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健康处方在老年牙列缺损病人种植牙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1
作者 季琦 袁苗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53-756,共4页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处方在行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23年1—12月在本院接受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健康处...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处方在行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23年1—12月在本院接受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健康处方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的口腔健康素养、心理状态、牙周状况及种植修复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口腔健康素养量表(HELD-1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修正版牙科焦虑量表(MDAS)评分、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修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比77.50%,P<0.05)。结论 实施护理健康处方干预可有效提升行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的口腔健康素养,并改善其心理状态、牙周状况,进而提高种植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健康处方 牙列缺损 种植牙 口腔修复
下载PDF
人工种植牙邻接触丧失应对策略的专家共识
2
作者 宋光保 蒋欣泉 +8 位作者 万乾炳 黄翠 李彦 顾新华 吴哲 汪振华 李鸿波 邵龙泉 刘洪臣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7期485-493,共9页
人工种植牙邻接触丧失(proximal contact loss,PCL)所引发的问题是近年研究热点,学者们一致致力于其原因和相关因素分析,旨在寻求解决与PCL相关问题的方案。前驱力作用、颌骨及牙槽窝等终身改建以及种植牙的骨整合特性是PCL的主要原因... 人工种植牙邻接触丧失(proximal contact loss,PCL)所引发的问题是近年研究热点,学者们一致致力于其原因和相关因素分析,旨在寻求解决与PCL相关问题的方案。前驱力作用、颌骨及牙槽窝等终身改建以及种植牙的骨整合特性是PCL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下颌的闭口运动通过后牙牙尖产生了将牙齿往近中移位的前驱力,使上下颌后牙、下颌前牙近中漂移,同时,可使上下颌前牙唇向移位;另一方面,颌骨、牙槽窝、牙根的改建以及咀嚼肌的前向水平分力、下颌向前向上的动力分量以及牙尖斜面产生的向前分力使天然牙向近中漂移;此外,天然牙终身具备水平、垂直向移位以及旋转的能力,以适应口颌系统的改建和维持口腔的功能,而种植牙骨整合缺乏天然的牙周膜,缺乏近中漂移生理基础,垂直向平均动度微小,种植牙骨整合沉默性不具备天然牙整体漂移特点,增加了PCL发生的可能性。PCL高发生率与戴牙时间和近中位置有明显相关性,但也受咬合力大小、对颌牙状况、邻牙情况、修复方式、牙位、上下颌骨、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PCL与食物嵌塞呈显著相关性,但并不一一对应,不满足充分必要条件。PCL也与种植体周病变以及龋齿等有关。PCL的预防包括知情同意、定期检查、固位方式选择、接触点增强、配戴保持器以及应用多用途数字化牙冠。PCL的处理包括邻接触点增补、正畸牵引以及咬合调整。现有方法可以短期解决食物嵌塞情况,综合干预以寻求稳定的远期效果。对称、平衡的考量将拓展处理有关PCL引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种植修复体 邻接触 邻接触丧失 近中漂移 食物嵌塞 邻接天然牙 种植并发症
下载PDF
上前牙种植单冠修复体切导的数字化设计正确度
3
作者 李穗 马雯洁 +3 位作者 王时敏 丁茜 孙瑶 张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通过虚拟数字模型实验比较动态咬合记录法(patient-specific motion,PSM)和平均值数字牙合架法设计前牙种植单冠修复体切导的正确度。方法:招募12名牙列完整、有稳定切导的健康受试者,口内扫描获得受试者牙列模型,并采集两种动态... 目的:通过虚拟数字模型实验比较动态咬合记录法(patient-specific motion,PSM)和平均值数字牙合架法设计前牙种植单冠修复体切导的正确度。方法:招募12名牙列完整、有稳定切导的健康受试者,口内扫描获得受试者牙列模型,并采集两种动态咬合记录:(1)仅包括前伸运动;(2)包括前伸运动及侧前伸运动。加高原始模型上中切牙参与前伸引导的部分舌面作为参考模型;虚拟拔除单个上中切牙,虚拟种植获得上颌工作模型。在修复体设计软件中使用复制功能进行种植单冠形态设计,使用不同数字化方法设计切导:对照组为平均值数字牙合架法,试验组为仅包括前伸运动的动态咬合记录法(PSM1)和包括前伸运动和侧前伸运动的动态咬合记录法(PSM2)。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分析比较修复体切导形态与原始切导形态的三维偏差,评价指标包括代表高牙合程度的正值平均值、正面积比、最大值,代表低牙合程度的负值平均值、负面积比、最小值,以及代表整体偏差程度的均方根。结果:数据采用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PSM2组的正值平均值、正面积比、负值平均值小于对照组[8.0(18.8)μm vs.37.5(47.5)μm;0 vs.7.2%(38.1%);-109.0(63.8)μm vs.-66.5(64.5)μm],负面积比大于对照组[52.9%(47.8%)vs.17.3%(4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1组的正面积比[0.1%(7.0%)]和负值平均值[-97.0(61.5)μm]均小于对照组,负面积比[40.7%(39.2%)]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1组的正值平均值[20.0(42.0)μm]和正面积比均大于PSM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计前牙种植单冠修复体切导时,相较于平均值数字牙合架法和仅包括前伸运动的动态咬合记录法,包括前伸运动和侧前伸运动的动态咬合记录法更有利于减少修复体的咬合干扰,提高咬合适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牙修复体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上颌前牙 切导
下载PDF
Class III Reversion with Immediate Complete Denture and Immediate Implant-Retained Overdenture: Case Report
4
作者 Giovanna Lima Costa Barcelos Rafaella de Oliveira Matiolo +2 位作者 Sérgio Carvalho Costa Cláudia Lopes Brilhante Bhering José Augusto César Discacciati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20年第12期372-382,共11页
