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homology analysis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 of ribosomal DNA in common dermatophytes
1
作者 QIANG WANG ZHAO HUI JI +6 位作者 HOU MIN LI LI JUAN ZHANG WEI LIU ZHE WAN XIAO HONG WANG DUAN LI WANG RUO YU LI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6年第2期110-116,共7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equences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including the 5.8 S ribosomal DNA (rDNA) of common dermatophytes, so as to obtain a rapid and accurate method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of derma...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equences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including the 5.8 S ribosomal DNA (rDNA) of common dermatophytes, so as to obtain a rapid and accurate method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of dermatophytes and to establish 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these species to understand their relationship,16 strains of dermatophytes were collected and preliminarily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ral primers for fungi ITS1 and ITS4 were used to amplify the ITS rDNA of each strains with PCR. The PCR products after purification were sequenced directly and were analyzed through internet. In the results,11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mong which 5 strains were Trichophyton,5 strains were Microsporum and 1 was Epidermaphyton,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by molecular biology. In the 5 unidentifiable strains, 1 strain was proved to be Chrysosporium by molecular biology. These strains studied could be divided into 3 different classes as indicat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the sequences in ITS, which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It is evident from the above observations that the molecular method of analysis on the ITS sequences is a rapid, highly sensitive and accurate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of dematophyte species, however, it still exhibits some limitations needing the supplementation with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性 核醣体 脚癣 ITS序列 脚气
下载PDF
河南省周口地区瓜类白粉病的分子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怡 徐克东 +4 位作者 陈佩佩 段素娟 孟娉 乔月娥 李成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0-835,共6页
对河南周口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进行了分子鉴定及分析.分别对黄瓜、甜瓜、葫芦、南瓜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克隆、测序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地区的4种瓜类白粉病菌属于Sphaerotheca fuligin... 对河南周口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进行了分子鉴定及分析.分别对黄瓜、甜瓜、葫芦、南瓜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克隆、测序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地区的4种瓜类白粉病菌属于Sphaerotheca fuliginea,系统进化发现瓜类白粉病菌与豆类、美女樱、水母柱树白粉病菌种间差异小,同时发现该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菌与美洲、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白粉病亲缘关系比较近,推测瓜类白粉病菌的进化与地域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其自身的小种进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白粉病菌 分子鉴定 转录间隔区 进化树
下载PDF
新疆羊肚菌rDNA的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伟 冯丽 张亚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584-587,共4页
根据生境和形态学特征与大型真菌图鉴对照,从形体上挑选了4个羊肚菌子实体(其中3个来自哈密巴里坤,1个来自乌鲁木齐南山),同时从四川绵阳某研究所购得一株高羊肚菌菌种做为实验阳性对照,为了确定收集的羊肚菌分类学地位,采用PCR技术,以r... 根据生境和形态学特征与大型真菌图鉴对照,从形体上挑选了4个羊肚菌子实体(其中3个来自哈密巴里坤,1个来自乌鲁木齐南山),同时从四川绵阳某研究所购得一株高羊肚菌菌种做为实验阳性对照,为了确定收集的羊肚菌分类学地位,采用PCR技术,以rDNA-ITS为分子指标,对子实体和菌丝进行了ITS序列测定与分析,结合系统进化树确定品种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内转录间隔区(ITS) 序列分析 系统树
下载PDF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邱鸿宇 兰卓 +5 位作者 果馨儒 吴婷婷 姜岩 金程佳 张晓轩 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3-47,69,共6页
