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f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Scratching the surface 被引量:3
1
作者 Gil S Weintraub Isabella Nga Lai Christina N Kim 《World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5年第2期95-102,共8页
Contact dermatitis-including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n and results in over four million lost work days per year 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 ACD is a classic example of a type IV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 react... Contact dermatitis-including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n and results in over four million lost work days per year 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 ACD is a classic example of a type IV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and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burden on the health system, economy, and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Thorough history taking, clinical examination, histologic evaluation, and patch testing are keys to diagnosing contact dermatitis. Patch testing, especially with comprehensive and customized panels based on the patient's exposure history, is particularly useful in identifying potential allergens inthe case of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ACD managemen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direct medical intervention, patient education, and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to prevent exposure to offending allergens in the home or workplace. Continuing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ACD has led to an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processes, new methods for diagnosis, and improved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ACD-aiming to connect recent investigational data with the current clinical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 pathophysiology,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OCCUPATIONAL dermatitis Skin SENSITIZATION contact allergens patch testing
下载PDF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from Diethyl Sebacate in a Topical Antimycotic Medicament
2
作者 Ayaka Hirao Naoki Oiso +3 位作者 Megumi Hama Noriko Higashimori Yoichi Tatsumi Akira Kawada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2年第3期216-218,共3页
Diethyl sebacate is used in topical medicaments in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We described a case of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from diethyl sebacate in a topical antimycotic medicament. Allergic reaction to diethyl se... Diethyl sebacate is used in topical medicaments in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We described a case of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from diethyl sebacate in a topical antimycotic medicament. Allergic reaction to diethyl sebacate is likely more common because our group has found three of eight sensitized cases. We believe that an investigation regarding the sensitized frequency to diethyl sebacate would conduct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products in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patch test allergen DIETHYL Sebacate Safety Evaluation
下载PDF
53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付兰芹 谢文红 +7 位作者 余梦清 郭颖 杜荣昕 闫倩姝 赵芃 梁香翠 王宝玺 李俊其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以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30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结果530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7·2%。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8位的分别是硫酸镍(35·8%)、重铬酸...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以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30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结果530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7·2%。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8位的分别是硫酸镍(35·8%)、重铬酸钾(34·9%)、卡巴混合物(31·3%)、芳香混合物(31·1%)、甲醛(15·1%)、硫柳汞(14·3%)、苯唑卡因(13·8%)及对苯类(13·0%);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卡巴混合物(46·8%,26·6%)、硫酸镍(26·6%,37·2%)、黑橡胶混合物(18·5%,10·6%)、对苯类(25·8%,9·1%)、甲醛(16·9%,7·9%)、苯唑卡因(20·2%,11·8%)及硫氢基混合物(11·3%,2·0%);引起手部及面部皮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甲醛(14·1%,6·1%)、黑橡胶混合物(18·6%,7·1%)、硫柳汞(8·3%,17·3%)。结论硫酸镍、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是目前引起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卡巴混合物、黑橡胶混合物、对苯类、甲醛、苯唑卡因、硫氢基混合物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硫酸镍是女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甲醛、黑橡胶混合物主要引起手部皮损,而硫柳汞则主要引起面部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斑贴试验 变应原
