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Error Analysis of the Accuracy of Focal Depth Determination of Near Earthquakes
1
作者 Zhang Chaojun Zhang Xiaodong +3 位作者 Miao Chunlan Ding Qiuqin Zhang Aiwu Hu B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年第1期28-37,共10页
Focal depth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seismic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accurately in seismology. The focal depths estimated by various methods are uncertain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which affects the understanding o... Focal depth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seismic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accurately in seismology. The focal depths estimated by various methods are uncertain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which affect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process.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focal depth is non-linear. The influence of epicentral distance,arrival time residual and velocity model (crust model) on focal depth is analyzed based on travel time formula of near earthquakes in this paper. When wave propagation velocity is constant, the error of focal dep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picentral distance or the distance to station and the travel time residual. When the travel time residual is constant,the error of focal dep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picentral distance and the velocity of seismic wave.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location error perhaps becomes bigger for shallower earthquakes when the velocity is known and the travel time residual is constant. The horizontal error caused by location accurac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picentral distance,the travel time residual and the velocity of seismic waves,thus the error of focal depth will increase with these factors. On the other hand,the errors of focal depth will lead to change of the origin time,therefore resultant outcomes will all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深度 误差分析 近地震 精度理论 震中距离 地震波速度 测定 速度模型
下载PDF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errors of real-time wear-depth detecting for spherical plain bearing tester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巍 胡占齐 +2 位作者 杨育林 范兵利 周海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33-545,共13页
Because of various error factors,the detecting errors in the real-tim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wear depth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detecting data.The self-made spherical plain bearing tester was studied,and its tes... Because of various error factors,the detecting errors in the real-tim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wear depth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detecting data.The self-made spherical plain bearing tester was studied,and its testing principle of the wear depth of the spherical plain bearing was introduced.Meanwhile,the err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wear-depth detecting precision were analyzed.Then,the comprehensive error model of the wear-depth detecting system of the spherical plain bearing was built by the multi-body system theory(MBS).In addition,the thermal deformation of the wear-depth detecting system caused by varying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was detected.Finally,according to the abov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the thermal errors of the related parts of the comprehensive error model were calculated by F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mulation value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ue is less than 0.005 mm,and the two values are close.The correctness of the comprehensive error model is verified under the thermal erro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滑动轴承 磨损深度 误差建模 深度检测 验证 实时 误差模型 误差因素
下载PDF
井深随钻测量误差校正与井眼位置不确定性计算方法
3
