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含运动固壁超声速流动的Descartes网格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强 胡湘渝 姜宗林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7-526,共10页
提出一种Descartes网格算法,用于数值求解含任意复杂及运动固壁的超声速流动问题.采用位标集函数确定和跟踪流-固界面.引入虚网格技术处理流-固边界条件,并沿法向和切向分别进行计算.该算法简单、稳健,可与高阶有限差分格式并用.选取一... 提出一种Descartes网格算法,用于数值求解含任意复杂及运动固壁的超声速流动问题.采用位标集函数确定和跟踪流-固界面.引入虚网格技术处理流-固边界条件,并沿法向和切向分别进行计算.该算法简单、稳健,可与高阶有限差分格式并用.选取一组一维/二维静止或运动物体绕流算例,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界面 descartes网格 运动边界 位标集 激波
下载PDF
五阶各向同性Descartes张量 被引量:1
2
作者 阎大桂 徐军 +1 位作者 严尚安 付诗禄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研究了五阶各向同性张量的存在性及其一般表示问题,得出了三阶各向同性Descartes张量的一般表达式.
关键词 descartes张量 各向同性张量 存在定理 表示定理
下载PDF
PBIB设计的Descartes积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万迪 徐钜镛 《自然杂志》 1989年第5期395-396,共2页
本文采用文[1,3]中的概念和符号。设D_q(q∈[1,t])是一个具有w_q个结合类的PBIB设计。
关键词 descartes PBIB 结合类 设计构造 结合方案 一般性问题 二七
下载PDF
FIfth-ORDER ISOTROPIC DESCARTES TENSOR
4
作者 阎大桂 徐军 +1 位作者 严尚安 付诗禄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Fifth-order isotropic descartes tensor and its existence theorem and representation problems are researched, then a general representation formula of fifth-order isotropic descartes tensor is got.
关键词 descartes tensor isotropic tensor existence theorem representation theorem structure theorem
下载PDF
Descartes' Metaphysical Doubts about Clear and Distinct Perception
5
作者 ZHANG Weite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7年第1期151-181,共31页
Descartes' metaphysical doubts in the Third and Fifth Meditations present a scenario like this: it is possible that I (the Meditator) am so imperfect as to be deceived by my author (i.e., an omnipotent God/Decei... Descartes' metaphysical doubts in the Third and Fifth Meditations present a scenario like this: it is possible that I (the Meditator) am so imperfect as to be deceived by my author (i.e., an omnipotent God/Deceiver) in the matters which I think I perceive clearly and distinctly. The metaphysical doubts attempt to cast doubt on beliefs based on present or recollected clear and distinct perception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intension of the metaphysical doubts by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f how an omnipotent God/Deceiver might exercise a deceptive influence on clear and distinct perception. My analysis shows: (1) the memory interpretation and the retrospective interpretation to be implausible; (2) the incoherence interpretation to be ill-founded, though its conclusion is partly right, such that we should accept a weaker version of it; (3) the misrepresentation interpretation, the defective-origin interpretation, the truth-value vari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the radical interpretation to be plausible; (4) all of these credible interpretations to be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cartes metaphysical doubts Meditations INTENSION omnipotent God deception clear and distinct perceptions VOLUNTARISM
原文传递
Descartes’General Epistemology:A Contemporary Assessment
6
作者 Tom Vinc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0年第7期414-423,共10页
