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粮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侯金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87,共4页
霉菌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广泛存在于饲料粮中。霉菌毒素经饲料粮进入动物体后,会产生明显的毒副反应,不仅会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和饲养经济效益,而且容易转移到动物源性食品中,危及人体健康。在饲料工业和畜牧养殖业中,如何高效... 霉菌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广泛存在于饲料粮中。霉菌毒素经饲料粮进入动物体后,会产生明显的毒副反应,不仅会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和饲养经济效益,而且容易转移到动物源性食品中,危及人体健康。在饲料工业和畜牧养殖业中,如何高效、便捷、低成本检测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阐述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并罗列了常见的霉菌毒素检测技术,以期为霉菌毒素检测技术的推广和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粮 霉菌毒素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侵袭性真菌感染快速检测河南专家共识
2
作者 河南省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河南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 +20 位作者 李轶 班立芳 楚亚菲 陈仁德 陈向阳 郭长城 韩云港 荆楠 李姝 马冰 马琼 孟高攀 阙蔚鹏 秦辉 孙英 宋俐君 泰淑红 王山梅 王健 许俊红 张江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881-2887,共7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是临床检验与临床其他专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国际与国内各学会就真菌病原学诊断做了许多重要的总结与共识,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往往囿于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比较慢,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促进河南地区临...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是临床检验与临床其他专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国际与国内各学会就真菌病原学诊断做了许多重要的总结与共识,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往往囿于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比较慢,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促进河南地区临床微生物学科发展,河南省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河南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编写本共识。共识主要包括侵袭性真菌感染快速检测的检测技术、样本采集、性能验证和质量控制、生物安全要求等内容,为河南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侵袭性真菌感染快速检测提供了推荐意见,以便各级医疗机构规范使用,更好地服务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快速检测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真菌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3
作者 倪萍 徐娟 +4 位作者 胡海涛 彭海林 李旺 周成林 董苏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41-647,共7页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真菌核酸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460例疑似或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作为考核方法,以真菌26S rRNA基因核酸测定试剂盒联合Sanger测序法作为参考方法,...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真菌核酸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460例疑似或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作为考核方法,以真菌26S rRNA基因核酸测定试剂盒联合Sanger测序法作为参考方法,采集各研究对象痰液样本并同步使用考核方法、参考方法检测,计算两种方法的Kappa值以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参考方法为对照,考核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2.83%(427/460);此外,与参考方法相比,考核方法检测8种真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季也蒙念珠菌、曲霉菌)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分别为97.34%(183/188)、97.06%(264/272)、97.17%(447/460);100.00%(33/33)、99.77%(426/427)、99.78%(459/460);100.00%(16/16)、99.55%(442/444)、99.57%(458/460);98.11%(52/53)、99.75%(442/444)、99.57%(458/460);95.08%(58/61)、99.50%(397/399)、98.91%(455/460);100.00%(9/9)、99.56%(449/451)、99.57%(458/460);85.00%(17/20)、99.32%(437/440)、98.70%(454/460);97.59%(81/83)、97.88%(369/377)、97.83%(450/46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评价的Kappa值均大于0.8。对两种方法不一致结果进行复核检测,结果发现有53.7%(22/41)的检测结果与考核方法一致,有46.3%(19/41)的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一致。结论使用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能同时检测8种真菌,且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高度一致,在真菌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且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核酸检测 念珠菌鉴定 熔解曲线法
