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utine defunctioning stoma after chemoradiation an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A single-surgeon experience 被引量:3
1
作者 Shao-Chieh Lin Po-Chuan Chen +7 位作者 Chung-Ta Lee Hong-Ming Tsai Peng-Chan Lin Helen HW Chen Yuan-Hwa Wu Bo-Wen Lin Wen-Pin Su Jenq-Chang L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11期1797-1804,共8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10-year results of treating low rectal cancer by a single surgeon in one institution.METHODS:From Oct 1998 to Feb 2009,we prospectively followed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cT2-4 low rectal canc... AIM:To investigate the 10-year results of treating low rectal cancer by a single surgeon in one institution.METHODS:From Oct 1998 to Feb 2009,we prospectively followed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cT2-4 low rectal cancer with lower tumor margins measuring at 3 to 6 cm above the anal verge.All patients received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CRT) for 6 wk.Among them,85% of the patients received 225 mg/m2/d 5-fluorouracil using a portable infusion pump.The whole pelvis received a total dose of 45 Gy of irradiation in 25 fractions over 5 wk.The interval from CRT completion to surgical intervention was planned to be approximately 6-8 wk.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 and routine defunctioning stoma construction were performed by one surgeon.The distal resection margin,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 and other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We used TRG to evaluate the tumor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CRT.We evaluated anal function outcomes using the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anal function scores after closure of the defunctioning stoma.RESULTS:The median distance from the lower margin of rectal cancer to the anal verge was 5 cm:6 cm in 9 patients,5 cm in 32 patients,4 cm in 10 patients,and 3 cm in 11 patients.Before receiving neoadjuvant CRT,45 patients(72.6%) had a cT3-4 tumor,and 21(33.9%) patients had a cN1-2 lymph node status.After CRT,30 patients(48.4%) had a greater than 50% clinical reduction in tumor size.The final pathology reports revealed that 33 patients(53.2%) had a ypT3-4 tumor and 12(19.4%) patients had ypN1-2 lymph node involvement.All patients completed the entire course of neoadjuvant CRT.Most patients developed only Grade 1-2 toxicities during CRT.Thirteen patients(21%) achieved a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Few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Nearly 90% of the defunctioning stomas were closed within 6 mo.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was 3.2%.Pathologic lymph node involvement was the only prognostic factor predicting disease recurrence(36.5% vs 76.5%,P = 0.006).Nearly 90% of patients recovered sphincter function within 2 year after closure of the defunctioning stoma.CONCLUSION:Neoadjuvant CRT followed by TME,combined with routine defunctioning stoma construction and high-volume surgeon experience,can provide excellent surgical quality and good local diseas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defunctioning stoma
下载PDF
Risk factors for nonclosure of defunctioning stoma and stoma-related complications among low rect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sphincter-preserving surgery 被引量:7
2
作者 Lin Zhang Wei Zheng +3 位作者 Jian Cui Yun-Long Wu Tian-Lei Xu Hai-Zeng Zhang 《Chronic Diseas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SCD 2020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Background::Defunctioning stoma is widely used to reduce anastomotic complications in rectal cancer surgery.However,the complications of stoma and stoma reversal surgery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Furthermore,in som... Background::Defunctioning stoma is widely used to reduce anastomotic complications in rectal cancer surgery.However,the complications of stoma and stoma reversal surgery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Furthermore,in some patients,stoma reversal failed.Here,we investigated the complications of defunctioning stoma surgery and subsequent reversal surgery and identify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failure of getting stoma reversed.Methods::In total,154 patients who simultaneously underwent low anterior resection and defunctioning stoma were reviewe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ir stoma got reversed or not.The reasons that patients received defunctioning stoma and experienced stoma-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the risk factors for failing to get stoma reversed were analysed.Results::The mean follow-up time was 47.54(range 4.0-164.0)months.During follow-up,19.5%of the patients suffered stoma-related long-term complications.Only 79(51.3%)patients