There is a broad distinction in Descartes’writings between doctrine and method.The staying power of these two elements has been unequal.Descartes’doctrinal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has been largely as ... There is a broad distinction in Descartes’writings between doctrine and method.The staying power of these two elements has been unequal.Descartes’doctrinal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has been largely as a foil against which some of its major currents have been developed.The situation is brighter on the methodological side.Here Descartes’practice of beginning with common sense and moving,step by step,to philosophical conclusions is a practice much admired by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Still,the negative verdict on doctrine stands as the main verdict overall.I maintain that this verdict is undeserved.I first distinguish between Descartes’general epistemology and the purpose to which he puts it—the quest for certainty.I then argue for a positive verdict for his general epistemology.I do so by showing that Descartes has a non-normative account of knowledge but an“ethics of belief”in which the knowing comes first.Descartes thus anticipates what Sylvan calls the“knowledge-first”approach in general epistemology,which I defend.Relying on Audi’s distinction between“sources”and“reasons,”I show that Descartes’analysis of knowledge proper,which I also defend,anticipates and improves the“factive access”analysis of knowledge due to McDo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 epistemology analysis of knowledge NORMATIVITY REASONS descartes
下载PDF
笛卡尔著作中的“灵”“魂”之辨
7
作者 李琍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心灵”与“灵魂”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所指是不同的,但笛卡尔著作中却出现了二者混用的局面。不过,只要仔细检查这两个词出现在笛卡尔文本中的各种语境,就能发现,他主要用“心灵”来指称那个使人从事思考活动、可以与身体完全分离的... “心灵”与“灵魂”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所指是不同的,但笛卡尔著作中却出现了二者混用的局面。不过,只要仔细检查这两个词出现在笛卡尔文本中的各种语境,就能发现,他主要用“心灵”来指称那个使人从事思考活动、可以与身体完全分离的实体,用“灵魂”来指称那个与身体结合在一起并且发生相互作用的实体。笛卡尔的身心观的革命性体现在他主张机械论的身体观。他不像古人那样认为灵魂赋予身体生命活力,不再视灵魂为神圣的永生的力量,他甚至尝试像展示机器运行那样解释灵魂如何驱动身体,这使其几乎将灵魂还原为一种物质器官。但是,笛卡尔不敢公然背离古典理性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他那里,指挥身体行动的灵魂最终没有与从事认识的心灵彻底脱钩,并且他还装模作样地响应教会的号召来证明灵魂不朽,这才使得他的著作中出现了“心灵”与“灵魂”混用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身心观 灵魂 心灵 灵魂不朽
下载PDF
笛卡尔与卢梭:他心问题域中的理解儿童探究
8
作者 杨颖慧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1,共14页
一般性的他心问题主要包涵他心是否存在以及他心能否被认识或理解两个基本问题。相应的,在成人—儿童的关系中,他心问题转变为儿童之心是否存在,以及成人能否认识或理解儿童之心两个基本问题。笛卡尔和卢梭代表着关于儿童之心的两种不... 一般性的他心问题主要包涵他心是否存在以及他心能否被认识或理解两个基本问题。相应的,在成人—儿童的关系中,他心问题转变为儿童之心是否存在,以及成人能否认识或理解儿童之心两个基本问题。笛卡尔和卢梭代表着关于儿童之心的两种不同理解路径,笛卡尔催生了一般性他心问题,并怀疑儿童之心的存在,是唯我认识论的理性主义路径;卢梭在与笛卡尔“对话”的基础上,发现了作为身体感受之心与自然善好之心的儿童之心,是德性论的浪漫主义路径。不过,卢梭的发现依然带有笛卡尔痕迹。笛卡尔和卢梭是奠基并影响儿童观念的两个早期关键人物,他们对儿童观念的现代化与现代儿童教育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心问题 理解儿童 笛卡尔 卢梭 儿童教育
下载PDF
理性主体的黄昏——笛卡尔的理性主体和尼采的挑战
9
作者 方瑞韬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5,共6页
