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黄珊珊 韩群超 +2 位作者 佘睿 杨帆 龙艳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收治的100例后牙牙体缺损(PT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采用传统印模全...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收治的100例后牙牙体缺损(PT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采用传统印模全瓷冠修复)和试验组(采用CAD/CAM高嵌体修复),每组50例(50颗)。比较两组单颗牙备牙时间、调(牙合)时间、修复效果、牙龈状况、咀嚼功能和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单颗牙备牙时间、调(牙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少(或低)于对照组(P<0.05),边缘适合性、固位、牙龈健康、颜色匹配、外形、继发龋、修复体折裂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较修复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较修复前提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D/CAM高嵌体修复PTD,可缩短单颗牙备牙时间、调(牙合)时间,改善牙龈状况,提升修复效果、咀嚼功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高嵌体修复 牙体缺损 修复效果 咀嚼功能
下载PDF
Effects of sleep bruxism on functional and occlusal parameters: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investiga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Michelle Alicia Ommerborn Maria Giraki +5 位作者 Christine Schneider Lars Michael Fuck Jrg Handschel Matthias Franz Wolfgang Hans-Michael Raab Ralf Schf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41-145,共5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results of a preceding retrospective pilot study by means of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a larger sample size.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clinical investiga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results of a preceding retrospective pilot study by means of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a larger sample size.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clinical investigation w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bruxism and several functional and occlusal parameters. The null hypothesis of this study was that there would be no differences among sleep bruxism subjects and non-sleep bruxism controls regarding several functional and occlusal parameters. Fifty-eight sleep bruxism subjects and 31 control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diagnosis sleep bruxism was based on clinical criteria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Sixteen functional and occlusal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clinically or from dental study casts. Similar to the recently published retrospective pilot study, with a mean slide of 0.77 mm (s.d., 0.69 mm) in the sleep bruxism group and a mean slide of 0.4 mm (s.d., 0.57 mm)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valuation of the mea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emonstrated a larger slide from centric occlusion to maximum intercuspation in sleep bruxism subjects (Mann-Whitney U-test; P=O.O08). However, following Bonferroni adjustment, none of the 16 occlusal and functional variabl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sleep bruxism subjects and the non-sleep bruxism controls.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 occlusal and functional parameters evaluated do not differ between sleep bruxism subjects and non-sleep bruxism subjects. However, as the literature reveals a possible association between bruxism and certain subgroups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it appears advisable to incorporate the individual adaptive caoacitv of the stomatognathic svstem into future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occlusion functional parameters prospective study sleep bruxism
下载PDF
根管填充联合奥硝唑合剂治疗老年牙体牙髓病的疗效评价
3
作者 桑广宇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在老年牙体牙髓病治疗过程中应用根管填充联合奥硝唑合剂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牙体牙髓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根管填充... 目的探究在老年牙体牙髓病治疗过程中应用根管填充联合奥硝唑合剂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牙体牙髓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先予以奥硝唑合剂治疗后再予以根管填充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并统计后3个月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临床附着水平(CAL)、牙周袋探针深度(PD)和牙龈指数(GI)]以及咀嚼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L、PD、GI、咬合力以及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L、PD、G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根管填充联合奥硝唑合剂治疗老年牙体牙髓病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以及咀嚼功能,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根管填充 奥硝唑合剂 牙周健康 咀嚼功能
下载PDF
口腔正畸与修复结合治疗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牙齿功能及美观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莲莲 鲍中媛 唐旭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8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与修复结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对患者牙齿功能、美观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与修复结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对患者牙齿功能、美观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评估两组修复效果、美观性及生活质量,对比治疗前后牙齿情况、牙齿功能、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口腔情况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5)。治疗后,观察组后牙咬合良好率、牙齿排列整齐率、前牙覆盖/覆颌良好率及牙齿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嚼效率和咬合力提升显著,口腔菌斑附着指数和软垢指数显著下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美观性评分(红色美学指数)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种植义齿修复疾病专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针对牙列缺损,并同时伴有牙颌畸形的患者用口腔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牙齿功能及口腔健康状况,提升咀嚼效率和咬合力,美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牙颌畸形 牙列缺损 牙齿功能 面部美观
下载PDF
