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genital Vaginal Atresia:A Report of 39 Cases in a Reg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萌 张明星 +1 位作者 李桂玲 徐丛剑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7年第6期928-932,共5页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vaginal atresia.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cluded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vaginal atresia treated from March 2004 to August 2014 at the Obstetrics a...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vaginal atresia.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cluded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vaginal atresia treated from March 2004 to August 2014 at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Thirty-nin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ir average age was 16.87±2.2 years when they came to our hospital. Totally, 51% of the patients had isolated congenital vaginal atresia with a normal cervix, whereas the others had either cervical atresia or imperforate hymen. The primary presenting signs and symptoms included primary amenorrhea(71.8%), periodic abdominalgia(41.0%), abdominal pain(36.0%), dyspareunia(10.3%), menstrual disorders(5.1%), and pelvic mass(5.1%). Ultrasoun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were effective inspection methods for the screening of urogenital tract-associated anomalies. Vaginoplasty mainly included simple vagina reconstruction with insertion of a mold(n=22) and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ing(n=4). In 64% of surgical patients, normal menstrual bleeding was achieved. Four of the patients subsequently became pregnant and delivered at term. Primary amenorrhea, periodic abdominalgia and abdominal pai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post pubertal patients to visit doctors. Surgical methods can successfully provide these patients an opportunity for subsequent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can result in normal menstrual bleeding, resolve cyclic pelvic pain, and provide some potential for fer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nital vaginal atresia diagnosis treatment
下载PDF
Diagnose and treatment for Type D 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with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2
作者 Dingding Wang Yong Zhao +8 位作者 Yanan Zhang Kaiyun Hua Yichao Gu Shuangshuang Li Junmin Liao Shen Yang Ting Yang Jiawei Zhao Jinshi Huang 《Pediatric Investig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Importance:Type D esophageal atresia(EA)with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is characterized by EA with both proximal and distal TEFs.It is a rare congenital anomaly with a very low incidence.Objective:To investigate d... Importance:Type D esophageal atresia(EA)with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is characterized by EA with both proximal and distal TEFs.It is a rare congenital anomaly with a very low incidence.Objective:To investigat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this rare condition.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EA/TEF treated at our institution between January 2007 and September 2021.Results:Among 386 patients with EA/TEF,14(3.6%)had type D EA/TEF.Only two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proximal TEF preoperatively.Seven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intraoperatively.Five patients were missed for diagnosis during the initial surgery but was later confirmed by bronchoscopy.During the neonatal period,seven patients underwent a one-stage repair of proximal and distal TEF via thoracoscopy or thoracotomy.Due to missed diagnosis and other reasons,the other 7 patients underwent two-stage surgery for repair of the proximal TEF,including cervical incision and thoracoscopy.Ten of the 14 patients experienc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anastomotic leakage,pneumothorax,esophageal stricture,and recurrence.Patients who underwent one-stage repair of distal and proximal TEF during the neonatal period showed a higher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4/7).In