下载PDF
真菌检测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彭南求 杨展豪 +1 位作者 丁雨轩(综述) 曹国君(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S01期150-154,共5页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迅猛进步使得广谱抗菌药物和各类激素的应用更为广泛,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数量也在不断扩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真菌感染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真菌感染患者而言,高效...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迅猛进步使得广谱抗菌药物和各类激素的应用更为广泛,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数量也在不断扩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真菌感染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真菌感染患者而言,高效且准确的诊断是减轻其痛苦、改善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本文将对真菌检测的研究进行综述,涵盖传统的真菌镜检和培养方法、血清学检验以及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等多个方面,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医疗技术 真菌检测 诊断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司库奇尤单抗诱发口腔念珠菌病1例
5
作者 李志军 卢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各类因素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的人群。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一些新型免疫调节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不断问世,由药物导致的医源性口腔念珠菌病逐年增多... 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各类因素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的人群。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一些新型免疫调节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不断问世,由药物导致的医源性口腔念珠菌病逐年增多。在口腔念珠菌病的诊疗过程中,控制诱发因素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因此明确该病的诱发因素对于规范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因治疗银屑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诱发口腔念珠菌病的诊疗过程,以期为临床认识口腔念珠菌病新的诱发因素及制定相应诊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司库奇尤单抗 真菌D-葡聚糖荧光检测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多指标联合诊断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张霄 王成坦 任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多种真菌检测方法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s)诊断中的效能,探讨联合诊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261例疑似IPFIs住院患者的BALF真菌培养、真菌荧光染色、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半...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多种真菌检测方法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s)诊断中的效能,探讨联合诊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261例疑似IPFIs住院患者的BALF真菌培养、真菌荧光染色、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结果。依据诊断结果,将所有受试者分为真菌感染组(87例)与对照组(174例)。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合并细菌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培养、真菌荧光染色、G试验、GM试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0、0.862、0.766、0.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试验与GM试验联合诊断IPFIs的AUC为0.826,优于G试验、GM试验单独诊断(P<0.05),但与四种方法联合诊断的AUC(0.8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F真菌荧光染色和G试验对IPFIs的诊断效能较高,且多指标联合诊断优于单一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真菌检测
下载PDF
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G实验与真菌培养联合检测研究
7
作者 张巧凤 赵洪涛 王晓霞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1343-1345,共3页