固定义齿修复与活动义齿修复在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尹睿智 严国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3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活动义齿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牙周健康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44颗牙)采用活动... 目的:探讨活动义齿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牙周健康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44颗牙)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方案,B组(40例,46颗牙)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方案,随访3个月。评估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牙周健康(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齿功能(咬合力及咀嚼效率)和生活质量(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评分)。结果:A组有2例失访,共38例(42颗牙)纳入分析,B组无失访,共40例(46颗牙)纳入分析。随访3个月后,B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A组为81.58%(31/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牙周健康指标均较修复前改善,B组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牙齿功能指标均较修复前提高,B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A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得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的牙齿功能和牙周健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活动义齿修复在短期生活质量改善上更具优势,建议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合的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牙列缺失 活动义齿 固定义齿 牙周健康 牙齿功能
下载PDF
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郭文锦 贾斌 +1 位作者 董颖韬 马金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究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采用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用种植义齿修复... 目的 探究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采用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联用正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齿功能评分、治疗后美观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13%(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牙齿功能语言、咀嚼、吞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美观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种植义齿修复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对临床疗效的提升、牙齿功能与美观效果的改善、不良反应的减少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正畸治疗 种植义齿修复 牙齿功能 美观效果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效果及对牙根吸收状况、美观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钰涓 解碧晶 张雪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85-88,133,共5页
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口外弓强支抗治疗)和观察组(40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口外弓强支抗治疗)和观察组(40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牙根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咬合力、咀嚼功能及牙周健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咬合力及咀嚼功能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牙龈退缩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正畸美观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能取得理想疗效,有着较高的正畸美观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口外弓强支抗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咀嚼功能 牙齿美学
下载PDF
不同盖髓剂直接盖髓术在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朱文静 董青山 何捷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陶瓷(iRoot BP)、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MTA)及氢氧化钙(CH)三种材料在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中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3例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 目的探讨生物陶瓷(iRoot BP)、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MTA)及氢氧化钙(CH)三种材料在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中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3例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1例。A组患者给予iRoot BP覆盖,B组患者给予MTA覆盖,C组患者给予CH覆盖,均治疗1个月。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牙髓活力及盖髓操作时间,记录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牙体功能变化,统计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5.24%,明显高于B组的85.71%和C组的61.90%,且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牙髓活力正常率为95.24%,明显高于B组的76.19%和C组的57.14%,且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盖髓操作时间为(2.71±0.42)min,明显短于B组的(3.84±0.56)min和C组的(4.92±0.49)min,且B组明显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A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98±0.50)分、(2.17±0.36)分,明显低于B组的(3.76±0.38)分、(3.21±0.31)分和C组的(4.81±0.42)分、(3.82±0.68)分,且B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固定功能、舒适功能、美观度评分分别为(8.93±1.53)分、(8.47±1.73)分、(8.49±1.29)分,明显高于B组的(7.28±1.47)分、(7.21±1.32)分、(7.26±1.35)分和C组的(6.21±1.32)分、(6.28±1.30)分、(6.11±1.27)分,且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B组的23.81%和C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 BP应用于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的治疗中,可缩短盖髓操作时间,缓解疼痛,提高牙髓活力及牙体功能,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龋源性漏髓 生物陶瓷 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 氢氧化钙 牙髓活力 牙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对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肖家良 杨雅娴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MIA)对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口外弓支抗(HGA)治疗,研究组接受MIA治疗。比较两组的矫治成功率、矫治周期以及牙齿功能。...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MIA)对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口外弓支抗(HGA)治疗,研究组接受MIA治疗。比较两组的矫治成功率、矫治周期以及牙齿功能。结果研究组的矫治成功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研究组的矫治周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研究组的牙齿咬合、口语表达、吞咽、咀嚼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HGA相比,MIA可明显提升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成功率,缩短患者的矫治周期,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口外弓支抗 微种植体支抗 牙齿功能
下载PDF
一次性根管治疗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李燕雪 苏荣江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9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试验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9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试验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1周的疼痛发生率,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口腔健康情况[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HIP-14)评估],术前、术后1周的牙齿功能(包括咀嚼效率、咬合力),以及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OHIP-14评分、咀嚼效率、咬合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试验组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提高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减轻术后疼痛感、改善口腔健康情况和牙齿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根管治疗 隐裂性牙髓炎 术后疼痛 牙齿功能
