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lipid-extraction on theδ^(13)C of mesopelagic and demersal fish in the South China Sea: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pid normalization models
1
作者 Linyu Wang Fuqiang Wang +1 位作者 Zuozhi Chen Ying W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5-43,共9页
Mesopelagic fish,the most important daily vertically migrating community in the oceans,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lipid content which may obsc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ble isotopes analysis.Demersal fish,which are i... Mesopelagic fish,the most important daily vertically migrating community in the oceans,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lipid content which may obsc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ble isotopes analysis.Demersal fish,which are important consumers in the food web dominated by mesopelagic fish,also have a high lipid content.Here we collected 127 fish sampl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lipid contents on△δ^(13)C of mesopelagic and demersal fish.In lipid-extracted mesopelagic fish,the C/N content ratio(<5.5)shows a clear correlation withΔδ^(13)C(the offset of bulk and lipid-extractedδ^(13)C values),especially in non-migratory and semi-migratory species;these values were less correlation in demersal fish.Based on our results,we suggest that mesopelagic and demersal fish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hould be studied separately using appropriate correction models and less fit for the traditional model.Moreover,the C/N content ratio should be used cautiously for establishing the lipid normalization model,especially for the fish in migratory mesopelagic fish and demersal fish.Our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mesopelagic fish across nearby regions could be analyzed together.The new models described here can be applied in future studies of mesopelagic and demersal fish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elagic fish demersal fish lipid normalization model C/N content ratio lipid content δ13C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trophic spectrum of demersal fish assemblages in Jiaozhou Bay,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东燕 薛莹 +1 位作者 任一平 麻秋云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934-944,共11页
Trophic structure of fish communities is fundamental for ecosystem-based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trophic spectrum classifies fishes by their positions in food web, which provides a simple summary on the trophic stru... Trophic structure of fish communities is fundamental for ecosystem-based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trophic spectrum classifies fishes by their positions in food web, which provides a simple summary on the trophic structure and ecosystem function. In this study, both fish biomass and abundance trophic spectra were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demersal fish assemblages in Jiaozhou Bay, China.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seasonal bottom trawl surveys in Jiaozhou Bay from February to November in 2011. Trophic levels(TLs) of fishes were determined by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se trophic spectra had a single peak at trophic level(TL) of 3.4–3.7, suggesting that demersal fish assemblages of Jiaozhou Bay were dominated by secondary consumers(eg. Pholis fangi and 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 The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rophic spectra of Jiaozhou Bay reflected the influence of fish reproduction, fishing pressure and migration of fishes.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showed that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rophic spectra in Jiaozhou Bay were significant(P <0.05), but variations among different area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0.05). The trophic spectrum has been proved to be a useful tool to monitor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fish assemblages. This study highlighted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fish biomass and abundance trophic spectra in the study on trophic structure of fish assembl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ersal fish assemblage trophic spectrum trophic structure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Jiaozhou Bay
