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Microsporogenesis in Male-Sterile Lines of Chinese Pink(Dianthus chinensis L.) 被引量:1
1
作者 FU Xiao-peng HU Jin-yi HU Hui-rong BAO Man-zh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47-553,共7页
This study addressed the differences in microsporogenesis between male sterile and fertile lines of Chinese pink. The microsporogenesis processes of male sterile and fertile lines were histologically examined in squas... This study addressed the differences in microsporogenesis between male sterile and fertile lines of Chinese pink. The microsporogenesis processes of male sterile and fertile lines were histologically examined in squashed pollen grains and in paraffin embedded sections. A stable male-sterile line (H-37B) was obtained following six generations of inbreeding in a self-fertile line, followed by two generations of backcross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fertile line, development of the mature pollen grains was followed through the initiation of the sporogenous cell, microsporocyte formation, and the tetrad developmental period. In the male-sterile line, abortion of the developing pollen grains was observed to take place at various stages, namely, sporogenous cell growth, mother cell meiosis, and tetrad transformation to the uninuclear state. The pollen grains of the fertile line were spheroid, turgid, and viable. By contrast, the male-sterile line produced pollen that was irregular in shape, empty, and nonviable. The abortion of the microspore in the male-sterile line appeared to relate to abnormal growth of the tapetum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nthus chinensis l. MICROSPOROGENESIS paraffin section CYTOlOGY
下载PDF
High Frequency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Leaf Derived Callus of <i>Dianthus caryophyllus</i>L.
2
作者 Muhammad Arif Saima Rauf +2 位作者 Aziz Ud Din Mamoona Rauf Humera Afrasiab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15期2454-2463,共10页
An efficient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for in vitro callus induction, prolifer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carnation cultivar (Dianthus caryophyllus L.) using leaf, nodal and inter-nodal explants on Murashige and Skoog’s ... An efficient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for in vitro callus induction, prolifer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carnation cultivar (Dianthus caryophyllus L.) using leaf, nodal and inter-nodal explants on Murashige and Skoog’s medium (MS) supplemented with exogenou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For morphogenic callus induction and proliferation from various explants,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3.0 mg/l 2,4-D was highly efficient with 100% callus induction frequency from inter-nodal explants. Leaf explants showed quicker response than nodal and inter-modal explants, for callus initiation within 6 days of inoculation. Best grown callus was obtained from leaf explant. The leaf-derived callus was maintained up to several weeks, which indicated that 8-week incubation period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obtaining well proliferated, morphogenic callus. Temperature variation also affected the growth of in vitro induced morphogenic callus from various explants.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27°C proved to be the best temperature for morphogenic callus induction and proliferation from leaf and inter-nodal explants. Among the auxin-cytokinin combination, MS medium containing 1.0 mg/l N(6)-benzylaminopurin (BAP) and 2.0 mg/l NAA showed the highest efficiency of callus ini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from leaf, nodal and inter-nodal explants. Light conditions proved better for callogenesis and proliferation from leaf, nodal and inter-nodal explants. Regeneration response from well grown morphogenic callus was prominent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3.0 mg/l BAP alone and 1.0 mg/l NAA with 3.0 mg/l B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nthus caryophyllus l. Regeneration Potential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Morphogenic CAllUS Induction
