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Robot Technology in Antarctic Scientific Expedi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丙瑞 秦为稼 +2 位作者 郭井学 赵忆文 梁建宏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10年第1期91-99,共9页
Intelligent robot technology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polar scientific expedition.During the 24th Chinese Antarctic Expedition in the summer of 2007/08,our ice-snow surface mobile and low-flying robots w... Intelligent robot technology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polar scientific expedition.During the 24th Chinese Antarctic Expedition in the summer of 2007/08,our ice-snow surface mobile and low-flying robots were successfully employ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Antarctic.This paper firstly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lligent robot technology developed abroad and used in the Antarctic,then focuses on the ice-snow surface mobile and low-flying robots developed by China as well as their field trials in the Antarctic.Moreover,the authors have considered the potential demand for the intelligent robot technology in China's Antarctic scientific expedition,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obot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 scientific expedition ice-snow surface mobile robot low-flying robot scientific load.
下载PDF
On scientif ic expedition tourism of desert region:a case of eastern Ulan Buh Inner Mongolia
2
作者 Liu Jun Chen Yuansheng +2 位作者 Cheng Shengkui Jiang Yiyi Qi Deli 《Ecological Economy》 2008年第4期496-502,共7页
Desert-based adventure tourism is a rapidly expanding tourism market segment after the late 20^th century around the world. Perhap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sert adventure tourism is the ext... Desert-based adventure tourism is a rapidly expanding tourism market segment after the late 20^th century around the world. Perhap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sert adventure tourism is the extent to which common tourists are really engaged in scientific expedition. Inner Mongolia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the resources accumulation area of desert tourism.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Ulan Bah Desert has discovered that the desert animals, the vegetation, the insects, the fungus, tire landfrom and the climate are impressive for both the researchers and the mass tourists. After the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2007 to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tourists' attitude toward the planning desert scientific product in the Ulan Buh Desert. Based on the resources and market analysis,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planning of the desert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ur of the Ulan Bah Desert. The planning includes the functional division, expedition route design, tour-explaining system, facility of safety guaranty and service planning, and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urism Planning Desert Ulan Bah Inner Mongolia
下载PDF
相逢在科学的春天——李征致袁复礼书信疏证
3
作者 朱玉麒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7-47,140,共12页
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珍藏的袁复礼文献中,保存有李征借调在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期间于1983年给袁复礼的一封书信。其中叙及共同关注的新疆地图、高程测量、古今地名等问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李征在文博考古之外对于新疆地质、地理方... 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珍藏的袁复礼文献中,保存有李征借调在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期间于1983年给袁复礼的一封书信。其中叙及共同关注的新疆地图、高程测量、古今地名等问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李征在文博考古之外对于新疆地质、地理方面的熟悉程度,以及袁复礼晚年依旧关注新疆地学问题、培养学术人才的壮心。这是李征在与黄文弼接触之外的另一段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相关联的事迹,书信的内容也客观体现了1980年代初期科学受到重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得到正名的时代转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征 袁复礼 新疆地学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下载PDF
论苍山洱海科学考察历史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小康 王弢 杨力权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18,共18页