had their stomas reversed.The morbidity of complications after reversal surgery was 45.6%,and these mainly consisted of incision-related complications.Multivariate analyses showed that pre-treatment comorbidity(HR=3.17,95%CI 1.27-7.96,P=0.014),postoperative TNM stage(HR=2.55,95%CI 1.05-6.18,P=0.038),neoadjuvant therapy(HR=2.75,95%CI 1.07-7.05,P=0.036),anastomosis-related complications(HR=4.52,95%CI 1.81-11.29,P=0.001),and disease recurrence(HR=24.83,95%CI 2.90-213.06,P=0.003)were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 defunctioning stoma to be permanent.Conclusions::Defunctioning stoma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symptomatic anastomotic leakage,but the stoma itself and its reversal procedure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of complications,and many defunctioning stomas eventually become permanent.Therefore,surgeons should carefully assess preoperatively and perform defunctioning stomas in very high risk patients.In addition,doctors should perform stoma reversal surgery more actively to prevent temporary stomas from becoming perma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l cancer Low anterior resection Anastomotic complications defunctioning stoma stoma reversal surgery
原文传递
预防性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患者应用顺行结肠灌洗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闯 从志杰 邱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5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预防性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患者应用顺行结肠灌洗法后的肠道准备效率及患者舒适度。方法将80例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的病例随机分成顺行灌洗组(40例)和传统灌肠组(40例),比较两种方法灌肠后,患者的主观感受、... 目的评价预防性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患者应用顺行结肠灌洗法后的肠道准备效率及患者舒适度。方法将80例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的病例随机分成顺行灌洗组(40例)和传统灌肠组(40例),比较两种方法灌肠后,患者的主观感受、灌肠时间和肠道清洁度。结果顺行灌洗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好于传统灌肠组,且该组的灌肠时间少于传统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灌洗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明显优于传统灌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造口顺行结肠灌洗法是预防性双腔造口患者肠道准备的理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造口 肠道准备 灌肠
下载PDF
选择性肠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患者中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培荣 安欣 +5 位作者 潘志忠 万德森 方淯靖 伍小军 李力人 卢震海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56-761,共6页
背景与目的:选择性肠造口是否能预防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减轻其影响各家报道不一,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后是否需要选择性行预防性肠造口。方法:收集1990至2007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选择性肠造口... 背景与目的:选择性肠造口是否能预防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减轻其影响各家报道不一,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后是否需要选择性行预防性肠造口。方法:收集1990至2007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选择性肠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作用的文献,将直肠癌前切除加选择性肠造口组与单纯直肠癌切除术组的吻合口漏发生率及需要再次手术的吻合口漏发生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符合要求的有7篇文章,7个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累计病例5040例。(1)选择性肠造口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合并OR值0.68(95%CI=0.45-1.02,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选择性肠造口未显著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后吻合口漏的发生。(2)选择性肠造口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需要再次手术的吻合口漏的影响:合并OR值0.33(95%CI=0.25-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性肠造口显著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后需要再次手术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论:选择性肠造口未能降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但能降低需要再次手术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对具有发生吻合口漏危险因素者应同时行选择性肠造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低位前切除 吻合口漏 肠造口 META分析
下载PDF
Risk Factors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Patients
5
作者 Xiang-nan YU Lu-ming XU +7 位作者 Ya-wen BIN Ye YUAN Shao-bo TIAN Bo CAI Kai-xiong TAO Lin WANG Guo-bin WANG Zheng WANG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2年第6期1256-1266,共11页
Objective Anastomotic leakage(AL)i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Defunctioning stoma(DS)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pproaches to prevent it;however,the effect of DS o... Objective Anastomotic leakage(AL)i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Defunctioning stoma(DS)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pproaches to prevent it;however,the effect of DS on the occurrence of AL remains controversial.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risk factors of AL and assess the effect of DS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patien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the data of 184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9.