With the increased life expectancy, complete dentures have be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edentulism<span> </span><span>progressively. It restores stomatognathic system functions, providing improvemen... With the increased life expectancy, complete dentures have be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edentulism<span> </span><span>progressively. It restores stomatognathic system functions, providing improvements in chewing, aesthetics, and phonetics. The aim was to report an oral rehabilitation of a patient with severe aesthetic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with Angle’s class III malocclusion. The patient sought the extension project of the School of Dentistry of the Federal University of Minas Gerais with aesthetic complaints. After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the proposed planning was immediate complete denture maxilla and immediate implant-retained overdenture in mandible. During clinical evaluation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patient was Angle</span><span>’</span><span>s III. The rehabilitation was performed as proposed and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it was possible to revert the class III occlusal pattern to Angle’s I. The excellent maxillomandibular relationship was achieved, which ensured optimal facial aesthetics and functional condi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mmediate complete dentures and immediate implant-retained overdenture might be beneficial for restoring the aesthetics and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ngle’s class III malocclusio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prosthesis Immediate Complete Denture OVERDENTURE dental implants dental Occlusion
下载PDF
Simultaneous Upper and Lower Jaw Extractions, Autogenous Bone Augmentation and Temporary Implant Placement with Immediate Loading
5
作者 Philippe Van Camp Geert Klomp Erik Nout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20年第12期383-395,共13页
<b><span>Aims:</span></b><span> We expanded the known technique for simultaneously augmenting an atrophic maxilla and placement of immediate provisional implants (IPI), followed by i... <b><span>Aims:</span></b><span> We expanded the known technique for simultaneously augmenting an atrophic maxilla and placement of immediate provisional implants (IPI), followed by immediate loading by performing surgery in both jaws simultaneously. Feasibility of this new technique, implant survival and success were evaluated as well as pro</span><span>s</span><span>thetic success.</span><span> </span><b><span>Materials and Methods:</span></b><span>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simultaneous bone grafting and IPI placement with immediate </span><span>loading at our institute between the 1st of June 2016 and the 30th of May 2018 were included and followed up for at least one year postoperatively.</span><span> </span><b><span>Results:</span></b><span> 3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a mean period of 25</span><span>.</span><span>67 months (20</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29 months).</span><span> 33 IPIs were placed. All were immobile at second stage surgery without signs of infection. No provisional bridges were lost and no infections were noted. After second stage surgery, none of these 36 final dental implants were lost. There was some bone loss at one implant. In all patients</span><span>,</span><span> good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out any unforeseen complications. This renders the implant survival at 100% and the success rate at 97%.