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Dental Enamel-like Hydroxyapatite Whiskers via Hydrotherm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1
作者 Wen-Xu Li Wen Yang +2 位作者 Qian Yu De-Zhen Yu Fu-Ping Wang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3年第6期77-83,共7页
Dental enamel-like hydroxyapatite whiskers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and homogeneous morphology were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The composition,crystallinity and morphology of prepare... Dental enamel-like hydroxyapatite whiskers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and homogeneous morphology were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The composition,crystallinity and morphology of prepared hydroxyapatite whisk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Ⅹ-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 effects of urea and sorbitol on their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were investigated.Homogeneous and well crystallized enamel-like hydroxyapatite whiskers with 1.17±0.08 μm in length and 84± 14 nm in width were obtained at 0.80 mol · L-1 urea and 0.26 mol · L-1 sorbitol.These hydroxyapatite whiskers may be close to nature hydroxyapatite dental enamel in terms of th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suggesting that they could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dental restorative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stoma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dental enamel-like UREA sorbitolCLC number:TB321 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005-9113(2013)06-0077-07
下载PDF
Acid Elution of Aluminum and Calcium from Human Deciduous Enamel in Relation to Dental Caries
2
作者 Koji Watanabe Toshiko Tanaka +5 位作者 Ayaka Enomoto Katsura Saeki Shigenori Kawagishi Hideaki Nakashima Kenshi Maki Shigeru Watanabe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6年第2期54-63,共10页
Although aluminum itself was reported to prevent dental caries, previous in vitro studies reported that the aluminum level in the whole saliva of children was independent of caries prevalenc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 Although aluminum itself was reported to prevent dental caries, previous in vitro studies reported that the aluminum level in the whole saliva of children was independent of caries prevalenc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ompare the elution levels of aluminum and calcium from deciduous enamel into acidic artificial saliva, and determine whether the degree of aluminum elution reflects individual caries risk. One hundred and eleven extracted human deciduous teeth were collected. Concentrations of aluminum and calcium eluted from sound regions of enamel into artificial saliva (pH 6.2 or 5.5) were determin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One hundred and four and 108 available data samples were obtained for aluminum and calcium evaluation, respectively, and were compared based on the sex, tooth type, caries history, and the number of the donor’s carious teeth at each pH. Calcium elution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sex;however, more aluminum was eluted from boys’ than from girls’ teeth at pH 5.5. The aluminum release depended on the tooth type,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ncisors than in molars at a pH of 5.5. In relation to the caries history, aluminum (at pH 5.5) and calcium (at pH 6.2) dissolved more from sound regions of the enamel of caries-experienced teeth than from the enamel of teeth without caries experience. Moreover, aluminum markedly dissolved from enamel in artificial saliva at both pH 6.2 and 5.5 when the donor had more carious teeth, regardless of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aries experience in the sampled teeth.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the rate of aluminum elution from enamel into acidic fluid reflects individual caries sensi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ELUTION Deciduous enamel dental Caries Artificial Saliva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cold-light-activated bleaching treatment on enamel surfaces in vitro 被引量:5
