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ablish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desertification of Keerqin sandy land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 被引量:4
1
作者 FAN Wen-yi ZHANG Wen-hua +1 位作者 YU Su-fang LIU Da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9-212,共4页
Keerqin sand land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terrain between the Northeast Plain and Inner Mongolia (42°41′-45°15′N, 118°35′-123°30′ E)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t is seriously affected by ... Keerqin sand land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terrain between the Northeast Plain and Inner Mongolia (42°41′-45°15′N, 118°35′-123°30′ E)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t is seriously affected by desert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figuration and ecotope of the earths surface, the coverage of vegetation, occupation ratio of bare sandy land and the soil texture were selected as evaluation indexes by using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Keerq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the occupation ratio of bare sandy land was obtained by mixed spectrum model. This index system is validated by the field investioation data and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suitable for the desertification evaluation of Keerqin.Foundation Item: This study i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371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y desertific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Remote sensing data keerqin sandy land Inner Mongolia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被引量:47
2
作者 蒋德明 刘志民 寇振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评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其生态恢复的研究 ,从科学研究动态和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恢复研究的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 :植被过程研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景观过程研究、科尔沁沙地区域环境评... 评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其生态恢复的研究 ,从科学研究动态和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恢复研究的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 :植被过程研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景观过程研究、科尔沁沙地区域环境评估和预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荒漠化 生态恢复 综合治理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管理——科尔沁沙地生态考察报告 被引量:36
3
作者 蒋德明 刘志民 +2 位作者 寇振武 阿拉木萨 李荣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9-185,共7页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于 2 0 0 3年 8月联合对科尔沁沙地进行了生态科学考察。草地退化仍呈加剧态势。大面积开垦荒地造成科尔沁草地退化和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尔沁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呈...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于 2 0 0 3年 8月联合对科尔沁沙地进行了生态科学考察。草地退化仍呈加剧态势。大面积开垦荒地造成科尔沁草地退化和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尔沁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呈现明显减少趋势、主要河流供水量减少、沙地内部水体明显减少、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科尔沁沙地的沙地面积在近些年呈减小的趋势 ,人工植被恢复力度日益加大效果显著但分布在科尔沁沙地的沙丘面积还很大 ,且未治沙丘的治理难度相对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草地退化 水资源 荒漠化 植被恢复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包慧娟 姚云峰 +1 位作者 张学林 李振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2期83-88,共6页
本文以1995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利用GIS图像、数据处理功能,获取景观要素图斑,得出图斑的数量、周长、面积等特征,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计算研究地区的景观指数,通过对景观指数的分析,揭示该地区沙漠化现状及动态。... 本文以1995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利用GIS图像、数据处理功能,获取景观要素图斑,得出图斑的数量、周长、面积等特征,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计算研究地区的景观指数,通过对景观指数的分析,揭示该地区沙漠化现状及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地区各种类型沙漠化土地总面积37.4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9.1%;植被盖度小于30%的较严重沙漠化土地从1995年到2000年以61.0hm2/年的速度扩展;景观破碎度变大,反映出入类活动对景观的干预作用不断增强;沙漠化景观要素的形状指数变化表现出内、缘比变大,不利于沙漠化土地的自然恢复。研究地区沙漠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沙漠化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朴起亨 丁国栋 +3 位作者 吴斌 屈志强 万勤琴 朴律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0-186,共7页
在对呼伦贝尔沙地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资源状况、特征及植被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度放牧所引起的逆行演替中,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从31种锐... 在对呼伦贝尔沙地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资源状况、特征及植被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度放牧所引起的逆行演替中,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从31种锐减到了2种,盖度从61%降低到8%,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流动沙地的物种丰富度分别是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的0.25倍、0.065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464,1.584,0.554,固定沙地最大,为流动沙地的4.45倍。物种均匀度分别为0.497,0.528,0.554。流动沙地最大,是固定沙地的1.11倍。植被高度及生物量亦均呈递减趋势,优势种和建群种发生更迭,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对不同封育年限植被进行研究,得出植被的恢复演替规律为:以沙米为优势种的一年生先锋植物群落以糙隐子草为优势种其他多年生禾草伴生的过渡型植被群落冰草+糙隐子草过渡型植被群落羊草+冷蒿亚稳定型群落,同时,土壤的结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沙漠化 群落演替 逆行演替 恢复演替