下载PDF
Modelling the variation of demersal fi sh distribution in Yellow Sea under climate change
3
作者 Yugui ZHU Yuting LIN +6 位作者 Jiansong CHU Bin KANG Gabriel REYGONDEAU Qianshuo ZHAO Zhixin ZHANG Yunfeng WANG William W.L.CHEU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544-1555,共12页
Climate change can aff ect fi sh individuals or schools,and consequently the fi sheries.Studying future changes of fi sh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helps the scientifi c management of fi sheries.The dynamic bioclimate... Climate change can aff ect fi sh individuals or schools,and consequently the fi sheries.Studying future changes of fi sh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helps the scientifi c management of fi sheries.The dynamic bioclimate envelope model(DBEM)was used to identify the“environmental preference profi les”of the studied species based on outputs from three Earth system models(ESMs).Changes in ocean conditions in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could be transformed by the model into those in relativ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species.Therefore,the distributional response of 17 demersal fi she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Yellow Sea could be projected from 1970 to 2060.Indices of latitudinal centroid(LC)and mean temperature of relative abundance(MTRA)were used to represent the results conducted by model.Results present that 17 demersal fi sh species in the Yellow Sea show a trend of anti-poleward shift under both low-emission scenario(RCP 2.6)and high-emission scenario(RCP 8.5)from 1970 to 2060,with the projected average LC in three ESMs shifting at a rate of-1.17±4.55 and-2.76±3.82 km/decade,respectively,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previous projecting studies of fi shes suggesting that fi shes tend to move toward higher latitudes under increased temperature scenarios.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could be the major driver resulting in the shift,which shows a potential signifi cance to fi shery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marine conservation,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in fi sh migra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dynamic bioclimate envelope model distribution shifts relative abundance demersal fish Yellow Sea
下载PDF
Demers cartogram with rivers
4
作者 Qiru Wang Kai Xu Robert S.Laramee 《Visual Informatics》 EI 2024年第3期57-70,共14页
Cartograms serve as representations of geographical and abstract data,employing a value-by-area mapping technique.As a variant of the Dorling cartogram,the Demers cartogram utilizes squares instead of circles to repre... Cartograms serve as representations of geographical and abstract data,employing a value-by-area mapping technique.As a variant of the Dorling cartogram,the Demers cartogram utilizes squares instead of circles to represent regions.This alternative approach allows for a more intuitive comparison of regions,utilizing screen space more efficiently.However,a drawback of the Dorling cartogram and its variants lies in the potential displacement of regions from their original positions,ultimately compromising legibility,readability,and accuracy.To tackle this limitation,we propose a novel hybrid cartogram layout algorithm that incorporates topological elements,such as rivers,into Demers cartograms.The presence of rivers significantly impacts both the layout and visual appearance of the cartograms.Through a user study conducted on a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dataset,we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hybrid layout algorithm.The obtained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is approach successfully retains key aspects of the original cartogram while enhancing legibility,readability,and overall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ogram demers cartogram EHR visualization Visual analytics
原文传递
莱州湾东部海域底层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德普 张国光 +5 位作者 王田田 李敏 任中华 蒋文良 吕振波 刘栋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5,共14页
