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ve value of diaphragm ultrasound f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被引量:1
1
作者 Lei-Lei Qu Wen-Ping Zhao +1 位作者 Ji-Ping Li Wei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6期5893-5900,共8页
BACKGROUND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is often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which increases the patient'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Diaphragm ultrasound(DUS)has developed... BACKGROUND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is often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which increases the patient'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Diaphragm ultrasound(DUS)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field of critical care in recent years.Studies with DUS monitoring diaphragm-related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 have demonstrated important results in guiding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out of the ventilator.Early prediction of the indications for withdrawal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nd early evaluation of patients to avoid or reduce disease progression are very important.AIM To explor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DUS indexes for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ECOPD.METHODS Ninety-four patients with AECOPD who receiv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successful ventilation group(68 cases)and a failed ventilation group(26 cases)according to the outcome of ventilation.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successful and faile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were compared,and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outcomes in AECOPD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age,body mass index,complications,systolic pressure,heart rate,mean arterial pressure,respiratory rate,oxygen saturation,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oxygenation index,or time of inspira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successful and fai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P>0.05).The patients with successful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had shorter hospital stays and lower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than those with failed treatment,while potential of hydrogen(pH),diaphragm thickening fraction(DTF),diaphragm activity,and diaphragm movement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failed treatment(P<0.05).pH[odds ratio(OR)=0.005,P<0.05],PaCO_(2)(OR=0.430,P<0.05),and DTF(OR=0.570,P<0.05)were identified to be independe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utcom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AECOPD patients.CONCLUSION The DUS index DTF can better predict the outcom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ECOP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phragm ultrasou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redictive value diaphragm thickening fraction diaphragm activity
下载PDF
Role of diaphragmatic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
作者 Prakash Banjade Yasoda Rijal +1 位作者 Munish Sharma Salim Suran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36期6887-6891,共5页
Assessing diaphragm function status is vital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Diaphrag-matic ultrasoun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due to its non-i... Assessing diaphragm function status is vital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Diaphrag-matic ultrasoun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due to its non-invasive nature,absence of radiation exposure,widespread availability,prompt results,high accuracy,and repeatability at the bedside.The diaphragm is a crucial respiratory muscle.Decline or dysfunction of the diaphragm can lead to dyspnea and even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ECOPD patients.In this editorial,we comment on an article,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ninety-four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ho receiv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3.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iaphragm thickening fraction,an index from diaphragm ultrasound,can better predict the outcom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ECOPD.The valu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reating respiratory failure caused by AECOPD has been widely acknowledged.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 diagnosed with ultrasound is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weaning times and higher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phragm ultrasou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iaphragm ultrasound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Nivalenol Respiratory fail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下载PDF
