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GICAL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1
作者 HAN Weiju 《Journal of Otology》 2012年第2期78-81,共4页
The facial nerve passes through the temporal bone and is the longest nerve that travels in a bony canal with a complex course and high susceptibility to injury.When facial nerve becomes swollen from insults such as tr... The facial nerve passes through the temporal bone and is the longest nerve that travels in a bony canal with a complex course and high susceptibility to injury.When facial nerve becomes swollen from insults such as trauma, inflammation, tumor or iatrogenic injury, its dis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ICAL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ell THAN
下载PDF
Facial nerve paralysis in children 被引量:3
2
作者 Andrea Ciorba Virginia Corazzi +2 位作者 Veronica Conz Chiara Bianchini Claudia Aimon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5年第12期973-979,共7页
Facial nerve palsy is a condition with several implications, particularly when occurring in childhood. It represents a serious clinical problem as it causes significant concerns in doctors because of its etiology, its... Facial nerve palsy is a condition with several implications, particularly when occurring in childhood. It represents a serious clinical problem as it causes significant concerns in doctors because of its etiology, its treatment options and its outcome, as well as in little patients and their parents, because of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outcomes. There are several described causes of facial nerve paralysis in children, as it can be congenital(due to delivery traumas and genetic or malformative diseases) or acquired(due to infective,inflammatory, neoplastic, traumatic or iatrogenic causes). Nonetheless, in approximately 40%-75% of the cases, the cause of unilateral facial paralysis still remains idiopathic. A careful diagnostic workout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re particularly recommended in case of pediatric facial nerve palsy,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most appropriate treatment, as the therapeutic approach differs in relation to the eti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ial paralysis Seventh CRANIAL NERVE CHILDREN bell’s palsy Therapy
下载PDF
PROF.ZHANG ANLI'S EXPERIENCE OF TREATING STUBBORN CASES OF FACIAL PALSY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军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7年第4期58-61,共4页
Based on her own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clinical practice, Prof. Zhang Anli summarized and created the method in which the shallow insertion at the upper eyelid, acupuncture at the Back-shu points and balanced sel... Based on her own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clinical practice, Prof. Zhang Anli summarized and created the method in which the shallow insertion at the upper eyelid, acupuncture at the Back-shu points and balanced selection of points together with the modified Setting Mountain on Fire and application of Fire Needle were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tubborn cases of facial pals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s palsy facial paralysis facial pals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下载PDF
Bell麻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光新 赵晓鸥 +2 位作者 崔晓倩 王惠珍 刘广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Bell麻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Bell麻痹患者96例,综合脉冲短波、高压电位、针灸和运动治疗。康复治疗前后用面部分级系统(facialgradingsystem,FGS)进行评分,并随访远期效果。分析影响住院和门诊患者痊愈和遗留...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Bell麻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Bell麻痹患者96例,综合脉冲短波、高压电位、针灸和运动治疗。康复治疗前后用面部分级系统(facialgradingsystem,FGS)进行评分,并随访远期效果。分析影响住院和门诊患者痊愈和遗留后遗症的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中随访到72例(75.00%)。61例痊愈,占84.72%;11例有后遗症,占14.28%。痊愈患者除康复治疗前和治疗后FGS评分高于有后遗症患者(P<0.05—0.01),在病程的第1周内开始康复治疗,明显早于有后遗症患者(P<0.01)。门诊和住院患者在获得同等治疗效果的条件下,门诊患者治疗周期平均13.96±8.02天,较住院患者缩短5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门诊患者在病程的第1周内开始康复治疗,明显早于住院患者(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缩短Bell麻痹病程和提高治愈率,在病程第1周内及时选择合理的康复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bell麻痹 康复治疗
下载PDF
Bell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陶涛 杨军 +1 位作者 秦新月 李小刚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62-864,共3页
目的总结Bell麻痹的疗效和治疗体会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为Bell麻痹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222例Bell麻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House-Brackmann... 目的总结Bell麻痹的疗效和治疗体会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为Bell麻痹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222例Bell麻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House-Brackmann分级法作为面神经功能的评估标准。结果 Bell麻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病变部分和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0例(72.1%)3个月后完全恢复。入院时面肌完全瘫痪,发病到接受治疗超过3 d,缓慢起病,神经电图复合肌肉运动单位(CAMP)波幅比≤30%的患者完全恢复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时面瘫的严重程度、发病后就诊时间、起病方式及波幅比是判断Bell麻痹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预后
下载PDF
反思Bell麻痹治疗中的过度与不足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佳 霍则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9期64-66,共3页
