B组34例行介入溶栓术。结果 A组治疗总有... 目的探讨经皮血栓碎吸术与介入溶栓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7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A组37例行经皮血栓碎吸术,B组34例行介入溶栓术。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B组73 53%,并发症A组8 11%低于B组3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随访1 2个月,水肿,色素沉着,静脉曲张,皮肤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血栓碎吸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优于单纯介入溶栓术,临床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后遗症发生率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经皮血栓碎吸术 介入溶栓术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潘晶晶 张希全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0期3726-3728,共3页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最常见的深静脉疾病之一,根据病变部位、严重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血栓脱落极易导致肺栓塞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其临床治疗十分棘手,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腔静脉滤器置入、...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最常见的深静脉疾病之一,根据病变部位、严重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血栓脱落极易导致肺栓塞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其临床治疗十分棘手,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机械性血栓清除和血栓抽吸等腔内介入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内、外科治疗受到挑战。该文就目前急性LEDVT的临床研究和腔内治疗予以综述,并探讨腔内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导管溶栓 机械性血栓清除 血栓抽吸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山长星 陈志丹 +3 位作者 龚斌 张超 陈德杰 谷涌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877-881,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腔内治疗过程,并探索适合于基层医院的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襄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4月—2020年7月收治的31例LEDVT的腔内治疗过程,患者先后行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术、经皮血栓...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腔内治疗过程,并探索适合于基层医院的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襄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4月—2020年7月收治的31例LEDVT的腔内治疗过程,患者先后行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术、经皮血栓抽吸术(PAT)、导管接触溶栓(CDT)、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必要时)、下腔静脉滤器转换术,比较治疗前、溶栓后及转换滤器时健患肢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分,并进行随访。结果:31例患者均植入贝朗可转换滤器,并于2个月后成功转换。所有患者均经腘静脉置管,盲穿成功26例,路图引导下穿刺成功5例。总溶栓时间为50~110 h,平均(75.74±15.52)h。尿激酶用量为215~465万U,平均(320.06±64.75)万U。3例(9.68%)行髂静脉球囊扩张并支架植入术,共植入Wallstent支架4枚。患肢肿胀程度均明显好转,溶栓后及转换滤器时健患肢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分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有7例(22.58%)患者出现血栓后综合征,其中2例(6.45%)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血栓部分残留;其余24例(77.42%)患者恢复良好。3例髂静脉支架植入患者下肢无肿胀,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支架通畅。治疗及随访期间无症状性肺栓塞、大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基层医院中,IVCF+PAT+CDT联合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腔内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经皮血栓抽吸术 导管接触溶栓 下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管腔内治疗 被引量:9
6
作者 于伟娜 张希全 +3 位作者 王义平 潘晓琳 朱亮 郝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3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68例LE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中央型311例,混合型549例,周围型208例。足背静脉、股静脉穿刺造影,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进行机械性血栓抽...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68例LE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中央型311例,混合型549例,周围型208例。足背静脉、股静脉穿刺造影,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进行机械性血栓抽吸,取栓后造影髂静脉存在严重狭窄(>50%)或闭塞时则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残留血栓术后辅助溶栓治疗。随访评估患者腔内治疗的近期、中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Ⅰ级65.45%,Ⅱ级25.75%,Ⅲ级8.05%,Ⅳ级0.75%;总有效率99.25%,不同分型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优76.06%,良16.41%,中6.28%,差1.25%;支架通畅率88.62%。结论 LEDVT腔内治疗,能尽早清除深静脉主干血栓,迅速恢复血流,缩短病程,近、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性血栓抽吸 腔内溶栓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滨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6年第2期20-22,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抗凝、系统溶栓和外科手术作为其最主要的传统治疗方式,被大家广为接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一部分DVT患者在接受单纯抗凝治疗后,溶栓药物很难迅速溶解患者静脉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抗凝、系统溶栓和外科手术作为其最主要的传统治疗方式,被大家广为接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一部分DVT患者在接受单纯抗凝治疗后,溶栓药物很难迅速溶解患者静脉内的全部血栓,仍然形成了严重的血栓并发症。外科手术取栓及目前新兴的各种介入技术都是清除静脉内血栓的有效方法。而且,单一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技术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认为在临床中应该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综合利用多种腔内微创介入技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导管接触性溶栓 经皮血栓抽吸术 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静脉球囊扩张成形 支架置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