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riching Farmers through Sharing: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1
作者 ZHONG Zhen FENG Qifan WANG Xiangrui 《China Economic Transition》 2022年第1期62-82,共21页
Share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by which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in the new era.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16–2020),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three major... Share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by which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in the new era.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16–2020),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three major aspect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special rural areas, and equ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addition, the important experience of multi-agent participation, multi-mode guidance, and multi-line promotion has been accumulated in the individual, regional and urbanrural dimensions. However, there remain some deficiencies, such as low policy efficiency, poor matching ability, and prominent structural problem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2021–2025), the task of enriching farmers through sharing has been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major changes in the focus of poverty governance, greater numbers of re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rural areas, and heavy responsibilities of equalizing 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basic public servic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cquir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o continuously enrich farmers through sharing in terms of accelera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poverty reduc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 actively building a green development system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special rural areas, and striving to create a fair and complementary 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basic public servic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riching farmers through sharing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special rural areas equ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basic public services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原文传递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城市社区民生科技贡献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继新 王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4-49,63,共7页
研究基于民生科技对城市社区建设在社区安全、节能环保、健康卫生、生活便利和学习交流等方面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提出民生科技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体现贡献绩效的主要因素,建立城市社区民生科技贡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S理论的分析方... 研究基于民生科技对城市社区建设在社区安全、节能环保、健康卫生、生活便利和学习交流等方面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提出民生科技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体现贡献绩效的主要因素,建立城市社区民生科技贡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S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算例对天津市华苑社区民生科技的贡献绩效进行评价,为民生科技在城市社区的绩效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民生科技 贡献绩效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Social Benefits of Forest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Models: A Case Study of Close-to-Nature Forest Management in Harbin, China
3
作者 BAI Xiuping1 WU Keyi2 ZHAO Debin2 ZHOU Jinbei31.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Policy and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P. R. China2. Harbin Forestry Bureau, Harbin 150008, P. R. China3. Danqinghe Experiment Forest Farm, Yilan 154800, P. R. China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年第Z1期26-37,共12页
Different forest management modes definitely create different results. A study of social benefits nurtured by scientific forest management had been conducted in 1998-2008 with Danqinghe Experiment Forest Farm, Zhuansh... Different forest management modes definitely create different results. A study of social benefits nurtured by scientific forest management had been conducted in 1998-2008 with Danqinghe Experiment Forest Farm, Zhuanshan Experiment Forest Farm and Shanhe Experiment Forest Farmtogether as the project area. The method that was centered on quantification and supplemented byqualification was employed to compare the social benefits of forests separately under the scientific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l. The study illustrated the huge social benefits produced by scientific forest management with detaile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management social benefit selective cutting people’s livelihood HARBIN China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原理、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54
4
作者 徐田伟 赵新全 +14 位作者 张晓玲 王循刚 耿远月 胡林勇 赵娜 毛绍娟 刘宏金 康生萍 马力 韩学平 贾功雪 赵亮 董全民 柴沙鸵 徐世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324-6337,共14页
青藏高原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发展高寒生态草牧业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现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由于高寒草地承载力低、草畜供需时空失衡和畜... 青藏高原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发展高寒生态草牧业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现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由于高寒草地承载力低、草畜供需时空失衡和畜牧业经营方式粗放等原因,导致草地畜牧业生产效率低,牧民经营效益差,高寒草地退化严重。为了协调推动高原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建设和区域民生改善,传统草地畜牧业亟待转型升级。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支持下,针对高寒草地畜牧业系统效率低、资源消耗大和经营效益差的瓶颈,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农牧交错区的青海省贵南县系统开展了生态草牧业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示范,集成了以"高寒草地适度利用-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优良牧草青贮-系列草产品加工-饲草料精准配置-家畜营养均衡饲养-高原特色畜产品精深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区域功能耦合"等为一体的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积极推动了传统草地畜牧业向生态草牧业发展转变,促进了高寒地区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寒地区牧民持续增收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同时对我国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适应性管理,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草牧业 民生持续改善 草地生态保护 适应性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兴文 邢斯达 郑晓栩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8,共7页
