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urban expansion on regional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被引量:27
1
作者 DU Yin XIE Zhiqing +2 位作者 ZENG Yan SHI Yafeng WU Jing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7年第4期387-398,共12页
Based on non-radiance-calibrated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imagery from 1992 to 2003, urban land area statistical data,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 retrieved by MODIS and NOAA/AVHRR data, the ... Based on non-radiance-calibrated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imagery from 1992 to 2003, urban land area statistical data,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 retrieved by MODIS and NOAA/AVHRR data,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regional climatic trend cf temperatur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YRD) was analyze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a significant urbanization process from 1992 to 2003 in the YRD. Four city clusters of Nanjing-Zhenjiang-Yangzhou, Suzhou-Wuxi-Changzhou, Shanghai and Hangzhou Bay form a zigzag city belt. The increase rate of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in city-belt is 0.28-0.44℃/10a from 1991 to 2005, which is far larger than that of non-city-belt. 2) The urban heat island (UHI) effect on regional mean air temperature in different seasons is summer〉autumn〉spring〉winter. 3) The UHI intensity and the urban total population logarithm are creditably correlated. 4) The UHI effect made the regional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d 0.072℃ from 1961 to 2005, of which 0.047℃ from 1991 to 2005, and the annual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d 0.162℃, of which 0.083℃ from 1991 to 2005. All these indicating that the urban expansion in the YRD from 1991 to 2005 may be regarded as a serious climate sig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heat island mega city urbanization process
下载PDF
Internal Facies Architecture and Evolution History of Changxing Mouth-Bar Complex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Delta,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SU Jianfeng FAN Daid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281-1289,共9页
River-mouth bar is a fundamental element to constitute a delta system, and its internal facies architectures are vital to reconstruct delta evolution history and study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Changxing ... River-mouth bar is a fundamental element to constitute a delta system, and its internal facies architectures are vital to reconstruct delta evolution history and study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Changxing Island is a representative mouth-bar complex in the modern Changjiang Delta. Its vertical stacked strata produced by delta progradation were first studied by detailed facies analysis of core CX03, and then a general facies architecture and evolution history of mouth-bar complexes in the modern Changjiang Delta were discussed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5 different cores and historical charts. A progradational deltaic sequence has generally a similar internal facies architecture, composed of massive muddy deposits of prodelta and delta-front slope facies at the bottom, sand-dominated deposits of delta-front platform, inter-bar channel and mouth-bar facies at the middle, and heterolithic deposits of tidal flat and saltmarsh facies at the top. There is a significant time lag for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channel-mouth bar systems between Chongming and Jiuduansha Islands. Compared with subtidal flats, sedimentation rates on intertidal flats were highly accelerated, potentially resulting from weakening wave and tidal strength over extensive intertidal flats and increasing human embankment activities in the last few centuri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some new clues to understand modern and ancient mouth-bar evolution and resultant sequence strata in tide-dominated delt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xing island CHANGJIANG delta river-mouth bar TIDE dominated SEDIMENTARY FACIES FACIES architecture delta evolution
