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T-Fe/Z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DBP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天翔 张翼飞 +4 位作者 林原 马思佳 王艳茹 任洪强 许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4-824,共11页
本研究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负载锌(CNT-Zn)、铁(CNT-Fe)和锌铁共掺杂(CNT-Fe/Zn)的碳纳米管催化剂,考察了不同pH值下3种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水中DBP的效果.结果表明,CNT-Fe/Zn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在宽pH值范围内比单独臭氧降解DBP的去除... 本研究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负载锌(CNT-Zn)、铁(CNT-Fe)和锌铁共掺杂(CNT-Fe/Zn)的碳纳米管催化剂,考察了不同pH值下3种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水中DBP的效果.结果表明,CNT-Fe/Zn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在宽pH值范围内比单独臭氧降解DBP的去除率提升22%~52%.在DBP初始浓度4mg/L、初始pH值为4、臭氧用量20mg/L、催化剂投加量50mg/L的条件下,30min内DBP去除率可达72.41%.利用SEM、XRD和XPS等多种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CNT-Fe/Zn表面的含氧基团是主要活性位点,CNT-Fe/Zn的加入促进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过氧化氢进一步提高了DBP的去除率.催化剂循环实验表明,CNT-Fe/Zn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p催化臭氧氧化 锌铁尖晶石 碳纳米管 pH值
下载PDF
Uncertainty Evalu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ibutyl Phthalate(DBP) Concentration in Liqueur by GC-MS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彩霞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8期1262-1264,共3页
The dibutyl phthalate (DBP) concentration in liqueur was measur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the uncertainty during the mea-surement wa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 The dibutyl phthalate (DBP) concentration in liqueur was measur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the uncertainty during the mea-surement wa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 was determined as 0.028 and the expanded uncertainty was 0.056 at confidence probability p=95%, coverage factor k=2, by fol owing the methods de-scribed in GB/T 21911-2008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in Foods". The av-erage DBP concentration in the liqueur of eight repeated measurements was(0.985&#177; 0.056) mg/kg fina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dibutyl phthalate LIQUEUR UNCERTAINTY
下载PDF
Brief maternal exposure of rats to the xenobiotics dibutyl phthalate or diethylstilbestrol alters adult-type Leydig cell development in male offspring 被引量:6
3
作者 Richard Ivell Kee Heng +1 位作者 Helen Nicholson Ravinder Anand-Ivell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61-268,I0009,共9页
Maternal exposure to estrogenic xenobiotics or phthalates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istortion of early 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referred to in humans as the testicular dysgenesis syndrome. It is not known, how... Maternal exposure to estrogenic xenobiotics or phthalates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istortion of early 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referred to in humans as the testicular dysgenesis syndrome. It is not known, however, whether such early gestational and/or lactational exposure can influence the later adult-type Leydig cell phenotype. In this stud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exposed to dibutyl phthalate (DBP; from gestational day (GD) 14.5 to postnatal day (PND) 6) or diethylstilbestrol (DES; from GD14o5 to GD16.5) during a short gestationalllactational window, and male offspring subsequently analysed for various postnatal testicular parameters. All offspring remained in good health throughout the study. Maternal xenobiotic treatment appeared to modify specific Leydig cell gene expression in male offspring,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dynamic phase of mid-puberty, with serum INSL3 concentrations showing that these compounds led to a faster attainment of peak values, and a modest acceleration of the pubertal trajectory. Part of this effect appeared to be due to a treatment-specific impact on Leydig cell proliferation during puberty for both xenobiotics.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maternal exposure to certain xenobiotics can als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ult-type Leydig cell population, possibly through an effect on the Leydig stem cell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hylstilbestrol (DES) INSL3 Leydig cells dibutyl phthalate dbp puberty TESTIS
下载PDF
Combine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Bisphenol A and Dibutyl Phthalate on Male Rats 被引量:4
4
