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2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19例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志才 班秀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期31-32,34,共3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下皮圈套扎(EBL)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19例,采用EBL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结果:19例Dieulafoy病变出血的患者全部套扎成功,对套扎后形成的假瘤体内注... 目的:评价经内镜下皮圈套扎(EBL)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19例,采用EBL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结果:19例Dieulafoy病变出血的患者全部套扎成功,对套扎后形成的假瘤体内注射组织胶,均获成功,止血率100.00%。住院7~10 d,无一例再出血,转外科手术率0。随访18个月,无一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长期止血率100%。结论:EBL联合组织胶注射是一种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全新、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变出血 皮圈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 内镜检查
下载PDF
经内镜皮圈套扎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德良 霍继荣 +2 位作者 吴小平 刘小伟 周芝元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8-540,共3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皮圈套扎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皮圈套扎治疗,其中17例病灶位于胃,8例位于胃肠吻合口,3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选用多连发套扎设备,通过负压抽吸,使Dieulafoy病... 目的评价经内镜皮圈套扎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皮圈套扎治疗,其中17例病灶位于胃,8例位于胃肠吻合口,3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选用多连发套扎设备,通过负压抽吸,使Dieulafoy病变及其周围组织吸入套扎帽内,然后释放弹力皮圈将其结扎。结果套扎组织在内镜治疗后3~7d内脱落;早期止血率92.9%,活动性出血止血率100%,再出血率7.1%,转外科手术率0%,并发症发生率3.6%。随访4~68个月,平均33个月,长期止血率99.5%。结论经内镜皮圈套扎是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变 出血 内镜下皮圈套扎术
下载PDF
皮圈结扎与金属夹子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德良 卢放根 +3 位作者 欧大联 周雨迁 霍继荣 周芝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05-909,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皮圈结扎(EBL)与金属夹子(EHP)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共有34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22例病灶位于胃部,10例位于胃肠吻合口,2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 目的:比较内镜下皮圈结扎(EBL)与金属夹子(EHP)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共有34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22例病灶位于胃部,10例位于胃肠吻合口,2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将患者随机分成EBL组(n=16)和EHP组(n=18),分别采用EBL或EHP治疗,并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BL组与EHP组达到止血平均所需的皮圈2金属夹子个数相似;两组早期止血率、再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输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组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提示,EBL与EHP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在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变 出血 内镜下皮圈结扎 内镜下金属夹子治疗
下载PDF
急诊内镜下套扎术在Dieulafoy病变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4
作者 李学谦 黄友明 +5 位作者 孙贤久 江堤 刘玉杰 陈雪梅 廖秀敏 谢丽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下皮圈套扎(EBL)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收治的11例Dieulafoy病变出血采用EBL治疗。结果11例患者全部套扎成功,早期止血率为100.00%。1例术后24h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9.09%,经再次套扎治疗后... 目的评价经内镜下皮圈套扎(EBL)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收治的11例Dieulafoy病变出血采用EBL治疗。结果11例患者全部套扎成功,早期止血率为100.00%。1例术后24h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9.09%,经再次套扎治疗后出血停止,转外科手术率为0。随访18个月,均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长期止血率为100%。结论EBL是内镜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 出血 橡皮圈套扎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下载PDF
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贾爱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3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放置金属钛夹治疗,对照组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观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早期止血率、远期止血... 目的探讨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放置金属钛夹治疗,对照组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观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早期止血率、远期止血率、转外科手术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放置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是一种积极有效地方法,对预防再出血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金属钛夹
下载PDF
经内镜钛夹与应用奥曲肽序贯疗法对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未雄 刘文 +3 位作者 杨文斌 许剑 刘雄祥 田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29-30,39,共3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钛夹与应用奥曲肽序贯疗法对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方法列15例Dieulafoy病变患者在内镜下确诊后即行钛夹止血,再连续应用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0.0125--0.025mg/h,共用3~5d。结果15例患者胃镜下钛夹止血均成功,... 目的研究内镜下钛夹与应用奥曲肽序贯疗法对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方法列15例Dieulafoy病变患者在内镜下确诊后即行钛夹止血,再连续应用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0.0125--0.025mg/h,共用3~5d。结果15例患者胃镜下钛夹止血均成功,即时止血率100.00%,再出血率6.67%,全组均未见并发症。结论经内镜钛夹与应用奥曲肽序贯疗法是治疗DieuMoy病变出血的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夹 dieulafoy病变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奥曲肽