下载PDF
Geomorphology of the Boao coastal system and potential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Hainan Island,South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ZHUDakui YINYong PeterMARTIN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The Boao coastal system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of Hainan Island is a dynamic delta-tidal inlet-barrier formed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The delta developed inside a shallow lagoon barred by a sandy barrier with a nar... The Boao coastal system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of Hainan Island is a dynamic delta-tidal inlet-barrier formed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The delta developed inside a shallow lagoon barred by a sandy barrier with a narrow, shallow tidal inlet opening. Two major distributary channels separated by small islands characterize the delta. The lagoon is silting up receiving and trapping sediments from both the river and, in minor measure during storms, through the tidal inlet opening and barrier washovers. The barrier at the tidal inlet is highly dynamic and changes its form, accreting (migrating spit) against the inlet during fair-weather conditions and being eroded during storms and river floods. The delta has almost completely filled the lagoon and major concerns exist on the effect that ongoing large development plans may have on the environment. These concerns include the effect on floods and rate of siltation once banks of the islands have been stabilized and floodwater and sediment load are impeded from spreading over the lowlands, and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pollutant loads from the new facilities on the ecosystems of the increasingly restricting lagoon water and on the seash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UARY coastal barrier coastal erosion tidal inlet flooding prevention LAGOON Boao Hainan island Wanquan River delta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扩展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3
4
作者 谢志清 杜银 +2 位作者 曾燕 施雅风 武金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7-727,共11页
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结合NOAA/AVHRR、MODIS反演的月地表温度数据,定量考察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增温效应对区域温度气候趋势的贡献,结果表明:①1992-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经历了一个... 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结合NOAA/AVHRR、MODIS反演的月地表温度数据,定量考察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增温效应对区域温度气候趋势的贡献,结果表明:①1992-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快速的空间扩展过程,宁镇扬、苏锡常、上海大城市区、杭州湾4个城市群构成了一个“之”字形城市带,城市群之间出现城市化连片趋势,城市带区域内1961-2005年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28~0.44oC/10a,显著高于非城市带区域。②城市热岛效应对区域平均温度的影响以夏秋季最强,春季次之,冬季最弱。③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热岛强度和城市总人口对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④城市带增温效应使得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在1961-2005年间增加了0.072°C,其中1991-2005年间增温幅度为0.047°C;年最高气温升高了0.162°C,其中1991-2005年间增温幅度为0.083°C,表明1991-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空间扩展正在改变区域温度变化趋势,且这种增温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热岛 城市带 城市化进程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海岛与植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19
5
作者 潘怀剑 田家怡 谷奉天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9,共6页
根据 1997~ 1999年调查 ,查清了黄河三角洲贝壳岛资源状况 ,研究了其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植被类型、植物区系组成特点 ,分析了近年来因乱采滥挖贝壳资源对贝壳海岛和植物多样性破坏现状 。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贝壳海岛 植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脆弱生态系统破坏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7
