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汉仪诗史观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卓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7,共5页
邓汉仪认为诗歌应“追国雅而绍诗史”,所以他重视记载时变过程,反映一代兴亡之感,关注民生、民瘼的作品。这既是对传统诗学“诗史”观的继承,又是对国雅本质的回归。邓汉仪还以鲜明的历史意识为诗歌选本张目,借助诗歌总集《诗观》的编纂... 邓汉仪认为诗歌应“追国雅而绍诗史”,所以他重视记载时变过程,反映一代兴亡之感,关注民生、民瘼的作品。这既是对传统诗学“诗史”观的继承,又是对国雅本质的回归。邓汉仪还以鲜明的历史意识为诗歌选本张目,借助诗歌总集《诗观》的编纂,以求“成一代之伟观”,使选本具有诗歌发展史的意义,这是对诗史观的发展。作为康熙前期诗坛旗手,其诗史观对矫正清初世俗诗风,使诗歌创作回归现实主义传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诗观》 “诗史”观 清初诗学
下载PDF
邓汉仪与清初唐宋诗之争的走向 被引量:1
2
作者 代亮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8,共8页
邓汉仪对明末清初诗坛的各类流派并不盲目趋从,他指斥盛极一时的云间和竟陵诗风,大力标举前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和李攀龙。为矫正自明代以迄清初诗坛学法唐诗的偏颇,他努力拓宽视野,更新趣味,不徒欣赏雄伟壮丽之调,更心仪清远绵邈之... 邓汉仪对明末清初诗坛的各类流派并不盲目趋从,他指斥盛极一时的云间和竟陵诗风,大力标举前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和李攀龙。为矫正自明代以迄清初诗坛学法唐诗的偏颇,他努力拓宽视野,更新趣味,不徒欣赏雄伟壮丽之调,更心仪清远绵邈之音。邓汉仪虽批驳方兴未艾的宋诗风,但对宋诗的某些创作手法特别是发源于杜甫和韩愈的以文为诗与拗体、险韵等俱有称赏,认肯了诗人取径杜甫、韩愈以及苏轼诗的合理性。邓汉仪对宗唐诗学师法典范体系的重构,受制于个人心态,又与他崇尚"生新"、推重"学力"的创作观念有关;既是清初宗唐诗学突破自我、创新范式的重要表征,也折射出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复杂面向与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清初 唐宋诗之争 走向
下载PDF
邓汉仪事迹考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卓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8-83,共6页
清初诗歌评论家邓汉仪被誉为清初诗坛的旗手,由于材料所限,其生平事迹,一向不被人重视,但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深入考察,我们基本上能梳理出其生平事迹的轮廓。同时通过其晚年的博学鸿词科考试等活动,也可看出邓汉仪做为明遗民在人格上较为... 清初诗歌评论家邓汉仪被誉为清初诗坛的旗手,由于材料所限,其生平事迹,一向不被人重视,但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深入考察,我们基本上能梳理出其生平事迹的轮廓。同时通过其晚年的博学鸿词科考试等活动,也可看出邓汉仪做为明遗民在人格上较为复杂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事迹 思想
下载PDF
《诗观》及其文献学意义
4
作者 王卓华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6-159,共4页
清初人所选清初诗歌选本,既是一部清初诗歌发展的历史,更是丰富的清初诗歌文献宝库。邓汉仪辑评之《诗观》,是较为典型的一部。它不仅规模巨大、收诗完备,而且能使我们了解清初诗歌文献的传播过程,具有较高的校勘和辑佚价值,更为我们提... 清初人所选清初诗歌选本,既是一部清初诗歌发展的历史,更是丰富的清初诗歌文献宝库。邓汉仪辑评之《诗观》,是较为典型的一部。它不仅规模巨大、收诗完备,而且能使我们了解清初诗歌文献的传播过程,具有较高的校勘和辑佚价值,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清初文学史料,文献学意义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诗观》 文献学 意义
下载PDF
邓汉仪三入京城考论
5
作者 白一瑾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0-95,共6页
邓汉仪在清初曾三次入京,每次都有广泛的文学交游活动,结交了诸多清廷高官和在京文化名流。三入京城对邓汉仪所从事的清诗编选活动,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与帮助。