下载PDF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发展潜势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姚洪林 闫德仁 +1 位作者 杨文斌 刘永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1期8-13,共6页
依据沙漠化土地调查结果 ,分析了内蒙古各沙区沙漠化土地的基本特征 ,同时探讨了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动态变化 ,并重点分析了科尔沁沙地奈曼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内蒙古 土地发展潜势 毛乌素沙地 科尔沁沙地 土地沙漠化 动态趋势 土地动态变化
下载PDF
小叶锦鸡儿放牧场沙漠化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成有 朱德华 +2 位作者 耿莉 崔振波 蒋德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6-169,共4页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放牧场在沙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物种类消长规律、生活型结构变化、优势度以及生态位宽度的变化情况。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沙漠化过程是一个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沙漠化导致...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放牧场在沙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物种类消长规律、生活型结构变化、优势度以及生态位宽度的变化情况。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沙漠化过程是一个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沙漠化导致大多数原生性物种消失。固定沙丘到半固定沙丘这一过程是整个沙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丧失最快的阶段。从生活型来看,地面芽植物受沙漠化影响最大。采用Levins公式测度了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中17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原生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沙漠化进程中逐渐降低,而侵入的沙生植物则呈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沙漠化 放牧场 小叶锦鸡儿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沙漠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包慧娟 李钢铁 +1 位作者 银山 包玉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7-172,共6页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的形成离不开脆弱的自然条件,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密不可分,且与后者的关系日渐密切。针对沙漠化产生的过耕、过牧、过樵等不合理人类活动,人们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退耕、以草定畜、严禁采伐等。文章通过对典型区的...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的形成离不开脆弱的自然条件,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密不可分,且与后者的关系日渐密切。针对沙漠化产生的过耕、过牧、过樵等不合理人类活动,人们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退耕、以草定畜、严禁采伐等。文章通过对典型区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针对过度樵采所采取的措施并不全面和彻底,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半农半牧区生物质能的合理利用,使之成为沙漠化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需要在沙漠化防治过程中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能源 生物质能 沙漠化
下载PDF
整治“三滥”是从源头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必由之路——以科尔沁沙地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40-1543,共4页
针对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和关键问题,以科尔沁沙地为例,阐述了荒漠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动因与未来趋势。科尔沁沙地正处在现代土地荒漠化过程之中,导致快速发展的荒漠化动因主要是源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即滥垦、滥牧和滥伐(简... 针对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和关键问题,以科尔沁沙地为例,阐述了荒漠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动因与未来趋势。科尔沁沙地正处在现代土地荒漠化过程之中,导致快速发展的荒漠化动因主要是源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即滥垦、滥牧和滥伐(简称“三滥”);而在各种利农政策下,滥垦可能会重新滋生和蔓延,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历史教训。本文应用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剖析了“三滥”与荒漠化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从源头减轻土地压力的6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荒漠化 三滥 复合生态系统 利农政策 防控对策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动态研究——以科尔沁左翼中旗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包慧娟 包国权 +1 位作者 田亮 关金山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以1995年和200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并建立目视解译标志,利用GIS的图像、数据处理功能对沙漠化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沙漠化现象严重,各种沙漠化土地总面积37.4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9.1%,植被盖度小于30%的较... 以1995年和200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并建立目视解译标志,利用GIS的图像、数据处理功能对沙漠化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沙漠化现象严重,各种沙漠化土地总面积37.4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9.1%,植被盖度小于30%的较严重的沙漠化土地从1995年到2000年以61hm2/年的速度扩展,表明沙漠化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沙漠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腹地G304国道两侧沙漠化生态修复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永义 宫永梅 郭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4-196,256,共4页