肺部超声B线评分联合膈肌功能相关参数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李梦迪 娄君鸽 +1 位作者 张小艳 闫媛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7-91,96,共6页
目的研究肺部超声B线评分联合膈肌功能相关参数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机械通气患者115例,针对符合撤机条件患者行肺超声检查计算B线评分,并用T管行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 目的研究肺部超声B线评分联合膈肌功能相关参数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机械通气患者115例,针对符合撤机条件患者行肺超声检查计算B线评分,并用T管行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SBT 30 min时通过床旁超声获取右侧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计算呼吸浅快指数、膈肌呼吸浅快指数、膈肌厚度变化率。以患者撤机后48 h呼吸状况分为撤机成功组78例和撤机失败组3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撤机成功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肺部超声B线评分联合膈肌功能相关参数对撤机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失败组肺部超声B线评分、膈肌呼吸浅快指数大于撤机成功组,右侧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变化率小于撤机成功组(P<0.05)。撤机失败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呼吸频率、呼吸浅快指数高于撤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时间少于撤机成功组(P<0.05)。经logistic回归结果得出,肺部超声B线评分、膈肌呼吸浅快指数、右侧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变化率、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呼吸频率、呼吸浅快指数是撤机成功重要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出,肺部超声B线评分、膈肌呼吸浅快指数、右侧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变化率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31,优于单一预测结果(P<0.05)。结论肺部超声B线评分联合膈肌功能相关参数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B线评分 膈肌超声 重症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超声在膈肌功能评估中的信度研究
4
作者 肖灵君 孙文静 +3 位作者 班乐鑫 廖学宜 燕铁斌 薛晶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用于膈肌功能评估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采用PA12A型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记录60例健康受试者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的膈肌数据,包括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的膈肌移动度、平静呼气和平静吸气时的膈肌厚度、最大呼... 目的:分析超声用于膈肌功能评估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采用PA12A型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记录60例健康受试者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的膈肌数据,包括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的膈肌移动度、平静呼气和平静吸气时的膈肌厚度、最大呼气和最大吸气时的膈肌厚度,对以上指标的测试内信度、测试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测试内信度:平静呼吸时膈肌移动度、深呼吸时膈肌移动度、平静呼气时膈肌厚度、平静吸气时膈肌厚度、最大呼气时膈肌厚度和最大吸气时膈肌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值分别为0.99、0.99、0.99、0.99、0.99、0.99;测试者间信度方面6个指标的ICC值分别为0.84、0.80、0.82、0.82、0.83、0.77;重测信度:6个指标的相对信度ICC值分别为0.98、0.86、0.98、0.97、0.94、0.86;绝对信度6个指标的测量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SEM)分别为0.09、0.39、0.01、0.02、0.02、0.03,SEM%分别为5.23%、8.40%、5.38%、5.7%、8.17%、8.77%,最小真正改变量(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MDC)分别为0.26、1.08、0.03、0.04、0.04、0.09,MDC%分别为14.48%、23.28%、14.9%、15.8%、22.64%、24.31%;Bland-Altman图形分析显示无系统性误差。结论:超声在膈肌功能评估中具有良好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膈肌 信度
下载PDF
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刘真 刘国康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符合临床撤机条件后进行2 h自主呼吸试验(SBT)。... 目的:研究分析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符合临床撤机条件后进行2 h自主呼吸试验(SBT)。试验结束后采用床旁超声对患者进行评估,按照撤机结果分为参照组(撤机失败,n=28)和试验组(撤机成功,n=32)。比较两组行SBT 30 min后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指数(DTF)、右侧膈肌移位距离(DD)、浅快呼吸指数(RSBI)及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等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相关参数,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床旁超声功能评估相关参数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导中应用效能。结果:两组行SBT 30 min后DTei、DTe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行SBT 30 min后DTF高于参照组,DD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行SBT 30 min后RSBI、D-RSBI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AUC)≥0.7时,表示预测价值良好,DTF、DD、RSBI、D-RSBI均对撤机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AUC依次为0.840、0.749、0.876、0.804;同时,DTF敏感度高于DD、RSBI、D-RSBI。结论: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获取DTF、RSBI及D-RSBI等参数在COPD撤机指导中应用效能良好,可为临床成功撤机提供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膈肌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对重症肺炎(肺脾气虚证)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波 林恩珍 +5 位作者 张玲梅 王施玮 陈腾飞 肖斌 林兰 郑文贺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重症肺炎(肺脾气虚证)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中益气汤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补中益气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7 d,...