为了准确鉴定采自黑龙江省自然感染犬小肠内的两种吸虫,在对虫体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后,采取PCR方法扩增两种虫体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并与棘口科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吸虫的ITS序列长度分别为1233 bp和1... 为了准确鉴定采自黑龙江省自然感染犬小肠内的两种吸虫,在对虫体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后,采取PCR方法扩增两种虫体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并与棘口科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吸虫的ITS序列长度分别为1233 bp和1046 bp。序列分析发现虫体A与GenBank上来自越南的日本棘隙吸虫(KT873311.1)ITS2序列同源性为99.5%;吸虫B与来自日本的圆圃似颈吸虫(圆圃棘口吸虫的同物异名AB189982.1)和中国的圆圃棘口吸虫(KX832896.1)同源性均为100%。基于ITS2序列的进化分析显示棘口科吸虫形成两个大的分支,棘隙属与冠孔属为一分支,其它属虫体形成另一分支。虫体A与5条日本棘隙吸虫,虫体B与圆圃似颈吸虫和圆圃棘口吸虫分别形成独立分支,亲缘关系最近。因此鉴定这两种吸虫分别为日本棘隙吸虫和圆圃似颈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棘隙吸虫 圆圃似颈吸虫 内转录间隔区 序列分析 进化分析 分子鉴定
下载PDF
竹种内转录间隔区的核苷酸(ITS)序列分析
5
作者 杜健伟 于瑶 张汉尧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73-75,共3页
以慈竹、龙竹和紫竹3个竹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子的新鲜叶片中的rDNA的ITS序列进行聚合酶PCR扩增,以及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检测出目的片段ITS总长分别为慈竹390 bp、龙竹384 bp、紫竹380 bp。3种不同属的竹种之间的ITS序列有差异... 以慈竹、龙竹和紫竹3个竹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子的新鲜叶片中的rDNA的ITS序列进行聚合酶PCR扩增,以及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检测出目的片段ITS总长分别为慈竹390 bp、龙竹384 bp、紫竹380 bp。3种不同属的竹种之间的ITS序列有差异。同时在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NCBI)上选取同属竹种ITS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建立系统树,用以分析它们之间的亲缘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种 内转录间隔区(ITS) 序列分析 系统树
下载PDF
常见皮肤癣菌18S~28S rDNA ITS序列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强 冀朝辉 +6 位作者 李厚敏 张丽娟 刘伟 万哲 王小红 王端礼 李若瑜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分析常见皮肤癣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包括5.8S rDNA)序列,探讨快速、准确鉴定菌种的方法;建立种系发生进化树,了解其亲缘关系。方法用形态学方法对16株皮肤癣菌做初步鉴定,PCR扩增各菌ITS区,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做序列比对、分析... 目的分析常见皮肤癣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包括5.8S rDNA)序列,探讨快速、准确鉴定菌种的方法;建立种系发生进化树,了解其亲缘关系。方法用形态学方法对16株皮肤癣菌做初步鉴定,PCR扩增各菌ITS区,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做序列比对、分析,建立系统发生树。结果检测了16株菌,包括未见文献报道的猪小孢子菌的ITS全序列,其中11株菌与形态学结果一致,1株菌鉴定为金孢子菌,4株菌通过这两种方法均不能确定。在基于ITS序列构建的N-J系统树中,将皮肤癣菌分成3组,这与依形态学所分的3属不同。结论ITS区序列分析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敏感性,检测范围广泛、快速,可应用于菌种鉴定。但也有局限性,应与形态学鉴定相互补充。ITS区序列为今后更加合理地分类和命名皮肤癣菌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 内转录间隔区(ITS) 鉴定 系统发生树
原文传递
广东国境口岸五种蚊种核糖体基因第2内转录间隔区分子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师永霞 幸芦琴 +5 位作者 洪烨 李小波 郭波旋 相大鹏 黄吉城 郑夔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建立国境口岸不同蚊种的核糖体基因第2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2)分子鉴定方法及其系统进化关系。〔方法〕针对蚊虫的rDNA核酸序列保守性,设计扩增rDNA-ITS2编码区的PCR引物,对广州机场、江门和湛江等国境口岸采集的致倦库蚊、三... 〔目的〕建立国境口岸不同蚊种的核糖体基因第2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2)分子鉴定方法及其系统进化关系。〔方法〕针对蚊虫的rDNA核酸序列保守性,设计扩增rDNA-ITS2编码区的PCR引物,对广州机场、江门和湛江等国境口岸采集的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等成蚊和实验室喂养的蚊幼虫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已知蚊虫的rDNA-ITS2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同蚊虫的rDNA-ITS2扩增片断长度不同,M2引物对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的扩增片断分别为447bp~520bp、432bp~438bp、527bp~586bp、439bp~448bp和644bp。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关系显示,尖音库蚊组和三带喙库蚊聚类为库蚊属,再与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聚类为库蚊亚科,库蚊亚科再与中华按蚊进行聚类,分子进化与蚊虫形态学鉴定的亲缘关系保持一致。〔结论〕建立的rDNA-ITS2分子鉴别技术可成功地应用于国境口岸范围内成蚊和幼蚊的亚科、属和种的区分和确定系统发育关系。这可以弥补蚊虫形态特征信息量的不足等传统分类系统的缺点,对国境口岸范围外来的或新发现的蚊种的鉴别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核糖体 第2内转录间隔区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