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1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1996年第1期93-94,共2页
DepartmentofEngineeringPhysicsTsinghuaUniversityTheDepartmentofEngineeringPhysics(TsinghuaUniversity)isthele... DepartmentofEngineeringPhysicsTsinghuaUniversityTheDepartmentofEngineeringPhysics(TsinghuaUniversity)istheleadingdepartment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原文传递
人本理念与社会性视角——林徽因的住宅设计、研究与教学
2
作者 崔婉怡 许懋彦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3期16-25,共10页
人本理念与社会性视角是林徽因现代住宅设计思想的两个核心内容。人本的设计观萌发于林徽因在20世纪30年代对家宅的初识及后来的住宅设计实践,社会性视角则形成于她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研读与写作。在凯瑟琳·鲍尔·沃斯特《... 人本理念与社会性视角是林徽因现代住宅设计思想的两个核心内容。人本的设计观萌发于林徽因在20世纪30年代对家宅的初识及后来的住宅设计实践,社会性视角则形成于她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研读与写作。在凯瑟琳·鲍尔·沃斯特《现代住宅》的社会学思想、经济学方法和实证主义理念基础上,林徽因形成了住宅设计是“特种的社会科学”的现代住宅设计思想。该思想将建筑学外延与社会学科融合,颇具前瞻性,为中国现代住宅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清华大学建筑教育也由此形成了重视住宅设计教学和人本关怀的优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徽因 现代住宅 凯瑟琳·鲍尔·沃斯特 人本主义 实证主义 社会学 清华营建系
下载PDF
清华大学的工科转型及在此过程中苏联专家的角色(1952~1960)
3
作者 刘茗菲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年第1期108-158,共51页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开展院系调整。清华大学从原来的美式多学院综合性大学改为苏联式多科性工科大学,为此在1952至1960年间先后聘请65名苏联专家到校工作。清华大学改革原有工科专业,并新建工程物理、自动控制等新专业系...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开展院系调整。清华大学从原来的美式多学院综合性大学改为苏联式多科性工科大学,为此在1952至1960年间先后聘请65名苏联专家到校工作。清华大学改革原有工科专业,并新建工程物理、自动控制等新专业系,因而形成新的一级和二级学科体系。至1960年清华大学基本完成由“通才教育”到“各专业与工业化的结合”的转型。苏联专家分布在各系和各教研组,开展了包括开设新课、编写教材、建设实验室、培养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等工作,在清华大学的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是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一个典型案例,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工科转型 苏联专家 院系调整
下载PDF
从结焦处理看重质油裂解工艺 被引量:4
4
作者 邓任生 魏飞 金涌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4-367,共4页
关键词 重质油 裂解 氢含量 结焦
下载PDF
桡动脉脉搏波的仿真模型 被引量:12
5
作者 白净 吴冬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4-98,共5页
为了解和认识桡动脉脉搏波的传播规律,以美国德勒克塞尔大学Jaron教授等人建立的模型和本课题组前期工作为基础,建立人体上肢模型,并把它加到原模型中,形成包含四肢在内的分布式人体心血管系统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对正常人的挠... 为了解和认识桡动脉脉搏波的传播规律,以美国德勒克塞尔大学Jaron教授等人建立的模型和本课题组前期工作为基础,建立人体上肢模型,并把它加到原模型中,形成包含四肢在内的分布式人体心血管系统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对正常人的挠动脉脉搏波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 心血管系统 数学模型 仿真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季如 陈伟 胡泳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2期48-52,共5页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文章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试点的具体实践,总结校企合作在师资建设、培养方式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文章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试点的具体实践,总结校企合作在师资建设、培养方式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基地建设、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估等方面形成的经验和实践效果,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和探索 被引量:17
7
作者 施瑛 吴桂宁 潘莹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2期271-272,共2页
该文概述了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发展历史,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该课程由传统的基础训练型到现代的认知型以及进一步发展到综合(适应)改良型的各阶段特点,对广义建筑学中这一重要基础... 该文概述了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发展历史,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该课程由传统的基础训练型到现代的认知型以及进一步发展到综合(适应)改良型的各阶段特点,对广义建筑学中这一重要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并由此指出建筑教育的改革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是一个与时俱进,自我调整完善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 建筑初步 教学改革 华南理工大学
下载PDF
中国民航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基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课程设置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静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56-57,共2页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课程设置方面减少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围绕文学、语言学和跨学科文化三个方向设置课程,体现通识教育原则。借鉴清华大学...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课程设置方面减少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围绕文学、语言学和跨学科文化三个方向设置课程,体现通识教育原则。借鉴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中国民航大学英语专业应增加语言、文学和文化通识课程的设置,增加语言、文学和跨学科文化等选修课程的开设,重塑英语专业特色,打破就业局限,培养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航大学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语言 文学 文化通识课程 跨学科文化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建筑类高校物质文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方绍正 丁贞权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51-54,共4页