下载PDF
香石竹DcPAL1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继栋 曹锦萍 +3 位作者 乔爱民 李红梅 孙敏 何生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664,共8页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植物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利用RT-PCR及RACE技术从香石竹茎中克隆到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DcPAL1(GenBank登录号为FJ864719)。DcPAL1全长2 397bp,预测其开放阅读框长2 121bp,编码一个含有706...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植物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利用RT-PCR及RACE技术从香石竹茎中克隆到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DcPAL1(GenBank登录号为FJ864719)。DcPAL1全长2 397bp,预测其开放阅读框长2 121bp,编码一个含有70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76.8kD,等电点5.84,且含有PAL的特征序列和活性位点。构建pET-DcPAL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获得1个与预测大小一致的外源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Ni2+-NTA螯合琼脂糖层析柱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表达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石竹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苗苗 周旭红 +3 位作者 张婷 沈秋雨 熊啟蕊 孙瑞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23-29,共7页
石竹属植物资源丰富,全球约600种,具有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等功效。主要含有100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目前关于石竹属植物综述性报道较少,通过查阅CNKI、PubMed等数据库,对石竹属植物的... 石竹属植物资源丰富,全球约600种,具有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等功效。主要含有100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目前关于石竹属植物综述性报道较少,通过查阅CNKI、PubMed等数据库,对石竹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石竹属植物后期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竹属 黄酮 酚酸 抗氧化 抗炎
下载PDF
中药知母和石竹的基因组大小研究
5
作者 弓强 黄浩楹 +2 位作者 陈乐乐 柴智 樊慧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3期129-132,共4页
目的研究常用中药材知母和石竹的基因组大小,为基因组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数。方法以蒙古黄芪作为内标植物,知母和石竹作为待测样品,采集幼嫩叶片,用裂解液LB01获得细胞核滤液,碘化丙啶(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知母和石竹样品发射的荧... 目的研究常用中药材知母和石竹的基因组大小,为基因组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数。方法以蒙古黄芪作为内标植物,知母和石竹作为待测样品,采集幼嫩叶片,用裂解液LB01获得细胞核滤液,碘化丙啶(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知母和石竹样品发射的荧光强度。结果测定出知母的基因组大小为2.50 Gb;石竹的基因组大小为0.92 Gb。结论此研究明确了知母和石竹的基因组大小,有助于深入推进知母和石竹的基因组资源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石竹 基因组大小 流式细胞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瞿麦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晨 张凌珲 +5 位作者 杨柳 姚默 高昂 汪叶庭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387-20388,20392,共3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瞿麦的种属、鉴别、药理、临床应用及禁忌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关键词 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 鉴别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竹试管成花及内源激素与多胺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桂仁意 曹福亮 +1 位作者 沈惠娟 谢寅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无根石竹试管苗为试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石竹试管成花,同时测定了成花过程中内源激素与多胺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NAA有利于成花,0.2mg/L的NAA可将成花率由对照的33.3%提高到71.7%;6 BA抑制成花,浓度为0.5mg/L时便完全抑制成花... 以无根石竹试管苗为试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石竹试管成花,同时测定了成花过程中内源激素与多胺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NAA有利于成花,0.2mg/L的NAA可将成花率由对照的33.3%提高到71.7%;6 BA抑制成花,浓度为0.5mg/L时便完全抑制成花。在成花过程中,iPAs,ZRs,IAA,Spd含量出现峰值,且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成花。IAA/(iPAs+ZRs)的比值影响石竹试管苗的发育,当这一比值较低时,石竹便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石竹 多胺 成花 试管苗 内源激素
下载PDF
