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ound diffractive telescope system:design,stray light analysis,and optical test 被引量:2
1
作者 岳巾英 刘华 +4 位作者 卢振武 许文斌 张虎 张红鑫 刘英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34-240,共7页
The compound diffractive telescope is a novel space optical system which combines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eyes with diffractive optics and so it has a lighter weight, a wider field of view (FOV), a lower cost as w... The compound diffractive telescope is a novel space optical system which combines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eyes with diffractive optics and so it has a lighter weight, a wider field of view (FOV), a lower cost as well as looser fabrication tolerance.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a compound diffractive telescope composed of one primary lens and twenty-one eyepieces is introduced. Then the influence of diffraction ord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analysed. A modified phase function model of diffractive optics is proposed to analyse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curves for 0° FOV, which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n addition, an optimized mechanism is also proposed to suppress stray light. The star image and resolu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achieve diffraction limit imaging within ±2° of FOV and 4-4 mm of eccentricity. Finally, a series of pictures of an object are taken from different channels, and the splicing of pictures from adjacent FOVs is demonstrated. In summary, the designed system has been proved to have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s system design compound eyes structure diffractive lens stray light
下载PDF
仿生蛾眼抗反射结构成像系统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亭亭 张国伟 +3 位作者 郭劼 吴锦双 张为国 付跃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7-222,共6页
仿生蛾眼是一种具有抗反增透效果的微纳米结构,该结构采用化学沉银方法制作了随机分布的双面仿生蛾眼抗反射纳米结构透镜,平均透射率在97%以上。分析了相同参数组合条件下周期蛾眼结构和随机蛾眼结构的透射率情况,得出在设计波段内,随... 仿生蛾眼是一种具有抗反增透效果的微纳米结构,该结构采用化学沉银方法制作了随机分布的双面仿生蛾眼抗反射纳米结构透镜,平均透射率在97%以上。分析了相同参数组合条件下周期蛾眼结构和随机蛾眼结构的透射率情况,得出在设计波段内,随机蛾眼结构透射率优于周期结构的结论。采用蛾眼透镜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利用CODE V平台设计了一款全蛾眼成像镜头。该蛾眼系统焦距为25.5 mm,F数为5,视场角13°,光谱范围400~700 nm。经过成像对比试验显示,蛾眼镜头相比常规镀膜镜头而言,对鬼像、边缘眩光等杂散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蛾眼抗反射结构 微纳加工 光学设计 杂散光抑制
下载PDF
分布光度测量系统的消杂技术及寻优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薛萍 何海 王宏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1-170,共10页
采用几何光学分析法,对影响光度测量的杂散光进行分析;根据杂散光反射传输的特点,结合近似绝对黑体结构理论和吸光度加和理论,设计了具有高折反效果的凹型窄光阑阵列消杂模型,提高了对杂散光的抑制能力;由于此结构在不同光阑间隔下的消... 采用几何光学分析法,对影响光度测量的杂散光进行分析;根据杂散光反射传输的特点,结合近似绝对黑体结构理论和吸光度加和理论,设计了具有高折反效果的凹型窄光阑阵列消杂模型,提高了对杂散光的抑制能力;由于此结构在不同光阑间隔下的消光效果不同,设计了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来搜索光阑阵列的最优间隔,以进一步提高光阑阵列的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基于最优消杂模型构建的分布光度测量系统,其测量误差与消杂之前相比由10%以上降低到了1%以下;满足相应的国际及国家标准对光源测量的误差要求,可作为现有环境下进一步抑制环境杂散光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光度测量系统 杂散光 几何光学分析 粒子群算法 消杂结构设计
下载PDF
微型平像场近红外光谱仪的消杂散光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万英 唐玉国 +2 位作者 巴音贺希格 崔继承 冯树龙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10年第3期263-267,共5页
设计和研制了结构紧凑、杂散光低的微型平像场近红外光谱仪。在分光系统设计中不采用附加杂散光遮挡装置的常规方法,而是在准直物镜前设置一块直径为8.5 mm的平面反射镜,通过调节平面反射镜改变入射光束的空间角,使光束全部被准直镜接收... 设计和研制了结构紧凑、杂散光低的微型平像场近红外光谱仪。在分光系统设计中不采用附加杂散光遮挡装置的常规方法,而是在准直物镜前设置一块直径为8.5 mm的平面反射镜,通过调节平面反射镜改变入射光束的空间角,使光束全部被准直镜接收,不再产生旁光,从而有效地消除系统内的杂散光,使仪器整体杂散光水平降低了1.13%。另外,该光谱仪选择线阵CCD作为探测器件,不再设置冷却系统也避免了平面光栅带有扫描旋转机构。由于使用CCD作探测器和新的消杂散光设计方法,该光谱仪实现了微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平像场 近红外光谱仪 消杂散光设计
下载PDF
50 mm白光球载日冕仪:Ⅰ.基本结构与地面观测实验
5
作者 林隽 宋腾飞 +23 位作者 孙明哲 张涛 许方宇 王晶星 付玉 李燕 康凯锋 黄旻 刘洋 周江华 张晓军 夏利东 张红鑫 刘大洋 宋红强 田晖 皮晓宇 伏红林 张雪飞 赵明宇 刘煜 李语强 金振宇 宋海军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76,共27页
本文介绍一台口径为50 mm、用于在浮空平台上进行观测的白光日冕仪.工作波段为5500Å,透过带宽为50Å,为传统的Lyot式日冕仪,可观测1.08–1.50个太阳半径范围的内日冕.用鑫图的Dhyana 95V2-YNTT sCMOS相机采集观测数据.对日冕... 本文介绍一台口径为50 mm、用于在浮空平台上进行观测的白光日冕仪.工作波段为5500Å,透过带宽为50Å,为传统的Lyot式日冕仪,可观测1.08–1.50个太阳半径范围的内日冕.用鑫图的Dhyana 95V2-YNTT sCMOS相机采集观测数据.对日冕仪进行了三次地面观测实验:第一次在云南丽江高美古观测站进行,另两次在海拔4800 m左右的四川稻城无名山观测站进行,后两次实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日冕白光观测数据.与美国高山天文台的20 cm口径K-cor日冕仪在同一天之内观测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白光日冕仪的研制获得成功.同时获得的天空背景亮度表明,稻城无名山是一处较为理想的高海拔太阳观测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日冕仪 天文台址 球载装置 望远镜系统研制 光机结构设计 杂散光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