针灸治疗Bell麻痹的效果早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一些现象仍值得思考,多数Bell麻痹属于轻中度,一般预后良好,然而临床上中西医的多种治疗方法往往同时使用,是否存在过度治疗的现象?过度治疗势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且无益于患者康复;另一方面... 针灸治疗Bell麻痹的效果早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一些现象仍值得思考,多数Bell麻痹属于轻中度,一般预后良好,然而临床上中西医的多种治疗方法往往同时使用,是否存在过度治疗的现象?过度治疗势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且无益于患者康复;另一方面,少数预后差的重度面瘫,常规针灸治疗效果不理想,缺少特效的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近年来发现Bell麻痹的发病,与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密切相关,面瘫康复的结果主要取决于面神经损伤或变性程度。减轻面神经变性程度,关键在于发病早期及时干预。Bell麻痹初期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后判断,分辨出重度面瘫并加强治疗以提高康复水平减轻后遗症。今后临床研究应侧重面瘫发病初期规范的针灸治疗,以及加快重症面瘫恢复的特效方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麻痹 周围性面瘫 针灸 治疗时机 预后判断
下载PDF
面瘫扶正贴膏在治疗bell氏麻痹中的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蔡伟 裴丰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20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面瘫扶正贴膏治疗bell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方法为在①一般西药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②传统针刺+③面瘫扶正贴膏治疗;对照组采用②传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面瘫扶正贴膏治疗bell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方法为在①一般西药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②传统针刺+③面瘫扶正贴膏治疗;对照组采用②传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面瘫扶正贴膏在治疗bell氏麻痹中的增效作用明显,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扶正贴膏 bell氏麻痹 疗效
下载PDF
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与Bell’麻痹7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冲 万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3期48-49,共2页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按摩、TDP治疗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与Bell麻痹的临床疗效及疗程。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观察组)36例,Bell麻痹(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针刺配合按摩、TDP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糖尿...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按摩、TDP治疗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与Bell麻痹的临床疗效及疗程。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观察组)36例,Bell麻痹(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针刺配合按摩、TDP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糖尿病标准化治疗。5次/周,1周为1疗程,8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果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25.00%;对照组愈显率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8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83.33%;对照组愈显率94.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个疗程后临床痊愈患者平均疗程分别为6.86、4.50个,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针刺配合按摩、TDP治疗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与Bell麻痹二者疗效确切,但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恢复的疗程明显较Bell面瘫的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 bell’麻痹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割治联合针灸治疗Bell麻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江永 王志坚 +2 位作者 江沧州 陈海亮 黄燕熙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7期2950-2953,共4页
目的分析割治联合针灸治疗Bell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Bell麻痹患者均口服西药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设对照组为针灸治疗的50例患者,研究组为针灸和割治治疗的50例患者。每周5 d,共治疗4周。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7例(14.00... 目的分析割治联合针灸治疗Bell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Bell麻痹患者均口服西药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设对照组为针灸治疗的50例患者,研究组为针灸和割治治疗的50例患者。每周5 d,共治疗4周。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7例(14.00%),显效17例(34.00%),痊愈26例(52.00%),满意人数46例(92.00%)(P<0.05),对照组患者有效10例(20.00%),显效16例(32.00%),痊愈18例(36.00%),满意人数41例(82.00%)(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B量表分级分布情况明显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割治联合针灸是治疗Bell麻痹的有效手段,优于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麻痹 割治 针刺疗法 艾灸疗法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药物联合电针同步应用治疗早期Bell’s面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0
作者 安静 沈艳 +2 位作者 陆惠红 吕鹤群 谈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电针同步应用治疗早期Bell’s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强的松30mg/d,早晨顿服,6d后,改为15mg/d顿服,再服3d后改为5mg/d顿服,继服2d后停用;神经营...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电针同步应用治疗早期Bell’s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强的松30mg/d,早晨顿服,6d后,改为15mg/d顿服,再服3d后改为5mg/d顿服,继服2d后停用;神经营养剂维生素B1等常规量使用;治疗10d后,加用电针治疗;选取患侧风池、地仓、颊车、下关、迎香、阳白、四白、人中、合谷等穴;直刺或横刺入皮肤,以患者疼痛或有酸胀感为度,用电针仪分别连接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组穴,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治疗组40例药物与电针同时进行。