本文运用我国199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城乡居民消费、民生性与非民生性财政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通货膨胀率进行PVAR分析,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且贡献率显著,非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挤入、挤... 本文运用我国199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城乡居民消费、民生性与非民生性财政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通货膨胀率进行PVAR分析,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且贡献率显著,非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挤入、挤出效应不确定;增加财政支出中民生类项目支出所占比重,对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作用,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效果,财政支出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率变化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R 城乡居民消费 民生性财政支出 非民生性财政支出 挤入效应
下载PDF
政府间债务竞争如何影响民生服务供给?——基于222个地级市的跟踪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会平 郑旭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0-187,214,共19页
【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表明,联邦体制下政府间竞争会减少民生服务供给,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竞争并不会直接导致民生服务的减少,相反,债务规模越高,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也越高。因此,应如何解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竞争与民生服务供给的内在机理... 【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表明,联邦体制下政府间竞争会减少民生服务供给,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竞争并不会直接导致民生服务的减少,相反,债务规模越高,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也越高。因此,应如何解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竞争与民生服务供给的内在机理?【方法】本文基于2013—2017年22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不同的空间权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政府间债务竞争对民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发现】(1)同省内地级市政府债务竞争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会增加本地区民生服务供给。(2)同省内地方政府债务竞争可以提升全省范围内民生服务供给。(3)从服务类别看,同省地方政府债务竞争会促进本地区在教育和医疗两类民生服务的支出,但并不会促进社保的支出。【贡献】城投债可以满足地方政府生产性公共品的资金需求,间接增加地方政府预算内民生服务供给的资金。在我国行政发包制债务治理机制下,政府间债务竞争最终会促进同省内地级市政府民生服务的供给。在中国制度背景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丰富了传统的公共选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债务竞争 城投债 民生服务
下载PDF
民主与民生关系的政治学分析——基于杭州市城市民主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3-150,160,共8页
"民主促民生"是杭州人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的先进经验,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值得总结。最初,"民主促民生"的意思是通过民主渠道促进民生问题的有效、合理的解决。经过数年的发展,"民主"从促进"民生"... "民主促民生"是杭州人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的先进经验,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值得总结。最初,"民主促民生"的意思是通过民主渠道促进民生问题的有效、合理的解决。经过数年的发展,"民主"从促进"民生"的工具,正逐步内化为市民生活的常态。在这一逻辑层面上,呈现出"民生促民主"健康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民生 城市管理 杭州市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治理思想探微 被引量:9
8
作者 沈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4-20 89,共8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借鉴资本主义社会治理和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特别是在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中,包含着许多有关社会治理的思想、观点和论述。国家履行社会治理和政治统治的双重职能,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双重特征,随着生产资料由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借鉴资本主义社会治理和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特别是在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中,包含着许多有关社会治理的思想、观点和论述。国家履行社会治理和政治统治的双重职能,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双重特征,随着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交归社会公有,社会治理最终由阶级性转变为服务性。未来社会治理是体现人民主体地位、注重民生导向的具体实践,是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追求公平正义和社会共治的民主化治理。这个民主化治理需要政治、经济、思想和制度等条件,需要通过有计划地运行公共权力回应公共利益的诉求。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治理思想对于创新社会治理、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和恩格斯 社会治理 民主与民生
下载PDF
加强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基于民生政治的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俊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65,261-266,共19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事业、社会事务、社会秩序和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根本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根据中国特色民生政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事业、社会事务、社会秩序和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根本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根据中国特色民生政治建设的需要以及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公平执政的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四项任务,就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加快一体多元的社会管理体制格局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加强依法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健全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依法维稳与依法维权相协调的制度机制,以及加强公平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推进中国特色的民生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社会管理 四项基础性制度 民生国家
下载PDF
改革的人民性刍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建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坚持改革的人民性。改革的人民性主要是指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评价主体,关注和支持人民群众的改革试验、探索和首创精神。判断改革是否坚持了人民性,可以从价值... 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坚持改革的人民性。改革的人民性主要是指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评价主体,关注和支持人民群众的改革试验、探索和首创精神。判断改革是否坚持了人民性,可以从价值、事实和主体三个方面判断。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改革的人民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进一步改善民生,坚持统筹社会各阶层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人民性 以人为本 扩大民主 改善民生
下载PDF
基于民生标杆的公务员绩效考评问题及其完善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丽芝 宿德彪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9-34,共6页
基于民生标杆的公务员绩效考评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公务员绩效考评提供了新思路。针对公务员绩效考评中存在的价值取向有偏差、指标体系不科学、考评方法复杂化以及考评程序繁琐化等问题,需要以民生为价值取向... 基于民生标杆的公务员绩效考评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公务员绩效考评提供了新思路。针对公务员绩效考评中存在的价值取向有偏差、指标体系不科学、考评方法复杂化以及考评程序繁琐化等问题,需要以民生为价值取向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标杆为工具取向改进公务员绩效考评流程,建立健全基于民生标杆的公务员绩效考评的政策法规体系以促进公务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建设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杆管理 民生标杆 公务员绩效考评
下载PDF
民生性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区域异质性和门槛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东玲 范伟丽 陈景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37-46,共10页