活性炭对香石竹试管苗继代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沈宁东 郭辉 韦梅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9-980,共2页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香石竹试管苗继代培养的影响,寻求最适香石竹试管苗增殖的活性炭用量,为组培苗培养基的改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方法]将材料分别转接在活性炭浓度为0,2、4、6g/L的培养基中,观察不同浓度活性炭对香石竹试管苗...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香石竹试管苗继代培养的影响,寻求最适香石竹试管苗增殖的活性炭用量,为组培苗培养基的改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方法]将材料分别转接在活性炭浓度为0,2、4、6g/L的培养基中,观察不同浓度活性炭对香石竹试管苗芽增殖数量和速度、株高、节间距及玻化率的影响。[结果]当活性炭浓度在2~4g/L时,能显著提高试管苗的芽数、芽的增殖速率和株高,但对茎节段数的增加无明显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可显著地降低试管苗的玻化率。[结论]活性炭对香石竹试管苗的增殖和降低玻璃苗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 组织培养
下载PDF
海水胁迫对须苞石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雷 李永洁 +1 位作者 王雅茹 邵世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874-3877,3894,共5页
为比较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 L.)种子对盐碱的耐受性,利用1%、5%、10%、15%、20%、30%浓度的海水处理须苞石竹种子,观察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须苞石竹种子的萌发参数各项指标以及幼苗根长、苗长均随着海水浓度... 为比较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 L.)种子对盐碱的耐受性,利用1%、5%、10%、15%、20%、30%浓度的海水处理须苞石竹种子,观察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须苞石竹种子的萌发参数各项指标以及幼苗根长、苗长均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发芽率在海水浓度10%以内、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在海水浓度5%以内、简化活力指数在海水浓度15%以内均与对照清水的差异不显著(P>0.05);根长在海水浓度20%以内、幼苗长在海水浓度5%以内与清水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须苞石竹对低浓度海水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 l.)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海水胁迫
下载PDF
香石竹品种的RAPD标记 被引量:14
10
作者 苏友波 林春 +2 位作者 毛静 莫锡君 杨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技术 ,选用 4个随机引物 ,对 87个大花型香石竹品种总DNA进行随机扩增。 4个引物均得到了稳定的RAPD图谱。扩增出的片段分子量在 5 0 0~ 4 30 0bp之间 ,每个随机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 8~ 12条之间 ,共扩增出 ...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技术 ,选用 4个随机引物 ,对 87个大花型香石竹品种总DNA进行随机扩增。 4个引物均得到了稳定的RAPD图谱。扩增出的片段分子量在 5 0 0~ 4 30 0bp之间 ,每个随机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 8~ 12条之间 ,共扩增出 2 113个条带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为 9 5条。根据DNA谱带计算品种间遗传距离 ,对 87个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 ,分为 10个组群 ,组群间差异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品种 RAPD 分子标记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N-月桂酰乙醇胺对香石竹开放和衰老进程中花瓣微粒体膜组分和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云 郭维明 +2 位作者 陈发棣 韩亮 李正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03-2308,共6页
【目的】探讨N-月桂酰乙醇胺[N-lauroylethanolamine,NAE(12:0)]延缓香石竹切花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以5μmol·L^(-1)NAE(12﹕0)对香石竹切花(Dianthus caryophyllusL.)‘Red Barbara’进行瓶插处理,研究瓶插试验进程中NAE(12... 【目的】探讨N-月桂酰乙醇胺[N-lauroylethanolamine,NAE(12:0)]延缓香石竹切花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以5μmol·L^(-1)NAE(12﹕0)对香石竹切花(Dianthus caryophyllusL.)‘Red Barbara’进行瓶插处理,研究瓶插试验进程中NAE(12﹕0)对花瓣微粒体膜组分和功能的影响。【结果】香石竹切花开放和衰老进程伴随着花瓣微粒体膜磷脂含量、膜脂流动性、膜脂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以及膜结合酶比活力的下降,外源NAE(12﹕0)处理能在切花盛开后期至初萎发生前明显滞缓香石竹花瓣微粒体膜上述指标的下降速率,同时降低作为膜衰老可靠指标的电导率的上升幅度。【结论】NAE(12:0)延缓香石竹切花衰老的作用机理与NAE(12﹕0)对花瓣微粒体膜磷脂降解以及膜脂脂肪酸组分的调节有关,由此延缓了花瓣微粒体膜脂流动性的下降速率,降低了膜渗漏的上升幅度,并维持了膜结合酶较高的比活力,从而推迟了切花初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月桂酰乙醇胺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 衰老 微粒体膜 膜结构 膜功能
下载PDF
香石竹的多倍体诱导及其变异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瞿素萍 熊丽 +3 位作者 莫锡君 王继华 张颢 苏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9-612,共4页
通过香石竹多倍体的诱导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无菌茎段浸泡法的效果最好,培养基内加秋水仙碱法次之,注射法和涂 法无效。加倍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的高度和茎节变矮,叶片缩短并加宽,叶色变深,叶片的气孔增大。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 通过香石竹多倍体的诱导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无菌茎段浸泡法的效果最好,培养基内加秋水仙碱法次之,注射法和涂 法无效。加倍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的高度和茎节变矮,叶片缩短并加宽,叶色变深,叶片的气孔增大。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体细胞染色体数2n=4x=60,为四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多倍体 诱导 变异 细胞学