3
作者 Xin-Chang Shi He Ma +1 位作者 Jing-Lin Zhou Wei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08-213,共6页
This in vitro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crystal and surface microstructure of dental enamel after cold-light bleaching treatment. Twelve sound human premolars were cross-split into four specimens, namely, mesio-buccal... This in vitro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crystal and surface microstructure of dental enamel after cold-light bleaching treatment. Twelve sound human premolars were cross-split into four specimens, namely, mesio-buccal (Group LP), disto-buccal (Group P), mesio-lingual (Group NP) and disto-lingual (Group L) specimens. These four groups were treated using the standard cold-light bleaching procedure, a bleaching agent, a peroxide-free bleaching agent and cold-light,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ll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by high-resolution, micro-area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Using a spectrometer, tooth color of all specimens was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phase of the enamel crystals was identified as hydroxyapatite and carbonated hydroxyapatite. After treatment, specimens in Groups LP and P showed significantly weaker X-ray diffraction peaks,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rystal size and crystallinit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L~ but decrease in a* and b*, and obvious alterations i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However, specimens in Groups NP and L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cold-light bleaching treatment leads to demineralization in the enamel surface. The acidic peroxide-containing bleaching agent was the major cause of demineralization, whereas cold-light did not exhibit significant increase or decrease effect on this deminer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enamel LIGHT micro-area X-ray diffraction tooth bleaching
下载PDF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STUDY DEMINERALIZATION AND REMINERALIZATION OF THE ARTIFICIAL CARIES OF HUMAN TOOTH ENAMEL
4
作者 张伟国 刘瑷如 +1 位作者 温树林 冯景伟 《Medical Bulletin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CAS 1991年第2期17-21,共5页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changes of teeth enamel crystals during the artificial caries and synthetic saliva reminerlization were reported. Enamel samples were thinned by argon-ion-milling and examined by high-resolu...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changes of teeth enamel crystals during the artificial caries and synthetic saliva reminerlization were reported. Enamel samples were thinned by argon-ion-milling and examined by high-resolution transmitt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lattice dissolution of enamel hydroxyapatite started from central parts and grain boundaries of crystals, the former were often parallel to (1010) plane and advancing along the [0001] zone axis of crystals. The results also shown that synthetic saliva may reduce the quantity of bright contrast spots in lattice image for artificial carious crystals. In addition, some defects such as dislocations were found in grains, and they are believed to be related to the dissolution of lattice. Three kinds of structural weak sites revealed in crystals, i. e. (1)dislocations, (2) vacancies or impurities, and (3) grain bounda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enamel CARIES PATHOLOGY ULTRASTRUCTURE crystals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下载PDF
RUNX2调控牙釉质及牙周组织结构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盛羽佳 李莹 +1 位作者 陈悦 王爱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60-63,共4页
