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Immune Function an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of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然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8年第4期10-15,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of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of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60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treatment of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treatment for 4 weeks. The clinical symptoms, fecal flora and immunoglobulin content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s scores of fecal diarrhea, aversion to cold, cold limbs, loss of appetite, cold and painful waist and knee, abdominal fullness,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abdominal pain, and intestinal bacilli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 0.05). The contents of lactobacillus, bifidus bacilli, IgG, IgM and IgA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 < 0.05),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ov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3.3%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with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and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testinal mic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rrhea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Immune function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下载PDF
Refractory diarrhea: A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of neuroblastoma 被引量:9
2
作者 Wei Han Huan-Min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5期7929-7932,共4页
Neuroblastoma(NB) is the most common extracranial solid tumor in children. Diarrheal NB is quite rare and is not easy to diagnose in the early stage. Six cases of diarrheal NB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from 1996 to 2006... Neuroblastoma(NB) is the most common extracranial solid tumor in children. Diarrheal NB is quite rare and is not easy to diagnose in the early stage. Six cases of diarrheal NB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from 1996 to 200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electrolyte imbalance, pathologic features,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ll patients were boys with 3-8 loose or watery stools each day and routine fecal tests were normal. Abdominal tumors were identified by B-ultrasound. Drugs were ineffective. Three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and the remaining three patients received surgery and chemotherapy. Diarrhea stopped after treatment in five patients. Two patients died due to intractable hypokalemia. The tumor was located in the adrenal gland in four patients, in the upper retroperitoneum in one patient, and in the presacral area in one patient. Pathologic findings were NB and ganglioneuroblastoma. Five patients were at clinical stage Ⅰ-Ⅱ, and one was at stage Ⅲ. Four patients survived(followed-up for 6 mo to 4 year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VIP was positive. Refractory diarrhea is a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of NB and is rare. Patients aged 1-3 years who present with chronic intractable diarrhea should be followed closely. Intractable diarrhea, hypokalemia, and dysplasia are the initi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reased VIP is characteristic of this disease. Potassium supplement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treatment procedure, especially preoperatively. The prognosis of diarrheal NB is good follow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rrhea HYPOKALEMIA NEUROBLASTOMA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下载PDF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观察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3
作者 陈丹 江建辉 陶建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17-123,共7页
目的:基于脑-肠相通理论观察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调神针刺法... 目的:基于脑-肠相通理论观察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胃肠激素指标[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YIP)]、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肠道菌群变化、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74.55%(P<0.05)。治疗后,2组生活干扰度、排便满意度、腹胀程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S、VIP、IL-6、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SS、VIP、IL-6、TNF-α、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球菌、肠杆菌门丰度较治疗前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门丰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肠球菌、肠杆菌门丰度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门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B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调神针刺法可有效调节IBS-D患者肠道菌群及胃肠激素分泌,缓解腹痛等腹部不适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相通理论 醒脑调神针刺法 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治疗化疗性肠黏膜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4