作者 刁斌斌 高德利 +1 位作者 刘喆 吴华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深井和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井下温度高、井内钻具承受的拉力大,导致随钻测量的井深误差较大。为此,考虑不同井深处井内温度、热膨胀系数、钻具轴向力和钻具规格等因素的影响,在测点处对井内钻具分段,结合井下温度随钻测量结果和井内钻具受... 深井和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井下温度高、井内钻具承受的拉力大,导致随钻测量的井深误差较大。为此,考虑不同井深处井内温度、热膨胀系数、钻具轴向力和钻具规格等因素的影响,在测点处对井内钻具分段,结合井下温度随钻测量结果和井内钻具受力分析结果,建立了随钻测量井深的热膨胀校正模型和弹性拉伸校正模型,以及计算热膨胀校正误差限和弹性拉伸校正误差限的模型,并给出了随钻测量井深热膨胀和弹性拉伸校正后的井眼位置不确定性计算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超深井钻井过程中由热膨胀和弹性拉伸导致的井内钻具伸长量可达10 m以上;随钻测量井深进行热膨胀和弹性拉伸校正后,可以显著减小测点垂深误差和误差椭球的大小。研究结果为提高井深随钻测量精度与科学计算井眼位置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井深 误差校正 井眼位置不确定性 热膨胀 弹性拉伸
下载PDF
深度相机的测量误差建模及校正
4
作者 魏瑞丽 王明军 +1 位作者 周熠铭 易芳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7,共7页
ToF(Time of Flight)深度相机是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oF深度相机受到自身硬件和外部环境的限制,其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针对ToF深度相机的非系统误差进行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被测目标的颜色、距离和相对运动等因... ToF(Time of Flight)深度相机是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oF深度相机受到自身硬件和外部环境的限制,其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针对ToF深度相机的非系统误差进行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被测目标的颜色、距离和相对运动等因素均会对深度相机获取的数据产生影响,且影响均不相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误差模型对颜色和距离产生的误差进行校正,对于相对运动产生的误差,建立了三维运动模糊函数进行恢复,通过对所建立的校正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距离和颜色的残余误差小于4 mm,相对运动所带来的误差小于0.7 mm。本文所做工作改善了ToF深度相机的测量数据的质量,为开展三维点云重建等工作提供了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深度相机 深度误差 误差校正
下载PDF
CFRP沉头孔锪窝深度误差对连接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戴仡智 郝浩杰 +3 位作者 邱建平 赵喜东 齐振超 陈文亮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沉头螺栓连接能保证结构良好的气动外形,常被应用于飞机蒙皮等结构。沉头孔的制备过程中,由于设备条件限制,会导致锪窝深度误差较大,给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带来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单钉单剪的静拉伸试验,研究锪窝深... 沉头螺栓连接能保证结构良好的气动外形,常被应用于飞机蒙皮等结构。沉头孔的制备过程中,由于设备条件限制,会导致锪窝深度误差较大,给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带来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单钉单剪的静拉伸试验,研究锪窝深度误差对CFRP连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于齐平状态的标准窝深值,锪窝较浅对静强度影响较小,较深则会导致结构的静强度下降,且锪窝越深,静强度下降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沉头孔 锪窝深度误差 连接性能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
6
作者 方波 高立新 黄练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6期34-38,共5页
为构造最小位姿误差及最优适应值的目标函数,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改进,以解决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问题,从4个方面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包括种群初始化、惯性权重参数调整、差分变异及局部深度搜索等,形成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为构造最小位姿误差及最优适应值的目标函数,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改进,以解决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问题,从4个方面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包括种群初始化、惯性权重参数调整、差分变异及局部深度搜索等,形成的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2)具备粒子群进化及差分变异进化两种性质。使用IPSO2、IPSO1、PSOTD、PSOd及传统PSO进行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可知,IPSO2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其最优、最差及平均适应值、标准差、最优解成功率更加出色,模拟曲线收敛精度更佳,收敛速度更快。为了验证IPSO2算法的实用性及鲁棒性,将其用于PUMA型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求解,试验结果表明,最优适应值精度可维持在10-15数量级,说明IPSO2算法在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中具有实用性,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误差 局部深度搜索 改进粒子群算法 收敛精度
下载PDF
测井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及矫正方法研究
7
作者 汪清浩 胡鹏 王家跃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7期181-183,共3页
测井深度误差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严重影响测井质量的一个因素,通过对测井绞车的电缆进行深度矫正,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电缆对测井深度的影响,采用双深度系统法及标志层法完成对电缆深度的矫正,相对于传统的人工丈量法更省时省力,其精度也更... 测井深度误差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严重影响测井质量的一个因素,通过对测井绞车的电缆进行深度矫正,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电缆对测井深度的影响,采用双深度系统法及标志层法完成对电缆深度的矫正,相对于传统的人工丈量法更省时省力,其精度也更高,同时利用矫正后的修正参数对测井深度进行修正得到的γ测井曲线与实际地质物探编录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测井 电缆 光脉冲 测井深度误差 修正参数
下载PDF
基于深度传感器的多视角点云配准研究
8
作者 刘耀文 毕远伟 +1 位作者 张鲁建 黄延森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为了解决大尺寸对称物体在多视角配准过程中出现的误匹配点对和累计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传感器的多视角点云配准算法。首先,使用深度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不同视角下的多片点云并进行预处理,对物体单侧相邻点云采用超四点快速鲁... 为了解决大尺寸对称物体在多视角配准过程中出现的误匹配点对和累计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传感器的多视角点云配准算法。首先,使用深度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不同视角下的多片点云并进行预处理,对物体单侧相邻点云采用超四点快速鲁棒匹配算法(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Super4PCS)进行粗配准,利用改进的点到平面ICP算法去除误匹配点对并进行精配准,之后将左右两部分的点云拼接,从而获取完整的三维点云模型。最后,针对多视角配准出现的累计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全局优化方法从而减少累计误差。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精准地完成多视角点云配准,获得准确的三维点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传感器 累计误差 多视角 点云配准