目的:探讨在深部真菌感染(IFI)诊断中G实验与真菌培养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北京航天总医院同时做过G实验检测和真菌培养的164例患者的检测资料,取不同患者的痰液、引流液、胸腹水、尿液、肺泡灌洗液、血液和... 目的:探讨在深部真菌感染(IFI)诊断中G实验与真菌培养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北京航天总医院同时做过G实验检测和真菌培养的164例患者的检测资料,取不同患者的痰液、引流液、胸腹水、尿液、肺泡灌洗液、血液和脑脊液等进行G实验和真菌培养,分别测定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检测患者中,G实验阳性91例、真菌培养阳性72例、二者均阳性66例、均阴型76例。G实验的灵敏度为93.18%、特异性为83.95%、阳性预测值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93.15%;真菌培养的灵敏度为83.13%、特异度为96.3%、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84.78%;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7.59%、特异度为97.53%、阳性预测值为97.56%、阴性预测值为96.34%。结论:在IFI的诊断中G实验在感染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真菌培养可以基本确定真菌感染以及感染的菌属;G实验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对于诊断IFI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 G实验 真菌培养 联合检测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防护措施
8
作者 张艳 王卉 龙小丽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放化疗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护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放化疗患者1045例,通过对患者血液、痰液及...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放化疗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护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放化疗患者1045例,通过对患者血液、痰液及尿液检测,分析真菌感染分布特征、感染率、耐药情况、感染部位及防护措施。结果1045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放化疗患者中,发生真菌感染96例,感染率为9.19%,其中6例患者为多重感染,共培养出102株真菌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构成比分别为38.24%与31.37%;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4.71%)、克柔假丝酵母菌(8.82%);啤酒酵母菌及放线菌较少,分别为3.92%与2.94%。96例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53.12%)、泌尿系统(29.17%)及口腔(15.62%),针对感染部位实施具体防治措施,效果显著。培养出的102株真菌对临床中常用的酮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较高,而临床上较少使用的伊曲康唑对上述6种真菌耐药率均较低。结论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放化疗患者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泌尿系统及口腔等处。临床工作中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并对主要感染部位重点关注及有效监测、护理,以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真菌感染 放化疗 微生物检测 耐药性 防护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tNGS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培根 白英连 +2 位作者 黄秋惠 黄华 汪明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7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多重靶向扩增-高通量测序法(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tNGS)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多重靶向扩增-高通量测序法(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tNGS)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泡灌洗液tNGS检测、灌洗液细菌培养、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检测(Xpert)、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曲霉抗原,glactomannan,GM试验)、灌洗液真菌培养。比较5种检测方法对不同病原体的检出率,分析肺泡灌洗液tNGS检测下不同病原体分布特点,并对肺泡灌洗液tNGS检测和灌洗液细菌培养检测一致性分析。结果肺泡灌洗液tNGS检出率为92.05%,高于灌洗液细菌培养检测的22.16%,Xpert检测的9.09%,GM试验的16.48%以及灌洗液真菌培养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菌中检出率前3位为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杆菌中检出率前3位为流感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主要为白念珠菌和肺孢子菌;其他病原体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在常见呼吸道病毒中,疱疹病毒较为常见,其次为甲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肺泡灌洗液tNGS检测和灌洗液细菌培养结果、灌洗液真菌培养存在一致性偏差。结论肺泡灌洗液tNGS检测技术可提高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该检测方式可作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有效检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肺泡灌洗液 呼吸道病原体靶向测序 灌洗液细菌培养 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灌洗液真菌培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和定量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泽华 王梓 方香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14-2019,共6页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土传病原真菌,该菌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从根部入侵苜蓿(Medicago sativa)导致病害发生,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了从土壤中特异性分离尖孢镰刀菌,本文研制出一种高效分离检测该菌的选择性...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土传病原真菌,该菌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从根部入侵苜蓿(Medicago sativa)导致病害发生,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了从土壤中特异性分离尖孢镰刀菌,本文研制出一种高效分离检测该菌的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能够从发病植株根围土中选择性分离尖孢镰刀菌菌株。