</span><b><span> </span></b><b><span>Conclusion:</span></b><span> The technique is complex due to the intricate step-by-step process that is required and depends on a dedicated team to ensure a proper workflow. When performed correctly, the protocol shows good and predictable results.</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implant Surgery Immediate dental implant Loading implant-supported dental prosthesis Bone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Clinical evaluation of implants in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defects 被引量:3
6
作者 Belir Atalay Hakan Bilhan +2 位作者 Onur Geckili Caglar Bilmenoglu Ugur Meric 《World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3年第3期48-55,共8页
AIM: To show the efficacy of reconstr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large acquired maxillofacial defects due to tumor resections and firearm injuries. METHODS: The study group comprised of 16 patients(10 men and 6 women... AIM: To show the efficacy of reconstr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large acquired maxillofacial defects due to tumor resections and firearm injuries. METHODS: The study group comprised of 16 patients(10 men and 6 women) who were operated on because of their maxillofacial defects under local and general anesthesia between June 2007 and June 2011. Prosthetic treatment with the aid of dental implants was performed for all of the patients. Eight patients received an implant supported fixed prosthesis; six patients received implant supported overdentures and two patients received both.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postoperatively for 1 to 4 years. Implant success and survival rates were recorded. Panoramic radiographs were taken preoperatively,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immediately after loading and at every recall session. Peri-implant and prosthetic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Subjects were asked to grade their oral health satisfaction after treatment according to 100 mm visual analog scale(VAS) and the 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life of the patients was measured with the short-form 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 RESULTS: Five implants(3 in the mandible, 2 in the maxilla) in five patients were lost, while the other 53 survived, which brings an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91.37% on the implant basis, but 68.75% on patient basis. All the failed implants were lost before abutment connection and were therefore regarded as early failures. For all failed implants, new implants were placed after a 2 mo period and the planning was maintained. The mean marginal bone loss(MBL) was 1.4 mm on the mesial side and 1.6 mm on the distal side of the implants. Five of the implants showed MBL > 2 mm(mean MBL = 2.3 mm) but less than 1/2 of the implant bodies and therefore were regarded as not successful but surviving implants. The VAS General Comfort mean score was 85.07, the VAS Speech mean score was 75.25 and the VAS Esthetics mean score was 82.74. No patient reported low scores(score lower than 50) of satisfaction in any of the evaluated factors. The mean of OHIP-14 scores was 5.5. CONCLUSION: Although further follow up and larger case numbers will giv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uccess of dental implants as a treatment modality in maxillofacial defects patients, the actual results are encouraging and can be recommended for similar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implant MAXILLOFACIAL defect OVERDENTURE prosthesis Visual analog scale MARGINAL bone loss
下载PDF