目的:梳理苍山洱海科学考察的历史工作,刻画苍山洱海科学考察的历史脉络,总结苍山洱海科学考察的历史成就,提出未来科学考察的工作建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生物科学考察历程为主线,根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征将苍山洱... 目的:梳理苍山洱海科学考察的历史工作,刻画苍山洱海科学考察的历史脉络,总结苍山洱海科学考察的历史成就,提出未来科学考察的工作建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生物科学考察历程为主线,根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征将苍山洱海科学考察历史划分为不同阶段,论述各阶段的考察工作和主要成就。结果:苍山洱海地区现代意义的科学考察于1882年由以德拉韦为代表的西方人所开启。1919年钟观光进入苍山采集标本,开中国人考察苍山洱海之先河。迄今,该地区的科学考察经历了4个主要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早期阶段(1949年以前)、新中国初期(1949—1977年)、改革开放前20年(1978—2000年)、近20年(2001年至今)。经过140余年科学考察的成果积累,对苍山洱海的植物、大型真菌及部分动物类群(兽类、鸟类、鱼、部分昆虫)的物种资源及其分布特征已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地质、生态环境资源等亦有较为全面的认知。以福里斯特为代表的植物猎人从该地区带走大量植物种质资源到欧美,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国家园艺和园林学科及其产业的发展。结论:苍山洱海科学考察的历史绵长、内容丰富,为中国所罕见,对近现代生物学,特别是植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须针对人类强烈活动和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强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促进科学进步;统筹结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需求开展技术应用实践,助力苍山洱海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山 洱海 植物猎人 植物探险家 科学考察 科学史
下载PDF
“海大现象”:中国海洋大学百年之办学经验与成就
5
作者 王明舜 魏世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7-36,共10页
回顾中国海洋大学走过的百年历程,一个个主题鲜明的“海大故事”与之为伴,这些“海大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经验与重大成就,我们称之为“海大现象”。其中,有为中国海大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先生,有治校、治学的集体智... 回顾中国海洋大学走过的百年历程,一个个主题鲜明的“海大故事”与之为伴,这些“海大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经验与重大成就,我们称之为“海大现象”。其中,有为中国海大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先生,有治校、治学的集体智慧和中国海大方案,有水产、人文学科发展的繁荣兴盛和中国海大贡献,有助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中国海大方阵,有在学科建设中涌现出亮点的中国海大新星等。进入新的百年,“海大现象”也会获得更显著、更丰富的内涵,续写更辉煌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先生 海大方案 学在海大 水产养殖 极地科考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地震科技助力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的需求及建议
6
作者 张项 齐诚 +2 位作者 张会平 邹振轩 刘伟 《高原地震》 2023年第S01期59-64,72,共7页
结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的目标,简要论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中地震科学内容和青藏高原地震科技核心问题,提出了8个方面的地震科技潜在科考建设内容。建议对藏东地区尽快开展潜在灾害源的风险排查及防控。
关键词 地震科技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 需求及建议
下载PDF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标准化建设现状与展望
7
作者 罗光富 李丙瑞 +3 位作者 高源 陈超 蓝木盛 何剑锋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314,共11页
极地科学考察标准对规范极地调查、观测、监测等实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面梳理现行的与极地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基础上,根据极地科学考察工作的迫切需求,指出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标准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我... 极地科学考察标准对规范极地调查、观测、监测等实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面梳理现行的与极地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基础上,根据极地科学考察工作的迫切需求,指出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标准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标准的统计和分析表明,现行的国家标准有6项,行业标准有10项,仅为海洋标准总数的3.4%,是自然资源标准总数的1.1%,且大多数为基础通用类标准,缺乏极地调查、观测、监测等技术类标准。根据自然资源领域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了极地科学考察标准的分类方法,初步构建了极地科学考察标准体系框架,提出了应尽快开展极地科学考察技术标准化建设、优先开展极地考察安全标准制定、探索极地科学考察国际标准研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科学考察 标准体系 标准化
下载PDF
夏鼐与西北科学考察团——兼论西北科学考古之肇始 被引量:1
8
作者 闫丽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1943—1945年,夏鼐受“中央研究院”委派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他在考古发掘、田野记载和文物保存方面利用科学的方法,是中国学者在西北地区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活动。考察期间,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方民情,夏鼐屡次有... 1943—1945年,夏鼐受“中央研究院”委派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他在考古发掘、田野记载和文物保存方面利用科学的方法,是中国学者在西北地区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活动。考察期间,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方民情,夏鼐屡次有效解决,极大地推动考察团顺利进行。考察所获汉简、碑刻、随葬品等文物为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鼐 西北科学考察团 科学发掘
下载PDF
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正一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8-52,153,共26页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辑录1927年5月至1935年3月间黄文弼两次西北考察前后在多种报刊中相关的报道文字,涵盖黄文弼先后参与西北科学考查团、绥新公路勘察队的新闻、信函与报告,黄文弼举办讲演以及两次蒙新考察所获古物之参展报道等,为...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辑录1927年5月至1935年3月间黄文弼两次西北考察前后在多种报刊中相关的报道文字,涵盖黄文弼先后参与西北科学考查团、绥新公路勘察队的新闻、信函与报告,黄文弼举办讲演以及两次蒙新考察所获古物之参展报道等,为黄文弼与中国西北科考团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新闻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文弼 西北科学考查团 新闻报道