下载PDF
沉头螺栓锪窝误差对复合材料连接结构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9
作者 邹鹏 刘盈利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沉头螺栓作为现代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中的一种重要连接形式,其锪窝精度与装配质量直接影响结构服役性能。沉头螺栓因其能够保证连接结构表面齐平度,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复合材料连接结构中。由于工艺和结构限制,锪窝角度误差和深度误差通常... 沉头螺栓作为现代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中的一种重要连接形式,其锪窝精度与装配质量直接影响结构服役性能。沉头螺栓因其能够保证连接结构表面齐平度,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复合材料连接结构中。由于工艺和结构限制,锪窝角度误差和深度误差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对连接结构力学特性和承载能力造成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沉头螺栓锪窝几何误差对复合材料连接接头承载机理与强度影响研究。在角度误差、偏转方向误差以及深度误差定义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误差下的加载试验并进行了显微分析。通过对加载曲线和界面形貌的分析,揭示了不同误差下的结构损伤机理和接头失效载荷,探究了锪窝几何误差对复合材料沉头螺栓单搭接接头力学行为的影响,为沉头螺栓在复合材料连接结构中的高效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头螺栓 角度误差 偏转方向误差 深度误差 损伤机理 失效载荷
下载PDF
Tilt-depth方法适用性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伟平 王彦国 +4 位作者 杨博 刘建鹏 魏伯阳 李康 邓居智 《世界地质》 CAS 2017年第2期560-569,共10页
Tilt-depth方法是一种可以快速反演磁源上顶深度的新兴方法。二维、三维模型试验表明,tiltdepth法反演误差与地质体的上顶埋深、厚度及水平尺度均有关,同时叠加异常也会对反演结果产生影响。实例中,将tilt-depth法应用于广东省下庄矿田... Tilt-depth方法是一种可以快速反演磁源上顶深度的新兴方法。二维、三维模型试验表明,tiltdepth法反演误差与地质体的上顶埋深、厚度及水平尺度均有关,同时叠加异常也会对反演结果产生影响。实例中,将tilt-depth法应用于广东省下庄矿田航磁数据反演中,tilt梯度图上展示出了两条明显的近东西走向条带异常,推断为浅部基性辉绿岩脉在深部汇聚形成,并反演了两条高磁异常带上11个位置的磁源上顶埋深。反演结果揭示了下庄矿区内北侧高磁性体深度较浅,且具有南浅北深的构造特征,而南侧高磁性体规模较大,且埋深较厚,为该区深部矿产勘查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t-depth 上顶埋深 适用性 相对误差 下庄矿田
下载PDF
基于depth-map和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多视点视频传输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琳 金志刚 +1 位作者 赵安安 周圆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41-2444,共4页
针对多视点视频传输系统数据量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depth-map)和分布式视频编码(DVC)的不等错误保护(UEP)传输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多个视点提取深度图;然后,在传输过程中传输一个视点及其深度图;最后,经过网络传输,在解码... 针对多视点视频传输系统数据量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depth-map)和分布式视频编码(DVC)的不等错误保护(UEP)传输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多个视点提取深度图;然后,在传输过程中传输一个视点及其深度图;最后,经过网络传输,在解码端由一个视点图及其深度图生成其他视点。由于视点图和深度图在解码端的重要程度不同,对需要传输的视点图和深度图采用不同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进行不平等的错误保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传输方法比传统的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传输系统具有更好的抗误码性能,提高了传输可靠性,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约提高1.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视频编码 WYNER-ZIV编码 深度图 不等错误保护
下载PDF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Shaving Cutter with Unequal Depth Gashes
12
作者 LV Ming, YANG Xu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0-,共1页
Gear shaving is a gear finishing oper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n. After shaved by shaving cutter of true involute profile, there are the "mid-concave" phenomena around the pitch points of the... Gear shaving is a gear finishing oper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n. After shaved by shaving cutter of true involute profile, there are the "mid-concave" phenomena around the pitch points of the work gear tooth flanks inevitably. This problem severely affects the shaving accuracy and gear transmission quality, which hasn’t been resolved thoroughly for a long time. Aiming at the problem, based on shaving mechanism and the analysis on gear tooth profile mid-concave, a new-style shaving cutter with unequal depth gashes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As compared with common shaving cutter, its depth of gashes is zero on the pitch points of tooth profiles and gradually gets deeper to max. from pitch points to the tops of teeth or the roots. Because of no depth on the pitch points, there are no cutting edges, that is, no cutting action, so the work gear isn’t cutted around its pitch points and is