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5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1
作者 GE Jianghui ZANG Dexia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5年第3期13-16,共4页
To make full use of Chinese na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and achieve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imperative and necessary to construct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 To make full use of Chinese na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and achieve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imperative and necessary to construct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park,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signifi cance of establishing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and then propose some measures.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can be constructed from four levels, including policy, management, economic and social levels, and through such ways as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conservation system, mak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establishing planning system, setting up independent and specialized regulatory agency, adopting way of franchising, innovating funding investment mechanisms and establishing mechanism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System construction
下载PDF
Marx's Theory of Ground Rent and Nationalization of Land in China
2
作者 Jiefang ZH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10期37-38,44,共3页
Marx's theory of ground re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arx's economic theory. It is essential to grasp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Marx's theory of ground rent,and actively explore and study theories and ... Marx's theory of ground re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arx's economic theory. It is essential to grasp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Marx's theory of ground rent,and actively explore and study theories and policies of socialist ground rent and nationalization of land through combining the certainty of existence of ground rent and actual situations of nationalization of land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s theory of ground rent Socialist ground rent nationalization of land
下载PDF
National Security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3
作者 Lu Zhongwei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1年第3期1-13,共13页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accelerate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ushering profound transi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China.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with Comrade Xi Jinpin...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accelerate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ushering profound transi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China.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t its core,maintains a firm hold on the strategic initiative in ensuring China’s security.It has developed new understandings and new ideas of the laws underlying national security,and emphasized the need to take a holistic approach to national security.This holistic approach is a powerful theoretical instrument that has become a fundamental guideline by incorporating China-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to safeguarding and shaping national security.We must conscientiously study a holistic approach to national security to strengthen our consciousness of the need to keep in alignment with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We must closely follow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in terms of our thinking,political orientation,and actions.We should put into practice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and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decision to coordinate the needs of both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We must remain committed to the principle of complying with China’s overall interests in ensuring both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as our nation marches toward rejuvenation.We must arm ourselves with Xi Jinping’s national security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nd use it to guide our practices,thereby enhancing our professional abilities,quality,and methodologies to achieve levels commensurat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a major and responsible country.We should adeptly align our efforts to the big picture of ensuring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in a holistic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holistic approach to national security national security theory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十年回眸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文良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70,164,共21页
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后,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有了根本遵循,标志着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进入新时代。2024年,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 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后,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有了根本遵循,标志着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进入新时代。2024年,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为先导、加快国家安全学及其学科理论研究和推进中国本土化国家安全学自主理论体系探究的新格局。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国家安全学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日益清晰明确,国家安全学理论本土化进一步彰显,国家安全学理论构建日趋完善,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稳步推进。虽然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存在一些短板,但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的步伐逐渐加快,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前所未有,需要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有所作为,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为此,中国学界需要做“深”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研究,拓展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厚度和深度;做“专”领域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强化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广度;做“强”工具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凸显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学 中国特色安全理论 回顾与展望
下载PDF