经形态学以及ITS和TEF双位点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离得到的菌株为尖孢镰刀菌,且不同孢子浓度的带菌土壤中,该菌平均分离率达到79.3%。尖孢镰刀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初期菌落呈白色圆形且菌丝质密;后期菌丝呈松散绒毛状,菌丝较短,菌落边缘有锯齿状缺口,菌落中心呈淡黄色。本研究的选择性培养基能够从土壤中高效分离尖孢镰刀菌并进行定量,为研究土传病害的发生规律和监测预警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土传病原真菌 苜蓿 选择性培养基 检测和定量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霉菌性阴道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霉菌性阴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 目的: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霉菌性阴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对阴道分泌物的检出率及培养时间。结果:培养法霉菌检出率为97.50%(39/40),高于凝集法的80.00%(32/40)和镜检法的75.00%(3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集法与镜检法霉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法的培养时间长于凝集法和镜检法,且凝集法长于镜检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法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炎诊断中的检出率高于凝集法和镜检法,但培养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检验 霉菌性阴道炎 镜检法 凝集法 培养法 检出率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花生产毒霉菌侵染快速检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鹏 蒋雪松 +3 位作者 沈飞 吴启芳 许林云 周宏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97-1402,共6页
为了能够快速、无损地评价花生的质量,确保储藏与食用安全,开发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花生产毒霉菌污染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对经过Co-60强辐射杀菌后的新鲜花生样品分别接种谷物中五种常见产毒霉菌(黄曲霉3.17、黄曲霉3.3... 为了能够快速、无损地评价花生的质量,确保储藏与食用安全,开发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花生产毒霉菌污染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对经过Co-60强辐射杀菌后的新鲜花生样品分别接种谷物中五种常见产毒霉菌(黄曲霉3.17、黄曲霉3.3950、寄生曲霉3.395、寄生曲霉3.0124、赭曲霉3.6486),并于适宜条件下(26℃、RH 80%)储藏9d。其次,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了不同时期花生样品在12 000~4 000cm-1波段范围内的漫反射光谱,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分析(D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了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接种不同霉菌的样品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能得到有效区分,DA模型对储藏0,3,6与9d花生的感染单一霉菌和多种霉菌的总体判别正确率分别达到100%和99.17%,PLSR模型对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的预测结果为:有效决定系数(R2P)为0.874 1、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276Log CFU·g-1,剩余预测偏差(RPD)为1.9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对花生受霉菌侵染的状况进行快速分析,从而确保贮藏期间花生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花生 快速检测 产毒霉菌
下载PDF
真菌性皮肤病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许超 谢光洪 +1 位作者 曹永国 周昌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S1期27-29,共3页
真菌性皮肤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接触性人兽共患皮肤病,该病能给宠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迄今为止,宠物皮肤真菌病的检测仍以病原学方法为主。近年来,随着宠物皮肤真菌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了其在未来... 真菌性皮肤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接触性人兽共患皮肤病,该病能给宠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迄今为止,宠物皮肤真菌病的检测仍以病原学方法为主。近年来,随着宠物皮肤真菌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了其在未来控制宠物皮肤真菌病中的诱人前景,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带来了希望。该文就宠物皮肤真菌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断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指出了尚未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皮肤病 病原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北京和东北地区西洋参种子的带菌检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国珍 张树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58-661,共4页