作者 张西洁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205-207,共3页
目的:分析化疗性肠黏膜炎治疗中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化疗性肠黏膜炎患者100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半夏泻心汤组、洛哌丁胺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肠黏膜... 目的:分析化疗性肠黏膜炎治疗中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化疗性肠黏膜炎患者100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半夏泻心汤组、洛哌丁胺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腹泻发生情况。结果:半夏泻心汤组患者的大便泄泻、腹痛腹胀、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畏寒积分及中医症候总积分、肠球菌、肠杆菌、D-乳酸、ET、DAO、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洛哌丁胺组(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L-10水平均高于洛哌丁胺组(P<0.05)。半夏泻心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45/50)高于洛哌丁胺组62.00%(31/50)(χ^(2)=10.746,P<0.05)。半夏泻心汤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6.00%(3/50)低于洛哌丁胺组50.00%(25/50)(χ^(2)=24.008,P<0.05)。结论:化疗性肠黏膜炎治疗中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较洛哌丁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肠黏膜炎 半夏泻心汤 中医症候积分 肠道菌群相对丰度 肠黏膜屏障功能 炎症细胞因子 腹泻
下载PDF
外台六物黄芩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寒热错杂证患者生活质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佩泉 刘熙荣 +2 位作者 谢家诚 林武红 李生发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外台六物黄芩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寒热错杂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IBS-D寒热错杂证患者30例,予外台六物黄芩汤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4周使用SF-36量表、... [目的]探讨外台六物黄芩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寒热错杂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IBS-D寒热错杂证患者30例,予外台六物黄芩汤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4周使用SF-36量表、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中医证候评定量表进行评分。同时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开始当天、治疗结束当天的粪便标本,并随机抽取10例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4周IBS-D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升高,IBS-S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降低。30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患者肠杆菌科的丰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10例粪便样本中,共有7例治疗后出现双歧杆菌与肠杆菌科的比值(B/E值)升高。[结论]外台六物黄芩汤可有效改善IBS-D寒热错杂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患者的精神心理情况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及丰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外台六物黄芩汤 肠道菌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敏 刘鸿 王丽琴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药饼灸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IBS-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饮食结构、生活习惯调整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药饼灸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IBS-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饮食结构、生活习惯调整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药饼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胃肠道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肠道菌群数量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AS、MT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VI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GAS、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粪便溏池、腹痛、神疲倦怠、纳呆、肠鸣矢气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药饼灸治疗IBS-D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调节肠道菌群数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温针灸 药饼灸 胃肠道激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化裁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寒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思宇 梁曼青 +1 位作者 黄玉珍 刘万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04-212,共9页
目的分析化裁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寒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胆热脾寒证患者分为中药组38例、泌特组38例、培菲康组38例,分别予化裁柴胡桂枝干姜汤、复方阿... 目的分析化裁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寒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胆热脾寒证患者分为中药组38例、泌特组38例、培菲康组38例,分别予化裁柴胡桂枝干姜汤、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治疗,疗程为8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3组患者大便性状及排便频率、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后肠道菌群构成、代谢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3组患者大便性状及排便频率均有改善(P<0.05),泌特组、培菲康组疗效接近(P>0.05),均不及中药组(P<0.05)。(2)3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显著优于泌特组、培菲康组(P<0.01)。(3)中药组、泌特组、培菲康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2.22%、69.44%,3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泌特组、培菲康组(P<0.05)。(4)3组患者治疗后在α多样性分析方面均发生变化(P<0.05),中药组与培菲康组的Chao1、Observed features、Shannon及Simpson指数上升趋势较泌特组更显著;在β多样性分析方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培菲康组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显著性差异方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和培菲康组中有显著性差异的菌种较少,而泌特组较多;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结构差异性方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中药组与培菲康组代谢通路结构差异较小,泌特组差异较大。结论化裁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寒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恢复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代谢通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 柴胡桂枝干姜汤 胆热脾寒证 临床疗效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痛泻要方通过调控结肠TPH1、SERT及肠道菌群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8