为了解莱州湾东部海域底层游泳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基于2020—2021年在该海域开展的秋季和冬季底拖网调查结果,利用物种相似性指数(J)、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聚类分析(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MDS)、生态位宽度... 为了解莱州湾东部海域底层游泳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基于2020—2021年在该海域开展的秋季和冬季底拖网调查结果,利用物种相似性指数(J)、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聚类分析(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MDS)、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指数以及食物网拓扑结构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了该水域内底层游泳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秋季、冬季分别捕获底层游泳动物47种、40种,秋季优势种包括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eri)、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6种,冬季优势种包括矛尾虾虎鱼、绯(Callionymus beniteguri)和日本褐虾(Crangon hakodatei)3种,底层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季节更替较为明显;底层游泳动物群落分组在相似性49%的基础上极为显著(P<0.01;Stress=0.12,0.13),按调查站位可将秋季划分为2组,冬季划分为3组;秋、冬季平均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83和0.76,而生态位重叠度指数范围分别为0.11~0.94和0.18~0.93,秋季底层游泳动物生态位空间分化更明显,但冬季资源竞争关系较强;对比分析食物网拓扑结构网络及其相关指数,秋季底层游泳动物食物网结构较冬季更为稳定,且秋季复杂程度更高。整体而言,莱州湾东部海域底层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呈明显的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东部海域 底层游泳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位 食物关系
下载PDF
Catch per unit effort,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and exploitation of demersal fish of Omani artisanal fishery
6
作者 Medhat Abd El Barr 《Journal of Coastal Life Medicine》 2016年第6期440-443,共4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exploitation status of the stocks of demersal fishes in Omani artisanal fisheries.Methods:Time-series data between 2005 and 2014 on catches and effort represented by the number of fishing boats w... Objective:To evaluate exploitation status of the stocks of demersal fishes in Omani artisanal fisheries.Methods:Time-series data between 2005 and 2014 on catches and effort represented by the number of fishing boats were used to estimate catch per unit effort and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s applying Schaefer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made online using GraphPad software.Results:The study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boats on the fishery caused a decrease of catch per unit effort of some species.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s and exploitation status were estimated for these species applying.Conclusions:Some demersal fish species were found to be caught in quantities exceeding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s during some fishing seasons indicating overexploitation of their st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ch per unit effort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s demersal fish Sultanate of Oman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支流磨刀溪产粘沉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其广 张琪 +2 位作者 杨志 唐会元 陈小娟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研究磨刀溪回水区的鱼类早期资源,可为三峡库区重要生境、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的4-6月,在三峡库区支流磨刀溪回水区江段(新津乡-龙角镇)开展鱼类资源监测,以了解该区域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仔稚鱼密度的时间动态... 研究磨刀溪回水区的鱼类早期资源,可为三峡库区重要生境、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的4-6月,在三峡库区支流磨刀溪回水区江段(新津乡-龙角镇)开展鱼类资源监测,以了解该区域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仔稚鱼密度的时间动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采集到7种产粘沉性卵鱼类的鱼苗中,以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为主;密度高峰期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磨刀溪新津口至龙角镇江段共分布有鲤、鲫集中产卵场4处。冗余分析(RDA)表明,饵料丰度、溶解氧和pH是影响鱼苗分布的主要因素。磨刀溪变动回水区江段是粘沉性鱼类产卵场的分布区域,三峡水库4-6月水位的快速消落,很可能导致鲤、鲫等产粘沉性卵鱼类资源的损失。建议通过实施生态调度减小水位日变幅或在回水区放置人工鱼巢、恢复水生植被来减缓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沉性卵 鱼类资源 回水区 三峡库区 磨刀溪
下载PDF
海州湾底层鱼类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
8