通过调查建筑类高校学生对物质文化建设满意度评价,采用变异系数和和谐系数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类高校物质文化构成要素可以合并为4个主因子,校园景观、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等主因子对学生的影... 通过调查建筑类高校学生对物质文化建设满意度评价,采用变异系数和和谐系数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类高校物质文化构成要素可以合并为4个主因子,校园景观、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等主因子对学生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而校园文化因子对学生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因子,最后结合建筑类高校发展对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建筑类高校 物质文化 作用 建议
下载PDF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展历程访谈辑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亦师 《世界建筑》 2018年第12期119-125,共7页
历史当事人的口述是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的重要渠道。从2018年5月份起,笔者陆续对参与清华设计院创建及对其发展了解的20多位老先生进行访谈,着重梳理了1990年代以前的设计院的发展历程。在查证档案材料的基础上,按照设计院发展... 历史当事人的口述是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的重要渠道。从2018年5月份起,笔者陆续对参与清华设计院创建及对其发展了解的20多位老先生进行访谈,着重梳理了1990年代以前的设计院的发展历程。在查证档案材料的基础上,按照设计院发展的历史阶段、围绕重要的工程项目,把这一次获得的口述史料摘选合并成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设计院 建筑系 口述史
下载PDF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线上平台教学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申琪玉 李杰杰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2期174-180,共7页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作为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程,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授课。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庞杂、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且章节之间关联性较弱,探究...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作为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程,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授课。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庞杂、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且章节之间关联性较弱,探究既能使学生快速适应,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在线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以华南某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基于中国大学MOOC、建筑云课、腾讯课堂、QQ群等线上平台讲授教学内容,并运用问卷调查对课程线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灵活的学习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 线上教学 中国大学慕课 建筑云课 腾讯课堂
下载PDF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3年载文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丽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69-372,共4页
为了客观、全面地剖析《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载文、作者及引文等情况.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03年共16期作了定量分析.该刊16期共载文384篇;土木工程学科为重点栏目,发文比例31%;基金项目论文占6... 为了客观、全面地剖析《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载文、作者及引文等情况.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03年共16期作了定量分析.该刊16期共载文384篇;土木工程学科为重点栏目,发文比例31%;基金项目论文占60 4%;篇均页码3 4页;信息密度4 9篇;论文合著率92%;引文规范,篇均引文5 6篇.统计结果反映出该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优秀的编辑质量.建议拓宽稿源,着重报道重点学科的科研成果,使《学报》特色得到进一步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003年 载文统计 文献计量学 引文分析 作者分析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思想的“苏联化”转向:以清华大学建筑系为中心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亦师 《时代建筑》 2021年第3期27-33,共7页
有关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进行的思想改造运动、院系调整、课程改革,历来聚讼不一,也滋生出不少刻板印象。文章讨论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教育模式的形成及其相互影响,论述苏联高等教育所受法国模式的重要影响及其在建筑教育... 有关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进行的思想改造运动、院系调整、课程改革,历来聚讼不一,也滋生出不少刻板印象。文章讨论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教育模式的形成及其相互影响,论述苏联高等教育所受法国模式的重要影响及其在建筑教育上的具体体现,并以清华大学建筑系为例考察苏联教育模式在中国的接受、调整和实践的历史过程,主张破除既有刻板印象的束缚,还原历史场景和历史过程,以此为途径研究新中国教育重心的迁移和教育思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思想 苏联模式 建筑教育 清华大学建筑系 刻板印象
下载PDF
地方高校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柏鉴 梅岭 《价值工程》 2015年第32期256-257,共2页
本文介绍了江苏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及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模式上的区别,实践表明专业型硕士应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模式上的核心区别... 本文介绍了江苏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及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模式上的区别,实践表明专业型硕士应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模式上的核心区别。产学结合是培养好专业硕士的关键途径,却易于流于形式,考核机制非常重要。案例教学很适合专业硕士,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土木建筑 江苏科技大学