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中粘接剂流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欧蒙恩 丁云 +1 位作者 唐卫峰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8-552,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中粘接剂溢出的情况,旨在验证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在种植修复粘接固位中是否具有减小粘接剂流入深度的作用。方法:利用ANSYS 19.0软件建立两个模型,一个是传统边缘...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中粘接剂溢出的情况,旨在验证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在种植修复粘接固位中是否具有减小粘接剂流入深度的作用。方法:利用ANSYS 19.0软件建立两个模型,一个是传统边缘及牙冠(模型一,常规组),另一个是具有基台边缘-牙冠平台转移结构的边缘及牙冠(模型二,平台转移组)。两个模型中基台的周围均包绕着牙龈组织,边缘均位于龈下1.5 mm。利用ANSYS 19.0软件对两个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在两个模型中,相同量的粘接剂充填于牙冠内侧壁及基台之间的间隙内,牙冠在基台上方约0.6 mm时开始进行模拟粘接的过程。牙冠匀速下落,用时为0.1 s。观察0.025 s、0.05 s、0.075 s、0.1 s时粘接剂溢出的情况,并测量0.1 s时粘接剂没过边缘的深度。结果:在0 s、0.025 s、0.05 s时,两组模型中的粘接剂均在基台边缘以上。在0.075 s时,模型一中,牙龈被粘接剂挤压发生形变,与基台之间的间隙增加,粘接剂开始流入该间隙内;模型二中,由于牙冠颈部缩窄,粘接剂只受到来自牙龈和基台边缘向上的反作用力而向上溢出。在0.1 s时,模型一中,粘接剂由于受重力和压力的作用继续流入深处,没过基台边缘深度为1 mm;模型二中,粘接剂延续0.075 s时的状态,继续向外溢出,没过基台边缘深度为0 mm。结论:在牙龈贴着基台的情况下,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在种植修复粘接固位中能有效减小粘接剂的流入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台边缘-牙冠 平台转移 牙种植 牙修复体固位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左下种植修复后发生植体周围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
8
作者 兰嵘 阮敏 +1 位作者 韩楠男 王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近年来,出现了数例关于口腔种植体周围组织发生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报告,但种植是否直接或间接与肿瘤发生有关尚无定论。此外,种植体周围肿瘤还可能被误诊为种植体周围炎。本文介绍1例种植修复5年后周围发生牙龈... 近年来,出现了数例关于口腔种植体周围组织发生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报告,但种植是否直接或间接与肿瘤发生有关尚无定论。此外,种植体周围肿瘤还可能被误诊为种植体周围炎。本文介绍1例种植修复5年后周围发生牙龈SCC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认识,同时强调种植术后规律随访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种植体周围炎
下载PDF
骨内牙种植体在牙缺失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桥 段建民 +1 位作者 牛书铭 李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牙种植体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4例患者的157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4个月~8年的临床观察,根据种植体的分布情况了解种植牙适应证的变化。通过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及抗旋转扭... 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牙种植体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4例患者的157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4个月~8年的临床观察,根据种植体的分布情况了解种植牙适应证的变化。通过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及抗旋转扭力的检查,评价其骨整合成功率和修复成功率。结果有7.6%和25.5%的骨内牙种植体分别用于修复全颌缺失和游离端缺失,66.9%用于修复非游离端缺失。种植后初期骨整合成功率达98.1%,修复后5年种植成功率为93.8%。种植体初期稳定性<10N.cm者与≥10N.cm者相比种植成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内牙种植体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牙的理想手段之一,成功率高,初期稳定性对于提高种植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骨内 牙缺失 骨整合 牙修复体
下载PDF
先天缺牙患者种植修复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秀莲 李健慧 +2 位作者 邱立新 寻春雷 林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缺牙患者种植修复存在的问题、对策,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1月至2009年2月37例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先天缺牙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涉及多个学科(主要包括正畸科、正颌外科、种植... 目的:探讨先天缺牙患者种植修复存在的问题、对策,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1月至2009年2月37例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先天缺牙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涉及多个学科(主要包括正畸科、正颌外科、种植科)的系统治疗并最终完成种植修复。所有患者均按照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复查程序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分为3类:先天单牙缺失、先天多牙缺失、先天多牙缺失继发无牙颌,其中单牙缺失21例,多牙缺失12例,多牙缺失继发上颌和/或下颌牙列缺失4例(上颌2个,下颌2个)。37名先天缺牙患者接受了种植修复,共植入120个种植体,种植修复后平均追踪39.3(10~109)个月。截止至最后1次复查共2个种植体在修复后半年脱落,其余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未见疼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X线检查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平均1.91 mm。结论:先天缺牙患者一般需经多学科协作序列治疗,方可进行种植修复,能较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咀嚼、发音及容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牙种植 牙修复体