作者 ZHANG Wen Zhong YONG Ling +2 位作者 JIA Xu Dong LI Ning FAN Yong Xi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3-69,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mbine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bisphenol A(BPA) and dibutyl phthalate(DBP) in male Sprague Dawley(SD) rats.Methods Forty 4‐week‐old male rats weighing 115‐125 g were randomly divid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mbine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bisphenol A(BPA) and dibutyl phthalate(DBP) in male Sprague Dawley(SD) rats.Methods Forty 4‐week‐old male rats weighing 115‐125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PA‐treated,DBP‐treated group,BPA+DBP‐treated and control groups and fed with a soy‐ and alfalfa‐free diet containing 285.4 ppm BPA,285.4 ppm DBP,285.4 ppm BPA plus 285.4 ppm DBP,and a control diet,respectively,for 90 consecutive days.At the end of the study,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by exsanguination via the carotid artery under diethyl etherane aesthesia and weighed.Organs,including liver,kidneys,spleen,thymus,heart,brain,and testis underwent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The androgen receptor(AR),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and progesterone hormone receptor(PR) genes from the hypothalamu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The biomedic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food intake,body weight,tissue weight,organ/brain weight ratio,and biomedical parameters among the four groups(P〉0.05).However,BPA and DBP up‐regulated AR,PR and GNRHR expression levels in rats and showed a synergistic or an additive effect in the BPA+DBP group.Conclusion The combine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BPA and DBP is synergistic or additive in male SD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phenol A dibutyl phthalate Combined subchronic toxicity Sprague dawley rat Endocrine disruption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金红 徐畅 +4 位作者 张凤川 张津辉 侯奕 朱毅宏 吴祖泽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9,共5页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在体外对肺巨细胞癌细胞 (PG)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60 )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 DBP处理过的 PG细胞 ,DNA断裂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出特异的断裂带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 ,DBP能提高 PG细胞的凋亡率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在体外对肺巨细胞癌细胞 (PG)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60 )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 DBP处理过的 PG细胞 ,DNA断裂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出特异的断裂带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 ,DBP能提高 PG细胞的凋亡率 ,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斑点杂交的结果显示 ,被 DBP处理过的 HL-60细胞中某些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 m RNA表达水平都有所下降 ,这提示 DBP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诱导机制 增殖抑制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文英 熊丽 +3 位作者 刘荣 蒋园 胡芹芹 王黎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mg·L-1进行20d慢性染毒,期间每5d测定斑马鱼的体重、肝重和鳃重,同时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斑马鱼比肝重总体随DBP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而比鳃重总体变化不大.随DBP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毒性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腺三磷酸酶(ATPase)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斜生栅藻的致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胡芹芹 熊丽 +1 位作者 田裴秀子 李文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DBP对斜生栅藻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暴露组DBP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藻细胞密度逐渐降低,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BP对斜生栅藻的24、48、72、96h的EC50值分别为3.31、15.49、1.95、2.21mg·L-1.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DBP暴露浓度的增大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低浓度(5~10mg·L-1)上升,高浓度(10~100mg·L-1)下降.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斜生栅藻SOD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在20mg·L-1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与对照比较,p<0.05);当DBP暴露浓度≥10mg·L-1时,MDA含量随DBP浓度的增大显著增加(与对照比较,p<0.0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斜生栅藻 光合色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辣椒DBP/DIBP胁迫及其修复剂优化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任旭琴 高军 +1 位作者 陈伯清 骆丹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在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对辣椒生长胁迫效应的基础上,选择凹土、蜂窝煤渣、腐植酸组成混合修复剂,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回归模型,优化修复剂配方,进而探讨了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土壤中DBP/DIBP... 在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对辣椒生长胁迫效应的基础上,选择凹土、蜂窝煤渣、腐植酸组成混合修复剂,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回归模型,优化修复剂配方,进而探讨了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土壤中DBP/DIBP含量达到20 mg·kg-1以上时,对辣椒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有显著抑制作用;回归模型极显著(P<0.01),可用于分析预测DBP/DIBP的修复效果;修复剂最佳配方为15.91 g·kg-1凹土+16.40 g·kg-1蜂窝煤渣+1.67 g·kg-1腐植酸;施用修复剂后,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强,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增大,根系活力增强,辣椒干重增加2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辣椒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下载PDF