下载PDF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201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夏天保 师翠茹 +5 位作者 臧远胜 王萍 王泽锟 吕世超 刘军连 刘建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以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1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结果201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77.6%,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8位的分别是硫酸镍、重铬酸钾、氯化钴、芳香混...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以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1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结果201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77.6%,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8位的分别是硫酸镍、重铬酸钾、氯化钴、芳香混合物、N-环己基硫酞内酯、夸特15、卡巴混合物、对苯类。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的变应原分别为N-环己基硫酞内酯、对苯类、卡巴混合物、夸特15。结论硫酸镍、重铬酸钾、氯化钴、芳香混合物、N-环己基硫酞内酯、夸特15、卡巴混合物、对苯类是目前引起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N-环己基硫酞内酯、对苯类、卡巴混合物、夸特15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湿疹 斑贴试验 变应原
下载PDF
儿童特应性皮炎血清特异性IgE和斑贴试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素莲 谢阳 +3 位作者 朱国兴 卢荣标 陈家敏 赖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特应性皮炎(AD)患儿常见变应原,为AD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ELISA检测138例AD患儿血清特异性IgE(sIgE),并分析其吸入组、食入组变应原;其中43例患儿同时接受了用于检测日常接触类变应原的皮肤斑贴试验,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特应性皮炎(AD)患儿常见变应原,为AD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ELISA检测138例AD患儿血清特异性IgE(sIgE),并分析其吸入组、食入组变应原;其中43例患儿同时接受了用于检测日常接触类变应原的皮肤斑贴试验,分析其结果分布特征。结果:吸入性特异性总IgE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为57.97%(80/13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00%(3/30)(P<0.01);粉尘螨、蟑螂和兽毛sIgE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食入性特异性总IgE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为47.10%(65/13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33%(1/30)(P<0.01);牛奶、鸡蛋和海鲜(蟹/虾)s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43例AD患儿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1.40%(35/43),其中1种变应原阳性13例(37.14%)、2种阳性8例(22.86%)、3种阳性9例(25.71%)、4种以上变应原阳性5例(14.29%),前3位常见接触类变应原依次为氯化镍、氯化钴、硫酸镍与甲醛并列。结论: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和斑贴试验有助于帮助临床发现AD患儿的吸入性、食入性和接触性变应原,尘螨、蟑螂、动物毛、牛奶、鸡蛋、虾蟹类海鲜、镍和钴金属制品、甲醛可能是诱发本地区AD儿童发病的重要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变应原 特异性IGE 斑贴试验
下载PDF
南京地区接触性皮炎常见致敏原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彦群 范卫新 赵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9-201,共3页
对1988年~1990年南京地区38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以芬兰斑试器(Finn-chamber)用欧洲标准抗原(ESA)进行斑贴试验。结果201例(52.1%)对ESA中1种或1种以上抗原呈阳性反应。常见致敏原是硫酸镍(16.1%)、芳香类混合物(12.2%)... 对1988年~1990年南京地区38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以芬兰斑试器(Finn-chamber)用欧洲标准抗原(ESA)进行斑贴试验。结果201例(52.1%)对ESA中1种或1种以上抗原呈阳性反应。常见致敏原是硫酸镍(16.1%)、芳香类混合物(12.2%)、Carba混合物(6.7%)、对苯二胺(6.5%)、松香(60%)、甲醛(4.9%)、氯化钴(4.9%)、苯唑卡因(4.7%)、秘鲁香油(4.4%)、黑橡胶混合物(3.6%)、重铬酸钾(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抗原 斑贴试验 免疫
下载PDF
141例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焦红 关蕾 +5 位作者 战静 程树军 毕英杰 赖唯 任美玲 陈晓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759-1762,共4页
目的:检测分析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常见的致敏原种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2月,对临床诊断的141例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病例采用患者自用可疑化妆品和欧洲标准27种系列抗原进行斑贴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 目的:检测分析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常见的致敏原种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2月,对临床诊断的141例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病例采用患者自用可疑化妆品和欧洲标准27种系列抗原进行斑贴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对可疑化妆品斑贴阳性率48.22%(68/141),阳性反应化妆品为45.69%(90/197),导致患者阳性率高的化妆品依次是:香体喷雾(80,%44/55,)祛斑霜(56,%14/25),水剂产品(38.89,%7/18),清洁用品(31.58,%6/19)和护肤面霜(乳)(25.62,%31/121)。141例患者对欧洲标准27种系列抗原中至少1种过敏者123例,总阳性率87.2%;引起阳性率高的过敏源是:重铬酸钾(43.97%)、硫酸镍(43.26%)、氯化钴(36.17%)、对羟基苯甲酸类混合物(23.40%)、香料混合物(20.57%)、甲基二溴戊二腈(16.31%)、4-苯二胺碱基(15.60%)、苯唑卡因(14.90%)、甲醛(14.89%)、5-氯-2-甲基-4-异噻唑啉(13.48%)、芳香混合物Ⅱ(10.64%)。结论:化妆品原料中精炼不良带入的重金属、混合防腐剂、混和香料等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可能过敏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接触性皮炎 斑贴试验 过敏原 防腐剂