only pressed during shaving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gear tooth errors are decreased greatly. And the experimentations have proved the shaved gear has better surface finish that achieves the expectant effec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orming of gash on the basis of slotting principle, and proposes a design method of gash: gash bottom is formed by two involutes which intersect on the pitch point and are concentric with the base circle of involute profile of cutter. Furthermore, the equations of the two involutes are deduced and the solution is introduce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orming of gash on the basis of slotting principle, and proposes a gash-designing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 has proved that the shaved gear has better surface finish that achieves the anticipated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shaving tooth form error mid-concave unequal depth gashes
下载PDF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多因素影响指标分析与深度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培森 许大强 +3 位作者 张晓乐 董宇航 方家鑫 李霄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准确快捷计算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以及防治水措施的制定,须建立多影响因素下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统计公式。通过获取的文献与现场资料,得到国内92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实测结果,选取其中80组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和多元... 为准确快捷计算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以及防治水措施的制定,须建立多影响因素下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统计公式。通过获取的文献与现场资料,得到国内92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实测结果,选取其中80组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采深、工作面斜长、煤层倾角、采高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权重,构建了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模型,并对其余12组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煤层采深<500m时,各影响因素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权重顺序为:工作面斜长>采深>煤层倾角>采高;煤层采深≥500m时,各影响因素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权重顺序为:采深>工作面斜长>采高>煤层倾角。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采用SPSS软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得到4种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经验公式,通过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发现,预测值与实测值随煤层采深的增加具有相同的变化特点。同时,检验结果表明,煤层采深≥500m时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较煤层采深<500m时略大,但从整体来看,两类公式预测值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3m,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0%,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研究成果可为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破坏深度 灰色关联度 多元线性回归 误差分析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不同术式术后屈光误差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霞 叶芬 +1 位作者 赵娜 薛春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0-32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以及角膜曲率(K)的变化,以及对术后屈光误差(MFE)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患者126例126眼,依据不同手术方式与A...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以及角膜曲率(K)的变化,以及对术后屈光误差(MFE)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患者126例126眼,依据不同手术方式与AL将其分为3组:A组42例42眼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B组42例42眼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IOL植入术;C组42例42眼为正常眼轴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测量3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3mo的ACD、AL、K及视力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间术前、术后ACD变化(△ACD)和AL变化(△AL)均无差异。A、B组与C组间△ACD、△AL均有差异(均P<0.01)。三组△ACD与△AL均呈现正相关(r_(A组)=0.855,r_(B组)=0.856,r_(C组)=0.639,均P<0.05),三组术前AL、△AL、△ACD与MFE均呈正相关(r_(A组)=0.874、0.877、0.858,r_(B组)=0.875、0.879、0.858,r_(C组)=0.428、0.766、0.862,均P<0.05)。A、B两组标准化回归系数△AL>△ACD(1.32、1.31倍),C组标准化回归系数△ACD>△AL(1.66倍)。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对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的K值和MFE无明显影响,其术后MFE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手术前后AL的变化,正常眼轴患者术后MFE更多因为ACD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眼轴长度 前房深度 屈光误差
下载PDF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精度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湛长才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8期92-94,共3页