6
作者 田家怡 谢文军 孙景宽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8期138-143,共6页
黄河三角洲的无棣、沾化海岸数千年来形成的贝壳堤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近20多年来,贝壳堤岛脆弱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降低。究其原因,一是风暴潮袭击、海岸侵蚀等自然因素影响,二是滥挖贝壳砂、无... 黄河三角洲的无棣、沾化海岸数千年来形成的贝壳堤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近20多年来,贝壳堤岛脆弱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降低。究其原因,一是风暴潮袭击、海岸侵蚀等自然因素影响,二是滥挖贝壳砂、无序发展盐业生产和滩涂养殖、修筑防潮大坝、兴建工业企业和民居等人为因素破坏。保护贝壳堤岛生态系统,要强化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尽快修复脆弱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还要加大自然保护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贝壳堤岛 生态系统 保护
下载PDF
海南岛南渡江三角洲的废弃与侵蚀 被引量:21
7
作者 罗宪林 李春初 罗章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5-60,共6页
讨论了海南岛南渡江三角洲由发展到废弃的演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废弃阶段的河口平面形态由东向西变化等特征,对比活动三角洲与废弃三角洲的显著地貌差异.此外还讨论了活动三角洲前缘潮流在岸外较深水区的侵蚀作用和泥沙的向东搬运,以... 讨论了海南岛南渡江三角洲由发展到废弃的演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废弃阶段的河口平面形态由东向西变化等特征,对比活动三角洲与废弃三角洲的显著地貌差异.此外还讨论了活动三角洲前缘潮流在岸外较深水区的侵蚀作用和泥沙的向东搬运,以及波浪在近岸较浅水区的侵蚀作用和泥沙的向西和向岸的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三角洲 海岸侵蚀 海南岛 南渡江 三角洲
下载PDF
用反射波强度斜率识别层序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5
8
作者 冯明友 韩强 蒲仁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0-381,共2页
基于岩心和测井综合分析,充分利用反射强度斜率对层序的敏感性,研究塔河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底部砂泥岩段的沉积相。根据地震属性反射强度斜率横向变化图,通过沉积旋回对比,识别出涨潮三角洲、沿岸滨面砂、消舄湖、障壁岛等沉积环境,较... 基于岩心和测井综合分析,充分利用反射强度斜率对层序的敏感性,研究塔河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底部砂泥岩段的沉积相。根据地震属性反射强度斜率横向变化图,通过沉积旋回对比,识别出涨潮三角洲、沿岸滨面砂、消舄湖、障壁岛等沉积环境,较以往利用地震属性划分沉积相的其他方法更贴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地震属性 反射强度斜率 涨潮三角洲 障壁岛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土壤盐分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董林水 宋爱云 +5 位作者 孙景宽 赵西梅 杨红军 屈凡柱 李华 付战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9-295,共7页
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壳砂基质和相邻滨海盐土的盐分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分析贝壳堤岛土壤盐分的空间异质性。选择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2种土壤类型进行剖面盐分特征测定,比较研究土壤类型及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特征的影响,并应用... 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壳砂基质和相邻滨海盐土的盐分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分析贝壳堤岛土壤盐分的空间异质性。选择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2种土壤类型进行剖面盐分特征测定,比较研究土壤类型及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特征的影响,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盐分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除Ca2+外,贝壳砂基质剖面中其余盐分特征指标由表层至底层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Ca2+含量由上至下则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2)贝壳砂基质剖面盐分含量与地下水埋深密切相关,近海侧剖面(地下水埋深1.5m)细颗粒含量、含水量、含盐量及pH值均高于滩脊剖面(地下水埋深2.5m)对应各层次;而各盐分离子中,近海侧剖面各层K+、Na+、Cl-、SO42-含量明显高于滩脊剖面对应各层次;而Ca2+、Mg2+则不同,其近海侧剖面与滩脊剖面对应各层次含量均比较接近;(3)贝壳堤岛土壤样品盐分特征指标相关分析表明,除Ca2+外,其余各指标之间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贝壳堤岛土壤样品盐分特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4.265%,分别依次可以理解为土壤的盐化状况因子、土壤Ca2+含量因子、土壤含盐量及碱化特征因子、土壤K+含量因子;主成分得分可以很好的将各土壤样品进行分类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贝壳堤岛 土壤盐分 空间变异性 地下水埋深
下载PDF
舟山群岛资源特点及其在长江三角洲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书恒 郭伟 +1 位作者 施晓冬 朱大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2-426,共5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经济总量居我国各大经济区之首,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其自然环境的制约,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受河口拦门沙的影响,缺乏深水岸线资源。另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缺...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经济总量居我国各大经济区之首,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其自然环境的制约,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受河口拦门沙的影响,缺乏深水岸线资源。另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缺乏海洋旅游资源。舟山群岛位于长江水道和我国南北洋通道交汇的前沿,地处中国T字型经济结构的交点。拥有独特的深水岸线资源以及丰富的海洋渔业和旅游资源。文章基于舟山群岛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资源条件等方面的优劣势比较分析,提出了舟山群岛在长江三角洲未来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舟山群岛 海洋资源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近8年长三角城市群热岛特征及演变分析 被引量:39