在牙釉质分泌期及成熟期,成釉细胞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干扰,致使不同程度的牙釉质发育不良。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通过调节釉质蛋白基因转录、影响釉基质蛋白降解,对牙釉质的成熟矿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就RUNX2参与调控牙釉... 在牙釉质分泌期及成熟期,成釉细胞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干扰,致使不同程度的牙釉质发育不良。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通过调节釉质蛋白基因转录、影响釉基质蛋白降解,对牙釉质的成熟矿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就RUNX2参与调控牙釉质成熟矿化作用作一综述,并提出RUNX2基因缺陷对牙周组织的潜在破坏作用,为未来牙釉质发育不良疾病的研究及防治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牙釉质 釉质发育不全 锁骨颅骨发育不良 上皮屏障 牙周组织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1例
6
作者 刘明 黄艳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C形根管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极低(0.12%),而釉珠在上颌第一磨牙中的发生率仅为2.68%,同时存在这两种解剖结构的上颌第一磨牙更为罕见。本病例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腭侧(VertucciⅧ型,3-3)融合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病例,提示利用... C形根管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极低(0.12%),而釉珠在上颌第一磨牙中的发生率仅为2.68%,同时存在这两种解剖结构的上颌第一磨牙更为罕见。本病例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腭侧(VertucciⅧ型,3-3)融合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病例,提示利用根管显微镜结合CBCT可发现结构异常并避免遗漏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C形根管 釉珠 根管再治疗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衍生物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爽 丰培勋 +4 位作者 陈悦 张海娟 李沙 鲍庆红 管丽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716-3722,共7页
背景:釉基质衍生物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的牙周炎,发现其可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但其中的机制还未阐明。目的:探讨釉基质衍生物对牙周膜干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检测其克隆形成率、表面抗原表达情... 背景:釉基质衍生物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的牙周炎,发现其可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但其中的机制还未阐明。目的:探讨釉基质衍生物对牙周膜干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检测其克隆形成率、表面抗原表达情况,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釉基质衍生物(20,50或100 mg/L)作用于牙周膜干细胞培养2,4周,用Trichrome和Von Kosa’s染色法检测牙周膜干细胞胶原合成及矿化结节形成情况,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基因Ⅰ型胶原、骨钙素、RUX2的表达,MTT法和生长率法检测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牙周膜干细胞呈梭形,其克隆形成率较牙周膜细胞高,表面抗原CD105,CD29,CD45,CD44的表达率分别为99.8%,99.7%,1.26%,98.8%,具备多向分化潜能。釉基质衍生物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促进牙周膜干细胞胶原合成及矿化结节形成,促进成骨分化相关基因Ⅰ型胶原、骨钙素、RUX2的表达,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可能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干细胞 牙釉质蛋白质类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分化 牙周膜干细胞 釉基质衍生物 增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五种去金属托槽黏结剂方法对牙釉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孔卫东 杨建浩 +2 位作者 胡湘权 张武 陈敏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通过观测5种不同的去金属托槽釉质黏结剂方法对牙釉质的影响,筛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去釉质黏结剂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正常上颌第一前磨牙50颗,按去黏结剂方法不同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 目的:通过观测5种不同的去金属托槽釉质黏结剂方法对牙釉质的影响,筛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去釉质黏结剂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正常上颌第一前磨牙50颗,按去黏结剂方法不同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记录去黏结时所需操作时间,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所有牙齿的釉质损失量。并将所有标本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实验中5组不同去黏结剂方法所用平均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去黏结操作所需时间按A组(金刚砂车针组)、B组(不锈钢凸轮组)、D组(金刚砂车针+碳钨车针组)、E组(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组)、C组(碳钨车针组)依次递增。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结果表明5实验组釉质厚度损失量按C组、E组、D组、B组、A组递增,C组、E组同A组、B组、D组的釉质损失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E组的釉质损失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去黏结剂后电镜观察釉质表面,C组和E组釉质表面规则,无明显划痕,B组和D组釉质表面粗糙,划痕明显,A组釉质表面最为粗糙,可见多数明显深划痕。结论:5组不同去黏结剂方法均造成不同程度的釉质厚度损失和釉质表面的损伤,其中碳钨车针组和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组对釉质影响最小,且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组去黏结所用时间少,因此认为后者是较为理想的去黏结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 去黏结 扫描电镜 万能工具显微镜
下载PDF