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重症肺炎(肺脾气虚证)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中益气汤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补中益气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7 d,治疗第1、3、5、7天运用床旁超声测定患者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率以评价膈肌功能,并计算脱机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3、5、7天膈肌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中益气汤组治疗第5、7天吸气末膈肌厚度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3、5天膈肌增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补中益气汤组膈肌增厚率[(40.87±16.48)%]高于对照组[(32.49±13.34)%](P <0.05)。两组治疗前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别为(19.00±6.69)分、(17.73±6.02)分,治疗后分别为(11.82±4.51)分、(12.45±2.3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补中益气汤组脱机成功率为63.6%,对照组为51.5%,补中益气汤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汤有利于增加重症肺炎(肺脾气虚证)机械通气患者吸气末膈肌厚度及膈肌增厚率,改善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重症超声 膈肌功能
下载PDF
肺部超声膈肌运动指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呼吸机撤离的指导作用
7
作者 马育红 梁亚宁 +1 位作者 杨东 王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6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膈肌运动指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呼吸机撤离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呼吸机撤离情况分为撤机失败组和撤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治疗72h...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膈肌运动指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呼吸机撤离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呼吸机撤离情况分为撤机失败组和撤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治疗72h成功撤机为撤机成功),各35例。患者均进行膈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膈肌位移、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结果:撤机失败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长于撤机成功组,病死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撤机失败组膈肌位移短于撤机成功组,RSBI、D-RSBI高于撤机成功组(P<0.001)。膈肌位移、RSBI、D-RSBI预测撤机失败的效能均较高,其中膈肌位移的预测效能最高(P<0.001)。结论:膈肌位移、RSBI、D-RSBI预测撤机失败的效能较高,其中膈肌位移的预测效能最高,可用于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呼吸机撤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膈肌运动 脓毒症休克 呼吸机撤离 膈肌位移
下载PDF
肺复张联合早期体外膈肌起搏对中重度ARDS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秦宝 崔艳 +2 位作者 彭颖 黄媛 李孟秦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70-776,共7页
目的探讨肺复张(RM)联合早期体外膈肌起搏(EDP)治疗对中重度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急诊监护室接受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RM组(14例)、EDP组(14例)、RM+EDP组(15例... 目的探讨肺复张(RM)联合早期体外膈肌起搏(EDP)治疗对中重度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急诊监护室接受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RM组(14例)、EDP组(14例)、RM+EDP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RM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RM(PEEP递增法);ED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EDP治疗,于机械通气48 h后开始直至撤机;RM+ED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相同的RM及EDP治疗。比较各组氧合指数、肺超声评分(LUS)、膈肌移动度(DE)、膈肌增厚分数(DTF)、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RM组、RM+EDP组氧合指数在第3天、第7天明显增加(均P<0.05);与RM+EDP组相比,EDP组氧合指数在第3天、第7天明显降低(均P<0.05),RM组第7天氧合指数明显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RM组、EDP组、RM+EDP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与RM+EDP组相比,RM组、EDP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3)4组患者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相比,RM组、RM+EDP组肺超声评分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降低(均P<0.05),EDP组肺超声评分撤机时明显降低(P<0.05);与RM+EDP组相比,EDP组肺超声评分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升高(均P<0.05),RM组撤机时明显升高(P<0.01)。(5)与对照组相比,EDP组、RM+EDP组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增加(均P<0.05);与RM组相比,EDP组、RM+EDP组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RM或早期EDP能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且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显著,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改善肺通气、保护膈肌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体外膈肌起搏 肺超声 膈肌超声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联合膈肌超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研究
9