contrast,only one of seven patients with two-stage repair of the proximal TEF developed an anastomotic leak.Interpretation:Type D EA/TEF is a rare condition,and proximal TEFs are easily missed.Bronchoscopy may aim to diagnose and determine the correct surgical approach.A cervical approach may be more suitable for repairing the proximal T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is THERAPY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Type D 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先天性食管闭锁9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曹小丽 玉珍 +1 位作者 强巴措珍 松措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7期94-96,共3页
目的通过解析我院收治的先天性食管闭锁9例患儿,讨论先天性食管闭锁的病因、治疗及疾病转归情况。方法对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对比患儿手术年... 目的通过解析我院收治的先天性食管闭锁9例患儿,讨论先天性食管闭锁的病因、治疗及疾病转归情况。方法对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对比患儿手术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后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气胸、吻合口瘘、肺炎加重等。结果9例患儿中,手术成功5例吻合口均无狭窄,总住院时间18~47 d,平均(31.20±11.19)d后治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其中3例放弃手术治疗,1例为术后出现大量气胸而放弃治疗)。6例进行手术治疗患儿为Ⅲ型食管闭锁,均行食管吻合术+食管气管瘘结扎术,患儿术后均出现低蛋白血症,住院期间全静脉营养时间为9~28 d,平均(16.80±7.83)d,有创呼吸机撤机时间为6~22 d,平均(11.60±5.89)d。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术后加强各管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呼吸机支持呼吸,应用合适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均十分重要,术后NICU精心监护且及时防治并发症对食管闭锁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闭锁 并发症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吕凯声 宋翠萍 +2 位作者 王忠民 陈莹 席鸿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诊断及冶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食道闭锁及食管气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0例(62.5%),死亡6例(37.5%)。术后随访6个月~3年,2例术后有食道吻合口狭窄,行球囊扩...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诊断及冶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食道闭锁及食管气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0例(62.5%),死亡6例(37.5%)。术后随访6个月~3年,2例术后有食道吻合口狭窄,行球囊扩张治愈,其余8例进食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提高先天性食道闭锁及食管气管瘘的手术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道闭锁 气管食管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320排CT在小儿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春燕 于学林 陶亚飞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及其后处理图像对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CEA-TE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CEA-TEF的9例患儿行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重组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 目的:探讨320排CT及其后处理图像对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CEA-TE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CEA-TEF的9例患儿行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重组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和仿真内窥镜(VE),由一位有经验的影像操作技师和一位诊断医师同时观察图像并根据疾病诊断需要进行图像后处理及相关测量。结果:9例中CEA-TEFⅢ型8例(Ⅲa型7例,Ⅲ型b1例),Ⅰ型1例。伴有心血管发育畸形及肛门闭锁各1例。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及其后处理图像可以准确、无创的对EATEF进行诊断、分型,对寻找瘘口位置、评价肺部情况及观察有无伴随畸形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气管食管瘘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食道闭锁的转运和早期诊治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小春 葛午平 +2 位作者 林炎坤 李晓伟 劳伟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的转运和早期诊断及冶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9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16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外科资料。结果16例中13例行手术治疗,3例放弃治疗,13例患儿中11例治愈,治愈率84.6%。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2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的转运和早期诊断及冶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9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16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外科资料。结果16例中13例行手术治疗,3例放弃治疗,13例患儿中11例治愈,治愈率84.6%。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2例术后有食道吻合口狭窄,行球囊扩张治愈,其余9例进食良好。结论合理的转运处理和早期诊断、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提高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道闭锁 转运 早期 诊断 治疗 小儿
下载PDF