下载PDF
前牙美学区种植义齿个体化修复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戴文雍 周国兴 +5 位作者 张晓真 赵毅 王洁 杨益 朱志军 汤春波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6-451,共6页
目的:针对前牙美学区牙列缺损且修复条件异常的患者,选取不同修复方案进行个体化修复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接受种植修复治疗并完成前牙美学区个体化修复的患者46例、共58颗种植修复体作为研究对象,随访3~24个月,... 目的:针对前牙美学区牙列缺损且修复条件异常的患者,选取不同修复方案进行个体化修复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接受种植修复治疗并完成前牙美学区个体化修复的患者46例、共58颗种植修复体作为研究对象,随访3~24个月,观察临床效果并利用前牙区红白美学指标给予评分。结果:研究对象年龄18~69岁,平均随访期12.6个月。所有植体均获得良好骨结合,未见植体失败或种植体周围炎病例。依据红白美学标准评估3个月时种植修复体,红色美学低分段者占1.72%,中分段者占44.83%,高分段者占53.45%;白色美学低分段者占0%,中分段者占20.69%,高分段者占79.31%。结论:前牙美学区个体化修复方案可有效改善缺牙患者的外观,及时复诊随访和口腔卫生维护有利于避免种植体及修复体并发症,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美学区 修复设计 个体化
下载PDF
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变化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强 丁茜 +1 位作者 张磊 谢秋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定量分析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力与咬合接触的变化规律,为种植修复体的精确咬合设计、调整和维护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后牙区缺牙并行种植单冠或固定桥修复的患者,分别于修复后2周、3个月、6个月、1... 目的:定量分析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力与咬合接触的变化规律,为种植修复体的精确咬合设计、调整和维护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后牙区缺牙并行种植单冠或固定桥修复的患者,分别于修复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采用咬合纸和T-ScanⅢ(Tekscan,South Boston,USA)电子咬合分析系统检查全牙列咬合接触情况,分别记录每个时间点对照牙、近中邻牙和种植修复体的咬合接触时间和咬合力百分比,分析局部咬合接触和咬合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共收集33例患者(男性16人,女性17人,年龄24~72岁)、37颗种植修复体,修复体戴用3~12个月(平均8.3个月)。2周到3个月,种植修复体达到咬合接触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Wilcoxon检验),种植修复体的咬合力百分比显著增大(P<0.05,Wilcoxon检验);3~6个月、6~12个月期间,咬合力百分比和咬合接触时间变化均不明显。2周时,种植修复体咬合力显著低于对照牙(P<0.01),而戴用3个月后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对照牙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咬合接触和咬合接触时间延迟的后牙种植修复体,在修复后3个月咬合接触强度会明显增加,临床上种植修复后3个月复查时应重点关注咬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修复体 牙[牙合] 牙种植 调牙合
下载PDF
All-on-4种植即刻修复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唐庭 张磊 +3 位作者 侯永福 姜迎春 汪向东 陈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应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观察all-on-4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1例单颌或全口牙列缺失患者采用all-on-4进行种植即刻修复,单颌植入4~6颗种植体,采用树脂临时固定桥修复,临时固定桥... 目的 :应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观察all-on-4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1例单颌或全口牙列缺失患者采用all-on-4进行种植即刻修复,单颌植入4~6颗种植体,采用树脂临时固定桥修复,临时固定桥戴用3~6个月后进行永久性支架固定桥修复,以OHIP-14中文版对患者种植前(T0)、临时固定修复后1周(T1)、永久修复后3个月(T2)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 L)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阶段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得分在T2期明显下降,"功能受限"、"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在T2期显著下降;另外"功能受限"、"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在T1期也明显下降,但是"社会障碍"、"残疾"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All-on-4种植治疗过程中,支架支持的固定永久修复对改善患者的OHRQo L优于树脂临时固定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n-4 即刻负重 全口固定修复 骨内种植体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
下载PDF