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overall AL incidence was 7.5%.Multivariat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males[odds ratio(OR)1.562]and T3–T4 stage(OR 1.729)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ll patients.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alysis,the AL incidence was 14.1%in the group with no DS and 6.4%in the DS group(P<0.001).The clinical AL(grade B+grade C)incidence was 12.4%in no DS group and 4.6%in the DS group(P<0.001).Conclusion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males and T3–T4 stag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AL.In addition,DS could reduce the rate of symptomatic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stomotic leakage risk factor defunctioning stom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余向南 徐鲁明 +3 位作者 宾雅雯 陶凯雄 王征 王国斌 《腹部外科》 2020年第4期297-300,305,共5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外科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并行前切除手术的311例病人临床资料,采用χ2...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外科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并行前切除手术的311例病人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吻合口漏发生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311例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直肠癌病人中23例(7.40%)发生吻合口漏。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显示吸烟史(χ2=11.390,P=0.001)、饮酒史(χ2=11.502,P=0.001)、糖尿病史(P=0.038)、预防性造口(χ2=6.659,P=0.010)与吻合口漏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预防性造口[P=0.015,OR=0.325,95%CI(0.131,0.807)]是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超低位直肠癌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4%;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相关;预防性造口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吻合口漏 预防性造口
下载PDF
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亢杰 王云海 +1 位作者 阿不都外力.吾守尔 徐艺可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2期4165-4170,共6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美国医学索引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发表的关于预防性...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美国医学索引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发表的关于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及文献。结果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52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预防性造口组270例,未预防性造口组254例)和15篇非随机对照研究(包括968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预防性造口组4358例,未预防性造口组5330例)。Meta分析显示,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预防性造口组有较低的临床吻合口瘘率(RR=0.31,95%CI 0.18-0.52,P〈0.05)和较低的瘘后再手术率(RR=0.31,95%CI 0.17-0.59,P〈0.05)。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预防性造口组有较低的吻合口瘘率(RR=0.70,95%CI 0.50-0.98,P〈0.05)、较低的瘘后再手术率(RR=0.30,95%CI 0.18-0.49,P〈0.05)和较低的瘘后病死率(RR=0.45,95%CI 0.28-0.72,P〈0.05)。结论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瘘后再手术率,因此建议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选择性应用预防性造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造口 直肠肿瘤 低位前切除 吻合口瘘 META分析
下载PDF
留置肛管与保护性造口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向欣 崔滨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2021-2024,共4页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概念普及以及手术器械的改进,保肛手术越来越多。目前吻合口瘘依然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吻合口瘘的发生与代谢性疾病、术前新辅助治疗、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血供、张力等因素相关。大多数文献认为...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概念普及以及手术器械的改进,保肛手术越来越多。目前吻合口瘘依然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吻合口瘘的发生与代谢性疾病、术前新辅助治疗、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血供、张力等因素相关。大多数文献认为留置肛管对于预防吻合口瘘有积极作用,但因为纳入标准的不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差。目前公认的预防吻合口瘘的方法是留置肛管和保护性造口,但是二者比较研究尚存争议。因此,期待未来开展更多的前瞻性与回顾性实验来比较研究留置肛管与保护性造口对直肠癌特别是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留置肛管 保护性造口 吻合口瘘
下载PDF
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马从超 吴胜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2期963-967,共5页
目的:评估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低位直肠癌术中实施预防性造口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将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与吻合口瘘相关的再手术率进行比较... 目的:评估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低位直肠癌术中实施预防性造口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将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与吻合口瘘相关的再手术率进行比较。结果:5项最近的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878例。Meta分析表明预防性造口能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及再手术的发生率,合并风险率分别为0.34(95%CI:0.22~0.53,P<0.00001)和0.27(95%CI:0.16~0.4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造口可有效的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与吻合口瘘相关的再手术率,且不影响术后直肠肠管功能;但是否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治疗 预防性造口 低位切除 META分析