产前诊断先天性膈疝的转运救治机制与临床实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莹 马立霜 +5 位作者 刘超 魏延栋 李景娜 赵云龙 张艳霞 张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转运救治机制与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8家产前诊断中心建立合作网,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合作网接受产前咨询的...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转运救治机制与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8家产前诊断中心建立合作网,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合作网接受产前咨询的CDH孕妇为研究对象。产前转运救治机制包括:产前以新生儿外科与产科为主导,协同超声影像科、遗传科组成专家小组进行不定期多学科会诊,对产前发现畸形患儿的诊断与预后进行评估;同时对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出生后处置及转运、治疗等问题进行商讨,初步确定病情危重程度,分析出生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最优个性化诊疗方案。结果共88例CDH孕妇接受产前咨询,最终经绿色通道转运收治63例。63例中,男41例,女22例;足月儿52例,早产儿11例(中位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2978.73±607.69)g;产时气管插管22例(34.9%),产房内高频呼吸机辅助呼吸22例(34.9%)。9例二氧化碳分压大于70 mmHg,54例小于70 mmHg。产前评估为重度CDH 31例,中度CDH 32例。产前诊断孕周(27.69±5.33)周。左侧膈疝53例,右侧膈疝10例。肝脏疝入15例。5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存活率为87.9%(51/58);5例产前评估为极重度膈疝,出生后虽经全面抢救仍无法改变呼吸循环衰竭状态而死亡。58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儿中,开放手术8例(13.8%),腔镜手术50例(86.2%);无疝囊35例,有疝囊23例;术中发现B级缺损20例(34.5%),C级和D级缺损共38例(65.5%)。使用补片修补膈肌者占10.3%(6/58)。结论先天性膈疝治疗水平的提升有赖于产科、儿科密切合作。新生儿外科专业转运团队在产前参与诊断和评估、产时进驻产房共同完成生后抢救及转运工作、以及后续有效的手术治疗和围术期管理,对改善先天性膈疝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诊断 产前诊断 病人转送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民 宋剑非 +1 位作者 张培林 杜振宗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总结1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Ladd-Gross分型Ⅲ型6例,I型1例。行手术治疗7例:行端端吻合1例,端侧吻合5例,胃造瘘待二期手术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 目的总结1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Ladd-Gross分型Ⅲ型6例,I型1例。行手术治疗7例:行端端吻合1例,端侧吻合5例,胃造瘘待二期手术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因吻合口瘘术后第7天死亡;1例因误吸窒息于出院后2周死亡;余随访6个月至10年,1例术后4年因吻合口狭窄行食管扩张,1例胃造瘘待二期手术患儿出院后失访,其他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注意减轻吻合口张力,及时防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闭锁 食管气管瘘 外科治疗
下载PDF
15例Ⅴ型食管闭锁诊治经验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代江涛 吴春 +4 位作者 李洪波 李勇刚 王刚 雷洪波 赵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1-273,325,共3页
目的:探讨15例Ⅴ型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15例Ⅴ型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Ⅴ型食管闭锁分别通过食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胃镜、胸部CT气管食管三维重建诊... 目的:探讨15例Ⅴ型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15例Ⅴ型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Ⅴ型食管闭锁分别通过食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胃镜、胸部CT气管食管三维重建诊断。早期1例Ⅴ型食管闭锁病人直接结扎气管食管瘘后1月复发,再次行气管食管分别缝合好转。其余病人均行气管食管瘘切断后分别缝合痊愈,术后随访1年食管造影未见吻合口狭窄,进食正常,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Ⅴ型食管闭锁需食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胃镜、胸部CT气管食管三维重建才能明确诊断,气道食管瘘切断缝合是治疗Ⅴ型食管闭锁的可靠方法,术后恢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Ⅴ型食管闭锁 诊治 经验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的手术治疗
10
作者 王寿青 李炳 +2 位作者 陈卫兵 刘树立 李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159-1160,1170,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开展的2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治愈(其中有1例瘘管复发,行二次手术),1例因吻合口瘘放弃治疗,1例因两盲端距离太长而放弃治疗。... 目的探讨研究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开展的2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治愈(其中有1例瘘管复发,行二次手术),1例因吻合口瘘放弃治疗,1例因两盲端距离太长而放弃治疗。结论早期诊断、及时而精细的手术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肠闭锁34例诊治分析
11
作者 罗光明 《现代医院》 2010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34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9年10月34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9例,治愈率87%,死亡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并发硬肿症4例,肺炎3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吻合口漏2... 目的分析34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9年10月34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9例,治愈率87%,死亡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并发硬肿症4例,肺炎3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吻合口漏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术式改进、术前术后良好监护是提高先天性肠闭锁存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肠闭锁 早期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留置胃管及口、鼻腔及食管分泌液的观察在先天性食管闭锁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孔超男 姜红 范玲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留置胃管及口、鼻腔及食管分泌液的观察对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预诊断作用。