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效果15年回顾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宗丽 郑骏明 +1 位作者 温玉洁 潘颖菁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总结评价行骨结合种植体种植修复1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骨结合种植体种植修复2 302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种植体共4 536枚,其中ITI种植体1 395枚,Ankylos种植体1 234枚,Bicon种植体165枚,Nobel种植体612枚,Camlog种植体122... 目的总结评价行骨结合种植体种植修复1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骨结合种植体种植修复2 302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种植体共4 536枚,其中ITI种植体1 395枚,Ankylos种植体1 234枚,Bicon种植体165枚,Nobel种植体612枚,Camlog种植体122枚,BLB种植体765枚,Xive种植体176枚,Frialit-Ⅱ种植体67枚。所有患者的种植修复体上部结构均在2015年12月前完成。观察时间为3~1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观察方法为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查,存留率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纳入Kaplan-Meier存留曲线统计。结果共2 302例患者,4 536枚种植体,其中随访1 660例,失访642例,失访率为27.89%,失访种植体数为1 405枚,种植体失访率为30.97%。随访中有112例患者共152枚种植体确诊为种植体周围炎。有明确记录的共56枚种植体脱落。15年随访累计修复体松动35件,修复体折断6件,种植体折断1件,烤瓷冠崩瓷62件。据Wheeler存留标准统计种植体15年存留率为96.00%。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种植修复满意率为95.36%。结论研究种植体的15年存留率达到96.00%,种植修复远期效果好,存留价值高,满意率高。导致种植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为种植体周围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修复体 存留率 满意率
下载PDF
下颌后牙游离缺失伴重度垂直骨量不足的计算机辅助种植修复 被引量:7
15
作者 蒋析 林野 +3 位作者 胡秀莲 邸萍 罗佳 李健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4-298,共5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牙支持式种植外科手术导板在下颌后牙游离缺失伴垂直骨量不足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精确度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颌后牙种植区域垂直骨量小于8mm的患者3名(2名女性,1名男性),平均年龄45岁(44~46...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牙支持式种植外科手术导板在下颌后牙游离缺失伴垂直骨量不足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精确度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颌后牙种植区域垂直骨量小于8mm的患者3名(2名女性,1名男性),平均年龄45岁(44~46岁),共10个种植位点。术前进行计算机辅助下手术设计,快速成型技术(rapidprototyping,RP)制作手术导板,施行导板引导下种植手术,避开下牙槽神经,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评估。结果:3名患者在手术导板引导下共植入10颗种植体,并完成种植体支持固定修复,至最后一次复查,种植修复体临床效果良好,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下牙槽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术后即刻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corn—puterizedtomography,CBCT),确认种植体位置与下牙槽神经之间存在1.5—3.0mm的安全距离。进一步测量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与术前设计之间的偏差,种植体颈部偏移为(0.84-4-0.30)mm(0.31~1.24mm),根方偏移为(1.42±0.52)mm(0.52—2.36mm),角度偏移为7.65°±1.84°(4.43°~9.81°)。结论:对于下颌后牙游离缺失伴重度垂直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疑难病例,计算机辅助、手术导板引导下种植术创伤相对小,缩短了疗程,避免了复杂植骨手术或高风险神经游离术,技术上可行,近期临床效果肯定,但需要严格把握适应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义齿 植入物支持 骨质吸收 无牙 下颌骨
下载PDF
Bicon短种植体修复第二磨牙缺失的咀嚼功能测定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章雯 庞敏 +3 位作者 彭辉 袁俊 王月秋 王来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90-92,共3页
目的评价Bicon短种植体修复第二磨牙缺失的疗效。方法以非种植义齿侧为对照组,采用吸光度法测定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10例Bicon短种植体修复第二磨牙缺失患者种植后的咀嚼效能。同时对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的满意度进行... 目的评价Bicon短种植体修复第二磨牙缺失的疗效。方法以非种植义齿侧为对照组,采用吸光度法测定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10例Bicon短种植体修复第二磨牙缺失患者种植后的咀嚼效能。同时对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Bicon短种植体单冠的咀嚼效能与其咀嚼功能问卷调查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Bicon短种植体单冠修复的咀嚼效能与天然牙列无统计学差异(P>0.05),咀嚼效能的测试与患者的主观评分并不相关(W=0.141,P>0.05)。结论 Bicon短种植体单冠修复第二磨牙的咀嚼效能与天然牙列咀嚼效能相似,绝大多数患者对咀嚼功能表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单牙 咀嚼 牙修复体 牙种植 骨内
下载PDF
无牙颌单侧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设计的三维光弹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涛 赵铱民 +1 位作者 陈勇 张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种植体植入修复无牙颌单侧上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并优化其设计。方法:采用三维光弹应力分析法对应用种植杆卡式附着体赝复体的上颌骨缺损患者载荷下的支持组织进行应力观察和分析。结果:双侧种植修复设计的支持组织...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种植体植入修复无牙颌单侧上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并优化其设计。方法:采用三维光弹应力分析法对应用种植杆卡式附着体赝复体的上颌骨缺损患者载荷下的支持组织进行应力观察和分析。结果:双侧种植修复设计的支持组织和种植体的应力分布明显优于单侧种植修复设计。结论:无牙颌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修复应采用双侧种植长桥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单侧上颌骨缺损 骨内牙种植 光弹性试验