下载PDF
生物共振法与斑贴试验筛查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物质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小元 赖维 +7 位作者 刘玮 张怀亮 高兴华 李远宏 李子海 杨素莲 区凤仙 谢淑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56-757,共2页
目的:比较生物共振法和斑贴试验筛查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物质的一致性,探讨应用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进行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可疑致病物质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按卫生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将83例临床可疑为化妆品变... 目的:比较生物共振法和斑贴试验筛查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物质的一致性,探讨应用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进行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可疑致病物质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按卫生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将83例临床可疑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286个可疑致病物质利用生物共振法进行筛查和斑贴试验。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为77.68%,Kappa指数为0.46。结论:生物共振法检测安全、快速、无创,有可能用于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物质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共振法 斑贴试验 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
下载PDF
颜面再发性皮炎665例接触性变应原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胡燕 夏汝山 +4 位作者 陆雪芬 张娟 范莹 周爱奋 杨莉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的接触性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3月本科门诊665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用"瑞敏"中国筛查系列变应原CH-1000斑贴试剂盒进行斑贴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斑贴试验阳性...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的接触性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3月本科门诊665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用"瑞敏"中国筛查系列变应原CH-1000斑贴试剂盒进行斑贴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斑贴试验阳性率83.01%,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阳性率居前6位的变应原依次为重铬酸钾、氯化钴、硫酸镍、甲醛、卡巴混合物、对苯类(混合物)和芳香混合物。其中男性患者卡巴混合物、对苯类(混合物)、亚乙基二胺、巯基混合物和秋兰姆混合物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者硫酸镍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41岁的中老年组芳香混合物阳性率显著高于少儿组和青年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铬酸钾、氯化钴、硫酸镍、甲醛、卡巴混合物、对苯类(混合物)和芳香混合物是无锡地区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主要变应原。斑贴试验可明确患者接触性变应原的种类,对指导日常防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颜面再发性 接触性变应原 斑贴试验
下载PDF
1129例疑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米霞 葛萍 +1 位作者 袁湘军 李恒进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2005年7月~2006年7月1129例疑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患者斑贴试验结果,明确临床常见变应原及各种变应原和性别的关系,为本地区ACD的防治及斑贴试验变应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用改良的欧洲标准变...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2005年7月~2006年7月1129例疑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患者斑贴试验结果,明确临床常见变应原及各种变应原和性别的关系,为本地区ACD的防治及斑贴试验变应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用改良的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对疑诊ACD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129例受试者中,阳性反应747例,阳性反应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是:硫酸镍、硫柳汞、重铬酸钾、芳香混合物、甲醛,阳性反应率较低的变应原有:秋兰姆混合物、硫氢基混合物、咪唑烷基尿素、溴硝丙二醇。女性患者对硫酸镍的阳性反应比男性患者高,而男性患者对卡巴混合物的阳性反应比女性患者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硫酸镍、硫柳汞、重铬酸钾、芳香混合物、甲醛是本地区ACD的常见变应原。男女患者对硫酸镍和卡巴混合物的反应存在差异。斑贴试验用于寻找ACD患者的可疑致病原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 变应原
下载PDF
镍接触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陆东庆 王晓鸿 +2 位作者 高兴华 易先平 陈洪铎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斑贴试验在金属过敏等环境与职业性皮炎中的诊断价值 ,了解镍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应用欧洲标准抗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 110例疑诊为接触性皮炎患者 ,并对 13例硫酸镍 (5 % )斑贴试验不同时段阳性反应皮肤进行活... 目的 探讨斑贴试验在金属过敏等环境与职业性皮炎中的诊断价值 ,了解镍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应用欧洲标准抗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 110例疑诊为接触性皮炎患者 ,并对 13例硫酸镍 (5 % )斑贴试验不同时段阳性反应皮肤进行活检。结果  3 9例接触性皮炎患者对硫酸镍敏感 (占 3 5 5 % ) ,其中阳性反应皮肤组织学特征为 :2 4h时表皮轻度海绵变性和灶状空泡变性 ,少许嗜酸性粒细胞外渗 ;48~ 72h时表皮和真皮炎症达高峰 ,主要是CD45RO+ T细胞和CD68+ 巨噬细胞分布于炎症表皮及真皮血管周围。 96h~ 5d时表皮轻度增生 ,不同细胞成分参与修复过程。