渗透树脂和氟化物对早期牙釉质龋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薇薇 王晓明 +1 位作者 安峰 林维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比较渗透树脂和氟化物治疗对早期人工牙釉质龋治疗的效果。方法 60颗完好的牛切牙样本制成牙釉质标本并浸入到脱矿液中24 h制成牛切牙釉质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CON(对照)组,浸润在人工唾液;DF组,每天0.05%氟化钠处理;WF组... 目的比较渗透树脂和氟化物治疗对早期人工牙釉质龋治疗的效果。方法 60颗完好的牛切牙样本制成牙釉质标本并浸入到脱矿液中24 h制成牛切牙釉质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CON(对照)组,浸润在人工唾液;DF组,每天0.05%氟化钠处理;WF组,每周涂布2%氟化物凝胶;IC组,渗透树脂处理。处理结束后,分别测量各组样本4周、8周及再次脱矿后表面的显微硬度及4周后的渗透深度。结果显微硬度评估显示,各组基线值(白斑病变形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IC组第4周,DF组、WF组第8周显微硬度值达到最高峰,IC组在各个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4周后各组渗透深度的百分比显示,DF、WF、IC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C组的渗透深度百分比均明显高于DF组和WF组(P<0.05),DF组和W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牙釉质龋渗透树脂,渗透百分比明显高于氟化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牙釉质 氟化物 渗透树脂 显微硬度 渗透百分比
下载PDF
渗透树脂治疗正畸后牙面白垩斑的一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10
作者 冯朝华 楚小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面脱矿(白垩斑)的治疗效果及颜色稳定性。方法:对正畸治疗后6颗上颌前牙均出现脱矿的患者8名(患牙共48颗)进行渗透树脂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在同等条件下拍摄照片。效果分为3级...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面脱矿(白垩斑)的治疗效果及颜色稳定性。方法:对正畸治疗后6颗上颌前牙均出现脱矿的患者8名(患牙共48颗)进行渗透树脂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在同等条件下拍摄照片。效果分为3级:有效、部分有效和无效。部分有效的患牙测量术前、术后白垩斑(whitespot,W)及患牙唇面的面积(tooth,T),计算出W/T比值(%),统计方法采用两个样本的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数码照片以JPG格式导入Photoshop图像分析软件,转化为8位灰度文件,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被治疗区域牙面的灰度值,对比不同时间点牙面颜色的变化情况,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有效患牙11颗(22.9%,11/48),部分有效37颗(77.1%,37/48),无效0颗。部分有效的患牙术前W/T(%)平均值是31.37%,术后下降为7.99%,P<0.05。术前白垩斑区域灰度平均值是188.07±5.62,术后1周灰度值是143.20±7.03,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灰度值分别是136.33±4.54和139.57±3.70,分别与术后1周相比,P>0.05。结论:渗透树脂能明显改善正畸治疗后白垩斑患牙的美观,渗透治疗后的牙面颜色在1年观察期内表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 牙失矿质 渗透树脂 美学 牙科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学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凤秋 孟焕新 +1 位作者 韩劼 刘凯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了解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矿化、蛋白合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茜素红染色进行细胞表型的鉴定;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BC... 目的:了解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矿化、蛋白合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茜素红染色进行细胞表型的鉴定;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分析釉基质蛋白对牙周膜细胞蛋白合成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牙周膜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釉基质蛋白作用下对牙周膜细胞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釉基质蛋白可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促进牙周膜细胞DNA的合成,使牙周膜细胞周期的G1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而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升高,并可提高牙周膜细胞蛋白总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经釉基质蛋白作用后的牙周膜细胞胞浆丰富,与蛋白合成相关细胞器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体发达,釉基质蛋白可促进牙周膜细胞矿化相关蛋白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结论:釉基质蛋白能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蛋白合成及矿化相关蛋白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牙釉质蛋白质类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同向施压测定自酸蚀与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奇 薛世华 +1 位作者 刘志勇 吴凌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自酸蚀和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为临床选择粘结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取近期拔除人上中切牙10颗,轴向纵切,一分为二,分别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用Single BondTM2粘结FiltekTMZ250树脂;另一组用SE Bond粘结Fil... 目的:比较自酸蚀和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为临床选择粘结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取近期拔除人上中切牙10颗,轴向纵切,一分为二,分别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用Single BondTM2粘结FiltekTMZ250树脂;另一组用SE Bond粘结FiltekTMZ250树脂。所有试件按自切端向颈部施压法测定剪切粘结强度。结果:Single BondTM2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大于SE Bond,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粘结剪切强度大于自酸蚀系统,临床上对牙釉质的粘结应选择全酸蚀技术,采用自切端向颈部的方向施压的原则测定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更具有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 牙科黏固剂 牙釉质 黏着性
