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谭云龙 周东丰 +3 位作者 邹义壮 曹连元 苏建民 姚付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迟发性运动障碍(TD)、非TD精神分裂症患者(TD-)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探索外周BDNF浓度与TD的关系。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SIA),检测104例TD、46例TD-患者和44名正常人血清BDNF、浓度,选... 目的 通过比较迟发性运动障碍(TD)、非TD精神分裂症患者(TD-)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探索外周BDNF浓度与TD的关系。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SIA),检测104例TD、46例TD-患者和44名正常人血清BDNF、浓度,选取46例一般状况与TD-组匹配的TD患者与TD-、正常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进行比较;对104例TD患者血清BDNF浓度与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各项分值之和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6例TD和TD-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D与T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04例TD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AIMS各项分值之和的相关系数为0.359,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0.001。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BDNF浓度下降,伴发TD的患者异常运动严重程度与BDNF水平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伴发与非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状况比较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翠文 谭云龙 +4 位作者 曹连元 邹义壮 苏建民 姚付新 周东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伴发与非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状况间存在的差异及可 能的机理。方法采用成人书氏智力(WAIS)、韦氏记忆(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词汇流畅性 (VFT)、Stroop测验(WCT),对一般状况匹配的伴... 目的探讨伴发与非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状况间存在的差异及可 能的机理。方法采用成人书氏智力(WAIS)、韦氏记忆(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词汇流畅性 (VFT)、Stroop测验(WCT),对一般状况匹配的伴发(53例,TD组)与非伴发(55例,非TD组)TD慢性精神分裂症 患者进行检测,以综合评定2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其认知损伤的差异。结果在WAIS操作、言语及全量表智商、 WMS的记忆商、VFT的所有指标上,TD组显著差于非TD组(P<0.05);而2组在WCST除完成分类数外的其他指 标及WCT的各指标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伴发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 更明显,这可能与抗精神病药导致的神经元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龙彬 朱丽萍 +2 位作者 张野 江三多 高哲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巴胺转运体 (DAT1)基因小卫星多态与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的关联性。 方法 :采用Amp FLP技术 ,对 99例精神分裂症伴TD患者和 12 0名正常人的DA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 ,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 结果 :... 目的 :探讨多巴胺转运体 (DAT1)基因小卫星多态与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的关联性。 方法 :采用Amp FLP技术 ,对 99例精神分裂症伴TD患者和 12 0名正常人的DA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 ,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 结果 :共观察到 5种等位基因 :32 0bp、36 0bp、4 4 0bp、4 80bp和 5 2 0bp。经吻合度检验 ,TD组和正常对照组DAT1基因各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法则。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TD组中仅 36 0bp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减少 (P <0 0 5 )。经关联性分析 ,DAT1基因该多态与TD不相关联。在TD组中 ,基因型频数及等位基因频数与病程、家族史、药物、剂量和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 (AIMS)评分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DAT1基因该位点多态可能与TD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多巴胺转运体基因 小卫星多态
下载PDF
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媛媛 王珏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18-219,222,共3页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D)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征。方法:对70例TD患儿的临床及EEG资料进行比较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TD患儿中EEG正常63例(90%),异常7例(10%)。其中4例表现为典型的癫癎样放电,另3例表现为阵发高幅θ节律。结论:本...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D)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征。方法:对70例TD患儿的临床及EEG资料进行比较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TD患儿中EEG正常63例(90%),异常7例(10%)。其中4例表现为典型的癫癎样放电,另3例表现为阵发高幅θ节律。结论:本组病例EEG的异常率与患儿的发病性别、病程、分娩方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EEG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障碍 脑电图 临床
下载PDF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秦英杰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6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抽取病例进行分析,共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伴TD患者,其中50例主要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另外50例在... 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抽取病例进行分析,共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伴TD患者,其中50例主要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另外50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①两组PAN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各项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AIM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的AI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IM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法,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精神分裂症状获得改善,而且针对患者伴TD问题所引起的不自主运动症状同样具有积极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慢性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td)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丙戊酸钠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尹秀如 谢宝钦 +10 位作者 蒋龙 武浩然 李志文 张东坡 张玉英 王克强 刘秀丽 赵淑霞 刘珍 霍绪平 高顺卿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 8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且符合TD诊断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丙戊酸钠和安慰剂治疗。采用异常不自主运...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 8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且符合TD诊断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丙戊酸钠和安慰剂治疗。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 (AIM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及副反应量表 (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 4周AIMS评分有显著下降 ,治疗后 6周较对照组显著为低。有效率 6 4 1% ,显著较对照组的2 5 0 %为高。 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TD有效 ,但以低剂量为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迟发性运动障碍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致迟发性运动障碍1例
7
作者 吴菲 张莹洁 徐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导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少见文献报告。本文报告1例高龄女性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年后,出现不自主口-舌-颊动作,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导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少见文献报告。本文报告1例高龄女性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年后,出现不自主口-舌-颊动作,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评分为12分,诊断为TD,停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未作其它处理。停药后TD症状在短暂加重后逐渐减轻,1年后完全消除,再评AIMS为0分。其转归较为特殊,有别于以往关于TD“不可逆”的普遍认识,值得同行关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可逆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锥体外系反应 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 不自主运动 转归