下载PDF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之创建背景及早期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亦师 《住区》 2018年第5期143-150,共8页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教育大跃进的大背景中,也是清华推行"真刀真枪搞毕业设计"和"大兵团作战"经验的产物,但1958年之前的三校建委会和基建委员会所进行的建设则为设计院积累了技术经验并培养了技术人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教育大跃进的大背景中,也是清华推行"真刀真枪搞毕业设计"和"大兵团作战"经验的产物,但1958年之前的三校建委会和基建委员会所进行的建设则为设计院积累了技术经验并培养了技术人才。设计院成立后即参与到国庆工程及其配套项目的设计和修建中,1959年-1966年又承担了大量校内工程和校外的居住小区建设,成为建筑系、土木系的"实习工厂",实现了生产部门("院")与教研系所("系")的密切结合,形成有别于普通国营设计院的人事制度和管理、运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设计院 建筑系 大跃进 口述史
下载PDF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一个非“鲍扎”个案的形成: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的现代主义教育与探索 被引量:10
16
作者 彭长歆 《建筑师》 2010年第2期89-96,共8页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大学建筑系之一,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在教学体系和现代主义思想传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该系教学体系和学术风尚的形成与发展,认为勷大建筑系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其建筑教育模...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大学建筑系之一,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在教学体系和现代主义思想传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该系教学体系和学术风尚的形成与发展,认为勷大建筑系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其建筑教育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注重工程技术和实践的教学体系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的现代主义教育和探索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鲍扎现代主义
下载PDF
高层建筑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模拟研究
17
作者 白国强 陈长飞 +1 位作者 常玉锋 张焱 《河南科学》 2007年第4期634-636,共3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以某高层建筑的标准层为研究对象,分别模拟发生火灾后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和空调系统转变为防排烟系统时火灾的发展情况.不同情况下火灾烟气的温度、浓度分析表明,兼用系统有利于火灾后人员疏散.从理论上证明了空调...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以某高层建筑的标准层为研究对象,分别模拟发生火灾后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和空调系统转变为防排烟系统时火灾的发展情况.不同情况下火灾烟气的温度、浓度分析表明,兼用系统有利于火灾后人员疏散.从理论上证明了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是可行的,为兼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排烟系统 空调系统 兼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民用飞机高度控制系统MBSE建模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范秋岑 毕文豪 +1 位作者 张安 王文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4-171,共8页
针对传统基于文本的系统工程方法中存在设计文档变更难度大、工程模型可读性差、模型复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DoDAF)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 针对传统基于文本的系统工程方法中存在设计文档变更难度大、工程模型可读性差、模型复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DoDAF)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MBSE)建模方法,从两个维度共计10个模块,对设计建模过程进行了划分,结合DoDAF的多视图对复杂系统进行全面立体的描述,形成了一套逻辑性强、建模完备的MBSE建模方法。以民用飞机高度控制系统为例进行建模,使用系统建模语言SysML(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描述在不同的DoDAF视图下的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建模分析,验证了本建模方法能够很好地契合复杂系统设计要求,适合民机系统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民用飞机 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 高度控制系统
下载PDF
梁思成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的现代建筑教育思想形成与实践探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婉怡 许懋彦 《建筑师》 2021年第5期39-52,共14页
梁思成于1949年提出的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的建筑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溯源“体系环境”建筑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探讨其与二战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及与美国建筑教育的深层联系。文章聚焦梁思... 梁思成于1949年提出的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的建筑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溯源“体系环境”建筑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探讨其与二战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及与美国建筑教育的深层联系。文章聚焦梁思成1946—1947年访美期间考察建筑教育与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的经历,着重关注梁思成的工作笔记与会议文集,分析他对西方现代建筑教育思想中现代性与人文性内涵的理解与吸收;同时,挖掘梁思成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构建的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的建筑教育实践内容及其现代建筑教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 体形环境 建筑教育 现代建筑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
下载PDF
李辑祥与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的发展
20
作者 王罡 冯立昇 《科学文化评论》 2022年第2期22-39,共18页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的发展,与时任系主任李辑祥教授的倾力奉献密切相关。清华大学馆藏档案表明,在民国时期,李辑祥教授肩负行政管理与教书育人等多项任务,他创新性开展教学、管理、就业推荐、师资建设等工作。他兼顾“学术本...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的发展,与时任系主任李辑祥教授的倾力奉献密切相关。清华大学馆藏档案表明,在民国时期,李辑祥教授肩负行政管理与教书育人等多项任务,他创新性开展教学、管理、就业推荐、师资建设等工作。他兼顾“学术本位”与“现实关怀”,严格把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积极回应国家对高层次机械工程人才的迫切需要,为政府与行业等用人单位输送大批素质精良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清华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他善于发现、乐于扶持有发展潜质的学术新人,为清华机械系传承有序的卓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机械工程系 李辑祥 高等教育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