11
作者 葛伟强 周红妹 杨何群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7-81,共5页
利用MODIS hdf数据来反演地表温度,首先通过数据挑选少云覆盖图像,再经多波段综合法去云,用近8年的MODIS历史资料选择劈窗算法反演计算给出了长三角平均地表温度分布图,以长三角作为区域整体研究热岛效应,分析了城市群热岛分布特征,指... 利用MODIS hdf数据来反演地表温度,首先通过数据挑选少云覆盖图像,再经多波段综合法去云,用近8年的MODIS历史资料选择劈窗算法反演计算给出了长三角平均地表温度分布图,以长三角作为区域整体研究热岛效应,分析了城市群热岛分布特征,指出主要城市热岛分布呈"Z"字型分布格局。长三角地区热岛强度季节变化是夏季最强,春季次之,秋冬季除少数地区为较强热岛外,大部分地区都显示为弱热岛或无热岛。采用GIS地理统计方法比较16城市的强热岛面积分布,分析了2001—2008年夏季各城市热岛强度的年际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热岛强度 劈窗算法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丽萍 段代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2-556,共5页
为了给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初步统计本地区维管植物共有58科、149属、228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5属、9种;裸子植物1科、1属、... 为了给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初步统计本地区维管植物共有58科、149属、228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5属、9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54科、143属、218种。从科、属、种三个层次对其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该区植物多样性贫乏;区系属的分化程度高;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无特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贝壳堤岛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为热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陆燕 王勤耕 +3 位作者 翟一然 宋媛媛 张艳燕 孙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301,共7页
基于常规可获取的能源、交通、人口等统计资料,利用“自上而下”的能源清单法,研究了2010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各类人为热排放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人为热排放总量为1.4x10^(19)J/a其中... 基于常规可获取的能源、交通、人口等统计资料,利用“自上而下”的能源清单法,研究了2010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各类人为热排放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人为热排放总量为1.4x10^(19)J/a其中工业、交通、建筑、新陈代谢分别占75.1%、12.5%、9.9%和2.5%.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和南京五个城市的人为热排放总量约占研究区域总量的71%.长三角城市群的人为热年平均排放通量为5.3、W/m2,大部分mix介于5-30W/m2,城市高值区一般介于20~70W/m2,上海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为方便有关环境气候模式的输入,本文提供了人为热排放的网格化空间分布和简单的时间变化廓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热 排放清单 城市热岛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珠海三角岛沙滩修复工程岸滩演变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慈珩 信书 +2 位作者 赵鹏 郭泉 耿宝磊 《中国港湾建设》 2020年第7期1-5,共5页
针对三角岛沙滩修复工程,使用岸滩演变数学模型预测三处沙滩在不同设计方案实施后的岸滩冲淤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对于沙滩一,设置了连岛防波堤的方案三最有利于保持沙滩的整体稳定性;对于沙滩二,增设潜堤的方案二对人工沙滩的掩护效果有... 针对三角岛沙滩修复工程,使用岸滩演变数学模型预测三处沙滩在不同设计方案实施后的岸滩冲淤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对于沙滩一,设置了连岛防波堤的方案三最有利于保持沙滩的整体稳定性;对于沙滩二,增设潜堤的方案二对人工沙滩的掩护效果有限,从经济性的角度而言,可选择方案一作为最终选择方案;对于沙滩三,由于未设置掩护措施,岸滩冲淤变化强烈,应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增设掩护措施;由工程海域的悬沙落淤强度计算结果结合现场资料,综合判断拟建人工沙滩泥化风险有限。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沙滩修复 岸滩演变 三角岛
下载PDF
海南岛南渡江三角洲北部沿岸的泥沙转运和岸滩运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春初 田明 +1 位作者 罗宪林 彭炳健 《热带海洋》 CSCD 1997年第4期26-33,共8页
南渡江三角洲海岸可分为东部废弃侵蚀岸、北部泥沙转运岸和西部淤涨堆积岸等三个岸段。北部岸段为了连接东、西部岸段,存在大规模的、有节奏的沿岸泥沙向西和向岸转运及其相应的岸滩运动现象,泥沙主要来自南渡江干流河口及其以东的废... 南渡江三角洲海岸可分为东部废弃侵蚀岸、北部泥沙转运岸和西部淤涨堆积岸等三个岸段。北部岸段为了连接东、西部岸段,存在大规模的、有节奏的沿岸泥沙向西和向岸转运及其相应的岸滩运动现象,泥沙主要来自南渡江干流河口及其以东的废弃侵蚀岸。文中还结合对北部岸段河口和沿岸泥沙转运现律的分析,讨论了波浪优势型河口三角洲特征及其堡岛海岸的形态、动态和泥沙来源以及人类活动对该岸段的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三角洲 泥沙转运 岸滩运动 海南岛
下载PDF
滦河冲积扇-三角洲的范围和类型及其演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薛春汀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2,共10页
