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脉络膜上腔内眼外直肌包埋术后脉络膜血管的变化
1
作者 周晓伟 魏保庆 +2 位作者 于基政 林玉英 许加生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49-150,共2页
本实验采用兔“脉络膜上腔内眼外直肌包埋术”为动物模型,观察术后脉络膜血管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后脉络膜血管增多,尤其术后1个月~4个月内,血管增多明显,且伴有淋巴管增生。提示手术对改善脉络膜血供有一定作用,为“眼外肌”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脉络膜血管 治疗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的闪烁光和明视视网膜电图 被引量:3
2
作者 文峰 吴德正 +3 位作者 吴乐正 黄时洲 梁炯基 罗苔青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1-43,共3页
对45眼干性型和24眼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AMD)作30Hz刺激频率闪烁光和明视ERG检测,闪烁光ERG波形经傅里叶变换后取基波(30Hz)的相位和幅值作为特征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干性型AMD闪烁光EGR基波相位、幅值,明视红、白光b波幅值的异常率分... 对45眼干性型和24眼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AMD)作30Hz刺激频率闪烁光和明视ERG检测,闪烁光ERG波形经傅里叶变换后取基波(30Hz)的相位和幅值作为特征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干性型AMD闪烁光EGR基波相位、幅值,明视红、白光b波幅值的异常率分别为48.89%、8.89%、8.89%及10.11%,异常率间有显著差异(P<0.01)。视力正常的早期AMD中,基波相位仍有较高的异常率。湿性型AMD的基波相位与幅值的异常率分别为62.50%和45.84%。两型AMD基波幅值、明视ERG b波幅值间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幅值异常与病变程度有关,基波相位是检测AMD早期视功能变化的较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老年人 视网膜电图
原文传递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与后路锥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国强 李少波 +2 位作者 李炎 谢肇 周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1期6151-6155,共5页
目的:对比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与后路锥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70例椎管狭窄伴或不伴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Dynesys组与后路锥间融合术组。前者行椎板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后者行减压术并锥间融合术,术后... 目的:对比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与后路锥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70例椎管狭窄伴或不伴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Dynesys组与后路锥间融合术组。前者行椎板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后者行减压术并锥间融合术,术后随访24个月,对比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椎间隙高度、活动度及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结束时ODI指数、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0DI指数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两组固定节段间隙均较手术前明显增加(P<0.05),Dynesys组L4-5节段、L5-S1节段活动度大为下降(P<0.05),融合术组相应节段均融合良好,无活动度。3Dynesys组头侧相邻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无明显变化,融合术组头侧相邻节段较术前活动度明显增加(t=2.286,P=0.026),两组术头侧相邻节段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03)。4随访结束时Dynesys组有1例(2.6%)患者S1节段出现1根螺钉松动,邻近节段未见退变病例;融合组有4例(12.5%)邻近节段出现Ⅰ-Ⅱ度退变,两组邻近节段退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39)。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植入手术与传统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术后短期内效果相当,前者对邻近节段活动性的影响小于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 后路椎间融合术 活动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