作者 孙锐 罗婷 +4 位作者 谢海洋 张乐 文婧 黄山 吴至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38-2245,共8页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调控结肠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转运体(SERT)及肠道菌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症状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和造模组(35只)。造模组大鼠采用0.45 g/L的番泻叶药液[10mL/(kg·...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调控结肠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转运体(SERT)及肠道菌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症状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和造模组(35只)。造模组大鼠采用0.45 g/L的番泻叶药液[10mL/(kg·d)]灌胃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的方法建立IB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15mg/(kg·d)]和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 g/(kg·d),以生药量计],每组7只。各药物组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10 d。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给药前、末次药物干预后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体重变化情况;分别于造模后给药前、末次药物干预后检测其腹泻指数、内脏敏感性,观察其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其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水平及蛋白表达情况和TPH1、SER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大鼠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一般情况改善;痛泻要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的日均体重增长量显著增加,腹泻指数、内脏敏感性和结肠组织5-HT、TPH1表达均显著降低或减少,结肠组织SERT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痛泻要方低剂量组大鼠腹泻指数、结肠TPH1蛋白表达、结肠5-HT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降低,SERT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痛泻要方的干预效果有剂量依赖趋势。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高剂量组大鼠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等有益菌显著增加,变形菌门、大肠杆菌属-志贺氏杆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等致病菌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痛泻要方可通过抑制结肠组织中TPH1的表达并上调SERT的表达来降低5-HT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改善IBS-D大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 色氨酸羟化酶1 5-羟色胺转运蛋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血清Endocan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张洪薇 王再见 +6 位作者 谢春娥 雷雪 李彤 高玉璇 邹茂琳 王悦卿 李会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95-899,905,共6页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127例IBS-D患者作为IBS-D组,另以同期2...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127例IBS-D患者作为IBS-D组,另以同期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收集受检者的年龄、性别、中医四诊辨证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统计IBS-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型IBS-D患者的血清Endocan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医证型与血清Endoca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27例IBS-D患者中,以大肠湿热证[29.9%(38/127)]、肝郁脾虚证[28.3%(36/127)]多见,其次为寒热错杂、脾虚湿盛证和脾肾阳虚证。IBS-D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Endocan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05)。IBS-D不同证型间血清Endoca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ndocan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湿热证(6.31±0.48)ng/mL、肝郁脾虚证(5.04±0.57)ng/mL、脾虚湿盛证(3.11±0.42)ng/mL、寒热错杂证(2.96±0.38)ng/mL、脾肾阳虚证(2.92±0.35)ng/mL,其中大肠湿热证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P均<0.05),肝郁脾虚证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均明显高于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和脾虚湿盛证患者(P均<0.05),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和脾虚湿盛证患者间血清Endoca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与血清Endocan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IBS-D患者机体存在轻度炎症反应,血清Endocan水平可作为IBS-D的中医辨证分型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大肠湿热证 肝郁脾虚证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进展
10
作者 冯奕钧 焦召华 李岩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09-114,共6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中医药治疗IBS-D具有辨证论治、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恢复肠道动力平衡,缓解患者的临床症...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中医药治疗IBS-D具有辨证论治、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恢复肠道动力平衡,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压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BS-D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型治疗、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法治疗等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中医药治疗IBS-D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肠道菌群 调节机制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柔肝止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大鼠模型的干预效应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符博雅 刘俊宏 +7 位作者 方慧 王淼蕾 李林蔓 李欣瑜 牛媛媛 李明 赖学倩 李亚静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9-28,共10页
