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3,5,6-三氯-2-吡啶酚降解菌Delftia sp.DFT的分离鉴定及降解途径研究
1
作者 贾楠 岳彩旭 +3 位作者 吕雪茹 王雪婷 丁宁 王圣惠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100,共12页
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农药残留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的有效方法,但其降解机制并不清楚。为探究TCP完整的代谢途径和降解机制。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田土壤中分离了一株TCP降解细菌,并分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检... 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农药残留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的有效方法,但其降解机制并不清楚。为探究TCP完整的代谢途径和降解机制。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田土壤中分离了一株TCP降解细菌,并分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检测了菌株的降解性能,并鉴定了其代谢产物。该菌株为Delftia sp.DFT菌,它能在48 h内对50 mg/L的TCP降解率达34.28%,同时也能降解3,5-二氯-2-吡啶醇、6-氯-2-吡啶醇和2-羟基吡啶等其他氯代吡啶类化合物。在降解TCP过程中,共鉴定了12种不同的TCP代谢产物。初步推测水解-氧化脱氯途径、还原脱氯途径、反硝化及烷基化途径可能共同参与了菌株DFT对TCP的降解。据文献调研,这是首次在Delftia sp.菌中发现有四种可能的TCP代谢途径的报道,这为纯培养物中的TCP降解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 6-三氯-2-吡啶酚 降解菌 分离鉴定 代尔夫特菌 降解途径
下载PDF
添加Delftia sp.B9对土壤Cd形态分布及水稻吸收积累Cd的影响
2
作者 刘玉玲 姚俊帆 +4 位作者 丁司铎 伍德 张朴心 铁柏清 罗斯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9-1348,共10页
为探究耐镉细菌Delftia sp.B9(菌株B9)对土壤镉(Cd)形态、水稻吸收Cd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盆栽种植试验,在中度Cd污染土壤中施加不同添加量的菌株B9,并将最佳添加量应用在田间试验中验证菌株B9对土壤Cd的钝化作用及降... 为探究耐镉细菌Delftia sp.B9(菌株B9)对土壤镉(Cd)形态、水稻吸收Cd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盆栽种植试验,在中度Cd污染土壤中施加不同添加量的菌株B9,并将最佳添加量应用在田间试验中验证菌株B9对土壤Cd的钝化作用及降低稻米Cd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与对照(CK)相比,菌株B9不同添加量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DTPA提取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4.72%~15.65%,糙米Cd含量显著降低22.87%~59.90%。其中,菌株B9添加量为1.28 g·盆^(-1)(T2)时,土壤Cd的钝化效果及降低稻米Cd效果最好。与CK相比,T2处理可显著促进土壤弱酸可溶态Cd向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Cd转化。同时,T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ACE、Chao1、Shannon)均显著增加,菌株B9所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小区(株洲)早晚稻及大区(浏阳)中稻试验中,菌株B9添加量为12.50 g·m^(-2)时,稻米中Cd含量较对照组降低28.38%~91.43%。研究表明,添加菌株B9可降低土壤Cd潜在风险,降低中度Cd污染土壤中水稻吸收积累Cd的量,使稻米Cd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ftia sp.B9 形态 稻米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Delftia sp. B9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玉玲 彭鸥 +4 位作者 铁柏清 刘亦婷 罗海艳 李丹阳 刘寿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55-1863,共9页
为探讨耐镉细菌Delftia sp.B9对镉(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吸收积累Cd的影响,以两种水稻(华润2号、深两优5814)为材料,研究水稻在3种Cd胁迫浓度(0、0.01、0.1 mg·L^-1)下添加Delftia sp.B9菌液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积累Cd的影响... 为探讨耐镉细菌Delftia sp.B9对镉(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吸收积累Cd的影响,以两种水稻(华润2号、深两优5814)为材料,研究水稻在3种Cd胁迫浓度(0、0.01、0.1 mg·L^-1)下添加Delftia sp.B9菌液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浓度为0.1 mg·L^-1时,Delftia sp.B9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少2.87 mg·L^-1,产铁载体相对含量下降17.34%。Cd胁迫浓度为0.1 mg·L^-1时,添加Delftia sp.B9菌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耐性系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d胁迫下添加Delftia sp.B9菌液的处理(T3)与对照(T1)相比能显著增加两种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添加Delftia sp.B9显著降低两种水稻幼苗根、茎、叶中Cd含量,使华润2号根、茎、叶中Cd含量分别降低63.81%、67.59%、70.84%,使深两优5814根、茎、叶中Cd含量分别降低75.95%、74.84%、80.81%。研究表明,耐镉细菌Delftia sp.B9可促进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增加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株高,并降低根、茎、叶中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ftia sp.B9 CD胁迫 铁载体 叶绿素
下载PDF
A novel and complete gene cluster involv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aniline by Delftia sp. AN3 被引量:10
4
作者 ZHANG Tao ZHANG Jinglei +1 位作者 LIU Shuangjiang LIU Zhipe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17-724,共8页
A recombinant strain, Escherichia coli JM109-AN1, was obtained by constructing of a genomic library of the total DNA of Delftia sp. AN3 in E. coli JM109 and screening for catechol 2,3-dioxygenase activity. This recomb... A recombinant strain, Escherichia coli JM109-AN1, was obtained by constructing of a genomic library of the total DNA of Delftia sp. AN3 in E. coli JM109 and screening for catechol 2,3-dioxygenase activity. This recombinant strain could grow on aniline as sole carbon, nitrogen and energy source. Enzymatic assays revealed that the exogenous genes including aniline dioxygenase (AD) and catechol 2,3-dioxygenase (C230) genes could well express in the recombinant strain with the activities of AD and C230 up to 0.31 U/mg wet cell and 1.92 U/mg crude