目的 :对北京和东北两地西洋参种子样品的带菌量和带菌种类进行检测。方法 :分别用水洗法和表面消毒培养法分离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结果 :13个西洋参种子样品携带真菌类群主要有镰刀菌属Fusariumspp .、链格孢属Alternariaspp ... 目的 :对北京和东北两地西洋参种子样品的带菌量和带菌种类进行检测。方法 :分别用水洗法和表面消毒培养法分离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结果 :13个西洋参种子样品携带真菌类群主要有镰刀菌属Fusariumspp .、链格孢属Alternariaspp .、青霉属Peniciliumspp .、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sp .、根霉属Rhizopusspp .及少量的毛霉属Mucor、曲霉属Agspergillus、木霉属Tritroderma和矛菌属Doratomyces等共十余个属的劣势真菌。结论 :西洋参种子带菌率较高 ,种壳带菌率为 36 %~ 10 0 % ,种胚带菌率为 4 0 %~ 10 0 %。不同地点的种子外部带菌量差异明显 ,种胚寄藏的优势真菌种类和分离频率与种壳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东北地区 西洋参种子 真菌检测
下载PDF
山西翼城考古发掘现场遗址表面腐蚀真菌的群落组成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武发思 苏伯民 +4 位作者 贺东鹏 陈港泉 于宗仁 张文元 汪万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83,共7页
考古发掘现场腐蚀微生物的鉴定与防治一直是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国内外对于文物出土现场微生物腐蚀信息和资料获取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为例,探讨了考古发掘现场遗址表面腐... 考古发掘现场腐蚀微生物的鉴定与防治一直是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国内外对于文物出土现场微生物腐蚀信息和资料获取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为例,探讨了考古发掘现场遗址表面腐蚀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与可能的防治对策;通过现场直接镜检结合后期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确定造成大河口西周墓地土遗址大量污染真菌的群落组成。研究发现,造成山西大河口墓地出土现场腐蚀的优势真菌类群主要隶属于假散囊菌属(Pseudeurot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它们分别占据了整个出土现场腐蚀真菌克隆文库中的23%、21%、和18%。竖直墓道发掘坑道内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较低的空气交换速率是造成发掘现场微生物大面积污染的主要环境因子。该研究为快速获取出土文物腐蚀微生物的群落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后期腐蚀微生物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现场 真菌类群 检测技术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定量PCR检测联合G试验及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尚元元 李可心 +3 位作者 马春梅 李莎莎 扈容英 杨文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RTFQ-PCR)检测联合G试验及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呼吸科及烧伤科等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发科室中60例IFI高危患者,对60例患者进行血、痰...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RTFQ-PCR)检测联合G试验及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呼吸科及烧伤科等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发科室中60例IFI高危患者,对60例患者进行血、痰及肺泡灌洗液组织样本真菌培养,并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以及荧光定量RTFQ-PCR检测,观察3种检测方法及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价荧光定量RTFQ-PCR对IFI的诊断价值。结果G试验IFI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及排除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00%、70.37%、75.00%和54.55%;GM试验IFI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及排除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6.67%、70.37%、62.50%和45.45%;RTFQ-PCR检测IFI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及排除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00%、81.48%、87.50%和22.73%;G试验敏感度为81.58%,特异性59.09%,阳性预测值77.50%,阴性预测值65.00%,符合度为73.33%;GM试验敏感度为76.32%,特异性68.18%,阳性预测值80.56%,阴性预测值62.50%,符合度为73.33%;RTFQ-PCR检测敏感度为84.21%,特异性77.27%,阳性预测值86.49%,阴性预测值73.91%,符合度为73.91%;RTFQ-PCR+G+GM联合检测敏感度为55.26%,特异性95.45%,阳性预测值95.45%,阴性预测值55.26%,符合度为70.00%。结论G试验、GM试验、RTFQ-PCR检测在IFI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P均<0.05),但G试验、GM试验在IFI诊断中假阳性率较高,故在单种方式检测中推荐RTFQ-PCR检测,而RTFQ-PCR+G+GM联合检测则能够明显提高IFI临床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真菌培养 RTFQ-PCR检测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阵列式光纤光谱仪的小麦霉变在线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雪松 赵天霞 +5 位作者 刘潇 周曰春 沈飞 鞠兴荣 刘兴泉 周宏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29-3735,共7页