均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显效0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38例,显效0例,有效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临床疗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痊愈时间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电针同步应用治疗早期Bell’s面瘫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s面瘫早期 口眼斜 电针 强的松 维生素B1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 痊愈时间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卜秀焕 王雷 王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指标(R1、R2波及对侧R2’波潜伏期,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指标[患侧面动脉、下唇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各项评分(躯体功能及社会/行为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R1、R2波及对侧R2’波潜伏期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潜伏期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缩短,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患健侧波幅比值及患侧面动脉、下唇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PSV均显著升高,RI和FDI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1、R2波及对侧R2’波潜伏期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患健侧波幅比值及患侧面动脉、下唇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PSV均高于对照组,RI和FD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改善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及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提升患者面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经筋排刺法 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 瞬目反射 面部肌电图 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治疗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英 邴兴红 +4 位作者 吴军 孙吉雅 杨一帆 缪新群 赵海龙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8-21,37,共5页
目的:探讨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对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保守组接受激素、神经营养剂、康复及传统中医针灸治疗等... 目的:探讨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对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保守组接受激素、神经营养剂、康复及传统中医针灸治疗等;观察组在保守组基础上,予蝶颚神经节针刺疗法;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波幅、面部残疾指数(FDI)、简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并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波幅、FDI、SF-36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贝尔麻痹 针灸 蝶腭神经节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13
作者 张志勇 刘晓东 朱佳斌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研究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强的松片、抗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治疗,观察组给予贝前列素钠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低血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两组均无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前列素钠片 周围性面瘫 糖尿病 神经传导速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频次针刺对恢复期贝尔氏面瘫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茅伟 李成龙 +5 位作者 张国庆 张君宇 吴海洋 张利达 韩为 王颖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 观察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面瘫(Bell’s palsy, B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4例恢复期BP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92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和针刺治疗,A组每次针刺1次,B组隔日针刺1次。治疗4周后,观察... 目的 观察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面瘫(Bell’s palsy, B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4例恢复期BP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92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和针刺治疗,A组每次针刺1次,B组隔日针刺1次。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级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 FDI)量表各项评分[躯体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 FDIp)评分及社会生活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 FDIs)评分]的变化情况,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及FDIp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FDIs评分均显著下降,H-B面神经功能评级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H-B面神经功能评级及FDI量表各项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及FDI量表各项评分的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能有效改善恢复期B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每日针刺1次较隔日针刺1次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贝尔麻痹 恢复期 面神经麻痹 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级 面部残疾指数
下载PDF
循经闪罐辅助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介入时机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陈嘉杰 王频 +5 位作者 石海平 高万里 李肖伟 舒玉铃 王永哲 蒋滨键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39-944,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循经闪罐辅助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介入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期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均在发病后立即接受针刺配合药物治疗,A组在急性期(病程0~7 d)介入循经闪罐治疗,B组在亚急性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循经闪罐辅助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介入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期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均在发病后立即接受针刺配合药物治疗,A组在急性期(病程0~7 d)介入循经闪罐治疗,B组在亚急性期(病程8~14 d)介入,C组在恢复期(病程15~28 d)介入。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至病程为7 d、14 d、28 d时House-Brackman(H-B)分级量表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中躯体功能(FDI physical function,FDIp)评分和社会功能(FDI social life function,FDI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痊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至病程为7 d、14 d、28 d时H-B分级量表评分和FDI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和FDIp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至病程为14 d、28 d时H-B分级量表评分和FDI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FDIp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C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A组(86.7%)和C组(9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药并用的基础上,循经闪罐辅助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疗效明确,病程8~14 d时介入疗效最优,能明显缩短临床痊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罐 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 介入时机 针刺疗法 House-Brackman分级量表 针药并用