作者 姚易兰 周承 +3 位作者 凌生林 韩江涛 余俊隆 毕红亲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70-74,90,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膈肌超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并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的57例患者,根据撤机结果,拔管前30 min对患者行自...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膈肌超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并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的57例患者,根据撤机结果,拔管前30 min对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将撤机48 h后再次插管或气道切开SBT失败的11例患者纳入撤机失败组;撤机48 h内存活且无需任何呼吸机支持SBT成功的46例患者纳入撤机成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联合膈肌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撤机结局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及二尖瓣瓣环侧壁收缩速度(Sa)等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记录二尖瓣环根部舒张早期峰值(e')计算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e'比值(E/e')及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膈肌超声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撤机失败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膈肌超声指标在机械通气撤机失败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LVEF差值、RVFAC差值及Sa差值与撤机失败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E/e'为10.06±1.30,低于撤机失败组的12.69±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4,P<0.05);撤机成功组膈肌增厚率(DTF)和膈肌活动度(DE)值为(41.34±10.74)和(13.04±1.18),均显著高于撤机失败组的(19.67±5.37)和(11.27±0.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8、2.77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TF、DE低水平表达,E/e'高水平表达均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DTF、DE及E/e'的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089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95%CI:0.646~0.758)、0.710(95%CI:0.651~0.779)、0.752(95%CI:0.657~0.805)和0.886(0.782~0.991)。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膈肌超声可较好地预测撤机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膈肌超声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机械通气 撤机结局 预测性分析
下载PDF
床旁超声评估四肢骨骼肌和膈肌对老年ICU获得性衰弱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周潇清 鲁海燕 +1 位作者 鲁雅儿 罗旭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29-2634,共6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评估四肢骨骼肌和膈肌对老年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7例老年重症患者,平均年龄74.51岁,采用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评分进行肌力评估...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评估四肢骨骼肌和膈肌对老年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7例老年重症患者,平均年龄74.51岁,采用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评分进行肌力评估,期间连续2次且间隔24 h,当MRC评分<48分纳入ICU-AW组(20例),≥48分纳入非ICU-AW组(27例)。使用超声测量患者入住ICU首日、第3天(D3)及第7天(D7)上下肢骨骼肌厚度及膈肌参数,并且计算不同时间节点的上下肢骨骼肌厚度缩率,比较两组肌肉超声指标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上下肢骨骼肌和膈肌相关参数对ICU-AW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BMI、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例数及脓毒症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ICU-AW组相比,D3 ICU-AW组股四头肌[股中间肌(VI)、总股四头肌(QF)]的萎缩率较高,膈肌移位度(DE)较低(P<0.05);D7 ICU-AW组股四头肌[股直肌(RF)、股中间肌(VI)及总股四头肌(QF)]的萎缩率较高,膈肌参数[膈肌位移度(DE)及膈肌厚度分数(DTF)]较低(均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D7ΔRF-MLT萎缩率预测ICU-AW的临界值为9.9%,AUC为0.743,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7.8%;D7ΔVI-MLT萎缩率预测ICU-AW的临界值为5.69%,AUC为0.828,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7.8%;D7ΔQF-MLT萎缩率预测ICU-AW的临界值为16.96%,AUC为0.835,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88.9%;D7 DE预测ICU-AW的临界值为1.67 cm,AUC为0.818,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5.2%;D7DTF预测ICU-AW的临界值为33.96%,AUC为0.889,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5.2%;D7膈肌参数联合股四头肌参数预测ICU-AW的AUC为0.976,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100%。结论床旁超声测量股四头肌萎缩率联合膈肌参数可尽早识别和诊断ICU-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骼肌 膈肌 床旁超声 ICU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肺部超声评分联合膈肌超声评估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的价值分析
11
作者 邱显鹏 黄小勇 汪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60-1165,共6页
目的探究肺部超声评分(LUS)联合膈肌超声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病情程度将102例ARDS患者分为轻度组(n=38)、中度组(n=34)和重度组(n=30)。比较3组LUS、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厚度变化率(... 目的探究肺部超声评分(LUS)联合膈肌超声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病情程度将102例ARDS患者分为轻度组(n=38)、中度组(n=34)和重度组(n=30)。比较3组LUS、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厚度变化率(TF)、膈肌移动度(DM)],分析LUS、膈肌超声参数与ARDS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统计ARDS患者28 d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LUS、膈肌超声参数,分析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LUS、膈肌超声参数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比较含与不含LUS、膈肌超声参数预测方案对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重度组LUS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LUS高于轻度组,重度组TF、DM低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TF、DM低于轻度组(P<0.05);ARDS患者LUS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TF、DM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病情程度、PEEP、PVPI、EVLWI、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US高于预后良好患者,TF、DM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病情程度、PEEP、PVPI、EVLWI、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US均为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TF、DM为保护因素(P<0.05);LUS、TF、DM预测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0.721、0.726;与基础预测方案比较,新预测方案预测预后不良的AUC明显增大,NRI、IDI均>0(P<0.05)。结论LUS、膈肌超声参数TF、DM与ARD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部超声评分 膈肌超声 预后