下载PDF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预测与临床决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小宇 周波 曹先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探索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吻合口漏的风险预测模型,进一步运用决策曲线分析将其与传统经验模型比较,寻找最优模型,指导术中预防性造口的临床决策,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造口。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0月至2... 目的:探索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吻合口漏的风险预测模型,进一步运用决策曲线分析将其与传统经验模型比较,寻找最优模型,指导术中预防性造口的临床决策,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造口。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404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χ^(2)检验及Lasso分析筛选变量后,行Logistic回归寻找吻合口漏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再分别依据糖尿病、术前放化疗、血红蛋白、白蛋白、肿瘤距肛缘距离及本研究预测模型建立决策模型,绘制决策曲线,量化比较各决策模型及传统经验性预防造口对应阈值范围内的净获益率,评估临床获益情况。结果:男性(OR=4.490,95%CI:1.491~13.518)、输血(OR=5.822,95%CI:1.939~17.475)及肿瘤距肛缘的距离≤7 cm(OR=2.385,95%CI:1.086~5.237)为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为独立保护因素(OR=0.360,95%CI:0.165~0.785)。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3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669~0.841)。模型在0.05~1.00阈值范围内最优,净获益率为1%~6%。结论:男性、输血、肿瘤距肛缘的距离≤7 cm、机械性肠道准备为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影响因素。本文预测模型区分度及准确度较高,在0.1~0.2阈值范围内优于其它决策模型及临床经验性判断,临床获益率最高,可用于指导术中造口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漏 列线图 预防性造口 决策曲线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驷耿 李邓松 刘金炎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4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55例,根据有无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照组无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并统计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55例,根据有无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照组无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并统计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结局。结果两组均无一例在围手术期中死亡;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粪性腹膜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能降低吻合口瘘以及控制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回肠造口 直肠癌 保肛 腹腔镜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手术行预防性造口100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学信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0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低位直肠癌手术行预防性造口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预防性造口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未接受预防性造口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与分析低位直肠癌手术行预防性造口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预防性造口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未接受预防性造口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体重指数、术后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肿瘤距肛缘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梗阻率、切口感染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的8例吻合口瘘中有6例存在严重的腹痛症状,并表现出持续性高热,在引流管中可见粪液,另有2例患者合并腹腔感染,直至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观察组1例吻合口瘘于术后7d内出现,症状较为严重,且死亡。结论低位直肠癌手术行预防性造口可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手术 预防性造口 并发症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附506例报告)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新 周建平 +2 位作者 张丹华 盛伟伟 董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6例直肠癌手术病人临床资料。13个相关变量被列入研究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6例直肠癌手术病人临床资料。13个相关变量被列入研究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3%(32/506),其中1例合并直肠阴道瘘,1例合并直肠膀胱瘘。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病人年龄、吻合口位置、术前合并肠梗阻、术前白蛋白水平等与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肠道准备、引流管数量、Dukes病理分期、肿瘤远处转移、腹腔灌注化疗等因素未显示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如术前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n=1)、术前新辅助治疗(n=9)等由于样本量较小,未行相关统计分析。结论吻合口位置(腹膜反折下方)、术前合并肠梗阻、术前低白蛋白水平(<40g/L)等是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有2种以上危险因素的病人有较高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以及再手术风险,应进行预防性造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瘘 直肠癌前切除术 危险因素 预防性造口
原文传递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1243例报告)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俊 姚宏伟 +10 位作者 刘骞 申占龙 安勇博 石瑀 吴国聪 杨盈赤 杨鋆 王今 金岚 张军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7年7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243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512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480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51例)直肠...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7年7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243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512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480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5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34例,女509例;平均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25~89岁。所有患者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及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情况。(2)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将P<0.10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手术情况及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情况:12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直肠癌前切除术。