作为维持城市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结构,地下管线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文章以我国某城市地下管线为例,论述了其现有管线布置情况,并从管线的探测精度、测量精度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在各级检查中,明显、隐蔽... 作为维持城市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结构,地下管线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文章以我国某城市地下管线为例,论述了其现有管线布置情况,并从管线的探测精度、测量精度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在各级检查中,明显、隐蔽管线点的埋深中误差及重复采集检查都符合现行精度要求。此次研究基于实际工程构建了具有统一化标准的信息化地下管线管理系统,为实现智能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管线 管线点 埋深中误差 信息管理
下载PDF
半潜式平台电测校深精准控制技术的应用
16
作者 许成强 黄亮 《化工管理》 2023年第7期141-144,共4页
近年来,国家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逐渐向深水区域拓展,使用半潜式平台进行完井、测试作业逐渐增多,由于受半潜式平台升沉运动的影响,常规电测校深技术存在校深精度误差较大的问题。文章介绍一套适用于半潜式平台的电测校深精准控制技术,解... 近年来,国家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逐渐向深水区域拓展,使用半潜式平台进行完井、测试作业逐渐增多,由于受半潜式平台升沉运动的影响,常规电测校深技术存在校深精度误差较大的问题。文章介绍一套适用于半潜式平台的电测校深精准控制技术,解决半潜式平台电测校深精度误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电测校深 精度误差
下载PDF
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及地震属性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旭光 王晓阳 +2 位作者 杨爽 彭仁艳 何兰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05-109,153,共6页
深度域偏移地震资料,相对于时间域地震数据更能真实、直观地反映地下构造特征变化,尤其是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成像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地质综合研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但是其解释方法的适应性、井震匹配、深度校正及深度... 深度域偏移地震资料,相对于时间域地震数据更能真实、直观地反映地下构造特征变化,尤其是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成像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地质综合研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但是其解释方法的适应性、井震匹配、深度校正及深度域地震属性的适用性等都是制约深度域地震资料深化应用的难点。通过对深度域地震资料特点的分析,探索了深度域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通过建立井震误差趋势场实现了地震深度误差的校正,深度域综合解释的精度大幅提升。依照深度域地震资料特点,通过对构造类、振幅类和频率/波数类等地震属性的适用性分析,提出了不同属性的适用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 井震匹配 井震差异趋势场 地震属性
下载PDF
大深径比深小孔圆柱度误差评价
18
作者 裴袁鑫 黄绍服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针对直径在1 mm以下、深径比超过10∶1的深小孔检测及评价困难的问题,提出使用超声波设备对大深径比的深小孔进行检测的方法。利用电火花穿孔机在实验工件上加工出直径1 mm、深度为100 mm的通孔,借助搭建的超声波检测平台将深小孔视作... 针对直径在1 mm以下、深径比超过10∶1的深小孔检测及评价困难的问题,提出使用超声波设备对大深径比的深小孔进行检测的方法。利用电火花穿孔机在实验工件上加工出直径1 mm、深度为100 mm的通孔,借助搭建的超声波检测平台将深小孔视作工件的内部缺陷,在工件表面对加工的深小孔工件进行检测;将超声波设备检测获取的声程时间数据通过坐标化处理,转化为深小孔的坐标数据,在MATLAB软件中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最大内接圆柱法、最小外接圆柱法、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区域法等4种圆柱度误差评价模型,对深小孔的坐标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检测方法可成功检测大深径比深小孔;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4种圆柱度误差评价模型均可求解出对应的圆柱度误差,且符合最小区域法误差最小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深径比深小孔 圆柱度误差 超声检测
下载PDF
考虑声线弯曲和深度约束的海洋大地基准网定位仿真分析
19
作者 刘焱雄 刘杨 +1 位作者 李梦昊 陈冠旭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71-2078,共8页
为了优化海洋大地基准网性能,本文研究了附加深度约束的海洋大地基准网定位方法及其观测模型设计矩阵解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声传播路径弯曲,仿真分析了综合声学浮标、潜标和海底基站的海洋大地基准网定位性能。结果表明,潜标深度和基站间... 为了优化海洋大地基准网性能,本文研究了附加深度约束的海洋大地基准网定位方法及其观测模型设计矩阵解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声传播路径弯曲,仿真分析了综合声学浮标、潜标和海底基站的海洋大地基准网定位性能。结果表明,潜标深度和基站间距均影响基准网的有效测站个数分布,且基站间距影响基准网的信号覆盖范围,适当扩大基站间距和增加潜标深度可有效提高基准网定位精度。相关结果可为海洋大地基准网的建设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地基准网 网型结构 声线弯曲 声线跟踪 深度约束 设计矩阵 声速误差 水声定位
下载PDF
基于Shaping-DDPG模型的变压器负荷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山宪武 宋秩行 +1 位作者 邱书琦 叶新青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3年第3期377-382,396,共7页
为了协调电力系统供需平衡,降低运维风险和成本,引入Shaping技术改进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得到Shaping-DDPG预测模型。加入经验回放技术和目标网络技术以消除数据间的关联性;设计变压器网络评估函数来评价变压器网络的优劣状... 为了协调电力系统供需平衡,降低运维风险和成本,引入Shaping技术改进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得到Shaping-DDPG预测模型。加入经验回放技术和目标网络技术以消除数据间的关联性;设计变压器网络评估函数来评价变压器网络的优劣状态;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和卷积模块提取原始数据特征,提高变压器系统的感知能力和学习效率。研究表明:与其他算法预测效果相比,Shaping-DDPG模型的RMSE误差平均值(93 MW)最低,比DDPG模型、RNN模型和SVM模型分别降低了42 MW、93 MW和145 MW。相较于非线性变压器负荷系统,Shaping-DDPG模型具有强大的反馈记忆功能,能准确获取负荷序列潜在的变化趋势,在变压器负荷曲线呈现波动时依然能够保证良好的预测能力。该研究为降低电网公司资源浪费和运维成本、协调电网公司与变压器系统之间的供需平衡提供了思路,提高了运作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负荷预测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Shaping技术 RMSE误差平均值 网络评估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