方法进行前瞻性实验,通过观察胃管留置和口、鼻腔及食管分泌液的性状、量及pH值等情况预诊断新生儿食管闭锁的方法与X线诊断方法的比较。结果通... 目的探讨通过留置胃管及口、鼻腔及食管分泌液的观察对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预诊断作用。方法进行前瞻性实验,通过观察胃管留置和口、鼻腔及食管分泌液的性状、量及pH值等情况预诊断新生儿食管闭锁的方法与X线诊断方法的比较。结果通过护理观察方法来预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与X线诊断食管闭锁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两种方法在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时具有同样的价值。与X线诊断相比其灵敏度为98.3%,漏诊率为1.7%,且比X线更早的发现食管闭锁的存在。结论胃管留置情况和口、鼻腔及食管分泌液的性状、量及pH值等情况可以预诊断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食管闭锁 诊断 护理
下载PDF
Ⅰ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治疗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世辉 安永 杜明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总结Ⅰ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临床诊疗经验。方法:7例Ⅰ型CEA患者中男5例,女2例,胎龄为34.85~39.30周,出生体质量为2 100~3 000 g,其中早产儿1例,低体质量儿4例;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4例,肠道畸... 目的:总结Ⅰ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临床诊疗经验。方法:7例Ⅰ型CEA患者中男5例,女2例,胎龄为34.85~39.30周,出生体质量为2 100~3 000 g,其中早产儿1例,低体质量儿4例;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4例,肠道畸形1例,未合并畸形2例。入院后行胃造瘘术,术后2周行结肠代食管治疗。随访术后并发症、进食情况、生长发育等。结果:7例患者中1例患者胃造瘘后出现核黄疸未再次手术,其余6例2周后均行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术后1例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脱机困难,其余5例术后均无吻合口瘘,随访1~5年进食正常,未见吻合口处狭窄,无胃食管返流,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异。结论:结肠代食管术后并发症低,总体治疗效果满意,可作为治疗Ⅰ型CEA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先天性 治疗
下载PDF
胎儿颈部囊性包块的MRI诊断与鉴别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阳 万亚平 +3 位作者 刘芳 蒋诚诚 夏风 兰为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0-625,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28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的MRI特点,提高产前MRI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28例胎儿颈部囊性病变,于3d内行胎儿颈部MRI检查,回顾性分析28例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28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中16例位于左侧,3... 目的:总结分析28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的MRI特点,提高产前MRI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28例胎儿颈部囊性病变,于3d内行胎儿颈部MRI检查,回顾性分析28例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28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中16例位于左侧,3例位于颈部正中,9例位于右侧;其中6例跨越中线;11例囊内有分隔。28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内信号特点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在新生儿期T1WI信号不同程度增高,内可见气液平面和液液平面。经手术或引产后病理证实确诊为淋巴管瘤15例(其中1例位于颈前体积较小的淋巴管瘤出生后自然消退),腮裂囊肿8例,甲状舌管囊肿1例,食道闭锁4例。结论:胎儿MRI检查能够弥补胎儿超声检查的不足,获得更多产前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儿 产前诊断 先天性囊性包块 淋巴管瘤 腮裂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 食道闭锁
下载PDF
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勇 华凯云 +4 位作者 李爽爽 谷一超 廖俊敏 陈永卫 黄金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74-877,883,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明确诊断并治疗的6例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4例,女童2例,年龄范围2d至4岁7... 目的探讨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明确诊断并治疗的6例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4例,女童2例,年龄范围2d至4岁7个月。术前行食管造影6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例,CT检查2例。 结果本组5例患儿初次诊断为先天性Ⅲ型食管闭锁,行手术治疗后饮水、饮奶仍有呛咳症状,反复肺炎。食管造影明确诊断为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3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明确诊断为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6例;手术入路4例经颈部,1例经胸腔。1例为新生儿期明确诊断,食道造影及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均考虑Ⅳ型,手术先行远端食管气管瘘结扎术+食管端端吻合术,家长因经济条件放弃治疗。其余5例手术治疗后,全部获得随访,吻合口狭窄1例,扩张4次治愈,无食管气管瘘复发,生长发育正常。 结论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近端瘘管易漏诊,明确诊断后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闭锁Ⅳ型 诊断 治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沛则 赵勇 +3 位作者 杨深 华凯云 张雅楠 黄金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40例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24例。收集并总结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表... 