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病条辨》对经方的继承与拓展
1
作者 白彦铭 梁爽 +2 位作者 周波 朱妍妍 郝振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3期513-515,523,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张仲景与叶天士、吴鞠通的理论体系,发现后者在勤求古方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独到见解,不拘泥于经方,遵古而变今,使得经方中的剂量、药性、药组等得到了演变与拓展,并且在方证体系中紧扣主证,通过对经方时方合方的合... 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张仲景与叶天士、吴鞠通的理论体系,发现后者在勤求古方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独到见解,不拘泥于经方,遵古而变今,使得经方中的剂量、药性、药组等得到了演变与拓展,并且在方证体系中紧扣主证,通过对经方时方合方的合法化裁应用,使得治疗之法与方证的趋化统一。由此可见,温病理论体系能够与时俱进,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疾病,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伤寒论》 经方 主证 方证 继承 拓展
下载PDF
吴鞠通对仲景承气汤的运用
2
作者 陈伟业 姚军 谢雪姣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9期1635-1637,1656,共4页
张仲景《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赅备的辨证论治专书,对后世名家影响深远。虽伤寒外感之治,而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齐备,承气类方剂作为下法的代表方更是受到历代前贤青睐。清代温病集大成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更是将此法、此方灵... 张仲景《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赅备的辨证论治专书,对后世名家影响深远。虽伤寒外感之治,而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齐备,承气类方剂作为下法的代表方更是受到历代前贤青睐。清代温病集大成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更是将此法、此方灵活加减应用于温病,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伤寒论》承气四方的方证特点、吴氏临证加减承气汤的特色和吴氏对温病下法的应用3个方面来分析吴鞠通对承气汤的运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气汤 吴鞠通 《伤寒论》 《温病条辨》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厥阴病研究相关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3
作者 姜鑫 薛俊良 万晓刚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60-66,共7页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厥阴病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归纳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自1957—2021年收录在该数据库中与《伤寒论》厥阴病相关的文献,利用可视...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厥阴病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归纳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自1957—2021年收录在该数据库中与《伤寒论》厥阴病相关的文献,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8.R3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万友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关键词与突现词显示关注度最强的是厥阴病、伤寒论、少阴病等。结论:《伤寒论》厥阴病成果较久远,缺乏创新性,应加强作者之间的合作,着重关注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阴病 《伤寒论》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中干姜的量效关系及配伍规律
4
作者 刘星 沈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65-870,876,共7页
目的:探讨干姜在《伤寒杂病论》中的量效关系以及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整理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有干姜的条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二元相关性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干姜剂量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干姜在《伤寒杂病论》中的量效关系以及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整理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有干姜的条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二元相关性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干姜剂量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总结干姜量效特点及其主治证候。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含干姜方剂42首,占《伤寒杂病论》全部方剂比例的16.28%,对其中可进行统计学分析的30方剂分析发现,干姜单次用量与药味数量、剂量、服用次数均有相关性。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干姜的单次用量、药味数量、用水量、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服用次数和干姜在组方中是否作为主药并无相关性;与其作为非主药比较,干姜与附子、细辛、人参、配伍时作为主药的单次用量差异明显。结论:通过对其量效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干姜在临床上的使用及其疗效主要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实现,与附子配伍时用量为13~28 g,与细辛配伍时用量为4~6 g,与人参配伍时用量为6~16 g,(表6得出为6~16 g)并得出干姜可作为固定剂量应用于临床,所得剂量为6~35 g。干姜的作用部位主要在中焦,以温中为主,通过温中,散寒邪在胸中,治寒邪在筋骨者,治寒邪在肠胃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伤寒杂病论》 量效关系 配伍规律 主治证候 二元相关性分析 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中医处方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星光 马勤 +2 位作者 赵岩松 李京忠 郭志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306-2309,共4页
目的:以"伤寒论类方库"为例,基于数据库技术,介绍通过关系代数实现中医处方对比分析和中药配伍关联分析的方法。方法:把伤寒论古方存入数据库,使用关系代数中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完成统计分析,以说明关系代数在... 目的:以"伤寒论类方库"为例,基于数据库技术,介绍通过关系代数实现中医处方对比分析和中药配伍关联分析的方法。方法:把伤寒论古方存入数据库,使用关系代数中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完成统计分析,以说明关系代数在中医处方分析中的作用。结果:基于关系代数,简便地完成了处方对比分析和中药配伍关联分析工作,包括一组相关方剂中相同的药物组成、药物出现的频率、药物配伍规律等。结论:使用关系代数对中医处方进行分析,简化了分析环节,降低了分析难度,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是值得推广的中医学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分析 数据库 关系代数 伤寒论
下载PDF