下载PDF
Self-Absorption Effects on Electron Temperature-Measurements Utilizing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Techniques 被引量:1
8
作者 Shawqi A. M. Mansour 《Optics and Photonics Journal》 2015年第3期79-90,共12页
In the present work, we have studied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aluminum alloy plasma produced by the fundamental (1064 nm) of a Q-switched Nd:YAG laser by placing the target material in ai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h... In the present work, we have studied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aluminum alloy plasma produced by the fundamental (1064 nm) of a Q-switched Nd:YAG laser by placing the target material in ai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four Al I-neutral lines at 308.21, 309.27, 394.40 and 369.15 nm as well as Al II-ionic lines at 281.61, 385.64 and 466.30 nm ar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Te using Saha-Boltzmann plot method. The neutral aluminum lines were found to suffer from optical thickness which manifested itself on the form of scattered points around the Saha-Boltzmann line. The isolated optically thin hydrogen Hα-line at 656.27 nm appeared in the spectra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as used to correct the Al I-lines which contained some optical thickness. The measurements were repeated at different delay times ranging from 1 to 5 μ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duced electron temperatures from aluminum neutral lines before correction against the effect self-absorption to that after correction revealed a precise value in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ure that, in case of the presence of self-absorption effect the temperature varies from (1.4067 - 1.2548 eV) as the delay time is varied from 0 to 5 μs. Whereas, in the case of repairing against the effect, it varies from (1.2826 - 0.8961 eV) for the same delay time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Induces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SELF-ABSORPTION (SA) Saha-Boltzmann PLOT Delay Time (td)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Ne) Plasma Temperature (Te)
下载PDF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保华 谭云龙 +7 位作者 王志仁 张五芳 杨甫德 卞清涛 韩笑乐 江述荣 杨贵刚 周东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疗效.方法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给予1 Hz(低频)和10 Hz(高频)的rTMS治疗4周,每周治疗5d.中间休息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疗效.方法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给予1 Hz(低频)和10 Hz(高频)的rTMS治疗4周,每周治疗5d.中间休息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和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ESES)评定,评分变化作为疗效和副反应评价指标.结果 低频组经rTMS治疗后只有上肢的不自主运动改善[治疗前(2.6±1.0)分,治疗后(1.8±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经rTMS治疗后多个量表分下降,其中上肢[治疗前(1.9±1.2)分,治疗后(0.8±0.9)分]、唇及口周[治疗前(1.0±0.8)分,治疗后(0.3±0.5)分]和舌[治疗前(2.6±0.9)分,治疗后(1.7±0.9)分]及总量表分[治疗前(7.7±3.0)分,治疗后(4.2±1.7)分]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另外,两组间在下肢和总量表分减分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治疗TD有效,且高频(10 Hz)组治疗TD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疗效
原文传递
氯化锂对迟发性运动障碍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刘红 王玉芬 +2 位作者 李小梅 高正科 赵淑颖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5年第11期759-762,766,共5页
目的研究氯化锂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T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腹腔注射SD大鼠制作TD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迟发性运动障碍(TD)... 目的研究氯化锂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T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腹腔注射SD大鼠制作TD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迟发性运动障碍(TD)组、治疗组l(Li1组,氯化锂1 mmol/kg)、治疗组2(Li2组,氯化锂2 mmol/kg)和治疗组3(Li3组,氯化锂3 mmol/kg)。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纹状体区凋亡细胞和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TD组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提高[(0.388 9±0.054 9)对(0.187 1±0.038 9)];与TD组比较,氯化锂各剂量组的凋亡阳性细胞均减少,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03 3±0.087 2),(0.281 3±0.087 1)和(0.270 6±0.059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相比,TD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Bcl-2比值增加,计算平均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D组比较,氯化锂各剂量组Bcl-2表达显著增加,Bax表达减少,计算平均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纹状体区神经元凋亡可能参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氯化锂可能对T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上调纹状体Bcl-2和降低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td) 细胞凋亡 Bcl-2 BAX 氯化锂
原文传递
Extracting the time delay signature of coupled optical chaotic systems by mutual statistical analysis
11
作者 Xinhua ZHU Mengfan CHENG +2 位作者 Lei DENG Xingxing JIANG. Deming LIU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EI CSCD 2017年第4期378-387,共10页
The time delay (TD) signature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in optical chaos-based applications. The feasi- bility of extracting the TD has been a crucial issue tha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appli... The time delay (TD) signature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in optical chaos-based applications. The feasi- bility of extracting the TD has been a crucial issue tha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applica- tions. In this paper, statistical analys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extract the TD signature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coupled optical chaos systems. More specifically, a mutually coupled semiconductor laser chaotic system, an intensity-coupled electro-optic chaotic system, and a phase-coupled electro-optic chaotic system are studied in detail. These systems are proposed to resist the attack strategies against the TD signature. They are proved to be effective under statistical analyzes, such as the self- correlation fimction (SF) and mutual information (MI). However, only a single output has been considered for the attack process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TD signature can still be extracted by analyzing the mutual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output signals which are generated simultaneously by the coupled system.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the extraction strategy is effective for a wide parameter range in these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chaotic system chaos electro-opticnonlinear system time delay td conceal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