从晚更新世晚期(早于距今15 000年前)至大约距今2 500年前滦河从河北省迁安流出山区,形成以迁安为顶点的老滦河冲积扇-三角洲,大约2500年前滦河改道,在迁安瓜村东北冲出断层破碎带,夺青龙河,形成以滦县为顶点的新滦河冲积扇-三角洲。全... 从晚更新世晚期(早于距今15 000年前)至大约距今2 500年前滦河从河北省迁安流出山区,形成以迁安为顶点的老滦河冲积扇-三角洲,大约2500年前滦河改道,在迁安瓜村东北冲出断层破碎带,夺青龙河,形成以滦县为顶点的新滦河冲积扇-三角洲。全新世海侵最大边界为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分界,该界限以北为老冲积扇和新冲积扇,界限以南为老三角洲(陡河口至溯河口)和新三角洲(溯河口至现代河口北),滦河冲积扇-三角洲的西界在迁安-陡河口,新、老滦河冲积扇-三角洲的界限在滦县-滦南-溯河口,曹妃甸岛是老三角洲废弃后仍然残留的障壁岛。滦河三角洲既具有河控三角洲的特点,也有波控三角洲的特点,但滦河三角洲海岸波能相当低,显现出波控三角洲的特点是因为滦河入海泥沙粒度粗的原因,将它归类于河控-波控三角洲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三角洲 障壁岛 河控-波控三角洲 滦河
下载PDF
近十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变化及其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37
17
作者 董良鹏 江志红 沈素红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4,共9页
利用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白天地表温度、地表类型产品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城市群温度场及其变化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热岛在... 利用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白天地表温度、地表类型产品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城市群温度场及其变化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热岛在春夏季最强,秋季次之,冬季最弱;2001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夏季热岛区面积不断变大,其中强热岛区的增长速度最大,导致温度过渡区面积大幅减小;各城市群中,以苏锡常城市群的强热岛区增长最快,呈现与上海热岛连成一体成为大城市群热岛区,并沿海岸线有向杭州湾发展成为更大城市群热岛区的趋势;城郊地区的地表温度增温幅度最大,夜间灯光灰度值的加强趋势也最高,城市地区几乎没有增温,夜间灯光灰度值的加强趋势也最小,且地表温度和夜间灯光灰度值的空间相关性较好,表明长三角近十年地表温度的精细变化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城市热岛 城市化进程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典型建群植物养分吸收积累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庆 孙景宽 +1 位作者 田家怡 张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3-156,161,共5页
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主要建群植物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植物氮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沙打旺>砂引草>杠柳>柽柳>狗尾草>二色补血草>蒙古蒿>芦苇;磷元素累积大... 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主要建群植物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植物氮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沙打旺>砂引草>杠柳>柽柳>狗尾草>二色补血草>蒙古蒿>芦苇;磷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杠柳>狗尾草>砂引草>蒙古蒿>沙打旺>柽柳>芦苇>二色补血草;钾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砂引草>狗尾草>杠柳>沙打旺>蒙古蒿>二色补血草>芦苇>柽柳。植物不同部位对营养元素积累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基本规律以叶部最大,根部次之,茎部最小。根、茎、叶三个部位均以氮的积累量最大,钾元素次之,磷元素积累量最小。从叶部与整个植株的N/P和N/K比值比较来看,叶部的N/P与N/K比值均大于整个植株中两种元素的比值。养分在植物叶部的积累情况更能反映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 吸收与累积 贝壳堤岛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抚远三角洲国际区域合作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玲 王荣成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5,共10页
本文从抚远三角洲(大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入手,剖析了抚远三角洲的区域特点与未来发展前景,对目前中俄两国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国际区域合作的支撑条件进行梳理,在不破坏大黑瞎子岛生态环境原则的基础上,以岛为依托,构建了东北亚综合贸易... 本文从抚远三角洲(大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入手,剖析了抚远三角洲的区域特点与未来发展前景,对目前中俄两国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国际区域合作的支撑条件进行梳理,在不破坏大黑瞎子岛生态环境原则的基础上,以岛为依托,构建了东北亚综合贸易体、打造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立跨国城市联合体、建设抚远为哈巴罗夫斯克卫星城以及开发抚远三角洲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特区五种国际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远三角洲 大黑瞎子岛 国际区域合作模式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植被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艳云 胡相明 +1 位作者 刘京涛 孙景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80,185,共5页
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汪子岛、大口河两地区进行了植被调查分析。详查结果表明,两地区共有植物32种,隶属于13科29属,且以旱生中旱生以及耐盐碱植物分布为主。沿靠海,滩脊,向陆断面方向,物种数不断增加,群落的均匀度指数、辛普森指数和Sh... 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汪子岛、大口河两地区进行了植被调查分析。详查结果表明,两地区共有植物32种,隶属于13科29属,且以旱生中旱生以及耐盐碱植物分布为主。沿靠海,滩脊,向陆断面方向,物种数不断增加,群落的均匀度指数、辛普森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也逐渐增加。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不同,大口河地区物种数远低于汪子岛地区,同时,沿从西往东方向,两地区群落物种分布的均匀性逐渐减少。而在时间尺度上,8月份降水充沛,温度适宜,表现为不同地区的物种多样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堤岛 黄河三角洲 植被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