作者 万勇慧 刘淑德 +3 位作者 张崇良 纪毓鹏 徐宾铎 薛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90,共9页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全球许多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科学的海洋生态保护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根据2013-2022年春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基于结构...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全球许多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科学的海洋生态保护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根据2013-2022年春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了底栖鱼类群落中环境因素、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和生态系统功能指标(以总生物量表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均匀度和生物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环境因素中盐度对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均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于温度来说,夏季与冬季的温度比年平均温度对生物量的影响更强烈。本研究表明,生态位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这两种机制可能同时对维持海州湾底层鱼类群落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关系发挥了作用,此外这种关系还依赖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和栖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结构方程模型 生物量 生态位互补效应 选择效应 底层鱼类
下载PDF
2010年莱州湾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凡 吕振波 +3 位作者 魏振华 王田田 徐炳庆 王忠全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根据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莱州湾进行的19站位弓子网调查数据,对弓子网渔获物组成、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弓子网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78种,春季种类最少,而其他季节... 根据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莱州湾进行的19站位弓子网调查数据,对弓子网渔获物组成、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弓子网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78种,春季种类最少,而其他季节种类数接近。弓子网渔获物质量组成由高到低依次为甲壳类、鱼类、头足类、贝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生物量各季节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主要由少数优势种类的季节分布差异引起。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全年优势种为玉蟹科、寄居蟹、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扁玉螺(Neverita didyma)。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以夏季为最高,而其他3个季节则较为接近。分析表明,冬季与其他季节的Jaccard种类相似性较低;春季群落的生物量和丰度组成与其他季节的Bray-Curtis相似性均较低。各季节的迁移指数均大于100,群落稳定性较差。莱州湾底层生物群落主要由小型、低质种类构成,个体平均质量较小,群落优势种类季节更替明显。为保护莱州湾渔业资源,应严格控制弓子网作业渔船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子网 底层渔业 空间分布 优势种 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莱州湾
下载PDF
秋季黄海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55
10
作者 徐宾铎 金显仕 梁振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4,共7页
根据1985年和2000年秋季渔业生物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黄海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渔业资源优势种的组成随区域和时间不同有着较大的差异。黄海北部和中部渔获种类组成相似性较高,北部与南部、中部与南部的相似性较... 根据1985年和2000年秋季渔业生物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黄海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渔业资源优势种的组成随区域和时间不同有着较大的差异。黄海北部和中部渔获种类组成相似性较高,北部与南部、中部与南部的相似性较低;黄海渔获生物种类组成年间相似性较高,为65。进一步的单因子ANOSIM分析表明黄海底层鱼类群落不同区域和年间种类组成没有显著性差异。黄海渔业生物多样性由北向南递减。与1985年相比,2000年鱼类群落长度谱表现出小型种类和小个体增多,大个体减少,且长度范围变小;主要优势种的长度组成也呈现小型化趋势。长度谱区域变化则是从北部向南部小个体数量增多,大个体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 黄海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时空变化 种类多样性
下载PDF
东海、黄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刘勇 李圣法 程家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114,共7页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黄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四季变化特征.四季全部调查海域中出现的优势鱼种有8种:带鱼、小黄鱼、黄鲫、发光鲷、细条天竺鲷、鳀、鳄齿鱼和刺鲳...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黄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四季变化特征.四季全部调查海域中出现的优势鱼种有8种:带鱼、小黄鱼、黄鲫、发光鲷、细条天竺鲷、鳀、鳄齿鱼和刺鲳,其中带鱼和小黄鱼是常年优势种.鱼种季节迁移变化以黄海南部波动最大,东海中部相对较为稳定,东海北部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生物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变化趋势一致,在春、夏两季3个区域相差不大,而在秋、冬两季黄海南部与东海北部和中部有明显分异;种类均匀度指数(J′)在四季节3个区域之间相差不大.在暖季(夏、秋)南部鱼类呈向北迁移,而在冷季(冬、春)北部的鱼类有向南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黄海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杨吝 张旭丰 +1 位作者 谭永光 张鹏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5-332,共8页