关键词 邓汉仪 京城 文学活动
下载PDF
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文化的传世价值解析
6
作者 宋秋敏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3-58,63,共7页
从一定意义上讲,流行文化也并非完全是漂在时代水面上的浮华泡沫,其中也蕴含着能够令不同时代的人群目眩神迷的动人因子和永恒价值。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曲子词价值功能的娱乐性、艺术表现的通俗性、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大... 从一定意义上讲,流行文化也并非完全是漂在时代水面上的浮华泡沫,其中也蕴含着能够令不同时代的人群目眩神迷的动人因子和永恒价值。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曲子词价值功能的娱乐性、艺术表现的通俗性、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大众认同的矛盾性等等方面,与今日流行文化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研究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文化的传世因缘,不仅有助于总结流行文化穿越时空而得到认同的永恒效果,也有助于理解流行文化价值的多面性和多重价值组合,从而对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情感资源有更加深入和细致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当代流行文化 传世因缘 价值解析
下载PDF
邓汉仪《慎墨堂名家诗品》等总集考略——兼论《诗观》是否有四集问题
7
作者 王卓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邓汉仪既是清初诗歌创作的旗手,也是一个卓有成就的选学大家,不仅有《诗观》这样一部在当时以至今日都有巨大影响的清代诗歌总集,而且编选或辑评有《慎墨堂名家诗品》等多部总集。由于《诗观》在清乾隆年间被禁,邓汉仪大部分作品散佚,... 邓汉仪既是清初诗歌创作的旗手,也是一个卓有成就的选学大家,不仅有《诗观》这样一部在当时以至今日都有巨大影响的清代诗歌总集,而且编选或辑评有《慎墨堂名家诗品》等多部总集。由于《诗观》在清乾隆年间被禁,邓汉仪大部分作品散佚,他的多部清诗总集作品已无完整的传世版本。对其总集作品略作考订,以见邓汉仪清诗总集概貌,更可管窥清初人选清诗繁荣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诗品 总集 考略
下载PDF
评王卓华教授《邓汉仪集校笺》
8
作者 袁晓聪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5-17,共3页
《邓汉仪集校笺》是一部的开拓性著作。不仅为邓汉仪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版本,而且在笺注体例等方面有不少创新之处。其中深刻的体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明清别集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学术史地位。
关键词 邓汉仪 校笺 明清别集
下载PDF
清初总集《诗观》所收徽州诗家散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陆林 《徽学》 2002年第1期289-306,共18页
《诗观》是清初泰州邓汉仪(1617—1689)评选编刊的一部大型诗歌总集。全书共三集,成书于康熙十一年至康熙二十八年间。编选者交游遍天下,故书中收罗宏富,仅徽州诗人便有近170位(入选诗作约1800余题)。其中见于《皖人书录》记载者,只有44... 《诗观》是清初泰州邓汉仪(1617—1689)评选编刊的一部大型诗歌总集。全书共三集,成书于康熙十一年至康熙二十八年间。编选者交游遍天下,故书中收罗宏富,仅徽州诗人便有近170位(入选诗作约1800余题)。其中见于《皖人书录》记载者,只有44人;而已知今有别集传世者,尚不足30家。编选者对其字号、籍贯及诗集的著录,可补正现有知见的缺失;有关评语多涉史实和创作,亦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由于入选的诗家诗作皆是与邓汉仪同时代之近50年间者,故该书对于研究明末清初徽州文化当有重要作用。重视发掘总集中的徽学资料,是初读《诗观》之后所得到的宝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诗观》 清初徽州诗人 徽州诗歌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