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小平的人民观在西藏实践的内涵、过程和意义
1
作者 孟亚伟 米恒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9-14,153,共7页
邓小平的人民观在西藏地区的实践,鲜明地体现在他与西藏各项工作的紧密关联及其深远影响上。其人民观的核心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民族平等为价值基础,坚持以帮助西藏加快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所有政策均对西藏人民有利为行动准... 邓小平的人民观在西藏地区的实践,鲜明地体现在他与西藏各项工作的紧密关联及其深远影响上。其人民观的核心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民族平等为价值基础,坚持以帮助西藏加快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所有政策均对西藏人民有利为行动准则。其人民观在西藏实践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坚持“政策走路”方针,逐步实现西藏人民的彻底解放;二是坚持共同富裕原则,不断提高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三是坚持“两个怎样”标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造福西藏人民。邓小平理论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形成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及伟大意义也彰显了邓小平的人民观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的人民观 西藏实践 民族平等 帮助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观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小青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3-36,共4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需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需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发展动力观 改革 人民群众需求 现代科学技术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养志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6,共6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出版史,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主要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出版原理与中国出版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出版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这一历史脉络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百年出版史,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主要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出版原理与中国出版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出版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这一历史脉络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出版思想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针”和“两个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 党性原则 人民至上
下载PDF
邓小平人本发展观探析
4
作者 王强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邓小平的发展观博大精深,以人为本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他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重构和弘扬人本发展观;绘就了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蓝图;始终把人,尤其是人才作为发展的依靠力量;时刻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检验发展得失成败的标准... 邓小平的发展观博大精深,以人为本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他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重构和弘扬人本发展观;绘就了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蓝图;始终把人,尤其是人才作为发展的依靠力量;时刻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检验发展得失成败的标准;坚定地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观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 协调发展 发展目标 共同富裕 人民 蓝图 社会 人才
下载PDF
论邓小平经济发展观中的伦理价值观
5
作者 魏范青 张学武 刘平昌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20-123,共4页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经济思想,这些经济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经济发展观中。以人(人民)为本,则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研究邓小平经济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伦理内...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经济思想,这些经济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经济发展观中。以人(人民)为本,则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研究邓小平经济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伦理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认清经济建设的方向和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发展观 伦理 人本思想 价值观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人民观
6
作者 刘亚玲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邓小平一生热爱人民、关心人民 ,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观。“人民动力观”、“为人民服务观”、“人民共同富裕观”是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人民观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 邓小平一生热爱人民、关心人民 ,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观。“人民动力观”、“为人民服务观”、“人民共同富裕观”是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人民观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人民思想的重要理论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人民观 思想体系 人民动力观 为人民服务观 人民共同富裕观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邓小平人民观的内涵探析
7
作者 苗薇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1-13,共3页
邓小平的人民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宝。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创造力是其动力源泉;两个文明是其质量保证;尊重人民的劳动、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是其活力来源;三个有利于是其度量标准。
关键词 邓小平 人民观 内涵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的政绩观
8
作者 袁素文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7,共3页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为广大干部树立了科学的政绩观。即:以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决策的准则,以实践的实效性作为工作的准则,以发展和富民作为价值的最高标准,以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恪守为民之责。
关键词 政绩观 共产党员 人民利益 邓小平 中国革命 干部 实践 准则 富民 决策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生存型”民生观
9
作者 于伟峰 孙兵兵 宋晓霖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10-12,共3页
邓小平"生存型"民生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实现共同富裕是生存型民生的最高目标,"三个有利于"是衡量解决民生问题是否取得成效的有力标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生存型民生的着眼点,增加物质财富... 邓小平"生存型"民生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实现共同富裕是生存型民生的最高目标,"三个有利于"是衡量解决民生问题是否取得成效的有力标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生存型民生的着眼点,增加物质财富、"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是解决生存型民生问题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生存型”民生观 共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下载PDF
邓小平的民生观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彩艳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5X期25-25,共1页
民生问题是我国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难题,因此,邓小平的民生观的研究则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邓小平的民生观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三个角度加以初探。
关键词 邓小平 民生观
下载PDF
邓小平是非观探析
11
作者 王光银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9-13,共5页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实际,对两种制度是非关系、外交领域是非关系、历史的是非关系、真理标准的是非关系作出了科学的解答,为改革开放扫清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并形成了自己是非观的鲜明特色。这对中国今后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实际,对两种制度是非关系、外交领域是非关系、历史的是非关系、真理标准的是非关系作出了科学的解答,为改革开放扫清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并形成了自己是非观的鲜明特色。这对中国今后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放 是非观 标准 人民性
下载PDF
邓小平的民生经济观及其实践
12
作者 赵坤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4-86,共3页
通过对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分析,总结概括出了邓小平的民生经济观及其实践的四个主要内容: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关注"农村、农民、农业",加强涉农民生工程服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建立社会主义... 通过对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分析,总结概括出了邓小平的民生经济观及其实践的四个主要内容: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关注"农村、农民、农业",加强涉农民生工程服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三步走"的伟大战略,逐步解决民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民生 经济观
下载PDF
简析邓小平改革观蕴涵的民本思想及启示
13
作者 马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8年第4期146-148,156,共4页
怎样看待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有赖于科学态度和辩证思维。关于方向、道路、发展的性质等问题,邓小平曾经提出了"猫论"、"不争论"、"摸论"观点,随后,他又把"群众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 怎样看待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有赖于科学态度和辩证思维。关于方向、道路、发展的性质等问题,邓小平曾经提出了"猫论"、"不争论"、"摸论"观点,随后,他又把"群众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等作为衡量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依据,以"三个有利于"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发展中,民本思想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观 民本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