下载PDF
中国极地考察船南北极考察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10
作者 袁东方 秦宏楠 崔丽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9-304,308,共7页
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认识、保护和利用地球两极的重要途径,科学考察船极地作业是开展极地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安全是考察船极地作业永恒的主题,是保障科考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结合我国近些年科考船极地科考作业的历史,系统梳理和总结... 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认识、保护和利用地球两极的重要途径,科学考察船极地作业是开展极地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安全是考察船极地作业永恒的主题,是保障科考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结合我国近些年科考船极地科考作业的历史,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科考船极地作业面临的一些风险和可能造成的伤害,分析了我国科考船极地科考作业的特点,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科考船极地作业安全水平的建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我国考察船极地作业风险管控和安全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考察船 科考作业 极地 安全风险
下载PDF
向达第二次敦煌考察中的“美国捐款”
11
作者 赵大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向达第二次赴敦煌考察获得胡适在美国募得捐款的资助,向达将这笔捐款交给考察团集体使用。考察结束后,向达由于与“中研院”及傅斯年产生矛盾,将所领“中研院”款项全部退回,夏鼐为弥补其经济上的损失,将向达所获“美国捐款”退还给向... 向达第二次赴敦煌考察获得胡适在美国募得捐款的资助,向达将这笔捐款交给考察团集体使用。考察结束后,向达由于与“中研院”及傅斯年产生矛盾,将所领“中研院”款项全部退回,夏鼐为弥补其经济上的损失,将向达所获“美国捐款”退还给向达。此外,“中研院”总务处和向达之间关于向达返程旅费的报销问题也产生了分歧,“中研院”认为向达从夏鼐手中领取的旅费属于“中研院”经费,应向“中研院”报销;而向达坚持认为这笔钱出于胡适所募得的“美国捐款”,因此拒绝向“中研院”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达 夏鼐 西北科学考察团 胡适 美国捐款
下载PDF
青海省关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服务保障机制探索
12
作者 吕英 《青海科技》 2023年第3期177-181,共5页
自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以来,青海省结合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的性质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特点,深入分析了在高海拔地区野外科考工作的安全保障、人员组成及服务难点、科考数据资源管理困难等问题,提出了针对第二次青藏科考的... 自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以来,青海省结合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的性质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特点,深入分析了在高海拔地区野外科考工作的安全保障、人员组成及服务难点、科考数据资源管理困难等问题,提出了针对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标准化服务保障机制。文章在探讨信息化服务保障模式、数据储存共享平台和线下服务保障模式相结合的服务保障机制为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上,也为其他的科考工作及服务保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青藏科考 服务保障机制 青海省
下载PDF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海冰物理数据的解释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志军 董西路 +1 位作者 张占海 卢鹏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8-345,共8页
2003年7—9月间,为了探讨北冰洋海冰变化同气候的关系,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对海冰物理及其相关的物理海洋、大气边界层进行系列合作观测。观测的冰形态、海洋和气象要素将用于确定调查期间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热力和动力交换。本次考... 2003年7—9月间,为了探讨北冰洋海冰变化同气候的关系,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对海冰物理及其相关的物理海洋、大气边界层进行系列合作观测。观测的冰形态、海洋和气象要素将用于确定调查期间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热力和动力交换。本次考察获得的冰物理性质方面的原始观测数据将在中国南北极考察网公布。为了方便各方人员使用这些数据,本文给出这套资料的描述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物理性质 北极 科学考察
下载PDF
管涔山汾源鳞翅目昆虫考察报告Ⅱ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天文 宣善滨 +4 位作者 王石会 岳建英 李晋川 王瑞 王菊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51-54,共4页
报道了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汾河源头采集的部分鳞翅目昆虫,包括波纹蛾科Thyatiridae 3属5种,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13属16种,天蛾科Sphingidae 7属10种,带蛾科Eupterotidae1属2种,天蚕蛾科Saturniidae 2属2种。其中1个科、6个属... 报道了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汾河源头采集的部分鳞翅目昆虫,包括波纹蛾科Thyatiridae 3属5种,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13属16种,天蛾科Sphingidae 7属10种,带蛾科Eupterotidae1属2种,天蚕蛾科Saturniidae 2属2种。其中1个科、6个属、11个种是山西省内的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区系 多样性 科学考察
下载PDF
极地科学考察船载ADCP资料处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红霞 刘娜 潘增弟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9-75,共7页
自1995年“雪龙”号安装了可在走航时测定海水流速、流向的船载ADCP起,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走航ADCP资料。从极地科考走航ADCP资料中准确地提取海流信息,对南大洋以及南极毗邻海域的海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 自1995年“雪龙”号安装了可在走航时测定海水流速、流向的船载ADCP起,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走航ADCP资料。从极地科考走航ADCP资料中准确地提取海流信息,对南大洋以及南极毗邻海域的海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影响海流信息提取的干扰因素分析,本文给出了针对极地科学考察船载ADCP资料处理的解决思路。只有在数据质量检查的基础上,时间一致性调整和船首向罗盘角度调整后,通过剔除船速信息才能准确地提取出海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航 ADCP 极地科学考察
