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矿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被引量:40
1
作者 谷金锋 蔡体久 +2 位作者 肖洋 李长江 沈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调查、试验 ,将鸡西地区各种工矿区废弃地划分为 7种立地类型 ,并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自然植被恢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立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 ,速N、速P含量较少 ,速K含量相对多... 通过调查、试验 ,将鸡西地区各种工矿区废弃地划分为 7种立地类型 ,并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自然植被恢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立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 ,速N、速P含量较少 ,速K含量相对多些 ,植被数量、种类也较少 ,但矸石山随着废弃年龄的增大 ,其上的植被数量、种类逐渐增加。同时还对不同立地类型提出恢复方案 ,进行了植被恢复试验。植被恢复试验的当年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矿区废弃地 立地类型 理化性质 植被恢复
下载PDF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健 高永 +2 位作者 魏江生 代海燕 方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5,共4页
为了研究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干旱和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复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土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测定,计算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煤矿塌陷区和非塌陷区的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田间... 为了研究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干旱和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复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土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测定,计算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煤矿塌陷区和非塌陷区的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养分等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塌陷区相比,塌陷沙丘物理性粘粒含量明显减少,尤其地表10cm处;塌陷沙丘顶部和中部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没有明显变化,而沙丘底部和丘间低地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孔隙度明显增大;塌陷沙丘0~40cm内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无明显变化,但40~100cm内土壤容重明显减少,孔隙度明显增加;塌陷沙丘0~60cm深度内田间持水量明显降低;0~60cm内饱和导水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0~100cm内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采煤塌陷 风沙区 土壤理化性质 土地复垦
下载PDF
风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对土地的小尺度破坏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超 赵艳玲 +1 位作者 何厅厅 李亚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为研究风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对土地的小尺度破坏特征,基于单一开采单元的小尺度层面,利用GPS测定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范围,通过全站仪测定研究区水平拉伸变形,在对动态地裂缝实时动态宽度统计的基础上,分析水平拉伸变形与动态地裂缝宽度... 为研究风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对土地的小尺度破坏特征,基于单一开采单元的小尺度层面,利用GPS测定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范围,通过全站仪测定研究区水平拉伸变形,在对动态地裂缝实时动态宽度统计的基础上,分析水平拉伸变形与动态地裂缝宽度的关系;将边缘裂缝不同测点落差值与相应沉陷预计值进行对比;基于此,指出动态地裂缝短期内将对土地造成严重破坏,而边缘裂缝对土地破坏的时间较长,需重点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区 开采沉陷 采煤地裂缝 GPS 全站仪 土地破坏
下载PDF
采煤区土地复垦产业化管理建议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立海 刘海青 张业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2,共3页
煤炭开采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采煤区土地复垦率只有1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推进采煤区土地复垦产业化,建立采煤区土地复垦的有效机制,是治理矿区环境,实现采煤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关键词 采煤区 土地复垦 产业化 建议
下载PDF
平朔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与实证 被引量:6
5
作者 贺振伟 白中科 +2 位作者 张召 赵峰 尹建平 《资源与产业》 2012年第5期51-56,共6页
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是解决矿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以平朔矿区为例,从循环经济角度,分析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目标、原则和... 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是解决矿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以平朔矿区为例,从循环经济角度,分析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目标、原则和依据。在矿区现有资源和条件基础上,构建两条相互依存的产业链:1)以煤为主,电、化、硅铝、建材并举的黑色工业产业链;2)以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利用为主,种、养、加一体化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对产业链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朔矿区 土地复垦 工业产业链 生态产业链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小型煤矿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丹 王皓宇 +2 位作者 陈智婷 杜雪 杨灏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67-70,75,共5页
以小型煤矿—峰峰矿区二矿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调研与现状分析,对小型煤矿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规划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研究发现,峰峰二矿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煤矿设施废弃等问题;同时发现,二矿的废弃场地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以小型煤矿—峰峰矿区二矿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调研与现状分析,对小型煤矿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规划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研究发现,峰峰二矿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煤矿设施废弃等问题;同时发现,二矿的废弃场地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参观游览价值,且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提出构建集参观、游览、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煤矿特色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煤矿 工业废弃地 景观规划 峰峰矿区二矿
下载PDF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管理信息系统研发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尚军 张强 张建杰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446-449,共4页
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是解决工矿区因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旨在结合"3S"技术,通过高效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使得工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 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是解决工矿区因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旨在结合"3S"技术,通过高效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使得工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实现定量化、系统化、可视化管理,从而提高工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功能和效率。对近20 a来国内外工矿区土地复垦信息化管理的研发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明确了未来矿区土地复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方向,即紧密结合我国土地复垦管理体制机制及技术规范,尽可能提高系统的智能化、便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矿区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管理信息系统 3S技术 资源环境保护
下载PDF