下载PDF
超声评价老年肌肉减少症与膈肌厚度及呼吸功能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宗娜娜 陈义 吴小玲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肌肉减少症与膈肌厚度及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例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减少症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9.50岁;吸烟史10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9例,骨质疏松1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慢性心... 目的探讨老年肌肉减少症与膈肌厚度及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例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减少症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9.50岁;吸烟史10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9例,骨质疏松1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慢性心力衰竭2例;体脂率11.45%~16.76%,平均体脂率14.99%;身体质量指数(BMI)16.45~24.68 kg/m^(2),平均BMI 20.49 kg/m^(2)。同期另选择健康体检者85例(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43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5.96岁;吸烟史32例;糖尿病13例,高血压21例,骨质疏松2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慢性心力衰竭1例;体脂率11.58%~16.89%,平均体脂率14.65%;BMI 17.23~25.55 kg/m^(2),平均BMI 23.88 kg/m^(2)。采用常规超声测量平静呼气末功能剩余容量膈肌厚度(TDI_(FRC))、深吸气末用力肺活量厚度膈肌(TDI_(FVC))和深呼气末剩余容量膈肌厚度(TDIRV)及膈肌位移,并计算膈肌增厚率(DTF)。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评估肺通气功能,采用最大吸气压(MIP)和吸气峰流速(PIF)评估吸气肌功能。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肌肉减少症与膈肌厚度及呼吸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肌肉减少症组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优势手握力及肌肉功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7.82±1.96)kg/m^(2)vs(9.08±1.60)kg/m^(2)、167.007 N±23.830 N(17.03 kg±2.43 kg)vs 174.656 N±35.610 N(17.81 kg±3.57 kg)、(0.88±0.12)m/s vs(0.94±0.18)m/s。t=-3.077、-1.305、-1.712,P<0.05],TDIFRC、TDIFVC及DTF均小于正常对照组[(1.76±0.16)mm vs(1.93±0.41)mm、(1.92±0.51)mm vs(2.56±0.93)mm、(1.14±0.59)mm vs(1.78±0.97)mm、(45.63±1.31)%vs(46.94±2.80)%],FVC、PEF、FEV1、MIP均小于正常对照组[(69.49±7.77)%vs(72.64±4.39)%、(294.82±13.31)L/min vs(305.83±14.38)L/min、(66.40±8.16)%vs(69.71±5.18)%、(5.73±0.51)kPa vs(6.46±0.34)kP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MI[比值比(OR)=2.210,95%可信区间(CI)1.316~3.711,P=0.003]、超声测量膈肌厚度参数TDIFVC(OR=0.045,95%CI 0.008~0.263,P=0.001)和TDIRV(OR=0.150;95%CI 0.036~0.627,P=0.009),以及肺功能参数MIP(OR=0.931,95%CI 0.875~0.991,P=0.025)及PEF(OR=0.924;95%CI 0.874~0.977,P=0.005)与老年肌肉减少症状态独立相关。结论老年肌肉减少症可能与膈肌厚度和呼吸功能下降有关。超声可通过测量膈肌厚度提示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可能发生肺功能受损,可为临床决策提供辅助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膈肌厚度 肌肉减少症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基于超声评估的膈肌指标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中的应用
13
作者 钟林 汪敏 张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超声评估的膈肌及其衍生指标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拔管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肺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达到脱机标准,在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后给予脱机拔管,观察脱机48 h内患者... 目的评价基于超声评估的膈肌及其衍生指标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拔管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肺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达到脱机标准,在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后给予脱机拔管,观察脱机48 h内患者的呼吸、氧合等状态,并根据脱机结局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脱机前的监测指标;与RSBI作对比,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DD、DTF、D-RSBI三个指标对患者脱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脱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时间(210.40±92.28)h、RR(15.62±3.34)次/min、DD(16.41±3.23)mm、DTF(32.98±7.03)%、D-RSBI(1.19±0.26)次/min·mm,脱机失败组机械通气时间(339.90±126.13)h、RR(18.43±4.86)次/min、DD(14.14±3.10)mm、DTF(24.00±5.53)%、D-RSBI(1.69±0.34)次/mi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将尤登指数最大者作为最佳临界值,RSBI最佳临界值为60.69次(/min·L),AUCROC为0.79;DD最佳临界值为12.60 mm,AUCROC为0.70;DTF最佳临界值为30.00%,AUCROC为0.84;D-RSBI最佳临界值为1.36次/min·mm,AUCROC为0.87。其中D-RSB预测脱机成功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预测价值最优。结论DD、DTF、DRSBI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脱机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D-RSBI预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膈肌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脱机
下载PDF