proteins, respectively. The AD or C23O of strain AN3 could only catalyze aniline or catechol but not any other substituted substrates. This recombinant strain contained a recombinant plasmid, pKC505-AN1, in which a 29.7-kb DNA fragment from Delftia sp. AN3 was inserted. Sequencing and open reading frame (orfs) analysis of this 29.7 kb fragment revealed that it contained at least 27 orfs, among them a gene cluster (consisting of at least 16 genes, named danQTA1A2BRDCEFG1HIJKG2)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lete metabolism of aniline to TCA-cycle intermediates. This gene cluster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main parts, the upper sequences consisted of 7 genes (danQTA1A2BRD) were predicted to encode a multi-component aniline dioxygenase and a LysR-type regulator, and the central genes (danCEFG1HIJKG2) were expected to encode meta-cleavage pathway enzymes for catechol degradation to TCA-cycle intermediates. Unlike clusters tad from 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 and tdn from Pseudomonas putida UCC22, in this gene cluster, all the genes were in the same transcriptional direction. There was only one set of C230 gene (danC) and ferredoxin-like protein gene (danD). The presence of only one set of these two genes and specificity of AD and C230 might be the reason for strain AN3 could only degrade aniline. The products of danQTA1A2BRDC showed 99%-100% identity to those from Delftia acidovorans 7N, and 50%-85% identity to those of tad cluster from D. tsuruhatensis AD9 in amino acid residues. Besides this dan cluster, the 29.7 kb fragment also contained genes encoding th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 and transposases which might be needed for transposition of the gene cluster.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and plasmid curing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the dan cluster might be encoded on the chromosome of strain AN3. The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for the dan cluster of Delftia sp. AN3 is DQ661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LINE BIODEGRADATION delftia sp. AN3 genomic library aniline degradative gene cluster
下载PDF
Sphingobium sp.和Delftia sp.复合降解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许甜甜 陈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将已分离获得的两株苯酚降解菌Sphingobium sp.和Delftia sp.按1∶1(V/V)复合后降解苯酚的效果显著.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得出影响两株菌复合降解苯酚的3个主效应因素分别是pH,苯酚,接种量;并由单因素试验得出复合降解苯酚的有... 将已分离获得的两株苯酚降解菌Sphingobium sp.和Delftia sp.按1∶1(V/V)复合后降解苯酚的效果显著.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得出影响两株菌复合降解苯酚的3个主效应因素分别是pH,苯酚,接种量;并由单因素试验得出复合降解苯酚的有利条件是:pH 6.0,接种量3.5%,苯酚的复合降解率随苯酚含量的增高而降低.在这个条件下,两株菌1∶1(V/V)复合后28 h内即可将500 mg.L-1苯酚完全降解,比单个菌株降解苯酚明显缩短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sphingobium sp. delftia sp. 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
下载PDF
新筛选菌种Delftia sp.XYJ6生物降解苯胺的途径(英文) 被引量:13
6
作者 肖诚斌 宁君 +2 位作者 闫海 孙旭东 胡继业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00-505,共6页
A promising gram-negative bacterial strain for the biodegradation of aniline as the sole carbon, nitrogen and energy sources was successfully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Delftia sp. XYJ6.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pH... A promising gram-negative bacterial strain for the biodegradation of aniline as the sole carbon, nitrogen and energy sources was successfully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Delftia sp. XYJ6.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pH for both the growth of Delftia sp. XYJ6 and the biodegradation of aniline were 30°C and 7.0, respectively. Initial aniline of 2000 mg·L-1 could be completely removed by the strain at 22 h, which showed that Delftia sp. XYJ6 had a strong ability in the biodegradation of aniline. It indicated that aniline was firstly converted to catechol catalyzed by aniline dioxygenase as a first product, which was then further biodegraded to cis,cis-muconic acid catalyzed by the catechol 1,2-dioxygenase of Delftia sp. XYJ6 as a second product. Cis,cis-muconic acid could also be further biodegraded to other small compound again. The pathway for the biodegradation of aniline by Delftia sp. XYJ6 was not previously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苯胺 分离 delftia sp 有机化学
下载PDF
城市河流来源脱氮菌Delftia sp.B07的分离及其脱氮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辉蓉 柳新月 +2 位作者 徐芳芳 杨雪薇 黎双飞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93-601,共9页