目的:从肠黏膜通透性及肠道炎症角度探讨柔肝止泻方对肝气乘脾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干预效应及机制。方法:50只SPF级Wistar雌性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制备肝气乘脾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病证结合大鼠模型。造模后将4... 目的:从肠黏膜通透性及肠道炎症角度探讨柔肝止泻方对肝气乘脾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干预效应及机制。方法:50只SPF级Wistar雌性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制备肝气乘脾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病证结合大鼠模型。造模后将4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及柔肝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匹维溴铵及不同剂量的柔肝止泻方(0.86、1.72、3.44 g·kg-1),灌胃14 d后取材。记录体质量、粪便含水量,并行相关行为学实验;光镜下观察HE染色后结肠组织形态,并于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D-乳酸和血清中TNF-α、IL-6、IFN-γ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及RT-q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MMP9、p38MAPK、MLCK、occludin蛋白以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粪便含水量增加及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柔肝止泻方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粪便含水量减少及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缩短(P<0.05,P<0.01)。HE染色显示,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的病理性改变。透射电镜可见,模型组肠上皮细胞间隙显著增宽,紧密连接及缝隙连接结构模糊,桥粒显著减少,绒毛稀疏、不齐,柔肝止泻方各剂量组肠上皮细胞间隙明显缩小,顶端连接复合体结构清晰,绒毛整密。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乳酸及炎症因子含量增加(P<0.05,P<0.01),结肠组织中MMP9、p38MAPK、MLCK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occludin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柔肝止泻方各剂量组D-乳酸及炎症因子含量降低(P<0.05,P<0.01),结肠组织中MMP9、p38MAPK、MLCK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P<0.01),occludin水平上调(P<0.01)。结论:柔肝止泻方可改善肝气乘脾型IBS-D大鼠模型肠黏膜通透性及肠道炎症,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抑制MMP9激活p38MAPK/MLCK信号通路发挥干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气乘脾证 柔肝止泻方 肠黏膜通透性 肠道炎症
下载PDF
基于“短链脂肪酸-肠屏障”途径探讨中药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干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窦鑫 贺昌辉 +3 位作者 梅笑 潘海迪 马源鑫 王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77-2182,共6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短链脂肪酸-肠屏障”途径在IBS-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药单体/化合物或复方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短链脂肪酸-肠屏障”治疗IBS-D。本文以短链脂肪酸与肠道四大屏障的关...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短链脂肪酸-肠屏障”途径在IBS-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药单体/化合物或复方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短链脂肪酸-肠屏障”治疗IBS-D。本文以短链脂肪酸与肠道四大屏障的关系及介导IBS-D发病为切入点,对中药单体/化合物和复方靶向调控“短链脂肪酸-肠屏障”治疗IBS-D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从“大肠主津”角度探讨“短链脂肪酸-肠屏障”导致IBS-D的理论依据,以期为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精准治疗体系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肠屏障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大肠主津 中药单体/化合物 中药复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13
作者 陈继林 刘子辉 朱妹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莲花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莲花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参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参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皮疹、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参照组的75.00%(30/40)(P<0.05)。结论给予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不仅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还能够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证 藿香正气散 脐疗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肝-肠”轴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14
作者 毛国章 卓立甬 +1 位作者 曹莞婷 范一宏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5期288-292,共5页
运用中西医理论基于“肝-肠”轴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机制,认为“肝-肠”轴失衡可能是IBS-D发病潜在机制。中医认为,肝与肠的联系主要依赖于脾,肝脾关系主要包括调节气机、统摄血液、调节情志等方面,“肝-肠”轴紊乱的核... 运用中西医理论基于“肝-肠”轴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机制,认为“肝-肠”轴失衡可能是IBS-D发病潜在机制。中医认为,肝与肠的联系主要依赖于脾,肝脾关系主要包括调节气机、统摄血液、调节情志等方面,“肝-肠”轴紊乱的核心在于肝脾不和,临床可应用痛泻要方治疗IBS-D,通过调节脑肠轴紊乱、肠黏膜稳态及肠道微生态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肠”轴 痛泻要方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无湿不成泻”探讨化湿法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瑞雪 张琪 +2 位作者 刘凯 何美萍 张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30-34,共5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功能性肠病变。其以反复发作、病程长、无器质性病变、精神心理因素突出为特征,中医属“泄泻”“腹痛”等范畴。《医宗必读》云:“无湿不成泻”,提示本病以湿浊为主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功能性肠病变。其以反复发作、病程长、无器质性病变、精神心理因素突出为特征,中医属“泄泻”“腹痛”等范畴。《医宗必读》云:“无湿不成泻”,提示本病以湿浊为主要病理因素,化湿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是IBS-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特征,化湿中药及复方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稳态。本文基于“无湿不成泻”的病理核心,探讨化湿法调节肠道菌群治疗IBS-D的中医病机,为中医药干预IBS-D相关研究及临床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法 肠道菌群 泄泻 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肠道干细胞稳态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机理