由于首次不设任何前提而讨论自我,笛卡尔开启了西方哲学史上对自我的真正讨论。在笛卡尔哲学中,自我即“我思”,而我思的本质是理性主义的主体概念,即理性主体。也是从笛卡尔开始,“自我作为理性主体能够认识真理”的观点深入人心,对后... 由于首次不设任何前提而讨论自我,笛卡尔开启了西方哲学史上对自我的真正讨论。在笛卡尔哲学中,自我即“我思”,而我思的本质是理性主义的主体概念,即理性主体。也是从笛卡尔开始,“自我作为理性主体能够认识真理”的观点深入人心,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变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成为理性主义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尝试说明,理性主体概念与笛卡尔的我思概念同一,并且在其身心二元立场下具有三个特征,分别是:(1)主体是精神实体,(2)主体意味着行为和选择的自主性,(3)主体意味着一种先天统一性;而尼采所提出的一套非理性主义哲学通过对身心二元的弥合,有力地挑战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体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尼采 理性主体
下载PDF
探赜与诘难:笛卡尔美德伦理学解读立场再审视 被引量:2
10
作者 左金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9,共8页
近年来,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英语学界有学者提出应该以美德伦理学的视角解读笛卡尔的道德理论,其中以加拿大学者丽萨·沙皮洛(Lisa Shapiro)、巴西学者马塞洛·德·阿劳约(Marcelo de Araujo)为代表,他们认为笛卡尔... 近年来,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英语学界有学者提出应该以美德伦理学的视角解读笛卡尔的道德理论,其中以加拿大学者丽萨·沙皮洛(Lisa Shapiro)、巴西学者马塞洛·德·阿劳约(Marcelo de Araujo)为代表,他们认为笛卡尔的德性学说是古典美德伦理学的延续,相比于现代伦理学的视角,更应该以美德伦理的立场解读。然而,通过深入考察笛卡尔的德性理论,可以发现这一立场很难成立。首先,笛卡尔虽然规定了“德性是至善”,然而这一规定的内涵是空洞的,并未像其他目的论式的美德伦理学那样给出道德判断的标准。其次,他更为在先地规定了什么是道德正当,并以此为基础定义德性,而非美德伦理学那样通过先定义德性内涵进而规定行为的道德正当。因此,笛卡尔的道德理论并不符合美德伦理学的核心规定,不能用美德伦理学简单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德性 美德伦理 自由意志
下载PDF
Unlearning Descartes:Sentient AI is a Political Problem
11
作者 Gordon Hull 《Journal of Social Computing》 EI 2023年第3期193-204,共12页
The emergence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has renewed debate about wheth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can be conscious or sentient.This paper identifies two approaches to the topic and argues:(1)A“Cartesian”approa... The emergence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has renewed debate about wheth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can be conscious or sentient.This paper identifies two approaches to the topic and argues:(1)A“Cartesian”approach treats consciousness,sentience,and personhood as very similar terms,and treats language use as evidence that an entity is conscious.This approach,which has been dominant in AI research,is primarily interested in what consciousness is,and whether an entity possesses it.(2)An alternative“Hobbesian”approach treats consciousness as a sociopolitical issue and is concerned with what the implications are for labeling something sentient or conscious.This both enables a political disambiguation of language,consciousness,and personhood and allows regulation to proceed in the face of intractable problems in deciding if something“really is”sentient.(3)AI systems should not be treated as conscious,for at least two reasons:(a)treating the system as an origin point tends to mask competing interests in creating it,at the expens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people involved;and(b)it will tend to hinder efforts at holding someone accountable for the behavior of the systems.A major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accordingly to encourage a shift in thinking.In place of the Cartesian question-is AI sentient?-I propose that we confront the more Hobbesian one:Does it make sense to regulate developments in which AI systems behave as if they were sen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rge Language Model CONSCIOUSNESS SENTIENCE personhood descartes HOBBES
原文传递