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春晓 王平 +2 位作者 李海燕 王新春 袁玮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2,共6页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DBP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4 mg/...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DBP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4 mg/L)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特性、SOD和CAT的活性;然而较高浓度的DBP(8 mg/L)却对藻类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同时还会降低SOD、CAT的活性。这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水华化感抑制剂的研发和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对全面了解水华暴发机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二丁酯 铜绿微囊藻 叶绿素A 可溶性磷 SOD CAT
下载PDF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高灵敏检测技术建立与应用
10
作者 向成艳 刘品品 +2 位作者 唐晓倩 张奇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0-1147,共8页
食用油在生产、加工、储存各环节中,易受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污染。本文以单克隆抗体为识别元件,建立并优化了食用油DBP的高灵敏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显示,在抗... 食用油在生产、加工、储存各环节中,易受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污染。本文以单克隆抗体为识别元件,建立并优化了食用油DBP的高灵敏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显示,在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4%脱脂乳粉作为封闭剂,磷酸缓冲液pH 7.4,离子浓度为20mmol/L,甲醇浓度为40%条件下,该ELISA方法的灵敏度(IC_(50))为16.29 ng/mL,检测范围为0.33~94.45 ng/mL(IC_(90)~IC_(10)),LOD(IC_(90))为0.33 ng/mL。通过食用油加标试验建立基质标准曲线,灵敏度(IC_(50))为92.57 ng/mL,检测范围为2.44~606.12 ng/mL(IC_(90)~IC_(10)),LOD(IC_(90))为2.44 ng/mL。在食用油样品中分别添加浓度为40 ng/mL、120 ng/mL、200 ng/mL的DBP标准品,回收率为71.34%~97.23%,变异系数为1.05%~6.38%,采用建立的DBP-ELISA检测方法分别对大豆油、玉米油等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国标检测方法相关性达到99.17%,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可用于食用油实际样品中DBP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酶联免疫吸附 灵敏度
下载PDF
四种蔬菜对DBP和DEHP及其代谢物的吸收累积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晓贝 张腾 +2 位作者 周昌艳 白冰 陈珊珊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4,共8页
以不同浓度DBP和DEHP处理的土壤对青菜、菠菜、莴苣和萝卜进行盆栽实验,采用加速溶剂萃取,Qu ECh ERS方法和硅烷衍生化对土壤和蔬菜样品进行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技术,分析了4种蔬菜中DBP、DEHP及其单酯代谢物MBP... 以不同浓度DBP和DEHP处理的土壤对青菜、菠菜、莴苣和萝卜进行盆栽实验,采用加速溶剂萃取,Qu ECh ERS方法和硅烷衍生化对土壤和蔬菜样品进行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技术,分析了4种蔬菜中DBP、DEHP及其单酯代谢物MBP、MEHP从土壤中吸收的残留量分布规律和富集系数。结果表明,生长在高、低两个不同浓度DBP和DEHP土壤中的4种蔬菜都有DBP、DEHP及其代谢物MBP和MEHP的检出。萝卜中DBP和DEHP残留总量(Σ2PAEs)及其代谢物残留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蔬菜。4种蔬菜对土壤中的DEHP的生物富集因子BCF值都大于1,有明显的富集效应;而对于土壤中DBP有富集效应的则只有萝卜,其他3种蔬菜对DBP的BCF值都远小于1。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DBP、DEHP能被蔬菜产品吸收富集,并且在体内代谢出毒性比母体更高的单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 邻苯二甲酸单丁酯 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已基)酯 蔬菜 吸收累积
下载PDF
DBP对斜生栅藻及天然混合藻类致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况琪军 赵文玉 邓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关键词 dbp 斜生栅藻 天然混合藻类 致毒效应
下载PDF
DEHP、DBP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解玮 蒋颂辉 +1 位作者 屈卫东 朱惠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测定和断乳大鼠子宫增重实验探讨了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内分泌干扰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DEHP和DBP可诱导MCF-7细胞增殖、细胞内雌... 利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测定和断乳大鼠子宫增重实验探讨了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内分泌干扰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DEHP和DBP可诱导MCF-7细胞增殖、细胞内雌激素受体水平增高,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DEHP不引起断乳大鼠子宫增重.推断DEHP和DBP可能并不是通过模拟雌激素而是引起体内天然激素受体水平改变等其他机制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内分泌干扰活性 MCF-7人乳腺癌细胞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对DBP和DEHP的富集和降解特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迟杰 董林林 李金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95-1398,共4页
选择富营养化优势藻———铜绿微囊藻,研究该藻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这两个最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富集和降解动力学过程.实验在250 mL三角瓶中进行,光照度(4 000±100)lx,DBP和DEHP... 选择富营养化优势藻———铜绿微囊藻,研究该藻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这两个最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富集和降解动力学过程.实验在250 mL三角瓶中进行,光照度(4 000±100)lx,DBP和DEHP初始浓度均约为0.4 mg/L.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DBP和DEHP均有较显著的降解作用,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5.9×10-3和2.0×10-3h-1.铜绿微囊藻中DBP和DEHP浓度均在实验1 h时达最大值,分别为5.85和8.61 mg/g(dw).藻对DBP和DEHP的生物富集因子(BCF)值分别在实验1 h时和12 h时达最大,分别为1.64×104和2.86×104.藻分泌物在DBP和DEHP的富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分泌物增加,导致DBP和DEHP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使藻中DBP和DEHP浓度及其BCFs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富集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普通小球藻与DBP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迟杰 刘华 郎铁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实验结果表明,普通小球藻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但生物降解作用并不显著,6d的藻富集率和藻降解率分别为42.0%和11.0%。富集量和富集系数在1h达最大,分别为 85.94mg/g.dwc和 4.83 104mL/g。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 实验结果表明,普通小球藻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但生物降解作用并不显著,6d的藻富集率和藻降解率分别为42.0%和11.0%。富集量和富集系数在1h达最大,分别为 85.94mg/g.dwc和 4.83 104mL/g。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通小球藻对DBP的一级降解反应动力学方程:C=1.82e-0.0008t,用此方程计算 DBP浓度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富集 生物降解