下载PDF
多胺代谢对石竹试管苗成花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桂仁意 曹福亮 +1 位作者 沈惠娟 谢寅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无根石竹试管苗为试材,通过外施多胺及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调控石竹(DianthuschinensisL.)试管苗成花,研究成花过程中石竹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及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二氟甲基鸟氨酸(DF... 以无根石竹试管苗为试材,通过外施多胺及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调控石竹(DianthuschinensisL.)试管苗成花,研究成花过程中石竹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及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二氟甲基精氨酸(DFMA)、环己胺硫酸盐(CHAS)能调控石竹试管苗成花率;Spm、Spd分别将成花率由38.3%提高至48.3%和60.0%,也提高了内源玉米素核苷类(ZRs)、异戊烯腺嘌呤类(iPAs)、吲哚 3 乙酸(IAA)水平;DFMO、CHAS则完全抑制成花,显著降低内源IAA水平。因此,内源激素与多胺的代谢水平共同控制石竹试管苗成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代谢 石竹 试管苗 成花 内源激素 含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石竹试管苗成花与多胺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桂仁意 曹福亮 +1 位作者 沈惠娟 谢寅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5,共4页
以无根石竹试管苗为试材 ,通过外源多胺及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调控石竹试管成花 ,研究其内源多胺代谢与成花的关系 .研究表明 ,外源多胺及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影响石竹内源腐胺 (Put)、亚精胺 (Spd)、精胺 (Spm)及二丙胺(Dap)的代谢水平 .... 以无根石竹试管苗为试材 ,通过外源多胺及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调控石竹试管成花 ,研究其内源多胺代谢与成花的关系 .研究表明 ,外源多胺及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影响石竹内源腐胺 (Put)、亚精胺 (Spd)、精胺 (Spm)及二丙胺(Dap)的代谢水平 .5× 10 - 2 mmol L的外源Spd、Spm有利于石竹试管苗成花 ,可将成花率由 36 7%分别提高到 6 0 %和4 8 3% .5mmol L的二氟甲基鸟氨酸 (DFMO)、环己胺硫酸盐 (CHAS)完全抑制成花 ,相同浓度的二氟甲基精氨酸 (DF MA)对成花影响不大 ,说明鸟氨酸脱羧酶 (ODC)比精氨酸脱羧酶 (ADC)作用更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竹 试管苗 多胺代谢 成花 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
下载PDF
瞿麦正丁醇部位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建超 余建清 +3 位作者 张方蕾 张磊 江银 刘焱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研究瞿麦(Dianthi herba)正丁醇部位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用乙醇提取瞿麦全草中的化学成分,正丁醇萃取后,在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ep G2细胞活性的筛选下,用硅胶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对肿瘤细... 目的:研究瞿麦(Dianthi herba)正丁醇部位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用乙醇提取瞿麦全草中的化学成分,正丁醇萃取后,在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ep G2细胞活性的筛选下,用硅胶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对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成分VI3-15-1-1,并通过LC-MS、1H、13C NMR,结合二维核磁图谱,推测出该活性成分为积雪草酸(Asiatic acid,2α,3β,23α-三羟基-熊果-12-烯-28-酸)。结果:通过MTT法分别测定瞿麦正丁醇部位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的8个组分,其中第6个组分(30-33组分)对Hep G2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为28.69%;进一步分离第6个组分得到的VI3-15组分对Hep G2细胞增殖抑制率为91.14%。从VI3-15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为积雪草酸,其对Hep G2、SSMC-7721、SK-HEP-1及Bel-7402细胞株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55.4、48.9、55.3、58.8μg·m L-1,在体外具有较好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确定瞿麦正丁醇部位抗肿瘤活性成分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积雪草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麦 抗肿瘤活性 积雪草酸
下载PDF
香石竹立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药剂筛选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子祥 范静华 +2 位作者 孔宝华 陈海如 杨泮川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8-824,共7页