1243例患者,219例行预防性造口,1024例未行预防性造口。1243例患者中,7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632%(70/1243)。其中A级漏19例[27.1%(19/70)],B级漏15例[21.4%(15/70)],C级漏36例[51.4%(36/70)]。(2)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病理学M分期是影响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χ^2=8.518,6.548,10.834,4.501,P<0.05)。将P<0.10的临床病理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男性、术中出血量≥100 mL是影响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250,1.949,95%可信区间为1.281~3.952,1.142~3.324,P<0.05)。预防性造口是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0.449,95%可信区间为0.201~1.001,P<0.05)。行预防性造口和未行预防性造口对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分级影响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行预防性造口患者术后C级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4.3%(1/7),未行预防性造口患者术后C级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5.6%(35/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0,P<0.05)。结论男性、术中出血量≥100 mL是影响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造口是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保护因素。对于男性、术中出血量较大患者,建议行预防性造口,从而能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危险因素 性别 术中出血量 预防性造口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回肠襻式造口与改良自闭式造口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明皓 汤东 +6 位作者 王伟 金芝祥 李智 张琪 吴晓清 唐小丽 王道荣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6期588-595,共8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改良自闭式造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采用改良自闭式造口与回肠襻式造口两种造口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9月~2018年8月期间6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改良自闭式造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采用改良自闭式造口与回肠襻式造口两种造口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9月~2018年8月期间6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防性造口实施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自闭式造口组25例,回肠襻式造口组35例。分析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及病理资料、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吻合口漏,改良自闭式造口组患者术后总住院时间为(8.68±0.95)天,回肠襻式造口组患者术后总住院时间为(14.46±1.20)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0,P<0.01),包括行一期造口及二期还纳手术的时间。改良自闭式造口组患者在院总花费为(59284.52±5712.63)元,回肠襻式造口组为(75128.77±10238.05)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9,P<0.01)。结论相比回肠末端襻式造口,改良自闭式造口住院时间少、住院费用低,避免了造口旁疝及造口脱垂等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可供选择的预造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回肠造口术 低位直肠癌 吻合口漏 预防性造口
原文传递
端角内陷式吻合用于腹腔镜直肠低位吻合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亮 谢志远 +3 位作者 张文涛 林浩 仲永 吕孝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dog ear"内陷式吻合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吻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8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均采用"dog ear"内陷... 目的探讨"dog ear"内陷式吻合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吻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8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均采用"dog ear"内陷式吻合技术,观察并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18例病人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两端角内陷式吻合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时间150(120~180)min。术后无吻合口漏病例,1例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术中均未行预防性造口。术后3个月时随访病人平均排便次数(3.6±1.3)次/d。病人术后总体生活质量评价(GQL)为(92.8±12.1)分。结论腹腔镜"dog ear"内陷式吻合在直肠癌手术中安全可行,消除了因"dog ear"存在所造成的潜在吻合口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低位前切除术 双吻合 吻合口漏 预防性造口
原文传递
系统评价预防性造口、术前放疗和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水平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叶颖江 蒋洪朋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8-45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预防性造口、术前放疗和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水平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自创刊日期至2017年12月止)中,公开发表的关于预... 目的系统评价预防性造口、术前放疗和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水平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自创刊日期至2017年12月止)中,公开发表的关于预防性造口、术前放疗和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水平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同时检索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clinieahrials.gov)查找研究尚未发表但数据已公布的研究。严格按照标准筛选文献后,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并提取数据资料: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以DerSimonian and Laird的方法学为基础的随机固定效应模型,并使用χ^2检验评估各研究间存在的异质性。结果20篇文献的7004例患者纳入研究,吻合口漏总发生率为7.0%(488例)。预防性造口组459例,未预防性造口组445例,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5.2%(24例)和17.3%(77例);术前放疗组2900例,未术前放疔组2946例,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6.5%(188例)和6.1%(179例);低位结扎组129例,高位结扎组125例,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4.7%(6例)和11.2%(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未进行预防性造口相比,预防性造口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降低(RR:0.33,95%CI:0.21~0.50,P〈0.00001);术前放疗组和未行术前放疗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80~1.38,P=0.72);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患者的术后吻合El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0,95%CI:0.20—1.23,P=0.13)。有关预防性造口和术前放疗RCT研究分别绘制的漏斗图较对称,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预防性造口能够有效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而术前放疗和高位结扎可能不会额外增加吻合口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漏 危险因素 预防性造口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临时性造口永久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汪欣宇 陶燃 +5 位作者 屈展 张宇 邓友铭 易嘉宁 邓牧野 刘蔚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0-785,共6页