目的探讨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40例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24例。收集并总结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40例患儿中,27例(27/40,67.5%)于1岁内确诊。临床表现包括进食时呛咳、窒息、青紫(35/40,87.5%)以及反复肺部感染(25/40,62.5%)。40例均经食管造影(阳性率97.4%)和(或)纤维支气管镜(阳性率100.0%)检查确诊。34例瘘管位于第7颈椎至第2胸椎水平,经颈部入路行气管食管瘘修补术;6例瘘管位于第2至第4胸椎水平,采用右侧胸膜外入路。32例治愈;1例术后造影发现第二条瘘管;5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出现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1个月后痊愈;1例死于呼吸衰竭。36例获随访,3例失访;3例气管食管瘘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1例出现食管狭窄,经扩张5次后治愈。其余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不适表现。结论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对可疑患儿行食管造影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需警惕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外科治疗
17
作者 刘强 连晃 +2 位作者 纪延辉 杨振宇 黄文倩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7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Ш型食管闭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08月~2008年07月收治的16例Ш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造影证实,采用经胸膜外入路行食管气管瘘结扎切断、食管端端吻合术,部分病例加行Livaditis... 目的探讨Ш型食管闭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08月~2008年07月收治的16例Ш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造影证实,采用经胸膜外入路行食管气管瘘结扎切断、食管端端吻合术,部分病例加行Livaditis法环切食管肌层,延长食管减小张力后再行食管端端吻合。结果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1例术后吻合口瘘行二次修补手术后治愈出院;1例术后吻合口瘘,经抗感染、营养支持、充分引流后瘘口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年,其中术后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治愈者1年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余11例进食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对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存活率有重要作用。尤其减少吻合口张力对防止吻合口瘘起决定性作用。术中避免胸膜破裂对呼吸功能的恢复和预后起重要作用。早期拔除放置于吻合口旁的胸膜外引流管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学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4期4537-4541,共5页
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with or withou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是一种需要手术修复的威胁生命的先天畸形,但不论是食管闭锁本身、可能存在的严重合并畸形还是手术的实施,仍是对患儿和医者的考验和挑战.... 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with or withou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是一种需要手术修复的威胁生命的先天畸形,但不论是食管闭锁本身、可能存在的严重合并畸形还是手术的实施,仍是对患儿和医者的考验和挑战.随着诊疗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尤其是术前对EA的分型诊断、长段缺失型手术成功的积累增多及胸腔镜技术的应用等均取得进展,手术存活率已达到95%,但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置仍需不断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气管食管瘘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60例先天性肠闭锁的临床诊疗总结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志杰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 +1 位作者 林峰 王皓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5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肠闭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中55例经治疗病情治愈,其中包括二期手术治愈,术后恢复良好,5例因病情复杂、畸形重放弃治疗而死亡;合并并发症、... 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肠闭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中55例经治疗病情治愈,其中包括二期手术治愈,术后恢复良好,5例因病情复杂、畸形重放弃治疗而死亡;合并并发症、低体重等情况对患儿预后有不良影响(P<0.05)。结论手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确保患儿吻合口畅通。合并并发症、低体重会影响患儿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肠闭锁 诊疗总结 手术
下载PDF
先天性肠闭锁59例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甄国志 林冰 李良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3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断、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本院2008-2011年59例先天性肠闭锁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59例,治愈59例,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腹胀,经保守治疗无效,小肠造瘘,半年后二期手术治愈。术后随访1~2年,绝大多数无吻...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断、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本院2008-2011年59例先天性肠闭锁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59例,治愈59例,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腹胀,经保守治疗无效,小肠造瘘,半年后二期手术治愈。术后随访1~2年,绝大多数无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早期诊断、合理手术方式、严密的术后管理,是提高肠闭锁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肠闭锁 诊断 手术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