膈肌超声功能跨膈压及超声心输出量与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陈光辉 王真珍 +1 位作者 唐苏予 郑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功能、跨膈压及超声心输出量(CO)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9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并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分析比较撤机成功...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功能、跨膈压及超声心输出量(CO)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9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并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分析比较撤机成功和失败患者临床资料、膈肌超声评估、跨膈压等指标;分析比较治疗后28 d死亡和存活患者临床资料。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膈肌超声评估、跨膈压及超声CO相关指标在撤机失败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失败患者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均高于撤机成功患者(P<0.01);撤机失败患者SBT前最大跨膈压、膈肌移动度(DE)、膈肌增厚率(DTF)、CO和心脏指数(CI)均低于撤机成功患者(P<0.01)。APACHEⅡ评分、最大跨膈压、DE、DTF和CO是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P<0.01),五项指标联合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的曲线下面积为0.857(P<0.01)。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患者(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最大跨膈压、DE、DTF和CO是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五项参数对撤机结局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预测更有利于撤机结局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评估 跨膈压 机械通气 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超声联合呼吸力学指标对重症肺炎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钟林 汪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8-21,共4页
目的 评价超声联合呼吸力学指标对重症肺炎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肺炎计划撤机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通过30 min自主呼吸试验后拔除气管... 目的 评价超声联合呼吸力学指标对重症肺炎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肺炎计划撤机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通过30 min自主呼吸试验后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前使用超声评估肺功能和膈肌功能,记录呼吸力学参数。根据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失败组(20例)和成功组(52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肺部超声积分(LUS)、膈肌移动度(DD)、膈肌增厚分数(DTF)、浅快呼吸指数(RSBI)、气道闭合压(P0.1)对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成功组DD、DTF大于失败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频率、LUS、RSBI、P0.1小于失败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频率、LUS、DD、DTF、RSBI、P0.1是撤机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LUS、DD、DTF、RSBI、P0.1预测撤机成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5、0.70、0.84、0.78、0.75,灵敏度分别是75.0%、63.5%、86.5%、65.0%、80.0%,特异度分别是84.6%、65.0%、75.0%、84.6%、61.5%。根据最佳临界值对各指标赋值0或1分,计算出5个指标积分之和得出综合积分,其预测撤机成功的曲线下面积为0.94,临界值为2.5分,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8.5%。结论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撤机过程中通过超声评估肺功能和膈肌功能,并结合呼吸力学参数,可能更利于临床撤机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肺超声 膈肌超声 呼吸力学 撤机
下载PDF
肺部超声B线评分联合膈肌超声对重症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王冰冰 林莉妃 +2 位作者 陈寸 莫李媚 范会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B线评分(LUBS)联合膈肌超声对重症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患儿110例,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83例、撤机失败组27例。两组均于自主呼吸试验30 min内行床...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B线评分(LUBS)联合膈肌超声对重症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患儿110例,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83例、撤机失败组27例。两组均于自主呼吸试验30 min内行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计算LUBS;行膈肌超声检查,测量膈肌移动度,计算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和膈肌厚度变化率。分析LUBS和膈肌超声对重症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LUBS、D-RSBI均低于撤机失败组,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变化率均高于撤机失败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UBS、APACHEⅡ评分、D-RSBI升高为重症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而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变化率升高则为其保护因素(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重症呼吸衰竭患儿LUBS与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变化率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375、-0.411,P均<0.05),与D-RSBI呈正相关关系(r=0.52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LUBS、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变化率、D-RSBI预测重症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805、0.848、0.808,各指标联合预测重症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结论LUBS和膈肌超声对重症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撤机结局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肺部超声B线评分 膈肌超声 撤机结局 儿童
下载PDF
膈肌浅快呼吸指数联合最大吸气压力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钟林 姜建平 盛菊萍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275-1279,共5页
目的探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联合最大吸气压力(MIP)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计划撤机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8例为研... 目的探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联合最大吸气压力(MIP)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计划撤机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SBT 30 min后撤机前测量膈肌移动度和MIP,同时记录呼吸频率,计算D-RSBI。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采用ROC曲线评估D-RSBI、MIP单独和两者联合对撤机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68例患者中,撤机失败18例(26.47%),撤机成功50例(72.53%)。撤机失败组患者呼吸频率、D-RSBI均高于撤机成功组,膈肌移动度、MIP均低于撤机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RSBI联合MIP预测撤机成功的AUC为0.933,优于D-RSBI(0.759)和MIP(0.899)单独预测,且两者联合预测的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结论D-RSBI和MIP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 膈肌浅快呼吸指数 最大吸气压力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基于膈肌超声心脏参数血气指标构建重症肺炎脱机拔管失败的nomogram预测模型