煤炭井工开采对干旱荒漠区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段语凤 张玉秀 余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717-8728,共12页
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采活动严重地破坏植被和影响生态环境,而煤炭井工开采对干旱荒漠区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尚不明确。以灵武市为例,采用遥感技术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2000—2019年间煤炭井工开采对植被动... 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采活动严重地破坏植被和影响生态环境,而煤炭井工开采对干旱荒漠区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尚不明确。以灵武市为例,采用遥感技术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2000—2019年间煤炭井工开采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灵武市的植被主要以沙蒿(Artemisia salsoloide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等荒漠植物为主;2000—2019年间,植被覆盖度(FVC)和绿度变化率(GRC)表明灵武市植被整体呈现改善趋势;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年降水量(P)和年平均风速(S)等气象因子显著相关,表明气候因子对区域植被动态变化起主要作用;煤炭开采区侵占草地和灌丛面积,使得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生态环保政策的实施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植被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实地调查分析表明煤炭开采改变了矿区植物群落结构,植被盖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在煤炭开采后1—4a呈下降趋势,5—9a为上升趋势,10a自然恢复后与对照区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在自然条件下煤炭开采区植被恢复经历了退化期、改善期和初步恢复期等过程。这些研究结果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井工开采矿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煤矿区 植被覆盖度 土地利用类型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矿区生态恢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谭永红 夏卫生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7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的涵义是指对矿区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的再现,也可以从重建、改良、改进、修补、更新、再植等方面来理解。矿区废弃地表土受重金属污染严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给生态恢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矿区废弃地的...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的涵义是指对矿区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的再现,也可以从重建、改良、改进、修补、更新、再植等方面来理解。矿区废弃地表土受重金属污染严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给生态恢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可采取的主要对策有:1)政府部门应实施有效管理;2)生态恢复目标应多样化;3)生态恢复产业化;4)实施矿区生态系统规划与设计;5)应用G 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废弃地 生态恢复
下载PDF
矿业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与沉陷区湿地构建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树志 刁乃勤 《矿山测量》 2016年第3期65-69,共5页
文中针对矿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需求,以淮北市为例从生态规划建设与采煤沉陷关系入手,开展了矿业宜居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矿业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采煤沉陷区湿地水资源保护与维系技术、高潜水位大面... 文中针对矿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需求,以淮北市为例从生态规划建设与采煤沉陷关系入手,开展了矿业宜居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矿业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采煤沉陷区湿地水资源保护与维系技术、高潜水位大面积积水区人工湿地陆域构建技术;解决了矿业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与沉陷区湿地构建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且研究了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演变与城市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城市 生态规划 沉陷区湿地 水维系 陆域构建 土地利用
下载PDF
采空区塌陷及沉陷区治理方式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帅帅 《陕西煤炭》 2022年第3期179-181,189,共4页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沉陷区的面积也随之急剧增加,给当地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为降低沉陷区对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沉陷区的治理成为学者和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总结我国治理沉陷...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沉陷区的面积也随之急剧增加,给当地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为降低沉陷区对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沉陷区的治理成为学者和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总结我国治理沉陷区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土地复垦技术、发展接替续代产业和水资源再利用技术等沉陷区治理主要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应遵循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并采用一地一策、一矿一策和一点一策的策略。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主动担责、共建绿色矿区和合理布局等建议,可以为沉陷区的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治理模式 土地复垦 接替续代产业 水资源再利用
下载PDF
传统农区工业企业地理集聚及其用地空间响应——以河南省曲沟镇铁合金产业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正松 唐倩玉 +2 位作者 薛冬萍 李华勇 王成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2,共8页
集成多期遥感影像、企业经纬度坐标、深度访谈和统计年鉴等多维数据,综合运用遥感解译、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研究了河南省曲沟镇1990年以来铁合金企业集聚与土地利用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企业... 集成多期遥感影像、企业经纬度坐标、深度访谈和统计年鉴等多维数据,综合运用遥感解译、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研究了河南省曲沟镇1990年以来铁合金企业集聚与土地利用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企业布局经历了“点状分散—带状集聚—网络布局”的演变过程;②镇域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及住宅用地为主,用地类型转换以工矿仓储用地显著增加和农用地大幅下降为主要特征;③镇域工矿仓储用地分布与企业集聚态势密切相关,空间扩展具有“接触式”、近农村居民点、高度集中于南部及大分散、小聚集等特征;④企业布局先后经历了“散点多核—‘丁’字形—‘不’字形—单核多圈”的演变过程,推动镇域空间结构实现发生期、成长期、稳固期和转型期的更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区 乡镇工业 企业集聚 土地利用 城镇空间结构 农村居民点 工矿仓储用地
原文传递
煤矿区产业转型的机制、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以平朔矿区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寇晓蓉 白中科 贺振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3-151,共9页
为探讨煤炭型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本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地与产业转型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我国矿区复垦土地... 为探讨煤炭型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本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地与产业转型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目标导向机制应从"二元主导机制"过渡到"多元并存主导机制",最终实现"多方合作主导机制";平朔矿区产业框架应由粗放型、外延式向精益型、内涵式转变;依产业链不同,平朔矿区产业转型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黑色工业产业链:煤炭开采-煤矸石-电-硅铝-建材工业,可实现矿区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减缓产业转型的环境压力;二是绿色生态产业链:农-林-牧-药-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是依托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技术原理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使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地复垦 产业转型 产业链延伸 平朔矿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