下载PDF
科学考察空间数据WebGIS信息发布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尹芳 诸云强 +1 位作者 张金区 冯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336-2339,共4页
为有效共享科学考察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考察采样及调查数据的时空特性,采用WebGIS及RIAFlex等最新网络及可视化技术,提出一种在线发布科考空间信息的系统框架,实现多元科学考察数据基于WebGIS的空间信息发布与可视化表达。基于J2EE架... 为有效共享科学考察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考察采样及调查数据的时空特性,采用WebGIS及RIAFlex等最新网络及可视化技术,提出一种在线发布科考空间信息的系统框架,实现多元科学考察数据基于WebGIS的空间信息发布与可视化表达。基于J2EE架构设计与实现多元科考空间数据的统一访问Web服务接口,完成空间数据内容的统一读取与浏览。调用相应Web服务,利用WebGIS技术生成考察数据内容对应的空间点图层,将属性数据与空间点关联设置后,引入Flex全新表示层方案,实现对科考数据的网络发布及统计与空间插值等可视化分析。通过此系统框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应用效果良好,极大地提升考察数据的使用价值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考察空间数据 多元 数据共享 WEBGIS FLEX 信息发布及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我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2016年夏季北极海冰厚度观测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晓宇 沈辉 +4 位作者 李春花 田忠翔 张林 蔡柯 付敏 《海洋预报》 2017年第4期11-19,共9页
对比电磁感应仪EM31观测的海冰厚度和人工钻孔实测数据,EM31海冰厚度观测平均误差为14.5 cm,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说明EM31适用于北极冰厚观测,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测量误差与海冰厚度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各冰站海冰平均厚度从57~246 cm不等... 对比电磁感应仪EM31观测的海冰厚度和人工钻孔实测数据,EM31海冰厚度观测平均误差为14.5 cm,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说明EM31适用于北极冰厚观测,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测量误差与海冰厚度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各冰站海冰平均厚度从57~246 cm不等,冰厚分布很不均匀,海冰起伏度差异较大,冰脊明显,说明北极海冰受动力作用影响较大;当海冰厚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海冰粗糙度和起伏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海冰相互挤压程度和海冰本身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科学考察 海冰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南极科学考察事业中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丙瑞 秦为稼 +2 位作者 郭井学 赵忆文 梁建宏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6-343,共8页
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007/2008年度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我国开发的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在南极成功实现了首次应用。扼要介绍国外开发的应用于南极的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介绍我国开发的冰... 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007/2008年度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我国开发的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在南极成功实现了首次应用。扼要介绍国外开发的应用于南极的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介绍我国开发的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及其在南极现场的试验应用情况。此外,作者思考了我国南极考察事业对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一些潜在需求,以期能对未来的机器人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科学考察 冰雪面移动机器人 低空飞行机器人 科学载荷
下载PDF
WRF模式在“大洋一号”随船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山 江崇波 +2 位作者 刘桂艳 郭敬天 任林凯 《海洋预报》 2015年第1期46-52,共7页
首次使用WRF模式对"大洋一号"科考船第二十六航次第二航段大西洋工作海区进行了风场和气压场数值预报,并对预报结果与实况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资料稀少的大洋科考工作海区,WRF模式预报的天气形势变化与实况完全吻... 首次使用WRF模式对"大洋一号"科考船第二十六航次第二航段大西洋工作海区进行了风场和气压场数值预报,并对预报结果与实况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资料稀少的大洋科考工作海区,WRF模式预报的天气形势变化与实况完全吻合,其定点的风速、风向和气压预报误差都比较小。尤其是风场能较好的反映出北大西洋10 m风的变化趋势,可以有效弥补大洋科考海区资料短缺的不足。根据WRF模式数值预报图做出的主观预报与船测实况吻合程度较高,为大洋科考海区风场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为今后开展大洋考察工作海区精细化业务预报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 大洋科考 数值预报
下载PDF
2012年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淋 王海名 +2 位作者 杨帆 王海霞 冷伏海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4期90-96,共7页
概述2012年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的总体态势,介绍技术开发与验证、物理科学、人体研究、教育活动和推广、地球与空间科学及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等6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分析各领域科学实验开展情况及其新变化,探讨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 概述2012年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的总体态势,介绍技术开发与验证、物理科学、人体研究、教育活动和推广、地球与空间科学及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等6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分析各领域科学实验开展情况及其新变化,探讨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考察任务 微重力科学研究与应用 多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