下载PDF
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与氟化钠预防正畸托槽周围的牙釉质脱矿 被引量:9
13
作者 骆慧 贾德蛟 +2 位作者 刘海霞 范雅儒 赵浩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7-381,共5页
背景:临床上,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与氟化钠均能有效防止釉质脱矿发生和龋坏出现。目的:观察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与氟化钠在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寻求效果好的再矿化试剂。方法:将40... 背景:临床上,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与氟化钠均能有效防止釉质脱矿发生和龋坏出现。目的:观察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与氟化钠在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寻求效果好的再矿化试剂。方法:将40颗已粘接好托槽的人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表面不涂布任何物质,护牙素组表面涂布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多乐氟组表面涂布氟化钠,联合组表面同时涂布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与氟化钠。将4组牙齿进行连续14 d的脱矿-再矿化实验,实验结束后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孔隙情况,同时测量各组实验前后的显微硬度变化值。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出现明显牙釉质脱矿现象,其他3组牙釉质脱矿现象不明显。护牙素组、多乐氟组、联合组的显微硬度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牙素组、多乐氟组、联合组间显微硬度变化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氟化钠、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及两者同时使用在体外实验中均可防止牙釉质脱矿,促进再矿化,但两者联用并未明显提高预防牙釉质脱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 骨脱矿质技术 硬度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多乐氟 护牙素 脱矿 再矿化
下载PDF
酪蛋白磷酸多肽牙膏抑制牙釉质脱矿和促进牙釉质再矿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梅 章锦才 +2 位作者 许曼波 曾翔舒 蒋李懿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评价含酪蛋白磷酸多肽 (CPP)的牙膏抑制牙釉质脱矿和促进再矿化的作用。方法 牙釉质片分为实验组 (A组 :含 0 1%CPP、B组 :含 0 5 %CPP)和对照组 (C组 :不含CPP)。①抑制脱矿实验 :釉质片每天用脱矿液处理 2次 ,再分别用 3种... 目的 评价含酪蛋白磷酸多肽 (CPP)的牙膏抑制牙釉质脱矿和促进再矿化的作用。方法 牙釉质片分为实验组 (A组 :含 0 1%CPP、B组 :含 0 5 %CPP)和对照组 (C组 :不含CPP)。①抑制脱矿实验 :釉质片每天用脱矿液处理 2次 ,再分别用 3种牙膏处理 15min ,于实验第 1、3、5、10、15天取每组 3例送检表面钙、磷含量。②再矿化实验 :脱矿的釉质片置于再矿化液 ,每天分别用 3种牙膏处理 2次 ,于实验第 5、10、15天取每组 3例送检。结果 ①抑制脱矿实验 :实验组与对照组钙、磷含量差异无显著性。②再矿化实验 :10d时两实验组钙含量高于对照组 ;15d时仅B组钙高于对照组。结论 未能证明实验牙膏有抑制釉质脱矿的作用 ,但提示有促进再矿化的功能 ,B牙膏的作用较A牙膏稳定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磷酸多肽 牙釉质 牙膏 脱矿 再矿化
下载PDF
渗透树脂处理釉质白垩斑的表面粗糙度及颜色稳定性 被引量:24
15
作者 赵晓一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治疗后,釉质白垩斑表面粗糙度、表面抗着色能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人第三磨牙30颗,环氧树脂包埋,暴露3个大于1 mm2的区域(A点、B点和C点)。将样本按脱矿时间分为3组(1 d,2d,3 d),每组10颗,染色液浸泡21 d。分别...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治疗后,釉质白垩斑表面粗糙度、表面抗着色能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人第三磨牙30颗,环氧树脂包埋,暴露3个大于1 mm2的区域(A点、B点和C点)。将样本按脱矿时间分为3组(1 d,2d,3 d),每组10颗,染色液浸泡21 d。分别测量正常釉质A点、渗透树脂B点以及脱矿病损C点染色前的表面粗糙度,以及染色前后的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d’Eclairage,CIE)L*a*b*值。结果:3组样本渗透树脂B点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15±0.021)μm、(0.31±0.03)μm和(0.40±0.02)μm,3组样本脱矿病损C点表面粗糙度分别为(1.07±0.10)μm、(2.89±0.13)μm和(3.41±0.14)μm。各组样本B点和C点表面粗糙度均随着脱矿时间延长而增加,组间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样本染色前B点与正常釉质A点的色差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1 B点与正常釉质之间色差小于3.7,而其余两组色差大于3.7。染色后组1、组2 B点与正常釉质色差小于3.7,而组3色差大于3.7,组1、组2之间的色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和组3色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损的脱矿程度不但能够影响渗透树脂对白垩斑即刻的遮盖效果,并且能够影响其表面粗糙度以及其颜色稳定性;渗透树脂病损表面粗糙度较正常釉质高,有利于病损表面白垩斑的长期遮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类 合成 牙釉质 龋齿 表面特性 颜色
下载PDF
牙釉质表面处理仪研制及其对离体牙抛光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善民 丁寅 +2 位作者 史真 曹猛 周红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适用于固定正畸后牙釉质表面粘结剂去除及抛光的仪器 ,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抛光方法。方法 :选择正畸拔除的前磨牙 60颗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3 0颗。测出其粗糙度Ra1,再行托槽的粘结 ,去除。一组用自行设计的牙釉质处理... 目的 :研制一种适用于固定正畸后牙釉质表面粘结剂去除及抛光的仪器 ,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抛光方法。方法 :选择正畸拔除的前磨牙 60颗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3 0颗。测出其粗糙度Ra1,再行托槽的粘结 ,去除。一组用自行设计的牙釉质处理仪作用于牙齿的表面去除粘结剂 ,抛光 ,测出其粗糙度Ra2 ;对照组为常规抛光组 ,抛光后 ,测出其粗糙度Ra2 。结果 :釉质处理仪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值降低 (P <0 .0 5 ) ,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 表面粗糙度 牙釉质 正畸