炙甘草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Meta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彦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炙甘草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炙甘草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所致... 目的:系统评价炙甘草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炙甘草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文献1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50,95%CI(2.95,6.86),P<0.000 01],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MD=-1.34,95%CI(-1.62,-1.06),P<0.000 01]。结论:炙甘草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今后需要按照标准设计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气阴两虚证 META分析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证脉象发微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振 赵凰宏 +1 位作者 李发枝 徐江雁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336-339,共4页
《伤寒论》原文论述麻黄升麻汤证时,强调“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的脉象特点,成为脉证合参的重要指征,惜其语焉未详,故后世对此颇有争议。从脉象角度来解读本方证,对麻黄升麻汤证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伤寒论》的脉法体系为依托... 《伤寒论》原文论述麻黄升麻汤证时,强调“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的脉象特点,成为脉证合参的重要指征,惜其语焉未详,故后世对此颇有争议。从脉象角度来解读本方证,对麻黄升麻汤证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伤寒论》的脉法体系为依托,结合临床中对厥阴病脉象的总结,深入挖掘麻黄升麻汤证脉象中“厥”的形成、诊断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还原麻黄升麻汤证的经典原意,亦可进一步拓展《伤寒论》脉诊理论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麻黄升麻汤 寸脉沉而迟 下部脉不至 脉证合参
下载PDF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伍燕宏 郑景辉 +1 位作者 罗蔚 朱梓铭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等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搜集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通过收集、汇总纳入研究原始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等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搜集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通过收集、汇总纳入研究原始数据,采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RCT文献27篇,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OR=3. 95; 95%CI(3. 10,5. 04); P=1. 00],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较对照组中医证候明显改善[OR=3. 80; 95%CI(2. 42,5. 96); P=0. 59],治疗后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MD=0. 98; 95%CI(0. 86,1. 09); P <0. 000 01]。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真武汤加减 META分析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Meta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大飞 郑曙琴 《河南中医》 2019年第7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等数据库,同时辅助人工检索,收集葛根芩连汤单用及联合糖尿病基础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 目的:系统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等数据库,同时辅助人工检索,收集葛根芩连汤单用及联合糖尿病基础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s,RCT),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RCT文献15篇。试验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OR=3. 26,95%CI(2. 33,4. 57),P <0. 000 01],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Z=3. 48(P=0. 000 5),MD=-2. 44,95%CI(-3. 51,-0. 97)],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Z=4. 46(P <0. 05),MD=-1. 32,95%CI(-1. 90,-0. 74)],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Z=3. 06 (P=0. 002),MD=-0. 59,95%CI(-0. 97,-0. 21)]。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葛根芩连汤 META分析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桂枝汤类方治疗心系疾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淼 史筱笑 安冬青 《河南中医》 2021年第12期1807-1814,共8页
目的:评价桂枝汤类方治疗心系疾病的安全性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中医学术网、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 目的:评价桂枝汤类方治疗心系疾病的安全性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中医学术网、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的桂枝汤类方治疗心系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依据Cochrane质量评价项目表对每篇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使用RevMan 5.4程序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52篇,治疗组临床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数量、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改善情况、焦虑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表偏倚可能性小。结论:桂枝汤类方治疗心系疾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系疾病 桂枝汤 桂枝汤类方 META分析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Meta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宫萍 谢芸 姚成增 《河南中医》 2022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2月1日收录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文献,筛选相关文献,采用修改后的Jadad评分量表及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提供的偏倚... 目的:系统评价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2月1日收录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文献,筛选相关文献,采用修改后的Jadad评分量表及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数据,运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1440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OR=4.98,95%CI(3.23,7.66),P<0.01];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WMD=7.84,95%CI(5.99,9.70),P<0.01];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SMD=-8.76,95%CI(-11.33,-6.19),P<0.01]及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SMD=-2.85,95%CI(-4.51,-1.19),P<0.01]水平。