小麦是我国战略性储藏粮食品种,但小麦易受霉菌感染而发生霉变,影响其食用安全。加强小麦有害霉菌侵染程度的早期检测是控制其危害的需要措施。然而,现有的平板计数和荧光染色等检测方法,普遍存在前处理繁杂、时效性差等不足。故此,拟... 小麦是我国战略性储藏粮食品种,但小麦易受霉菌感染而发生霉变,影响其食用安全。加强小麦有害霉菌侵染程度的早期检测是控制其危害的需要措施。然而,现有的平板计数和荧光染色等检测方法,普遍存在前处理繁杂、时效性差等不足。故此,拟运用阵列式光纤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霉变小麦的实时在线检测方法,并为进一步开发粮食品质与安全在线检测装备提供参考。小麦样品经辐照灭菌后分别接种五种谷物中常见有害霉菌:串珠镰刀菌83227、层出镰刀菌195647、雪腐镰刀菌3. 503、寄生曲霉3. 3950和赭曲霉3. 3486,并置于28℃和85%相对湿度环境中储藏7 d以加速霉变。在样品储藏的第0,1,3,5和7 d,运用阵列式光纤光谱仪和漫反射探头在线采集样品的漫反射特征光谱,并依据国标平板计数法测定样品菌落总数水平。光谱采集步骤为:在线检测平台上,设置样品运动速度0. 15 m·s-1和光谱仪积分时间20 ms,采集波段为600~1 600 nm,重复测量3次。然后,首先对小麦原始光谱进行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导数变换等预处理以消除光谱噪音;随后,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受不同霉变程度(储藏阶段)的小麦样品进行区分;最后,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建立小麦有害霉菌侵染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模型。小麦在储藏期内经历未霉变、开始霉变和严重霉变三个阶段。原始和二阶微分光谱显示霉菌侵染引起小麦光谱特征发生显著改变,PCA结果表明不同储藏阶段(霉变程度)小麦样品存在一定分离趋势。利用前十个主成分得分建立的LDA判别模型,对不同霉变程度小麦样品的识别率达90. 0%以上。结果表明:小麦样品菌落总数的PLSR定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R2p)为0. 859 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 401 Log CFU·g-1,相对分析偏差(RPD)达2. 65。应用阵列式光纤光谱仪结合计量学方法在线评估小麦霉变具有一定可行性。下一步研究中,应扩大样品量,补充自然霉变及受更多代表性霉菌侵染的小麦样品,以不断增强模型的鲁棒性和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霉菌侵染 可见/近红外光谱 在线检测 储藏
下载PDF
家兔皮肤真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崔丽娜 姜文学 +3 位作者 杨丽萍 张秀玲 张振杰 高淑霞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近年来,随着家兔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发生也逐年升高,不仅给养兔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家兔皮肤真菌病是危害家兔养殖业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家兔淘汰的第三大疾病,给养兔业带来了较... 近年来,随着家兔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发生也逐年升高,不仅给养兔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家兔皮肤真菌病是危害家兔养殖业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家兔淘汰的第三大疾病,给养兔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随着皮肤真菌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了其在未来控制家兔皮肤真菌病中的诱人前景,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带来了希望。论文就家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断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指出了尚未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皮肤真菌病 病原 检测方法 防治
下载PDF
基于富集微流控芯片的稻曲病菌孢子光电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宁 王盼 +3 位作者 张荣标 徐佩锋 孙俊 毛罕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61-168,共8页
针对当前水稻真菌病害发病时间短、传播速度快,缺乏有效早期预警技术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空气流中水稻真菌病害光电检测方法。该文根据微尺度下孢子富集动力学特征设计了病害孢子高效富集微流控芯片,并结合光电检测系统进... 针对当前水稻真菌病害发病时间短、传播速度快,缺乏有效早期预警技术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空气流中水稻真菌病害光电检测方法。该文根据微尺度下孢子富集动力学特征设计了病害孢子高效富集微流控芯片,并结合光电检测系统进行病害孢子的检测。试验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及孢子富集量的大小对微流控芯片通道尺寸进行设置。根据光检测原理和不同浓度孢子在富集区形成的光衰减特性,筛选具有高灵敏度特性的检测光强。在以检测光谱的灵敏度性能为目标并综合考虑线性度的基础上,优选检测波长。以水稻稻曲病菌孢子为检测对象,进行了自动化微流控富集和光电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光源光强1.1×104 cd,波长为650 nm时,利用所述检测方法针对水稻稻曲病菌孢子检测结果(相比与镜检值)误差小于17.5%,根据检测结果建立相关系数为0.992 9的检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及可靠性。研究结果为便携式作物病害检测装备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灵敏度分析 模型 微流控芯片 真菌 光电检测
下载PDF
4种染色方法对甜瓜白粉病菌染色效果的观察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萍 栾非时 +1 位作者 陈克农 窦宝旗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3-678,共6页
考马斯亮蓝组织透明染色方法可以清楚观察到白粉病菌的5个发育阶段,即萌发的分生孢子、初生芽管、胞间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后期菌落。考马斯亮蓝几乎使寄主组织不着色,不产生背景色干扰,而菌体变深蓝色。苯胺蓝组织透明染色方法也可观察... 考马斯亮蓝组织透明染色方法可以清楚观察到白粉病菌的5个发育阶段,即萌发的分生孢子、初生芽管、胞间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后期菌落。考马斯亮蓝几乎使寄主组织不着色,不产生背景色干扰,而菌体变深蓝色。苯胺蓝组织透明染色方法也可观察到病菌的不同发育阶段,但苯胺蓝易使寄主组织产生浅蓝色背景,而菌体呈现深蓝色,观察效果不理想。荧光素钠和苯胺蓝两种荧光染色方法均能使菌体在紫外或者蓝光下产生黄绿色荧光,而寄主组织呈现黑色背景,强烈的反差利于观察。荧光素钠可以观察到菌体整个发育阶段。苯胺蓝只适合于前期菌体入侵过程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色 组织学观察 真菌原位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