文化赋能论:文化遗产赋能、文旅产业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继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文化与经济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文化非营利说”“文化配角说”“文化被动说”和“文化搭台说”等传统经济与文化观点的深刻反思,可以发现,文化赋能论着重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文旅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自身的经济能量... 文化与经济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文化非营利说”“文化配角说”“文化被动说”和“文化搭台说”等传统经济与文化观点的深刻反思,可以发现,文化赋能论着重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文旅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自身的经济能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具体表现为物质性文化遗产、制度性文化遗产、习俗性文化遗产等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进而共同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国经济的螺旋式上升发展。作为尝试构建中国人文经济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创新,文化赋能论旨在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互动融合和互促发展,这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赋能论 文化遗产 文旅产业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活动理论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提升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颖仪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文章基于活动理论从多维动态视角剖析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和分工五大活动要素以及划分为生产、共享、交流和合作4个子系统的系统结构,检视各子系统运行中的实践困境,并从强化资源建设、提升服... 文章基于活动理论从多维动态视角剖析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和分工五大活动要素以及划分为生产、共享、交流和合作4个子系统的系统结构,检视各子系统运行中的实践困境,并从强化资源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对内加强馆员培育、对外加强宣传推广,争取政府支持推动、发挥专业组织引领,持续开展跨界合作、优化社群运营管理4个方面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数字素养 全民数字素养教育 活动理论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贾炳涛 邹青海 《辽宁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究区块链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理论框架、变革向度及精准路径。研究认为:基于“服务金三角”理论模型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框架,从服务需求重构、供给战略重构、供给系统重构、供给主体重构等方面...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究区块链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理论框架、变革向度及精准路径。研究认为:基于“服务金三角”理论模型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框架,从服务需求重构、供给战略重构、供给系统重构、供给主体重构等方面诠释变革向度。并提出建构“链式”管理、“公有链”运作平台、需求精准管理和供给科学决策、创新赋能机制的供给实践框架,从供给需求、供给战略、供给系统、供给主体层面阐释区块链嵌入供给治理风险,为规避风险提出政府、企业、社会、个体应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赋能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 服务金三角理论模型 全民健身 供需平衡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臣之 郑涵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建构,是增强港澳青少年回归祖国向心力、推动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共生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共生系统要以课程共生为重要抓手,稳固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共生单元,构建多...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建构,是增强港澳青少年回归祖国向心力、推动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共生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共生系统要以课程共生为重要抓手,稳固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共生单元,构建多维立体的国家认同教育课程体系,促使所有课程共同服务于“一个中国”价值目标;建立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共生模式,树立课程共生目标,保持国家认同教育主体构成张力,通过内容共创、多元活动、即时评估课程教学,贯彻落实国家认同课程共生目标;优化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共生环境,需要强化各级学科课程标准建设,推进大湾区课程治理交流与合作,协同多元文化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推动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文化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国家认同教育 课程建构 共生理论 课程共生
下载PDF
基于协同理论的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
9
作者 郑丽 汤艳雨 +1 位作者 王可可 赵要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29,共4页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存在的协同机制不健全、协同动力不足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借鉴协同理论和个案研究法,在管理体制协同、运行机...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存在的协同机制不健全、协同动力不足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借鉴协同理论和个案研究法,在管理体制协同、运行机制协同和评价机制协同3个维度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路径进行分析;探索构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3331”高质量发展管理新模式;在党建引领、医疗技术、科技创新、医教协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为新形势下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理论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意武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继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一切文明优秀成果,植根党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和...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继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一切文明优秀成果,植根党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彰显了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包融共生 交叉互鉴——区域国别音乐研究学科关系摭谈
11
作者 胡晓东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7-27,共11页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作为一个由区域国别学和音乐学交叉而成的新兴研究领域,所涉学科属性与专业概念繁多,且内涵丰富、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站在学科与专业发展的交汇点上,借用采纳系统论、关系论和范畴学方法,以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方式...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作为一个由区域国别学和音乐学交叉而成的新兴研究领域,所涉学科属性与专业概念繁多,且内涵丰富、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站在学科与专业发展的交汇点上,借用采纳系统论、关系论和范畴学方法,以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方式对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相关学科属性、概念范畴、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等进行层层剖析,廓清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学科边界与相互关系,厘清其理念内涵与概念范畴,对于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在音乐学学科领域内,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与既有研究领域在学科生长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视角上承前启后、相互交织,形成包融共生、交叉互鉴的发展格局。当前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方兴未艾,需在理性与激情的考量和反思中面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学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 系统论 关系论 包融共生 交叉互鉴
下载PDF
从“两个结合”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理论创新
12
作者 李海林 王刚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19,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民族共同体,赋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是“两个结合”的典范。一方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民族共同体,赋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是“两个结合”的典范。一方面,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分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交往交流交融史这个“中国具体实际”,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从根源上讲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性和客观实在性。既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也避免陷入三重“困境”,即共同体理论唯心史观窠臼困境、“只讲民族之分,不讲民族之融;只讲差异性,不讲共同性”困境和“为少数人服务”困境。另一方面,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的活力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
下载PDF
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13
作者 赵永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共17页