下载PDF
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基牙相关指标及咀嚼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晶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4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给予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的效果,并评价其对患者基牙相关指标、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参与研究,以1∶1比例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根... 目的观察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给予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的效果,并评价其对患者基牙相关指标、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参与研究,以1∶1比例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牙相关指标[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液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疼痛程度、咀嚼功能、口腔健康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D、SBI、GI、PLI分别为(2.32±0.29)mm、(1.29±0.18)、(0.73±0.10)、(0.86±0.13),均比对照组的(3.50±0.26)mm、(2.30±0.25)、(1.65±0.18)、(1.21±0.17)更低(t=20.323、21.994、29.972、10.971,P<0.0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液中hs-CRP、IL-1β、TNF-α水平分别为(5.69±1.02)mg/L、(6.75±0.61)pg/ml、(3.60±1.12)ng/ml,均比对照组的(7.13±1.18)mg/L、(7.91±0.82)pg/ml、(5.03±1.51)ng/ml更低(t=6.193、7.614、5.102,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2.39±0.76)分比对照组的(3.51±0.90)分更低(t=6.378,P<0.05)。治疗后,观察组咀嚼速度、咀嚼力度、咀嚼次数评分分别为(70.50±3.82)、(71.23±2.61)、(73.45±3.28)分,均比对照组的(62.62±3.51)、(65.87±3.50)、(66.19±2.71)分更高(t=10.190、8.235、11.447,P<0.05)。治疗后,观察组影响发音、影响味觉、影响饮食、影响日常生活、影响睡眠评分分别为(1.57±0.48)、(1.92±0.21)、(1.23±0.40)、(1.68±0.20)、(1.58±0.28)分,均比对照组的(2.18±0.32)、(2.68±0.30)、(2.35±0.26)、(2.70±0.29)、(2.12±0.16)分更低(t=7.093、13.922、15.748、19.423、11.233,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的73.33%更高(χ2=6.480,P<0.05)。结论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能够抑制牙体牙髓病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基牙相关指标,提高咀嚼功能,值得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显微镜技术 超声技术 牙体牙髓病 基牙相关指标 咀嚼功能
下载PDF
种植机器人对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影响
12
作者 刘芳 罗田雨 +3 位作者 刘书婷 廖圣恺 张凯 徐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84-2589,共6页
目的探讨种植机器人对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诊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在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下行前牙即... 目的探讨种植机器人对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诊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在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下行前牙即刻种植,对照组行常规前牙即刻种植。比较两组的种植体误差、术后咬合功能及美学效果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终修复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100%(68/68)。观察组术后根尖点误差、种植体角度误差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语言清晰度、咬合压力、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牙咬合压力与对侧同名牙的咬合压力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红色美学指数及白色美学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机器人实施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术,术中定位精度更高,术后咬合功能恢复效果及美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即刻种植 口腔种植机器人 口腔功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牙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杨晓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种植牙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传统种植方法,试验组应用3D打印技术辅...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种植牙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传统种植方法,试验组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种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种植体根部、顶部、深度、角度三维位置偏差值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周探诊深度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愈合速度、美观度、卫生清洁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牙的效果显著,三维偏差值低,种植后,患者咬合力增强,咀嚼效率提高,探诊深度降低,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口腔种植牙 咀嚼功能 探诊深度
下载PDF
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小儿乳牙龋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王翔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究应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小儿乳牙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8月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乳牙龋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低速轮涡转修复技术治疗)与试验组(n... 目的:探究应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小儿乳牙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8月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乳牙龋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低速轮涡转修复技术治疗)与试验组(n=54,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与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与牙齿恢复时间、牙齿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牙齿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齿咀嚼功能、发声能力、美观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小儿乳牙龋可取得良好效果,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缩短治疗时间,加速牙齿恢复,改善牙齿咀嚼、发声、美观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乳牙龋 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 牙齿功能
下载PDF
研究牙体预备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
15
作者 邱丙辉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口腔修复时不同牙体预备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江苏灌云县中医院进行口腔修复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备修复,观察组采用烤瓷贴面切... 目的探讨在口腔修复时不同牙体预备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江苏灌云县中医院进行口腔修复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备修复,观察组采用烤瓷贴面切缘非包绕型预备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口腔功能、口腔修复满意度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观察组的咀嚼功能评分(85.69±9.72)分和语言功能评分(92.35±11.2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时采用烤瓷贴面切缘非包绕型牙体预备修复成功率较高,且能保证良好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减少复发,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烤瓷贴面 咀嚼功能 语言功能