18
作者 韦卫琴 胡晓纯 +4 位作者 房东海 张运铎 代传扬 张燕 周永芳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519-1525,共7页
目的:探究膈肌超声、心脏参数、血气指标联合预测重症肺炎脱机拔管失败价值,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早期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肺炎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膈肌超声、心脏参数、血气指标联合预测重症肺炎脱机拔管失败价值,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早期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肺炎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70%(147例)训练集及30%(63例)验证集,统计患者一般资料,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重症肺炎脱机拔管失败预测因子,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DCA)、校准曲线分析预测模型效能。结果:训练集、验证集中,病例组(脱机拔管失败)与对照组(脱机拔管成功)年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ICU入住时间、CRP/ALB、心脏参数、膈肌超声参数、PaO_(2)、PaCO_(2)、P/F、PA-aO-2、心肺基础疾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年龄、DTF、DE、E/A、PaO_(2)、PaCO_(2)、CRP/ALB、心肺疾病基础史均是重症肺炎脱机拔管失败影响因素(P<0.05);经R语言软件可视化处理得到重症肺炎脱机拔管失败nomogram预测模型,nomogram预测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66(95%CI:0.801~0.930)、0.917(95%CI:0.853~0.982),校准曲线接近于48度参考线,预测点分布均匀,DCA曲线在0.35~0.8区间内,nomogram预测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能取得最大获益。结论:基于膈肌超声、心脏参数、血气指标构建重症肺炎脱机拔管失败的nomogram预测模型可用于临床早期预测脱机拔管风险,以针对性制定相应干预方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脱机拔管 膈肌超声 心脏参数 血气指标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膈肌超声联合25(OH)D_(3)和NT-proBNP检测在老年COPD机械通气撤机结局中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周金红 付左骏 +2 位作者 刘丹 王嘉琪 刘庆华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联合25-羟维生素D_(3)[25(OH)D_(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撤机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128例C...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联合25-羟维生素D_(3)[25(OH)D_(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撤机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128例COPD患者,首次开始自主呼吸测试(SBT)当天进行实验室检查,SBT时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膈肌位移(De)、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率(DTF),根据首次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97例和撤机失败组3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膈肌超声指标、25(OH)D_(3)、NT-proBN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撤机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膈肌超声指标和实验室指标预测撤机结局的价值。结果:撤机失败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浅快呼吸指数(RSBI)、C反应蛋白(CRP)、NT-proBNP水平高于撤机成功组,De、DTee、DTF、25(OH)D_(3)低于撤机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RSBI、APACHeⅡ评分、De、DTF、25(OH)D_(3)、NT-proBNP是影响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DTF、25(OH)D_(3)、NT-proBNP以及联合应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AUC为0.737、0.713、0.727、0.661、0.845,联合应用的AUC大于其他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DTF、25(OH)D_(3)、NT-proBNP对COPD机械通气撤机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联合应用预测撤机结局更准确,可用于指导临床撤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25-羟维生素D_(3)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超声 膈肌
下载PDF
智能盆底超声评价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赵薇 李琴 +2 位作者 向秀艳 杨丽芳 刘洪秀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7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智能盆底超声评价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超声检查的产妇350例,其中,初次顺产150例,二次顺产100例,初产剖宫产100例。比较初次顺产组与二次顺产组,初次... 目的探讨应用智能盆底超声评价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超声检查的产妇350例,其中,初次顺产150例,二次顺产100例,初产剖宫产100例。比较初次顺产组与二次顺产组,初次顺产组与剖宫产组的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相关参数指标的差异。结果初次顺产组与二次顺产组其静息膀胱后角,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距离、膀胱颈移动度、收缩状态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及周长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次顺产组与剖宫产组其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板角度、膀胱颈距离,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距离、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开放、膀胱后角度数、子宫颈距离、直肠壶腹部距离及所有盆底三维参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盆底超声可评价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功能的变化,为后续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且顺产者对其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功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超声 盆底 产次 分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