为了科学地确定南海区拖网网囊的结构和适宜网目尺寸,于2000年11月25日~12月20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以外海域,水深36~70m拖网渔场,对4种不同网目尺寸的方形网目网囊进行了2个航次34网次的网囊套网式捕鱼选择性试验。4种网囊的网目尺寸(M... 为了科学地确定南海区拖网网囊的结构和适宜网目尺寸,于2000年11月25日~12月20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以外海域,水深36~70m拖网渔场,对4种不同网目尺寸的方形网目网囊进行了2个航次34网次的网囊套网式捕鱼选择性试验。4种网囊的网目尺寸(Mex)分别为30.3mm、35.2mm、39.4mm和43.6mm。结果表明,蓝圆(Decapterusmaruadsi)、多齿蛇鲻(Sauridatumbil)和条尾绯鲤(Upeneusbensasi)仍是南海拖网渔获中常见的鱼种;4种方形网目网囊的数量平均逃逸率均高于重量平均逃逸率;网囊渔获的优势体长总是大于套网渔获的优势体长;方形网目网囊有利于释放纺锤形鱼类和圆体形鱼类(如蓝圆、多齿蛇鲻、条尾绯鲤)的幼鱼;3种主要鱼种的50%选择长度(L0.5)与Me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蓝圆L0.5=57.98+1.80Mex;多齿蛇鲻L0.5=72.71+1.64Mex;条尾绯鲤L0.5=37.62+1.66Mex。经综合分析认为,南海区拖网最好使用方形网目网囊,最小网目尺寸不应小于4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区 底鱼拖网 方形网目网囊 网目选择性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层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涛 庄平 +7 位作者 章龙珍 侯俊利 王云龙 刘鉴毅 冯广朋 赵峰 罗民波 刘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87-1694,共8页
根据2004年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2007年8月、11月和2008年2月和5月(Ⅲ年度)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15个站位点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时间和空间变... 根据2004年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2007年8月、11月和2008年2月和5月(Ⅲ年度)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15个站位点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捕获底层鱼类42种,隶属于13目24科39属。底层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15个站位聚合成两大类群,类群A位于南支北港和北港北沙近东滩水域,共出现20种底层鱼类,主要以淡水性和河口性鱼类为主;类群B位于北支和北港北沙近外海水域,共出现鱼类39种,主要以河口性和海洋性鱼类为主。ANOSIM和SIMPER分析表明底层鱼类群落结构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凤鲚(Coilia mystus)的繁殖和索饵洄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福建近海主要底层经济鱼类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22
14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本文研究了1994年福建近海底拖网渔船主要捕捞对象──带鱼、白姑鱼、二长棘鲷、短尾大眼鲷和条尾绯鲤5种底层和近底层鱼类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参数及其开发比率。与1976年比较,带鱼渔获的最大年龄由1976年7龄降至1... 本文研究了1994年福建近海底拖网渔船主要捕捞对象──带鱼、白姑鱼、二长棘鲷、短尾大眼鲷和条尾绯鲤5种底层和近底层鱼类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参数及其开发比率。与1976年比较,带鱼渔获的最大年龄由1976年7龄降至1994年的4龄,白姑鱼、二长棘鲷和短尾大眼鲷由1976年或1982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3龄。条尾绯鲤由1976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4龄;带鱼的捕捞死亡系数由1976年的0.491上升到1994年的0.956。二长林鲷由0.340上升到1.273。短尾大眼鲷由 0. 505上升到 0. 868。条尾绯鲤由 0. 576上升到 0. 924。白姑鱼由 1982年的 0. 235上升到 1994年的 0.789;开发比率均比 1976年或 1982年有较大提高,分别在0.495~0.706,呈现充分开发或过度利用。并讨论了种群变动原因,捕捞结构和底拖网捕捞力量调整及5种鱼类的最小可捕标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生态学 捕捞死亡 底层鱼类 福建 带鱼 白姑鱼 二长棘鲷
下载PDF
东、黄海2000年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勇 李圣法 +1 位作者 陈学刚 程家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4,共6页
根据2000年12月~2001年1月东、黄海冬季底层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4716.72kg,395796尾,138种。其中,暖水种(WW)居第1位,有81种,占60.00%;暖温种(WT)次之,有53种,占39.26%;冷温种(CT)最少,只... 根据2000年12月~2001年1月东、黄海冬季底层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4716.72kg,395796尾,138种。其中,暖水种(WW)居第1位,有81种,占60.00%;暖温种(WT)次之,有53种,占39.26%;冷温种(CT)最少,只有1种,占0.74%。全调查海域的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QIRI大于500)有5种:带鱼、黄鲫、发光鲷、小黄鱼和鳀;与历史资料相比,优势种个体变小、有被小型鱼类更替的趋势。以质量计算的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W,种类均匀度指数J′W)呈现由北至南逐渐递增的趋势,而以尾数计算的多样性指数(H′N,J′N)呈现东海北部最高,东海中部次之,黄海南部最低的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中除种类丰富度指数(D)与水深、海水表温、表层盐度都呈显著性正相关外,而其它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前述3种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东海北部和中部渔获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指数都无显著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黄海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主要海洋底层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元甲 洪万树 张其永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回顾了中国海洋主要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科研成果,并重点叙述了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和绿鳍马面鲀等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概述的内容包括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鉴别和划分、生活史型的演变、种群和群体结... 回顾了中国海洋主要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科研成果,并重点叙述了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和绿鳍马面鲀等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概述的内容包括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鉴别和划分、生活史型的演变、种群和群体结构、种群数量变动、年龄组成和生长特性、摄食习性、性成熟周期、性腺成熟指数(GSI)、产卵群体生殖力、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路线、资源量和渔获量、各种作业渔船的调整及其捕捞力量的限制措施等,并展望了中国海洋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海洋底层鱼类 资源生物学 回顾与展望 中国沿岸水域
下载PDF