结论 硫酸镍是引起湿疹皮炎类疾病的主要接触变应原 ,镍皮炎病理学改变符合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硫酸镍 斑贴试验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9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广仁 韩永智 +1 位作者 黄庚史 李邻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了解化妆品变应原的种类,为预防化妆品过敏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方法对疑似有接触过敏史的患者做斑贴试验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入选599例,其中93例为临床诊断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48例为试验确证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 目的了解化妆品变应原的种类,为预防化妆品过敏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方法对疑似有接触过敏史的患者做斑贴试验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入选599例,其中93例为临床诊断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48例为试验确证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面霜和染发剂是主要的过敏化妆产品。结论对苯二胺、芳香混合物、阿莫醇和阿必醇是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致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斑贴试验
下载PDF
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变应原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谷永革 祁向争 +1 位作者 张理涛 张玉环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利用斑贴试验探讨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患者变应原阳性情况。[方法]对湿疹、接触性皮炎及正常人进行斑贴试验,并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湿疹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为79.25%,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为... [目的]利用斑贴试验探讨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患者变应原阳性情况。[方法]对湿疹、接触性皮炎及正常人进行斑贴试验,并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湿疹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为79.25%,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为90.25%,正常对照组的变应原阳性率为12.5%。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及正常人比较,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接触性皮炎患者较易找到变应原,去除变应原并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易于痊愈,而湿疹患者变应原复杂多样,日常生活中需积极查找其他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接触性皮炎 斑贴试验 变应原
下载PDF
安徽地区283例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蔚 姚秀华 +1 位作者 张兰芳 胡白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致敏原及其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检测283例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283例患者中有158例对20种致敏原中的1种或2种以上...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致敏原及其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检测283例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283例患者中有158例对20种致敏原中的1种或2种以上呈现阳性反应,总阳性率为55.83%。阳性率高的前5位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0.14%)、甲醛(14.49%)、氯化钴(13.43%)、Cl+Me-异噻唑(12.01%)、芳香混合物(10.95%)等。皮损位于躯干四肢者对甲醛阳性率最高(21.88%),唇炎对松香阳性率最高(10.64%)。性别、年龄间斑贴试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斑贴试验寻找慢性过敏性疾病致敏原简单可靠;不同部位皮损和不同病种的常见致敏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皮肤病 致敏原
下载PDF
用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检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林峰 郭静 王晶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6-597,共2页
目的 观察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在我国斑贴试验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 181例门诊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其中确诊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 46例 ,非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 2 6例 ,可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 10 9例。结果 确诊变应性接触性... 目的 观察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在我国斑贴试验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 181例门诊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其中确诊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 46例 ,非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 2 6例 ,可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 10 9例。结果 确诊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中阳性 45例 ;非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阳性 6例 ;斑贴试验的灵敏度为 97.8% ,特异度 76.9% ,准确性 90 .3 % ,阳性预测值 88.2 % ,阴性预测值 95 .2 %。除瘙痒外 ,未见不良反应。可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结果与以往报告类似。结论 该试剂在我国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患者 变应原 阳性 斑贴试验 确诊 特异度 目的 阴性 准确性
下载PDF
317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曼君 刘鸿伟 +2 位作者 李彦 张书岭 朱钵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病因及发生规律。方法 : 用辨敏牌标准筛选斑贴试验试剂盒对患者做斑贴试验。结果 :  317例患者中阳性者 2 18例 ,阳性率 6 8.77% ,其中湿疹、皮炎、荨麻疹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种。痤疮、丘... 目的 :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病因及发生规律。方法 : 用辨敏牌标准筛选斑贴试验试剂盒对患者做斑贴试验。结果 :  317例患者中阳性者 2 18例 ,阳性率 6 8.77% ,其中湿疹、皮炎、荨麻疹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种。痤疮、丘疹性荨麻疹、唇部色素沉着亦有阳性结果。结论 : 斑贴试验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有确定的指导、防治意义 ,对某些不典型的皮肤病 ,如寻常痤疮、丘疹性荨麻疹、唇部色素沉着等应做斑试 ,以排除接触过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皮炎 湿疹 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不同解剖部位皮肤斑贴试验结果比较和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晶晶 范立英 +2 位作者 信许亚 田燕 刘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15-417,共3页