香石竹立枯病是在香石竹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櫣hn)的生物学特性及5种杀菌剂对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所供试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多种碳、氮源... 香石竹立枯病是在香石竹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櫣hn)的生物学特性及5种杀菌剂对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所供试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可溶性淀粉和尿素分别为最佳碳源和氮源。病原菌在5~45℃,pH2.5~9.0条件下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范围是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5.5;12 h光照12 h黑暗有利于该菌营养体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是一类对营养需求不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的病原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灭菌星和广枯灵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其它杀菌剂对该菌的菌丝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立枯丝核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余义勋 张俊卫 +1 位作者 孙振元 包满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60,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ACO核苷酸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以香石竹品种‘American’基因组DNA为模板 ,扩增出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 ,将其连接到pMD18加T质粒载体上 ,通过中间载体pBluescriptSK ,构建了ACO基因正向和反向插入的植物表达载体 ,并将其... 根据已发表的ACO核苷酸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以香石竹品种‘American’基因组DNA为模板 ,扩增出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 ,将其连接到pMD18加T质粒载体上 ,通过中间载体pBluescriptSK ,构建了ACO基因正向和反向插入的植物表达载体 ,并将其导入了农杆菌。酶切检测表明该片段已插入表达载体 ,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所克隆基因片段含 3个外显子 ,2个内含子 ,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表达载体 香石竹 ACC氧化酶 基因克隆 重组载体
下载PDF
中国新疆石竹属一新种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连新 杨昌友 +2 位作者 王明庥 黄敏仁 蔡友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55-2358,共4页
描述了在新疆阿尔泰山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石竹属(Dianthus)植物一新种——阿尔泰石竹(Dianthus altaicusL.X.Dong & C.Y.Yang),并描绘了形态图。该新种与多分枝石竹(Dian-thus ramosissi musPall)相近,... 描述了在新疆阿尔泰山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石竹属(Dianthus)植物一新种——阿尔泰石竹(Dianthus altaicusL.X.Dong & C.Y.Yang),并描绘了形态图。该新种与多分枝石竹(Dian-thus ramosissi musPall)相近,区别点在于:阿尔泰石竹(新种)的花冠粉红色,花瓣菱形,边缘无锯齿,光滑无毛,基生叶线形丛生如禾草状;花粉圆球形,外壁具刺状和环状纹饰;种子呈菱形,种皮表面具瘤状突起。并简单介绍了阿尔泰石竹的生境以及该种在阿尔泰山居群的大小和保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竹属 阿尔泰石竹 石竹科 新种 新疆 中国
下载PDF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优化香石竹叶片再生体系中6-BA和NAA的浓度组合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彩霞 孙振元 +1 位作者 刘军 李银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以香石竹叶片为外植体,利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对其再生体系建立中的关键因素6.BA和NAA的浓度及其组合进行定量优化。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中6.BA浓度为1.21mg/L、NAA浓度为0.35mg/L时,不定芽增殖数量可达3.65;6.BA浓度为1.20... 以香石竹叶片为外植体,利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对其再生体系建立中的关键因素6.BA和NAA的浓度及其组合进行定量优化。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中6.BA浓度为1.21mg/L、NAA浓度为0.35mg/L时,不定芽增殖数量可达3.65;6.BA浓度为1.20~1.79mg/L,NAA浓度为0.15~0.63mg/L时,不定芽增殖系数大于2,可靠性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再生体系 二次回归正交设计 增殖系数
下载PDF
蒙药瞿麦中多糖超声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建平 王金辉 +2 位作者 汤化琪 盛华 杜艳青 《中南药学》 CAS 2013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研究瞿麦中多糖的超声提取方法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并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瞿麦中多糖含量,以其作为评价指标,先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来确定提取瞿麦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法提取瞿麦... 目的研究瞿麦中多糖的超声提取方法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并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瞿麦中多糖含量,以其作为评价指标,先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来确定提取瞿麦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法提取瞿麦中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20,温度60℃,超声时间为30 min,提取2次。各因素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测得瞿麦中多糖含量为5.463%,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5%(n=6)。结论以上工艺为运用超声技术从瞿麦中提取出多糖的最佳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瞿麦中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作瞿麦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瞿麦 多糖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苯酚-硫酸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