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水凝胶贴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金霞 陈永顺 董永成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8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制备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水凝胶贴剂,优化其处方并评价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选择NP-800为水凝胶骨架材料,甘羟铝为交联剂,EDTA为交联剂调节剂,甘油为保湿剂,制备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水凝胶贴剂,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和12 h累... 目的:制备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水凝胶贴剂,优化其处方并评价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选择NP-800为水凝胶骨架材料,甘羟铝为交联剂,EDTA为交联剂调节剂,甘油为保湿剂,制备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水凝胶贴剂,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和12 h累积透皮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筛选出最佳处方。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吸收试验,比较氮酮、油酸及薄荷脑对贴剂中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的促渗作用。结果:优选的最佳处方为:NP-800、甘羟铝、甘油、EDTA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0.3%、25%、0.15%。透皮促进剂对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有透皮作用,其中以3%氮酮的作用最显著,其促渗倍数达3.26倍。结论:制备的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水凝胶贴剂处方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 水凝胶贴剂 正交试验 体外透皮
下载PDF
不同促渗剂对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水凝胶贴剂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永顺 杨金霞 王启斌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23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促渗剂对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DKT)水凝胶贴剂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一元促渗剂及多元促渗剂对DKT水凝胶贴剂累积渗透量的影响。比较无促渗剂组和含促渗剂组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 目的探讨不同促渗剂对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DKT)水凝胶贴剂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一元促渗剂及多元促渗剂对DKT水凝胶贴剂累积渗透量的影响。比较无促渗剂组和含促渗剂组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参数,考察其体内促渗效果。结果体外透皮试验中,以4%氮酮联用10%丙二醇的效果最好,其促渗倍率提高至无渗透促进剂的3.22倍。在药动学试验中,含促渗剂组与无促渗剂组的药动学参数0~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 h)分别为(26.22±1.17)mg·h/L和(10.56±0.32)mg·h/L,两者比值为2.48。结论4%氮酮联用10%丙二醇的促渗作用最好,可作为DKT水凝胶贴剂的促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 水凝胶贴剂 促渗剂 透皮吸收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右旋酮洛芬贴片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3
作者 陈红 薛继雄 +1 位作者 马春福 林中 《海峡药学》 2007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制备右旋酮洛芬贴片,研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CMC-Na、PVA为材料制备右旋酮洛芬贴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右旋酮洛芬的含量。结果右旋酮洛芬在260±2nm有最大吸收,含量测定方法回收率为100.9%(RSD=0.68%),结论本贴剂制备工... 目的制备右旋酮洛芬贴片,研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CMC-Na、PVA为材料制备右旋酮洛芬贴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右旋酮洛芬的含量。结果右旋酮洛芬在260±2nm有最大吸收,含量测定方法回收率为100.9%(RSD=0.68%),结论本贴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酮洛芬 贴片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比格犬体内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水凝胶贴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陈永顺 吴珍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21期33-36,共4页
目的考察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DKT)水凝胶贴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6只比格犬均分为DKT灌胃给药组与DKT水凝胶贴剂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将两组间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进行... 目的考察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DKT)水凝胶贴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6只比格犬均分为DKT灌胃给药组与DKT水凝胶贴剂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将两组间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DKT灌胃给药和DKT水凝胶贴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DKT灌胃给药(0.5 mg/kg)与DKT水凝胶贴剂腹部给药(每贴100 mg)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50±0.12)h和(6.02±0.14)h,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0.25)μg/m L和(2.98±0.22)μg/m L,分布相半衰期(t1/2α)分别为(0.29±0.11)h和(1.86±0.26)h,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1.01±0.35)h和(10.11±0.26)h,0~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 h)分别为(9.03±0.37)mg/(h·L)和(26.22±1.17)mg/(h·L),0~24 h平均驻留时间(MRT0→24 h)分别为(6.96±0.32)h和(8.17±0.28)h。结论与灌胃给药相比,DKT水凝胶贴剂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均延长,具有缓释给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 水凝胶贴剂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