研究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腹地的G304国道两侧植被物种,并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生态修复措施。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沙漠化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与植被演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姚洪林 闫德仁 +3 位作者 杨文斌 余伟莅 刘永军 于树平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7-12,共6页
利用遥感信息资料解译宏观的大尺度范围沙漠化土地 ,微观上结合地面调查 ,进行综合分析沙漠化土地成因、发生发展过程与地面植被演替规律的相互作用。植物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组成、结构与分布以及其退化过程 ,与土地沙漠化程度有因果... 利用遥感信息资料解译宏观的大尺度范围沙漠化土地 ,微观上结合地面调查 ,进行综合分析沙漠化土地成因、发生发展过程与地面植被演替规律的相互作用。植物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组成、结构与分布以及其退化过程 ,与土地沙漠化程度有因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该项研究可为植被恢复和重建及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被演替 恢复 重建 内蒙古 沙漠化土地
下载PDF
陕北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刚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90-97,共8页
应用“3S”技术与土壤化学方法,对毛乌素沙地榆林市境内区域的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近45年来变化研究与生态修复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的沙质荒漠化强度以轻度、中度为主,治理方式以人工修复为主;1975—2019年沙质荒漠化的... 应用“3S”技术与土壤化学方法,对毛乌素沙地榆林市境内区域的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近45年来变化研究与生态修复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的沙质荒漠化强度以轻度、中度为主,治理方式以人工修复为主;1975—2019年沙质荒漠化的分布面积与强度呈现先快速发展而后逆转的变化特征。其中,1975—2007年沙质荒漠化的发展与过度放牧、荒地开垦及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及强度密切相关。2007—2019年的逆转与生态调控政策及治理工程的实施密切相关。人工修复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优于自然修复地区,在同等背景的自然修复条件下,不同成因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区别。采用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以人工修复促进植被自然修复能力,是研究区有效的生态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荒漠化土地 遥感 土壤养分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衬膜水稻技术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土壤肥力修复效果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雷 付金晶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74-277,共4页
为了评价衬膜水稻种植技术修复沙地荒漠化土壤的效果,本文对比了2014年在科尔沁沙地建立的衬膜水稻种植田与邻近荒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荒漠化沙地土壤相比,经过衬膜水稻技术修复后土壤的总氮含量增加了111%,土壤的总磷含量... 为了评价衬膜水稻种植技术修复沙地荒漠化土壤的效果,本文对比了2014年在科尔沁沙地建立的衬膜水稻种植田与邻近荒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荒漠化沙地土壤相比,经过衬膜水稻技术修复后土壤的总氮含量增加了111%,土壤的总磷含量增加了102%,土壤总钾含量增加了176%,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39%.衬膜水稻技术显著改善了荒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了荒漠化土壤肥力恢复,对荒漠化土壤修复效果明显,可为荒漠化土壤治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修复 衬膜水稻技术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慕宗杰 刘果厚 +6 位作者 桂荣 苏海林 李红颖 刘利红 曹瑞 姜莹 王亚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6,共11页
为研究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揭示飞播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于2013—2017年在浑善达克沙地11个飞播区进行了植被调查试验,并从功能型角度出发,结合对应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Mann-Kend... 为研究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揭示飞播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于2013—2017年在浑善达克沙地11个飞播区进行了植被调查试验,并从功能型角度出发,结合对应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Mann-Kendall趋势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飞播区植被恢复的阶段性以及各功能型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显示: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19 a恢复时间共分为3个恢复阶段,且飞播后,伴随恢复时间的推移,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杂类草、一/二年生杂类草、多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禾草、一/二年生禾草7个功能型植物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逐渐减弱;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群落的稳定性逐渐增大。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恢复的主导功能型并不唯一,可在不同阶段进行适时管理,从而使植物群落的演替阶段和整体发展趋势更有利于退化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植被恢复与重建 沙漠化逆转 植物群落 飞播 功能型植物 群落演替 群落层次 植被动态
下载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南部沙带植被恢复进程中土壤理化特性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栗忠飞 高吉喜 王亚萍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39-1751,共13页
为了解呼伦贝尔沙漠人工植被恢复进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效应,论文选取呼伦贝尔沙地人工和自然状态下植被恢复的2个系列、7种样地类型开展研究。结果显示:1)随植被恢复年份的增加及流动沙丘向固定沙丘的演进,地上植被生物量、盖度... 为了解呼伦贝尔沙漠人工植被恢复进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效应,论文选取呼伦贝尔沙地人工和自然状态下植被恢复的2个系列、7种样地类型开展研究。结果显示:1)随植被恢复年份的增加及流动沙丘向固定沙丘的演进,地上植被生物量、盖度显著增加;2)2个系列样地土壤有机C含量均随植被的发展而显著增加,土壤上层显著高于中、下层;3)土壤全N、全P含量表现出与土壤有机C基本一致的同向变化规律,土壤全K含量在各样地间、各土壤层间基本相当;4)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一定程度上也出现增加,但总体上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人工植被恢复1~3 a内,土壤养分含量与流动沙丘基本相当,但当恢复到5 a以上后,地上植被的发展对土壤特性的改良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效应,沙漠化逆转程度显著提高。然而,拥有更高植被盖度及生物量的8 a人工植被恢复样地,有机C、全N等含量却显著低于自然状态下的固定沙丘样地,可见,当地人工植被恢复的同时,更应注重自然植被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土壤特性 植被恢复 呼伦贝尔沙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