中国认同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古代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国”观念的出现,中国认同观念也开始产生,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观念正式形成;秦汉时期经过多民族中国的建设,... 中国认同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古代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国”观念的出现,中国认同观念也开始产生,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观念正式形成;秦汉时期经过多民族中国的建设,汉民族在华夏民族发展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中国认同观念获得了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认同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隋唐时期,在汉人中国观念回归的基础上,又以礼别华夷、华夷互化、华夷一家等多民族中国观念为纽带将隋唐与周边少数民族连接在一起,中国认同观念获得了进一步升华;辽宋夏金时期,各个民族及其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正统和中国历史发展谱系中一员的思想观念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一体性;元朝实现大统一,多民族凝聚为中国的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已现端倪,后经明朝和北元均认为自己是中国历史发展谱系一员观念的发展,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随着国家统一事业的完成,具有中国认同意识的各个民族齐聚到清朝中国这一共同旗帜之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民族即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认同 中华民族的形成 中国正统 五德终始说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保障:法理内涵和机制路径
14
作者 徐清 左丰毓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0期83-93,共11页
法治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需要司法基础理论加以回应。在中国司法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理内涵包括:司法为民的感知共同体、中华司法文化的文化共同体... 法治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需要司法基础理论加以回应。在中国司法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理内涵包括:司法为民的感知共同体、中华司法文化的文化共同体、边疆司法的命运共同体和司法治理的参与共同体。公权主体的一体性逻辑、司法权的中央事权属性、司法场域的主体间性关系、中华司法文化的和谐取向、国族一体的宪制规范构成了司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结构基础、公众认知基础、主体关系基础、和谐语境基础和规范结构基础。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理内涵及司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障作用的内在机理,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司法保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司法理论 司法正义感知
下载PDF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内凝聚——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15
作者 马英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秦汉到清中期部分,以各民族政权“争治”中原的史料史实为基础,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体现了“大一统”理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文化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秦汉到清中期部分,以各民族政权“争治”中原的史料史实为基础,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体现了“大一统”理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文化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秦汉到清中期内容上承夏商周时期奠基的中华文化,下启近代以来探索形成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理论联系实际,历史注解现实,以强有力的中国国情史料支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大一统 中华民族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下载PDF
公羊学定然重放异彩——《中国本土阐释学的精彩演进》后记
16
作者 陈其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90-596,647,648,共9页
在传统学术中,春秋公羊学说以其传承久远、风格独特、历史命运跌宕起伏等特征,在儒学体系中独树一帜。其学术风格的最大特点是专讲“微言大义”、注重义理阐释,这些特点与专门注重训诂考证的学派大异其趣。公羊学说的历史命运陡升陡降,... 在传统学术中,春秋公羊学说以其传承久远、风格独特、历史命运跌宕起伏等特征,在儒学体系中独树一帜。其学术风格的最大特点是专讲“微言大义”、注重义理阐释,这些特点与专门注重训诂考证的学派大异其趣。公羊学说的历史命运陡升陡降,它在西汉成为朝野共尊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学术指导思想,在东汉以后则消沉了一千余年,到了清朝嘉道年间却又复兴,在晚清再度风靡一时,直接推动社会进程和学术变迁。在这一跌宕起伏的演进过程中,经过一代代学人的推演,公羊学的核心命题“三世说”也逐渐发展成为内涵十分丰富的学术体系,尤其是在晚清成为接受西方进化论的本土资源。当前,我们要构建阐释学的中国学派,必须让公羊学发挥它的宝贵作用,将它构建到我们的学术体系当中,而且让它走向世界,对世界史学理论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羊学 “三世说” 阐释学 中华民族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体制机制与未来图景
17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8,F0002,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是在生产力理论发展演进中形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生产力理论的早期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有益借鉴,马克思对生产力理论的系统阐述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奠定...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是在生产力理论发展演进中形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生产力理论的早期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有益借鉴,马克思对生产力理论的系统阐述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新质生产力的运行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中才能实现,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一是更好实现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二是健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保障;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图景必然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展现。因此,要促进数实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要引领产业变革新浪潮,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积极开辟发展新赛道,推动未来产业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全面深化改革 新型举国体制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躺平-内卷”危局与青年群体家国情怀培育——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18
作者 叶泽权 陈丽云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6-68,共3页
“躺平主义”是一种亚文化现象,危害性极大,应从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宣传教育入手,破除对市场新自由主义的迷信,减少非必要劳动的持续投入,精准实施政府宏观调控,营造良性竞争氛围。积极教育社会各阶层群体尤其是青年人自觉增进家... “躺平主义”是一种亚文化现象,危害性极大,应从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宣传教育入手,破除对市场新自由主义的迷信,减少非必要劳动的持续投入,精准实施政府宏观调控,营造良性竞争氛围。积极教育社会各阶层群体尤其是青年人自觉增进家国情怀,主动拒绝躺平,多管齐下,协同破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平 内卷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非必要劳动 家国情怀
下载PDF
国家发展逻辑转变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操作重点研究
19
作者 蔡之兵 李东兴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80,共12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面临的最优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立足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阶段与发展目标等四个层面,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发展实际,明确了这...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面临的最优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立足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阶段与发展目标等四个层面,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发展实际,明确了这种发展逻辑的转变会从发展方式、发展格局、发展动力、发展载体等四个层面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进一步分析表明,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发展逻辑转变对西部地区发展质量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最后,结合西部地区适应新发展逻辑的不足与短板,提出坚持以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为战略主线、以提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为战略目标、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要求为战略保障、以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战略重点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操作重点,以期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逻辑 新时代 西部大开发 操作重点 发展理论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探索与建构
20
作者 袁娥 苏昊楠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0-53,共14页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目标,亦受学界诸多关注。论文基于大量的文献,对“民族”“共同体”“认同”理论进行梳理,将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成果综合化、系统化、框架化。在此基础上...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目标,亦受学界诸多关注。论文基于大量的文献,对“民族”“共同体”“认同”理论进行梳理,将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成果综合化、系统化、框架化。在此基础上,论文尝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进行初步建构:全面评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资源;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3个元概念;聚焦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学理性分析,以期实现中国模式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 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探索与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