16
作者 车扬曦 卓肖 +2 位作者 马梦迪 曹沁涵 陈敏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37-42,共6页
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s, ISC)维持着肠道各种细胞的更新与平衡,影响着ISC的稳态。ISC稳态的维持则与肠道微生物、肠道屏障及肠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 IBS-D)患者普遍... 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s, ISC)维持着肠道各种细胞的更新与平衡,影响着ISC的稳态。ISC稳态的维持则与肠道微生物、肠道屏障及肠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 IBS-D)患者普遍存在肠道内分泌细胞异常、肠道菌群紊乱、肠粘膜屏障受损及肠道动力异常的情况,ISC稳态失衡可能是其发病的核心机制。根据中医理论脾“运化水谷精微”与“肝主疏泄”的功能和ISC稳态机理高度相似,研究发现痛泻要方可以从多个方面恢复失衡的ISC稳态。通过将中医“木旺克土”理论与ISC稳态相联系,提出痛泻要方治疗IBS-D的机制可能与恢复ISC稳态有关,为未来治疗IBS-D药物开发提供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干细胞稳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要方
下载PDF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高康丽 王睿 查安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对大肠息肉流行病学、中医证型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性。结果211例大肠息肉患者中,男女比例约3∶1;年龄为18~83岁,大于40岁患者大肠息... 目的对大肠息肉流行病学、中医证型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性。结果211例大肠息肉患者中,男女比例约3∶1;年龄为18~83岁,大于40岁患者大肠息肉检出率为88.6%;无蒂息肉占62.1%,多于有蒂息肉;多发性息肉占69.2%,多于单发息肉;直径小于1 cm息肉占75.8%;腺瘤性息肉占82.9%。常见中医证型包括脾胃虚弱证、肝气乘脾证、湿热伤中证、脾虚湿热证,其中脾胃虚弱证所占比例最高。在性别及是否有饮酒史分布上,中医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肠息肉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有饮酒史患者例数低于无饮酒史患者。在年龄、吸烟史、胆囊切除史方面,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息肉形态、息肉数目、息肉大小、息肉的病理类型上,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岁以上男性患者是大肠息肉的好发人群,腺瘤性息肉较常见,脾胃虚弱证是较常见的中医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泄泻 中医证型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及证素特征研究
18
作者 苏桂芳 吴皓萌 +2 位作者 刘颖盈 杨元明 黄绍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80-2288,共9页
【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探讨IBS-D重叠FD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调查收集IBS-D、FD和IBS-D重叠FD(简称重叠组)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证素辨证学方法分析其中医... 【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探讨IBS-D重叠FD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调查收集IBS-D、FD和IBS-D重叠FD(简称重叠组)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证素辨证学方法分析其中医证素,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归纳其中医证候和证素特征。【结果】(1)频数分析结果显示:重叠组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诱发或加重因素,其次为饮食不节。主要证候是腹泻、腹胀、胃脘痞满、腹痛和食后痞胀。舌色多为舌淡、舌淡红、舌暗或舌红,舌体大多胖大或有齿痕,舌苔以薄白或白为主;最常见的脉象是脉滑、脉弦、脉沉和脉细。病位证素主要是脾、胃、小肠和肝,病性证素主要是气滞、湿、气虚和阳虚。(2)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方面,腹胀和腹泻的支持度最高,为70.00%;病位证素方面,脾和胃的支持度最高,为80.00%;病性证素方面,湿和气滞、气虚和气滞两组的支持度最高,均为36.00%。(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方面,共聚为4类,分别为脾虚湿滞证、脾虚气滞证、脾阳虚证和脾气虚证的主要表现;证候和证素组合方面,共聚为5类,分别为肝郁脾虚证和肠道湿滞证表现、食滞胃脘证表现、脾虚气滞证表现、苔腻以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表现。【结论】IBS-D重叠FD的主要病位在脾,与胃、肝和小肠密切相关,主要证候是脾虚湿滞证和肝郁脾虚证、肠道湿滞证。气滞与湿阻是重叠病机的关键,病性表现为虚实夹杂,疾病后期可出现痰湿、食积、血瘀等病理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情志异常 饮食不节 中医证候 脾虚湿滞证 肝郁脾虚证 肠道湿滞证
下载PDF
新型粪菌移植过滤装置对粪菌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李淑清 许宝珠 李文辉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5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新型粪菌移植过滤装置重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医院收治的11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方式获取粪菌并进行移植)和试验组(应用新... 目的分析应用新型粪菌移植过滤装置重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医院收治的11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方式获取粪菌并进行移植)和试验组(应用新型粪菌移植过滤装置获取粪菌并进行移植),每组57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两组直肠容量刺激感觉指标(排便、疼痛、最大耐受感阈值)、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血清功能指标[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P物质(SP)]水平及粪菌移植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菌、肠球菌)含量。结果治疗30 d后,试验组排便、疼痛、最大耐受感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IL-6、TNF-α、IFN-γ、VIP、MTL、S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酸杆菌、双歧菌菌群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肠球菌菌群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新型粪菌移植过滤装置进行粪菌提取、移植,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重建的效果较好,可提高直肠容量刺激感觉指标、增加肠道菌群含量、降低血清炎症指标和功能指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洛哌丁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20
作者 张海桢 成源源 何泉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洛哌丁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IBS-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洛哌丁胺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洛哌丁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IBS-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症状积分、肠道菌群数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积分及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洛哌丁胺治疗IBS-D患者效果确切,可加快症状缓解,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洛哌丁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洛哌丁胺 炎性因子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