目的临时性造口可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改善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然而,如果造口超过1年未能还纳,易转变为永久性造口,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为提高造口还纳率,本研究探讨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临时性造口成为永久性造口的相关危险因... 目的临时性造口可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改善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然而,如果造口超过1年未能还纳,易转变为永久性造口,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为提高造口还纳率,本研究探讨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临时性造口成为永久性造口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通外科接受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并临时性造口、术后完成随访的直肠癌病例资料。本研究中,临时性造口包括预防性造口(即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同时行造口手术)和挽救性造口(即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时未造口,但术后1个月内因出现吻合口漏或其他严重并发症需再次行造口手术)。共308例直肠癌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8例,女性110例,中位年龄56(48~65)岁。94例接受术中腹腔化疗,高位、中位和低位直肠肿瘤患者分别为64例、89例和155例。20例接受横结肠造口,288例接受回肠末端造口。2019年8—9月集中进行电话随访,详细了解患者造口还纳和未能还纳原因、肿瘤是否复发等情况。造口永久化定义为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造口仍无还纳。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临时性造口永久化相关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其中P<0.10的因素纳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54.3(32.4~73.8)个月,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37例。308例临时性造口患者中有247例(80.2%)还纳,还纳时间距造口手术时间中位数为4.5(3.5~6.1)个月。预防性造口患者还纳182例,还纳时间为4.2(3.4~5.5)个月;挽救性造口患者还纳65例,还纳时间为5.5(4.3~7.5)个月,两组还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87,P<0.001)。61例(19.8%)转变为永久性造口,其中预防性造口者45例,挽救性造口者1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导致临时性造口永久化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贫血、术中腹腔化疗、中位直肠肿瘤、横结肠造口、肿瘤病理分期、术后有局部复发及术后远处转移(均P<0.10)。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腹腔化疗(OR=1.961,95%CI:1.029~3.738,P=0.041),中位直肠肿瘤(OR=2.401,95%CI:1.195~4.826,P=0.014),横结肠造口(OR=3.433,95%CI:1.234~9.553,P=0.018)和术后远处转移(OR=8.282,95%CI:3.820~17.954,P<0.001)是临时性造口永久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术中腹腔化疗、中位直肠肿瘤、横结肠造口和术后远处转移的患者,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临时性造口存在造口永久化的风险,外科医师需谨慎考量以减少临时性造口永久化的风险,并充分告知患者以减少潜在的医疗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预防性造口 挽救性造口 永久性造口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原文传递
预防性造口永久化的危险因素和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泳霖 武爱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5-969,共5页
预防性造口是减少直肠癌术后症状性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约1/5的预防性造口存在无法还纳即预防性造口永久化问题,超出医生和患者的预期,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预防性造口永久化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原发肿瘤... 预防性造口是减少直肠癌术后症状性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约1/5的预防性造口存在无法还纳即预防性造口永久化问题,超出医生和患者的预期,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预防性造口永久化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原发肿瘤进展、围手术期死亡、肛门功能不良和患者意愿等。导致预防性造口永久化可能的因素包括有症状的吻合口漏、患者年龄、肿瘤位置、新辅助治疗、肛门功能、肿瘤TNM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以及医院因素等;涉及新辅助治疗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及随访期。充分的医患沟通决策、完善的肿瘤评估及患者功能评估、合理的综合治疗策略、细致的手术操作及质量控制和全程细致的围手术期管理等,是避免预防性造口永久化的重要环节。在治疗决策和患者沟通时,须清楚患者的诉求,避免不必要的保肛预期;对预防性造口永久化要充分告知。安全的手术操作、尤其是吻合,是避免预防性造口永久化的关键环节;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早期发现及干预,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预防性造口 永久化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预防性回肠造口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7
20
作者 裴炜 王锡山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373-376,共4页
吻合口漏是低位直肠癌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回肠造瘘在预防吻合口漏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笔者对回肠造瘘的还纳时机、无法还纳的原因、还纳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做相关综述,以期能为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还纳... 吻合口漏是低位直肠癌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回肠造瘘在预防吻合口漏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笔者对回肠造瘘的还纳时机、无法还纳的原因、还纳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做相关综述,以期能为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还纳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漏 低位前切除 预防性回肠造口 造口还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