下载PDF
冷光美白对釉质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苑克勇 马瑞 +3 位作者 朱彩莲 李鸣宇 何智妍 周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研究Beyond冷光美白对牙釉质表面主要致龋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制备4 mm×4 mm×1 mm的釉质片20片,随机分为冷光美白组、美白剂组、冷光照射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5片。冷光美白组用Beyond美白凝胶(主要成分为H2O2)+冷... 目的:研究Beyond冷光美白对牙釉质表面主要致龋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制备4 mm×4 mm×1 mm的釉质片20片,随机分为冷光美白组、美白剂组、冷光照射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5片。冷光美白组用Beyond美白凝胶(主要成分为H2O2)+冷光照射美白3次,每次12 min;美白剂组只在釉质片表面涂布美白凝胶美白3次,每次12 min;冷光照射组仅用冷光灯照射釉质片3次,每次12 min;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人工口腔模型内,将上述4组釉质片置于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具核梭杆菌混合菌液中培养36 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所形成的混合细菌生物膜,采用SAS8.2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CLSM扫描可见冷光美白组、美白剂组、冷光照射组的生物膜较对照组生物膜稀疏,生物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冷光美白组、美白剂组、冷光照射组之间生物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冷光美白组、美白剂组、冷光照射组釉质表面生物膜中活菌百分比显著降低(P<0.001)。结论:冷光美白可抑制釉质表面混合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破坏生物膜的结构,降低混合细菌生物膜中活菌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光美白 牙釉质 变形链球菌 具核梭杆菌 黏性放线菌 生物膜
下载PDF
人牙釉质分级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葛俊 崔福斋 +1 位作者 吉宁 阎建新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61-66,共6页
目的:人牙釉质的性能与其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特殊组装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目的是使用材料显微分析技术,对牙釉质从微米尺度到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分级结构特点进行观察。方法:釉质样本取自成熟的人第三磨牙。使用扫描电子显... 目的:人牙釉质的性能与其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特殊组装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目的是使用材料显微分析技术,对牙釉质从微米尺度到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分级结构特点进行观察。方法:釉质样本取自成熟的人第三磨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釉质切片内釉柱的排列方式以及釉柱的微结构。结果:基于观察结果,我们提出了人类牙釉质7级分级结构,并用示意图讨论了各分级结构的特征。结论:构成人类成熟磨牙的釉质由7级分级结构构成,而且与其力学性能分布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人牙釉质 分级结构
下载PDF
两种氟化物对乳牙釉质中氟含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平雅坤 栗兴超 +1 位作者 焦建平 孟令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0-592,共3页
目的:测定氟保护漆与氟化泡沫应用前、后乳牙釉质中氟的含量变化。方法:选择30例患者,以临床同一患者将要拔除的一对下颌乳中切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2组,a组为:1颗牙拔除作为对照,另1颗涂布氟保护漆,24h后再拔除;b组为:1颗... 目的:测定氟保护漆与氟化泡沫应用前、后乳牙釉质中氟的含量变化。方法:选择30例患者,以临床同一患者将要拔除的一对下颌乳中切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2组,a组为:1颗牙拔除作为对照,另1颗涂布氟保护漆,24h后再拔除;b组为:1颗拔除作为对照,另1颗涂布氟化泡沫4min,24h后拔除。采用中子活化法测定a、b组每颗牙釉质中氟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实验组氟化物的含量为(142.78±42.25)μg/g,对照组为(119.62±38.62)μg/g。b组:实验组釉质中氟含量为(162.36±31.36)μg/g,对照组为(126.56±38.42)μg/g;实验组中氟的含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保护漆、氟化泡沫的临床应用均能有效增加牙齿釉质中氟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泡沫 氟保护漆 乳牙 釉质
下载PDF
釉蛋白在大鼠牙胚釉质发育中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平 高学军 +1 位作者 高岩 贾弘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釉蛋白(enamelin,En)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出生后第1,3,7,10,14天SD大鼠第一磨牙牙胚中釉蛋白的表达特征。结果:大鼠出生后第1~14天釉蛋白在成釉... 目的:观察釉蛋白(enamelin,En)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出生后第1,3,7,10,14天SD大鼠第一磨牙牙胚中釉蛋白的表达特征。结果:大鼠出生后第1~14天釉蛋白在成釉细胞中的表达随细胞的分化、基质分泌而变化。釉蛋白在出生后第1天的成釉器前成釉细胞中表达为阴性,但在沿牙尖斜面的进入分泌期成釉细胞中表达阳性;在出生后3天的分泌期成釉细胞胞浆中表达阳性,在刚分泌形成的釉牙本质界呈强阳性表达;在出生后第7天的分泌期成釉细胞胞浆中表达阳性,在未矿化完全的釉质基质中为强阳性表达,且釉蛋白随矿化的程度不同而表达强弱不同;在出生后第10天的大鼠牙胚中釉蛋白仅在成熟期成釉细胞中有较弱的阳性表达,在矿化变薄的剩余釉质基质中仍有阳性表达;在出生后第14天的大鼠牙胚中,釉蛋白表达阴性。结论:釉蛋白由成釉细胞分泌,最初分布于釉牙本质界,位于发育中的釉质全层,随釉质成熟而逐渐减少,至釉质完全形成后而表达停止,提示釉蛋白在釉质形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蛋白质类 牙胚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与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