从深圳大沙河污染水样中,通过异养硝化培养基富集和BTB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通过形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鉴定为戴尔福特菌属(Delftia sp.)。随后在好氧条件下,以丁二酸钠为碳源,分别以硫酸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钾... 从深圳大沙河污染水样中,通过异养硝化培养基富集和BTB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通过形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鉴定为戴尔福特菌属(Delftia sp.)。随后在好氧条件下,以丁二酸钠为碳源,分别以硫酸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钾为唯一氮源,研究该菌株在贫营养条件下的脱氮能力。结果表明,培养6h后NH3-N、25h后NO2--N和25h后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69.53%、52.74%和92.57%。在整个氨氧化的过程中,没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积累;在去除亚硝酸盐的过程中,先积累了少量的硝酸盐(0.16mg/L),最终减少至零。此外,通过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考察初始pH值、C/N、温度和摇床转速对菌株B07脱氮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脱氮条件:初始pH=7.2,C/N=9.3,温度=30℃,摇床转速=155r/min。综上,从城市河流中分离到一株土著脱氮菌株B07能够独立完成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在修复污染水体中具备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尔福特菌属 异养硝化 好氧反硝化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
8
作者 万程 牟临杰 +4 位作者 张兴逵 李俊君 李智高 王向鹏 汤志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3个年级研究生共60名,按入科顺序分为传统教学组、CBL+PBL组及CBL+PBL+SP组,每组20名。进行3个月的入科培训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病历质量、SP评价及自我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BL+PBL组、CBL+PBL+SP组课后的基本理论、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SP组的查体、腰穿及影像资料判读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SP综合评价成绩、学生满意度、技能和知识吸收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动机、理解力、师生互动、课程所花时间、课后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完成课题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知识理解及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sp 研究生 神经外科 教学模式 临床技能 自我感知能力
下载PDF
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
9
作者 王珺 吉凯 +2 位作者 高波 刘琳 杨婷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8-06至2020-06在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充填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试验...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8-06至2020-06在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充填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试验组采用iRoot SP冷侧法。比较两组根管充填效果、临床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咀嚼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根管充填效果和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4.13±0.79)vs.(5.11±0.98)]及1个月[(2.45±0.37)vs.(3.11±0.67)]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咬合力[(131.25±11.21)lbs vs.(120.34±14.09)lbs]及咀嚼效率[(90.12±4.13)%vs.(78.98±7.4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中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充填效果和疗效与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基本相同,但iRoot SP冷侧法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咀嚼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根管治疗 iRoot sp冷侧法 垂直加压法 咀嚼 疼痛
下载PDF
SPS监管差异对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视角
10
作者 董银果 吴宇森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利用2022年中国对157个国家(地区)出口50种果蔬类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基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视角,实证分析SPS监管差异对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监管差异抑制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的二元... 利用2022年中国对157个国家(地区)出口50种果蔬类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基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视角,实证分析SPS监管差异对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监管差异抑制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即贸易成本效应大于竞争优势效应,贸易成本效应抑制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而竞争优势效应仅促进集约边际;SPS监管差异对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以及对蔬菜农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更大;杀菌剂监管差异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具有抑制作用,而杀虫剂监管差异仅抑制集约边际。据此,提出对标国际高标准SPS措施、帮助中小型企业克服技术难关、宣传食品安全理念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监管差异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果蔬类农产品 出口二元边际
下载PDF
退火对SP-700合金板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11