基于2008—2017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区域异质性,并构建普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民生性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线性影响和非线性影响。研究发... 基于2008—2017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区域异质性,并构建普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民生性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线性影响和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正向影响消费差距且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据此,提出合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民生性财政支出效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对策,以充分发挥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利民效用,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性财政支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下载PDF
宪政与法治是国家实现持久善治的正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炳君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6期18-25,共8页
时代发展到今天,宪政信念与法治理念已经根植于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文化之中,宪政实践和法治建设之于国家实现善治的保障价值日益被人们所普遍认知;宪政、法治、民生在政治国家的有机结合与生动实践,虽会因各国发展阶段、发展层次、发展... 时代发展到今天,宪政信念与法治理念已经根植于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文化之中,宪政实践和法治建设之于国家实现善治的保障价值日益被人们所普遍认知;宪政、法治、民生在政治国家的有机结合与生动实践,虽会因各国发展阶段、发展层次、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就本质和信念而言,概不应因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予以随意取舍;宪政、法治、民生三者在清明世界之中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同为一体,考其三者的发育程度、实质品位和取舍存废,则大致可知国之兴废的大势;正是它们之间的逻辑运动才一而再、再而三生动实在地演绎着人类社会和政治国家命运迥异的盛世悲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法治 民生 民主 善治
下载PDF
秩序与民生:关于南宁市城管执法以人为本理念的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冲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96-99,共4页
由于城管执法主体不文明执法,城管执法的法律地位的不明确以及政府城管理念滞后等诸多原因,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城管执法,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在执法力量和强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仍然执法"失灵"的困境。鉴于此,通过以南宁市城管执... 由于城管执法主体不文明执法,城管执法的法律地位的不明确以及政府城管理念滞后等诸多原因,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城管执法,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在执法力量和强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仍然执法"失灵"的困境。鉴于此,通过以南宁市城管执法为切入点,结合十七大报告"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具体考察了南宁市城管执法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背景和路径选择,以期更好地达到南宁城管执法工作的法治化和人性化,实现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 民生 城管执法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样态与本质要求——以成都市武侯区“信托制”物业治理模式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学朋 邓晓兰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0-81,104,共13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民主实践最新的理论概括,在城市社区有着最鲜活的治理实践,但已有研究缺乏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证分析。以成都市武侯区“信托制”物业治理模式为分析样本,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助力城市社区治理中呈...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民主实践最新的理论概括,在城市社区有着最鲜活的治理实践,但已有研究缺乏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证分析。以成都市武侯区“信托制”物业治理模式为分析样本,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助力城市社区治理中呈现出理念指引、主体协同和环节贯通等关键性结构要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把握其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铸牢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保障、以人民完整参与实践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多元协同治理落实基本要求,有效实现了城市社区治理的赋能增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城市社区民主深化的有效回应,从中观、微观层面挖掘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经验,对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将制度优势更多转化为治理效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区治理 “信托制”物业治理模式
下载PDF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华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0-37,共8页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以群众工作为核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基层服务管理,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积极培育壮大社会组织,不断提...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以群众工作为核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基层服务管理,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积极培育壮大社会组织,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加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预警防控能力;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合力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切实增强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发展社会事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 服务能力 公平正义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朱学勤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学勤 《中国名城》 2009年第9期58-60,共3页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本刊就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发展、社会民生、古城保护等问题采访了朱学勤教授。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发展 社会民生
下载PDF
人民民主:理性的诉求与实现路径分析
18
作者 王彦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35-40,共6页
认识我国的人民民主需要理性的规制,实现人民民主是党和人民共同的责任。现实中,人民民主并没有达至理想的结果,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尚未开创出其成长所需的各项条件。尽管实现人民民主理想目标的最终路径仍需艰辛探索,但通过改善民生,在... 认识我国的人民民主需要理性的规制,实现人民民主是党和人民共同的责任。现实中,人民民主并没有达至理想的结果,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尚未开创出其成长所需的各项条件。尽管实现人民民主理想目标的最终路径仍需艰辛探索,但通过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与人民民主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机制,为人民民主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应是一积极而稳妥的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 民生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浅析
19
作者 王宏堂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9-91,共3页
我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独特的社会管理理念,思想上坚持"民本"理念,政治上坚持"民主"理念,经济上坚持"民生"理念。以"民本、民主、民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 我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独特的社会管理理念,思想上坚持"民本"理念,政治上坚持"民主"理念,经济上坚持"民生"理念。以"民本、民主、民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思想的创新,而且是我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结晶,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 民主 民生 社会管理
下载PDF
全面小康进程中各地非物质需求增长透析──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专项检测
20
作者 王亚南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5-45,共11页
全社会都意识到GDP标准的缺陷,以民生发展衡量政绩成为基本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实际成效应当以民生标准加以检验。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非物生活消费人均值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再次,东部地区稍慢。全国... 全社会都意识到GDP标准的缺陷,以民生发展衡量政绩成为基本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实际成效应当以民生标准加以检验。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非物生活消费人均值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再次,东部地区稍慢。全国地区差显著缩小,22个省域地区差缩小,表明区域均衡发展国家方略已见成效。全国城乡比显著缩小,31个省域城乡比缩小。假定全国同步实现历年最小城乡比直至弥合城乡比,非物生活消费总量和人均值将更加显著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检测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分析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