下载PDF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秀雅 李融琦 +2 位作者 肖亮满 吴琬铭 黄键澎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51-957,共7页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颜面部一侧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在周围性面瘫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均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颜面部一侧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在周围性面瘫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均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明确。该文收集整理了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从脑功能连接、脑功能可塑性、脑偏侧性、神经营养因子、黏附分子、局部微循环、神经结构及功能等方面梳理针刺干预潜在的中枢及外周机制,以期为日后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 功能磁共振成像 神经损伤 综述
下载PDF
Blood Perfusion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Acute Facial Paralysis Observed by Laser Speckle Technique 被引量:11
17
作者 Zhong Wei-zheng Cui Han +4 位作者 Chen Yi Yang Zhuo-xin Yu Hai-bo Rao Xiao-dan Deng Yi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14年第3期160-164,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acute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ith ocular skin blood perfusion, and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acute facial paralysis. Method...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acute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ith ocular skin blood perfusion, and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acute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acute facial paralysis were enrolled and acupunctured in facial points and bilateral Hegu (LI 14), and the PeriCam laser speckle flow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was used not only for recording ocular skin blood perfusion condition in both normal and affected sides before acupuncture, at 15 min after acupuncture and after removing needles immediately, but also for calculating reduction ratio of ocular skin average perfusion in the affected side face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sid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side of face, the ocular skin blood perfusion of the affected side after acupunctu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blood perfusion levels after 1S-minute acupuncture and at the time of remaining needl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basic line (all P〈0.01).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eve blood perfusion of the acute facial paralysis, enhance metabolic activity of the affected facial tissue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facial nerve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facial paralysis bell palsy PERFUSION Blood Circulation
原文传递
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王润芳 吕翔 裴志勇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45-950,共6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兴奋阈值、面神经...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兴奋阈值、面神经功能指数(facial nerve functional index,FNFI)、面部表情肌(额肌、降口角肌及降下唇肌)弹性、各项实验室指标[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FDI)中躯体功能(FDI physical function,FDIp)评分和社会功能(FDI social life function,FDI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兴奋阈值和FDI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FNFI、各项面部表情肌弹性、各项实验室指标及FDIp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面神经兴奋阈值和FD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NFI、各项面部表情肌弹性、各项实验室指标及FDIp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兴奋阈值及面神经功能,提高面部表情肌弹性,升高血清GDNF、NGF及TAO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梅花针疗法 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 叩刺 面神经兴奋阈值 面神经功能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贝尔面瘫的研究进展及诊疗现状 被引量:58
19
作者 朱玉华 郑雪丽 +2 位作者 塞娜 刘达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773,共6页
贝尔面瘫为不明原因的、72小时内发生的急性单侧面神经麻痹,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尽管贝尔面瘫是自限性疾病,但仍有部分患者面神经功能不能完全恢复、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诊治现状,针对... 贝尔面瘫为不明原因的、72小时内发生的急性单侧面神经麻痹,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尽管贝尔面瘫是自限性疾病,但仍有部分患者面神经功能不能完全恢复、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诊治现状,针对贝尔面瘫的诊断、面神经功能评估、激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面神经减压手术适应证的选择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贝尔面瘫的规范诊疗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贝尔面瘫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面神经炎预后恢复与患病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兴林 高建琴 +2 位作者 宋蕾 肖红雨 蒋天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94-596,共3页
探讨面神经炎预后恢复与患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患者181例,年龄15—79岁,男126例,女55例。Bell麻痹171例,Hunt综合征10例。强度-时间曲线检测患侧额枕肌额腹及上口轮匝肌。病程评定标准:额枕肌额腹以抬眉动作恢复;口轮匝肌以患侧表情肌... 探讨面神经炎预后恢复与患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患者181例,年龄15—79岁,男126例,女55例。Bell麻痹171例,Hunt综合征10例。强度-时间曲线检测患侧额枕肌额腹及上口轮匝肌。病程评定标准:额枕肌额腹以抬眉动作恢复;口轮匝肌以患侧表情肌运动恢复到House-BrackmannⅠ、Ⅱ级,部分中度及重度病变恢复到稳定期的时间为恢复时间。结果:患侧额枕肌额腹及口轮匝肌恢复时间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上与50岁以下,轻度病变口轮匝肌恢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而中、重度病变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神经病变中,随着年龄增大,患中、重度面神经病变的几率增大。结论:患病年龄大,患中、重度面瘫的几率高,因此面瘫症状恢复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预后 患病年龄 病变程度 恢复时间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