作者 赵天章 杨震 +3 位作者 王珏 韩颖杰 付和国 庾雅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7-811,共15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单向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P-700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合金板材的晶粒等轴化程度提高;当退火温度为780℃时,退火织...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单向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P-700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合金板材的晶粒等轴化程度提高;当退火温度为780℃时,退火织构类型基本不变;当退火温度为860℃时,初生α相向次生α相的转变形成了新的织构;经900℃退火后,组织类型转变为网篮组织,织构类型为棱锥织构和R型织构。α相的棱锥织构取向是造成原始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原因;晶内亚结构在变形初期对滑移系的阻碍作用影响了板材在不同方向上的室温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内亚结构的消除和新的织构取向的产生导致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增强。此外,晶粒形貌和相含量的差异也会导致各向异性的变化。原始板材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且不同方向的断口特征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sp-700合金板材 微观组织 织构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基于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教学特点探讨PBL联合SP教学法在针灸临床学的应用
12
作者 罗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生,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针对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开设针灸临床学这门综合性和临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用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相关的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以期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同时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模拟问题,培养学生实际临证思辨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的衔接能力,增强学生的针灸综合临证思辨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升本 针灸临床学 PBL教学法 sp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黄爱民 梁月秀 +2 位作者 归楠楠 潘重免 潘含义 《科技风》 2024年第9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84名妇科见习生,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见习生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名)以及观察组(42名)。对照组见习生接受情景模拟案例教...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84名妇科见习生,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见习生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名)以及观察组(42名)。对照组见习生接受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式,观察组见习生接受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比较两组见习生以下指标: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满意程度。结果:对比两组见习生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对比两组见习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对比两组见习生教学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妇科见习教学中实行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能显著提升见习生实践成绩与理论成绩,能提升见习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并能促使见习生对教师教学工作满意度提升,故具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案例 sp教学法 产科 见习教学
下载PDF
SP联合PBL教学法对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14
作者 李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期0168-0171,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明确标准化病人(SP)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 研究期间从2021年1月开始,直至2023年3月结束,研究主体选择:在我院的70名护理实习护生。根据是否实施SP联合PBL教学法的情况将护生分为... 本研究旨在评估明确标准化病人(SP)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 研究期间从2021年1月开始,直至2023年3月结束,研究主体选择:在我院的70名护理实习护生。根据是否实施SP联合PBL教学法的情况将护生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旨在了解SP联合PBL教学方法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影响。结果 分析:探究组护生自我管理能力为(89.73±5.13)分,对照组为(82.34±5.76)分,t值为5.599,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信息能力为(94.43±4.82)分,对照组为(88.79±5.04)分,t值为4.784,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学习合作能力为(86.27±5.01)分,对照组为(80.12±5.82)分,t值为4.737,P值为0.000,探究组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护生相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价值(P<0.05)。探究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为(95.12±4.62)分,对照组为(89.73±5.76)分,t值为4.318,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实践成绩为(93.24±5.73)分,对照组为(88.12±6.42)分,t值为3.520,P值为0.000实习考核理论与实践成绩探究组护生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探究组教学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77.14%,卡方值为4.200,P值为0.040,探究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选用SP与PBL联合教学法,可以良好提升护理教学质量,表现在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实习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三方面,可见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广泛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 PBL 护理带教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15
作者 全苗苗 马青云 +4 位作者 杨理 谢晴宜 戴好富 郝玉娥 赵友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外和紫外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4-epi-lignicol(1)、lignicol(2)、6-demethylkigelin(3)、6,8-dihydroxy-3,4,7-trimethylisocoumarin(4)、6,7-dimethoxymellein(5)、musaone A(6)、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te(7)、3-吲哚甲醛(8)、吲哚-3-乙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其中化合物1为未发表的化合物,文章通过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static circular dichroism, ECD)计算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对这些化合物分别进行抗氧化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0有弱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haeosphaeriopsis sp.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16