《高等数学》教学中笛卡尔叶形线方程美的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府标 杨欣霞 《高等数学研究》 2023年第2期80-84,共5页
本文通过挖掘笛卡尔叶形线方程孕育的结构美、对称美、图形美,培养学生鉴赏、发现、研究、创造数学美的能力,以期为《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切入美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数学 笛卡尔叶形线方程 美育
下载PDF
康德对传统实体观的颠覆——基于■与Subjekt概念的差异
13
作者 孙奕琦 宣庆坤 《理论观察》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实体即主体,任何一种实体观都离不开对“主体”的理解。在哲学史上主体概念具有三种意义:逻辑学意义、形而上学意义和认识论意义,那么与之相关的实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亚里士多德的“主体”(υποκειμενον)具有逻辑学的意义... 实体即主体,任何一种实体观都离不开对“主体”的理解。在哲学史上主体概念具有三种意义:逻辑学意义、形而上学意义和认识论意义,那么与之相关的实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亚里士多德的“主体”(υποκειμενον)具有逻辑学的意义和形而上学的意义,他的实体是使现象的存在得以可能的形而上学的存在。笛卡尔开辟了主体概念的认识论意义,从而把“主体”与人(思维)挂钩了。但他的“主体”概念依旧有形而上学意义的残余,思维活动必须有所依存的主体,从而推出了精神实体。康德严格贯彻了“主体”(Subjekt)认识论的含义,并严格地将认识论主体与形而上学主体完全的区分开来。实体即主体不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与“人”无关和现象之外、脱离时间作为自在的存在本身,而是实体作为主体的功能性的体现,只能运用于现象之中,并且与时间相挂钩、作为现象流变的时间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 主体 康德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实体图型
下载PDF
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方法之反思
14
作者 厚宇德 刘姣婷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中国有丰富的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对于揭示古代科技发明与创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传统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其取得的成绩无法掩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历史人物、历史典籍等单纯地做科技史视角的解读,导致结论过... 中国有丰富的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对于揭示古代科技发明与创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传统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其取得的成绩无法掩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历史人物、历史典籍等单纯地做科技史视角的解读,导致结论过于简单化甚至片面化,不利于揭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密切而微妙的深层关系。这些问题主要是研究方法所决定的。未来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理念上的深刻变化势在必行。而求变的第一步是深入分析过往的误区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科技史 中国古代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追寻机械身体观的法国思想之源——从笛卡尔、拉·美特里到利尔·亚当
15
作者 吴湜珏珊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1期74-87,共14页
“身体”一直是西方哲学与思想史中的重要议题。在二元论的对立原则下,身体仅仅是灵魂的附属,并随着西方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渐沦为机械论的产物,而机械论身体观也催生了形形色色的当代科幻叙事对身体的重构。本文将梳理出一条机械身体观... “身体”一直是西方哲学与思想史中的重要议题。在二元论的对立原则下,身体仅仅是灵魂的附属,并随着西方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渐沦为机械论的产物,而机械论身体观也催生了形形色色的当代科幻叙事对身体的重构。本文将梳理出一条机械身体观在西方思想史尤其在法国哲学中的发展脉络:从中世纪解剖学对身体的基本认知到笛卡尔机械论的核心观点“身心二元论”,再到18世纪法国医生拉·美特里所提出的观点“人是机器”,最后在19世纪法国作家利尔·亚当的小说《未来夏娃》中找寻对于机械论身体观的科幻书写,并探讨在新的数字技术时代之下,机械论身体观对未来人类身心关系与身体存在图景诸种可能的预设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论 身体观 中世纪解剖学 笛卡尔 拉·美特里 《未来夏娃》
下载PDF
关于几类图的L(2,1)标号问题(英文) 被引量:8
16
作者 邵振东 刘家壮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6,共6页
图G的L( 2 ,1 )标号是一个从顶点集V(G)到非负整数集的函数f(x) ,使得若d(x ,y) =1 ,则|f(x) -f(y) |≥ 2 ;若d(x ,y) =2 ,则|f(x) -f(y) |≥ 1 .图G的L( 2 ,1 ) 标号数λ(G)是使得G有max{f(v) ∶v∈V(G) }=k的L( 2 ,1 )标号中的... 图G的L( 2 ,1 )标号是一个从顶点集V(G)到非负整数集的函数f(x) ,使得若d(x ,y) =1 ,则|f(x) -f(y) |≥ 2 ;若d(x ,y) =2 ,则|f(x) -f(y) |≥ 1 .图G的L( 2 ,1 ) 标号数λ(G)是使得G有max{f(v) ∶v∈V(G) }=k的L( 2 ,1 )标号中的最小数k .Griggs和Yeh猜想对最大度为Δ的一般图G ,有λ(G) ≤Δ2 .本文给出了Kneser图 ,Mycieklski图 ,Descartes图 ,Halin图的λ值的上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 1)标号 Kneser图 Mycieklski图 descartes HALIN图