结论: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但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今后应采用更严谨的设计和更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苓桂术甘汤 参附汤 META分析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家齐 俞赟丰 +3 位作者 徐思琦 李家雯 殷双 简维雄 《河南中医》 2021年第7期997-100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甘... 目的:系统评价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RAU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ued trial,RCT)研究,提取相关研究资料,评价纳入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GRADEprofiler 3.6分别进行Meta分析、评价证据质量。结果:纳入文献11篇,共80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06例,对照组3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5.59,95%CI(3.79,8.25),Z=8.86,P<0.000 01]。试验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4,95%CI(0.05,12.10),Z=0.21,P=0.83]。试验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SMD=-1.25,95%CI(-1.58,-0.92),Z=7.49,P<0.000 01]。结论: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RAU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法,但因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限,上述结论有待更高质量的RCT验证,今后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临床RCT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泻心汤 复发性口腔溃疡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张仲景 《伤寒论》
下载PDF
从量效关系探讨《伤寒杂病论》厚朴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丽 张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655-2658,共4页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的量效关系及配伍用药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总结归纳《伤寒杂病论》中含有厚朴的条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厚朴剂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符合筛选条件含厚朴方剂共11首,占全书总方...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的量效关系及配伍用药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总结归纳《伤寒杂病论》中含有厚朴的条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厚朴剂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符合筛选条件含厚朴方剂共11首,占全书总方剂数的9.73%。二元相关性分析显示,厚朴单次用量与药味数、用水量、与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和服用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厚朴是否为主药与厚朴单次用量、用水量有相关性(P<0.05)结论:厚朴以配伍用药为主,未单独使用,多应用在阳明经证,从量效关系发现,厚朴是否为主药与厚朴单次用量、用水量有相关性。厚朴对于虚实类疾病通过配伍均可达到治疗效果,从药物作用气机的升降浮沉角度,厚朴在体内作用以降为主。厚朴小剂量使用,配伍麻黄、杏仁、生姜、桂枝等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大剂量配伍半夏、人参、生姜、枳实等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厚朴 量效关系 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统计 配伍 剂量 疾病
下载PDF
宋本《伤寒论》176条“里有寒”析疑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道均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11期956-956,959,共2页
本文从版本文献、病证机制、临床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伤寒论》第176条白虎汤证,提出:该条文"里有寒"是符合医理临床的,因阳不敛藏,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运用白虎汤治疗是对证的。
关键词 伤寒论 白虎汤 原文分析
下载PDF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的理学渊源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叶博 严世芸 陈丽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821-3823,共3页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风昌盛,素有"程朱阙里"之称。方有执深受程朱理学熏陶,其著书立说,往往援理入医,以理论医。《伤寒论条辨》之错简重订说、三纲鼎立说、《伤寒》所论不啻伤寒说等,皆与程朱理学渊源极深。因此,从社会、哲学...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风昌盛,素有"程朱阙里"之称。方有执深受程朱理学熏陶,其著书立说,往往援理入医,以理论医。《伤寒论条辨》之错简重订说、三纲鼎立说、《伤寒》所论不啻伤寒说等,皆与程朱理学渊源极深。因此,从社会、哲学、文化角度研究《伤寒论条辨》,追本溯源,剥丝抽茧,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中医之过往,更对中医之未来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有执 伤寒论条辨 张仲景 程朱理学 朱熹
原文传递
张仲景与吴鞠通方药的剂量功效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宇铭 姜良铎 李致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9-1013,共5页
常言"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方药剂量一直是难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与《温病条辨》全部方药换算为克,输入数据库后制作出多种列表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发现,张仲景与吴鞠通各自有14种药物,具有多层次... 常言"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方药剂量一直是难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与《温病条辨》全部方药换算为克,输入数据库后制作出多种列表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发现,张仲景与吴鞠通各自有14种药物,具有多层次的"剂量功效关系",14种药物之中更有11种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再以桂枝为例作分析,张仲景运用桂枝的用量与用法更为灵活多变,而吴鞠通在张仲景的基础上有所继承而发展。深入研究其他药物,对於理论发展与临床应用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吴鞠通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剂量功效关系 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