作者 齐鑫 陈伟豪 +3 位作者 林秀萍 肖姣 王俊锋 刘永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最终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吲哚-3-甲醛(1H-indole-3-carboxaldehyde)(1)、吲哚-3-乙酸甲酯(methyl indole-3-acetate)(2)、环(L-脯氨酸-L-缬氨酸)(cyclo-L-prolyl-L-valine)(3)、brevianamide F(4)、asperterreusine A(5)、talaisocoumarin A(6)、3-甲基-6-羟基-8甲氧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yl-6-hydroxy-8-methoxy-3,4-dihydroisocoumarin)(7)、3-甲氧基-6,8-二羟基-3-甲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oxy-6,8-dihydroxy-3-methyl-3,4-dihydroisocoumarin)(8)、4-hydroxykigelin(9)和de-O-methyldiaporthin(10)。结论化合物按结构类型可分为生物碱和聚酮类等,化合物4~8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在4 mg·mL^(-1)浓度下,均未显示出抗细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共附生真菌 Aspergillus sp.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石榴蔗糖代谢相关酶SPS和INV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17
作者 冯立娟 李英朋 +3 位作者 王传增 尹燕雷 郭琳 谭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是蔗糖代谢的关键调控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鉴定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二级结构、亚细...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是蔗糖代谢的关键调控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鉴定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从石榴基因组中鉴定出4个SPS基因和11个INV基因,其编码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家族成员间特征motif数量和种类大致相同,蛋白结构高度保守;这些蛋白不均匀地分布在染色体上,均定位于叶绿体中,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与巨桉同源性较高;不同SPS和INV基因在石榴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PgINV3在9月15日(果实增大期)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本研究结果对解析石榴果实中蔗糖代谢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spS基因 INV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金刚纂内生真菌Irpex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18
作者 黄磊 邱仕瑜 +3 位作者 鲁松梅 陈世伟 韦霁芮 周敏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5-59,68,共6页
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 L.)内生真菌Irpex sp.的液体发酵产物进行提取与分离,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IrpexIacteC(1)、IrpexIacteD(2)、5-(4-Oxopentyl)furan-2-carbaldehyde(3)... 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 L.)内生真菌Irpex sp.的液体发酵产物进行提取与分离,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IrpexIacteC(1)、IrpexIacteD(2)、5-(4-Oxopentyl)furan-2-carbaldehyde(3)、22-tetraen-3-one(4)、IrlactinL(5)、IrlactinK(6)、IrlactinI(7)、Davotremulane B(8)、(+)-(1R,6S,7S)-Tremul-2-ene-12(11)-lactone(9),其中,3个为呋喃衍生物,5个为倍半萜化合物,1个为甾醇类化合物;化合物3,4,8,9为首次从耙齿菌属Irpex sp.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纂 内生真菌 Irpex sp. 倍半萜
下载PDF
一株溶藻菌 Zobellella sp. B307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9
作者 马双慧 白洁 +4 位作者 孙鹏飞 王登宇 相壮壮 李辉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抑藻途径为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间接溶藻,72 h的溶藻率高达91%。溶藻过程中藻细胞壁破损,叶绿素a和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藻细胞的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溶藻物质对藻细胞造成的强烈氧化损伤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热休克蛋白基因(HSP)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溶藻物质激发藻细胞产生的ROS在激活抗氧化系统的同时诱导产生HSP70,二者联合清除ROS以减缓藻细胞受应激损伤的程度;A.pacificum的网格蛋白基因(Clathrin)表达量显著上调,表示由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明显增强,进而说明为减轻光合营养功能受损造成的影响,藻细胞的异养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诠释菌藻关系,更为探究赤潮治理的生物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亚历山大藻 溶藻细菌 溶藻机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怀山药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20
作者 盛蒙珂 赵莹菲 +3 位作者 田若丹 文春南 刘淼 麻兵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2-985,962,共5页
以一株怀山药内生毛壳菌Chaetomium sp.L-45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对毛壳菌进行大米发酵,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分离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利用NMR、HR-ESI-MS等... 以一株怀山药内生毛壳菌Chaetomium sp.L-45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对毛壳菌进行大米发酵,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分离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利用NMR、HR-ESI-MS等波谱解析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从目标菌株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甲氧基-5-羟基-6-丙基-苯甲酸(1)、5-异戊烯基-吲哚-3-羧酸(2)、lecanorin(3)和麦角甾醇(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系首次从毛壳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壳菌 次生代谢产物 提取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