下载PDF
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晓娟 金樑 陈家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889-1893,共5页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BP处理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切片观察拟南芥茎段试管形态发生过程中脱分化、分化及再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在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首先是愈...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BP处理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切片观察拟南芥茎段试管形态发生过程中脱分化、分化及再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在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首先是愈伤组织产生,而后愈伤组织块增大,颜色呈淡绿色,生长旺盛,并有分化出芽现象;添加0.01mg/L、0.1mg/L和1.0mg/LDBP,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且高浓度时愈伤组织出现褐化、活力差的现象;培养12h、24h、2d、3d、7d、14d、21d和28d茎段显微切片结果显示,DBP具有抑制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作用,随着DBP浓度的增加呈现剂量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菜 dbp 分化 脱分化 形态发生
下载PDF
DBP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环 赵金昌 +1 位作者 徐一波 张晶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54-45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DBP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DBP是否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而引起支持细胞凋亡.方法建立支持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将细胞分为0.1%DMSO(对照组)、1 mg/L(低剂量组)、10 mg/L(中剂量组)、... 目的通过测定DBP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DBP是否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而引起支持细胞凋亡.方法建立支持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将细胞分为0.1%DMSO(对照组)、1 mg/L(低剂量组)、10 mg/L(中剂量组)、100 mg/L(高剂量组),分别处理细胞24 h;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支持细胞内Ca2+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酶标仪测定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中Ca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在中、高剂量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P浓度的增加,Caspase-9与Caspase-3的活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P能显著降低支持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进一步升高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性,并最终导致睾丸支持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支持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Caspase活性
下载PDF
乙酸钙不动杆菌TS2H对DBP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段星春 易筱筠 +3 位作者 党志 陶雪琴 吴惠勤 黄晓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6-849,共4页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具有一般毒性和致畸、致突变性的有机化合物,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大量地用于塑料生产,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PAEs生物降解研究的模型物,通过驯化富集培养,分离出1...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具有一般毒性和致畸、致突变性的有机化合物,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大量地用于塑料生产,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PAEs生物降解研究的模型物,通过驯化富集培养,分离出1株能降解DBP的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TS2H,研究了TS2H对DBP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可在好氧条件下高效降解DBP,在最佳pH值7时,150r·min-1振荡培养48h对DBP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1的降解率可达到98.64%;TS2H对100mg·L-1内较高质量浓度的DBP均具有较高的降解效能,但当DBP质量浓度达到300mg·L-1时,降解效能受到一定的抑制;加入营养物蛋白胨能促进菌株TS2H对DBP的降解,而葡萄糖和苯甲酸钠的加入对DBP的降解有延缓作用;菌株TS2H在一定浓度的Zn2+、Cd2+和Cu2+条件下仍可较高效地降解D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微生物降解 乙酸钙不动杆菌属
下载PDF
饮用水中微量内分泌干扰物质(DBP)的O_3氧化去除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海燕 曲久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0-574,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简称DBP)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物 ,采用静态反应方式对饮用水进行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O3 氧化研究 .结果表明 ,当O3 投加量仅为 0 5 3mg L时 ,水中 10 0 μg LDBP 4 0min后就能去除 6 0 %以上 ,较高的溶液pH。
关键词 饮用水 内分泌干扰物质 dbp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氧化 O3 降解
下载PDF
饮用水中DBP的臭氧氧化效能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海燕 曲久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DBP)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物 ,对饮用水中大量存在的不同物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O3氧化DBP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O3单独作用于DBP时 ,在反应进行 30min后就能去除 90 %以上 ;O3对DBP的氧化降解除了O... 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DBP)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物 ,对饮用水中大量存在的不同物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O3氧化DBP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O3单独作用于DBP时 ,在反应进行 30min后就能去除 90 %以上 ;O3对DBP的氧化降解除了O3的直接氧化外 ,还有·OH的作用机制 ;HCO-3 和腐殖质都通过影响·OH的产生而影响DBP的O3氧化 ,水中的浑浊度由于对疏水性的DBP会产生吸附作用而对DBP的去除有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dbp 内分泌干扰物质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降解方法 浑浊度 臭氧氧化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