浙江南部外海底层渔业资源量与可捕量的评估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迎宾 虞聪达 +3 位作者 俞存根 郑基 宁平 李军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88-92,共5页
2006年5月、8月、11月和2007年2月,对浙江南部外海渔场使用底拖网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据其资料,使用扫海面积法估算浙江南部外海底层渔业资源量以及可捕量.结果表明:采集并鉴定的种类共416种,现存资源量为442 525.89 t,使用Camida估算模... 2006年5月、8月、11月和2007年2月,对浙江南部外海渔场使用底拖网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据其资料,使用扫海面积法估算浙江南部外海底层渔业资源量以及可捕量.结果表明:采集并鉴定的种类共416种,现存资源量为442 525.89 t,使用Camida估算模式和简化估算模式得到总可捕量分别为238 077.32 t和214 625.06 t.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的资源平均密度及现存资源量分别为2 374.68 kg/km2和271 225.74 t、451.08 kg/km2和51 520.47 t、875.17 kg/km2和99 957.98 t.为防止资源盲目开发及资源衰退,浙江南部外海拖网捕捞结构宜进行控制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南部外海 底层渔业资源量 可捕量
下载PDF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营养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宁加佳 杜飞雁 +3 位作者 王雪辉 王亮根 谷阳光 李亚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8-475,共8页
为了解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13年9月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24种底层鱼类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并计算了基于δ^(13)C—δ^(15)N量化的6个营养结构的群落范围指标。结果显... 为了解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13年9月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24种底层鱼类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并计算了基于δ^(13)C—δ^(15)N量化的6个营养结构的群落范围指标。结果显示: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的δ^(13)C值在–20.4‰—–17.0‰之间,均值为(–19.1±0.8)‰;δ^(15)N值的范围为7.9‰—12.2‰,均值为(9.7±1.0)‰。鱼类的营养位置在3.06—4.33之间,平均值为3.58±0.29,表明均以肉食性为主。根据群落范围指标结果分析,鱼类群落的δ^(13)C和δ^(15)N值范围(CR和NR)分别为3.4和4.3,表明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底层鱼类的初始食源较为单一,营养层次较少;总面积(TA)和到重心的平均距离(CD)分别为5.8和1.0,意味着鱼类食物网营养级多样性的总程度和平均程度均较低;平均最近相邻距离(NND)及最近相邻距离的标准偏差(SDNND)分别为0.37和0.43,说明研究海域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冗余程度较高,不同种类之间的营养生态位幅宽较小,重叠程度较高。此外,浅海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和狐形长尾鲨(Alopias vulpinus)在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对该海域渔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禁止捕捞这些种类,而对一些冗余种类,如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条尾鲱鲤(Upeneus bensasi)和带鱼(Trichiurus haumela)等,可以适度捕捞,以维持底层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完整性,在渔业资源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 营养结构 碳和氮稳定同位素 群落范围指标 底层鱼类
下载PDF
春季长江口外海底层鱼类群聚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勇 马林 +2 位作者 李新正 孙悦 龚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3-1391,共9页
为了研究春季长江口外海底层鱼类群聚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我们根据2015年5月长江口外海底层鱼类的调查资料,使用聚类分析(Cluster)、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NMDS)、相似性分析(ANOSIM)、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以及典型对应分析(C... 为了研究春季长江口外海底层鱼类群聚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我们根据2015年5月长江口外海底层鱼类的调查资料,使用聚类分析(Cluster)、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NMDS)、相似性分析(ANOSIM)、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以及典型对应分析(CCA)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共记录底层鱼类58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数最多(21种),鲽形目次之。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是优势种。底层鱼类可以划分为3个群组—近海组、南部中间组和南部远海组,不同群组的物种组成差异显著。南部中间组和南部远海组的物种多为东海外海种类,这可能是近岸黑潮底层分支影响的结果。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从近海到与远海呈逐渐增加的趋势。CCA分析表明深度是显著影响底层鱼类的环境因子。短鳄齿鱼(Champsodon snyderi)、丝鳍(Repomucenus virgis)、多棘腔吻鳕(Coelorinchus multispinulosus)等东海外海种类与深度呈正相关,而优势种六丝钝尾虾虎鱼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长江口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 被引量:42
20
作者 王跃中 袁蔚文 《南方水产》 2008年第2期26-33,共8页
利用1961~1999年期间南海水产研究所5次渔业资源调查的底拖网渔获率数据,分析了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30多年间,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底拖网渔获密度的下降非常显著,分别下降72%和8... 利用1961~1999年期间南海水产研究所5次渔业资源调查的底拖网渔获率数据,分析了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30多年间,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底拖网渔获密度的下降非常显著,分别下降72%和81%,其中北部大陆架沿岸、近海和外海分别下降71%、74%和70%。南海北部海域底拖网渔业资源均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沿岸和近海过度开发较严重,外海过度开发的强度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渔业资源 底拖网 渔获密度 数量变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