目的:比较面部、前臂和背部三个部位同一产品局部封闭式斑贴试验结果的差异。方法:以2006年8月~2006年12月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化妆品皮肤病专科门诊投诉化妆品过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判断标准采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 目的:比较面部、前臂和背部三个部位同一产品局部封闭式斑贴试验结果的差异。方法:以2006年8月~2006年12月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化妆品皮肤病专科门诊投诉化妆品过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判断标准采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中的7项化妆品皮肤病诊断国家标准(GB17149.1~7-1997),统一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相关化妆品信息,分别在面部、前臂和背部进行同一产品的斑贴试验,对斑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12例患者完成了318个产品的斑贴试验,面部阳性反应例数最多,62例(占总患者的55.36%),84个产品(占总产品数的26.42%);其次为前臂,39例(34.82%),59个产品(18.55%);背部38例(33.93%),52个产品(16.35%)。面部和背部、面部和前臂斑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背部和前臂斑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化妆品的斑贴试验中,面部皮肤较前臂和背部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应用斑贴试验检测接触性皮炎变应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宁 李雯 +1 位作者 汤小晖 陈英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接触性皮炎的常见致病因素。方法:采用北京医学实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瑞敏TM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试剂盒进行斑贴试验。结果:50例可疑接触性皮炎患者中,41例对20种标准抗原中的19种出现了1种或1种以上抗原的阳性反应,阳性率... 目的:探讨接触性皮炎的常见致病因素。方法:采用北京医学实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瑞敏TM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试剂盒进行斑贴试验。结果:50例可疑接触性皮炎患者中,41例对20种标准抗原中的19种出现了1种或1种以上抗原的阳性反应,阳性率为82.0%,其中以重铬酸钾阳性率最高,占32.0%;其余阳性率较高的抗原依次是硫酸镍、芳香混合物、甲醛、硫柳汞、对苯二胺、二盐酸乙二按、替可的松新戊酸盐等。结论:重铬酸钾、硫酸镍、芳香混合物、甲醛、硫柳汞、对苯二胺是该地区接触性皮炎的重要原因,斑贴试验对拟诊为接触性皮炎患者查找变应原及其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变应原 斑贴试验 阳性率 患者 硫柳汞 抗原 对苯二胺 新戊酸 硫酸镍
下载PDF
185例化妆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丁长玲 丁召兴 +3 位作者 高昱 李海英 李娜 李玉基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指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并安全使用化妆品,为监测和监管部门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持,最大限度减少化妆品损害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收集的185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患者从发病人群、发病特点、职业分布、化妆品... 目的探讨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指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并安全使用化妆品,为监测和监管部门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持,最大限度减少化妆品损害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收集的185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患者从发病人群、发病特点、职业分布、化妆品品种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85例报告中,184例为女性(占99.46%)男性1例(占0.54%);年龄集中在20~40岁;严重不良反应17例(9.19%),一般不良反应168例(90.81%);有过敏史的患者68例(36.76%);涉及416种化妆品,151个品牌;发生部位主要分布在面部175例次(81.78%);其次是颈部15例次(7.01%);皮损形态,出现例次依次为红斑、丘疹、水肿等;接触性皮炎138例(73.40%),激素依赖性皮炎22例(11.70%),化妆品痤疮20例(10.64%);83例有效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中,阳性表现31例(37.35%),阴性表现52例(62.65%);来自美容美发机构的产品斑贴试验阳性率最高,为29.79%,其次为网购产品阳性率为26.53%。结论化妆品不良反应类型以接触性皮炎为主,应加强网购及美容美发机构化妆品的监测监管力度,大力开展化妆品斑贴试验,可有助于指导消费者选购和安全使用化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不良反应 接触性皮炎 斑贴试验 阳性率
下载PDF
51例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朝霞 庞静 +7 位作者 张雪青 刘建新 冉德琳 王广进 杜东红 潘付堂 田洪青 杨宝琦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9期599-603,共5页
目的:检测分析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常见致敏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资料。结果:51例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总体阳性率为96%。阳性率高的过敏源依次为:硫酸镍(47.1%)、氯化... 目的:检测分析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常见致敏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资料。结果:51例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总体阳性率为96%。阳性率高的过敏源依次为:硫酸镍(47.1%)、氯化钴(35.3%)、甲基异噻唑啉酮(27.5%)、纺织染料混合物(19.6%)、没食子酸辛酯(19.6%)、松香(13.7%)、对苯二胺(13.7%)、硫柳汞(13.7%)、叔丁基氢醌(13.7%)、棓酸十二烷酯(13.7%)。46例患者完成光敏实验和光斑贴检查,14例存在光敏感(30.43%);其中UVA敏感7例(15.22%),UVB敏感8例(17.39%)。光斑贴阳性率19.6%,常见致敏原依次为:依托酚那酯(6.5%)、癸基葡糖苷(6.5%)、甲酚曲唑三硅氧烷(4.3%)。结论:防腐剂、香料、重金属、乳化剂、抗氧化剂、表面活化剂等原料均可能引起面部接触致敏。面部化妆品皮炎患者还可能存在光敏反应和光变态反应。全面的斑贴试验有助于更好的帮助患者查找致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变应原 化妆品皮炎 斑贴试验 光斑贴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