下载PDF
口腔种植牙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庆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8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牙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临沂市莒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口腔种...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牙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临沂市莒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指标及口腔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后,两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牙体美观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牙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标及口腔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牙修复 牙列缺损 牙周指标 口腔功能
下载PDF
牙种植同步植入Bio-Oss骨粉对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临床效果的观察
17
作者 顾春梅 袁平丽 +1 位作者 马文杰 汪青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牙种植体植入时同步植入Bio-Oss骨粉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104例,根据种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牙种植体植入,在缺失的牙... 目的探讨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牙种植体植入时同步植入Bio-Oss骨粉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104例,根据种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牙种植体植入,在缺失的牙槽骨内植入合适的螺纹植入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步植入Bio-Oss骨粉覆盖。参照中国卫生部制定的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疗效,并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测量结果、生活质量及术后各时期新生骨厚度、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4.62%(44/52)(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10 mV、50 mV、100 mV、1000 mV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新生骨厚度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新生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牙种植体植入时同步植入Bio-Oss骨粉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骨量缺失 牙种植 BIO-OSS 骨粉 疗效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应用于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对牙咬合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韩玉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5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应用于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对牙咬合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烤瓷冠修复... 目的分析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应用于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对牙咬合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烤瓷冠修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活动义齿,观察组则使用固定义齿,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咬合功能、炎症因子和口腔健康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口腔健康影响程度(OHIP-14)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TNF-α、IL-1β、IL-6水平和PLI、SBI、OHIP-14评分分别为(0.28±0.04)μg/L、(0.31±0.07)μg/L、(9.21±0.20)pg/mL、(0.59±0.14)分、(1.24±0.31)分、(10.91±0.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39±0.06)μg/L、(0.47±0.10)μg/L、(11.73±0.41)pg/mL、(1.27±0.33)分、(2.11±0.37)分、(16.22±0.1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前,两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分别为(91.24±0.31)%、(140.91±10.12)lbs,均高于对照组的(87.11±0.37)%、(131.22±10.19)lb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活动义齿相比,固定义齿在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中的使用能够提高患者牙咬合功能,减轻炎症刺激,保护牙周组织,改善口腔健康状况,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义齿 固定义齿 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 牙咬合功能 炎症因子 口腔健康状态
下载PDF
种植牙与传统义齿修复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对比
19
作者 刘陈 严杨盛 吴春苏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为分析比较种植牙与传统义齿修复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的稳定性与舒适性,选取来某医院接受牙齿修复的100例牙齿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 为分析比较种植牙与传统义齿修复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的稳定性与舒适性,选取来某医院接受牙齿修复的100例牙齿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种植牙修复。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口腔各项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SBI)及牙齿整体功能修复有效率。通过采用不同的牙齿修复方式后,实验组的牙齿整体功能修复有效率、口腔各项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GI、PLI、SB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比种植牙与传统义齿修复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发现种植牙在恢复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义齿修复手段,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传统义齿修复 口腔功能恢复
下载PDF
全瓷预成冠修复法治疗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吴雅萍 李雅婷 陈建治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全瓷预成冠修复法治疗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杭州青意口腔诊所有限公司收治的148例乳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全瓷预成冠修复法治疗74例,为观察组;接受直接复... 目的探讨全瓷预成冠修复法治疗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杭州青意口腔诊所有限公司收治的148例乳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全瓷预成冠修复法治疗74例,为观察组;接受直接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法治疗7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修复后6个月疗效,修复体完整、邻接关系优和边缘密合的比例以及美学修复满意评分[采用白色美学指数(WES)和粉红色美学指数(PES)进行评估],修复前与修复后6个月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及咀嚼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修复后6个月总有效率,修复体完整、邻接关系优和边缘密合的比例,以及WES评分和P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修复前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和咀嚼稳固度和咀嚼食物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修复后6个月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明显低于修复前(均P<0.05),咀嚼稳固度和咀嚼食物评分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全瓷预成冠修复法治疗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改善患儿的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预成冠修复法 乳磨牙 牙体缺损 临床效果 咀嚼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