下载PDF
基于ROS-I的弧焊机器人笛卡尔运动规划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虹 张得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4,共4页
针对机器人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难度大且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I平台的机器人笛卡尔空间运动规划方法。文中以埃夫特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将机器人的三维模型转换成URDF文件,然后利用MoveIt!功能包创建弧焊机器... 针对机器人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难度大且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I平台的机器人笛卡尔空间运动规划方法。文中以埃夫特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将机器人的三维模型转换成URDF文件,然后利用MoveIt!功能包创建弧焊机器人运动规划需要的配置和启动文件。通过插补算法完成了弧焊机器人直线轨迹和圆弧轨迹的构建并使用Descartes库完成了弧焊机器人笛卡尔空间运动规划仿真。最后在运动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机械动力学软件ADAMS获得了机器人焊枪末端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仿真结果表明,ROS-I的Descartes库能够提高机器人笛卡尔运动规划的效率且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弧焊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轨迹规划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焊机器人 descartes 运动规划
下载PDF
广义多项式的Descartes符号法则及其在降维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勇 徐嘉 《数学学报(中文版)》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5-630,共6页
一般幂函数的实线性组合称为广义多项式.本文证明了广义多项式的正根数目不超过其系数组的变号数,即广义多项式上的Descartes符号法则成立.应用此结果发展了对称函数不等式证明的降维方法,用发展后的降维方法处理幂平均问题,得到了更优... 一般幂函数的实线性组合称为广义多项式.本文证明了广义多项式的正根数目不超过其系数组的变号数,即广义多项式上的Descartes符号法则成立.应用此结果发展了对称函数不等式证明的降维方法,用发展后的降维方法处理幂平均问题,得到了更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多项式 descartes符号法则 对称函数
原文传递
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数学史的视角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铁安 宋乃庆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4,共5页
充分发挥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功效,应全面深入挖掘数学史中对数学课程具有启发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科学与文化要素,并应用于具体的数学教学.笛卡尔解析几何思想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以笛卡尔数学思想的文化内涵为素材,制订高中解析几... 充分发挥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功效,应全面深入挖掘数学史中对数学课程具有启发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科学与文化要素,并应用于具体的数学教学.笛卡尔解析几何思想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以笛卡尔数学思想的文化内涵为素材,制订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高中解析几何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基于笛卡尔数学思想,可制订如下具体的教学策略:(1)整体文化驱动;(2)核心概念统领;(3)思想结构分拆整合;(4)双向模式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笛卡尔 解析几何 教学
下载PDF
基于对数极坐标变换的灰度投影稳像算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余博 郭雷 赵天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26-3128,共3页
常规的灰度投影稳像算法仅能对存在平移运动的图像进行稳像,而对具有旋转和尺度变化的图像无能为力。为了克服灰度投影算法这一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图像对数极坐标变换(LPM)的灰度投影稳像算法,把具有尺度和旋转变化的图像进行对数极坐标... 常规的灰度投影稳像算法仅能对存在平移运动的图像进行稳像,而对具有旋转和尺度变化的图像无能为力。为了克服灰度投影算法这一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图像对数极坐标变换(LPM)的灰度投影稳像算法,把具有尺度和旋转变化的图像进行对数极坐标变换,这样笛卡儿坐标系下图像的旋转和尺度变化在对数极坐标系下表现为平移变化,从而能够用灰度投影算法处理旋转和尺度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投影 对数极坐标 笛卡儿坐标系 旋转变换 稳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