下载PDF
附着体类型对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雪 荣起国 杨亚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应力分布,探讨附着体类型对于种植体、各支持组织、义齿以及附着体的应力影响。方法:建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磨牙缺失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 目的:研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应力分布,探讨附着体类型对于种植体、各支持组织、义齿以及附着体的应力影响。方法:建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磨牙缺失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为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无种植体)、种植体+Locator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体+Magfit磁性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分析对比各主要成分的应力分布,得到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和位移值。结果:建立含有牙体组织、牙周组织以及种植体、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有种植体的模型义齿基托下黏骨膜的最大位移量(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9.38μm、斜向载荷45.48μm,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9.54μm、斜向载荷39.45μm)小于没有种植体的RPD(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模型(模型垂直向载荷95.27μm,斜向155.70μm)。Locator和Magfit两种类型的附着体相比较,Locator模型中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值大于Magfit模型(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10.850 MPa、斜向载荷43.760 MPa,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7.100 MPa、斜向载荷19.260 MPa)。Magfit模型中末端基牙的牙周膜受力更小(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0.520MPa,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0.420 MPa)。结论:在修复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可减少对末端基牙的扭力,提高义齿稳定性;Locator和Magfit磁性附着体两者对比,Locator附着体水平约束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局部 可摘 义齿 植入物支持 义齿精密附着体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软组织成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涛 吴凯南 +3 位作者 李琳 张静 朱海国 翁懿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诱导成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对22例前牙区单牙缺失及8例连续多颗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的44颗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诱导成形,种植一期手术时在...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诱导成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对22例前牙区单牙缺失及8例连续多颗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的44颗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诱导成形,种植一期手术时在种植模板引导下植入种植体后,利用模板将种植体三维位置及方向转移到模型上,在模型上制作过渡义齿,二期手术时直接安放过渡义齿对软组织进行诱导成形。另采用常规的愈合基台与过渡义齿两步诱导法对10例单颗前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诱导作对照。结果:单牙缺失种植修复者,两组红色美学指数(PES)得分别为7.1±1.2与6.6±1.8(P<0.05)。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组诱导时间为(2.8±1.8)个月,平均复诊次数(2.2±1.8)次;常规两步方法平均诱导时间为(9.5±2.5)个月,复诊次数为(4.6±2.7)次,诱导时间差异P<0.01,复诊次数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连续多颗牙缺失种植修复者的软组织成型后也获得了较为美观的效果,诱导时间为2~6个月,复诊次数为2~5次。结论 :该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用于种植美学修复中软组织的诱导,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软组织成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修复 过渡义齿 软组织成形 美学区
下载PDF
前牙单个种植体冠的修复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玉林 陶长仲 周君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观察前牙单个种植义齿修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单个种植义齿设计对种植体的影响。方法:对46个种植体,采用单冠修复的方法,进行单个烤瓷牙冠的修复,并进行了3~4年的随访调查。结果:46个种植体中,在修复后有一个出... 目的:观察前牙单个种植义齿修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单个种植义齿设计对种植体的影响。方法:对46个种植体,采用单冠修复的方法,进行单个烤瓷牙冠的修复,并进行了3~4年的随访调查。结果:46个种植体中,在修复后有一个出现种植体松动,一个中心固定螺丝断裂,一个接圈固定螺丝松动,其余种植体冠效果良好,成功率达98%。结论:合理的设计、精确的制作是保证种植义齿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单个种植体冠 种植义齿 修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