下载PDF
经内镜皮圈套扎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德良 霍继荣 +3 位作者 吴小平 欧大联 凌奇荷 周芝元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皮圈套扎(EBL)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Dieulafoy病出血患者随机采用EBL(n=16)或硬化剂注射(EIS,n=15)治疗,20例患者病灶位于胃,8例位于胃肠吻合口,3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EBL组采用多连发套扎器... 目的评价经内镜皮圈套扎(EBL)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Dieulafoy病出血患者随机采用EBL(n=16)或硬化剂注射(EIS,n=15)治疗,20例患者病灶位于胃,8例位于胃肠吻合口,3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EBL组采用多连发套扎器,通过负压抽吸,使Dieu lafoy病灶及周围组织吸入套扎帽内,然后释放弹力皮圈将其结扎。EIS组选用5%鱼肝油酸钠或1%乙氧硬化醇,绕Dieulafoy病灶周围注射止血。结果EBL组套扎组织在内镜治疗后3~7d内脱落;EBL组早期止血率、远期止血率和转外科手术率均与EIS组相似(分别为93.8%比86.7%,100.0%比86.7%,0比13.3%;P值均>0.05),但再出血率显著低于EIS组(6.3%比40.0%,P<0.05);EBL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EIS组为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L是内镜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皮圈套扎 治疗 dieulafoy 出血 止血
原文传递
联合应用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陈瑞芳 程广英 +3 位作者 钟思苗 钟雪仪 李燕嫦 欧婉燕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5期2320-232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我院妇科因异常子宫出血而就诊的1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联合应用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检查,统计不同宫腔病变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同时...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我院妇科因异常子宫出血而就诊的1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联合应用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检查,统计不同宫腔病变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同时把宫腔镜或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联合应用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各类宫腔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16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诊断出宫腔病变165例,其中宫腔粘连占比41.82%(69/165),内膜息肉占比33.33%(55/165),子宫粘膜下肌瘤占比10.91%(18/165),子宫内膜增生症占比9.09%(15/165),子宫内膜癌占比4.85%(8/165)。对165例宫腔病变患者超声结果与宫腔镜或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最终诊断结果一致为155例(93.94%),误诊10例(6.06%)。将“金标准”作为依据,结果发现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检查对不同宫腔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87.50%、≥96.00%、≥87.50%、≥98.67%、≥97.57%。结论联合应用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各种宫腔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该类患者排除宫腔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病变 经阴道二维超声 经阴道三维超声
下载PDF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淑英 《天津护理》 2015年第4期326-327,共2页
Dieulafoy病变出血又称为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引起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原因之一,发生率低,仅占急性胃肠道出血患者的1%~2%[1,2],患者病死率达到8.6%~80%[2]。近年来,随着对Dieulafoy病变认识的提高及重视,胃镜诊断水平的提高... Dieulafoy病变出血又称为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引起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原因之一,发生率低,仅占急性胃肠道出血患者的1%~2%[1,2],患者病死率达到8.6%~80%[2]。近年来,随着对Dieulafoy病变认识的提高及重视,胃镜诊断水平的提高,诊断为Dieulafoy病的患者逐年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变 消化道大出血 护理
下载PDF
经胃镜诊断3例不同部位的Dieulafoy病变大出血
10
作者 房振环 郑著家 +1 位作者 邢福艳 李海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5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dieulafoy病变 消化道出血 胃镜诊断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经香 龙淑媛 +2 位作者 张应魏 卢方理 吴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与脑白质病变(WML)的关系。方法 于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海南省老年病医院收集LI患者134例,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CMBs,分为CMBs组(49例)和非CMBs组(85例),利用脑白质...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与脑白质病变(WML)的关系。方法 于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海南省老年病医院收集LI患者134例,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CMBs,分为CMBs组(49例)和非CMBs组(85例),利用脑白质病变量表评分(WMLs)分析LI患者脑白质病情情况与CMBs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I患者并发CMBs的危险因素。结果 134例LI患者合并CMBs发生率为36.57%(49/134例)。CMBs组WML发生率、WMLs评分明显高于非CMB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高血压史、高密度脂蛋白(HDL)、WML发生率和WMLs评分是LI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影响因素。且CMBs病灶数量与WMLs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LI患者发生CMBs发生影响因素众多,控制血压、血脂水平以及降低血尿酸对于预防LI患者发生CMBs具有重要意义,且脑白质病变程度与CMBs严重程度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影响因素 脑白质病变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关系
12
作者 王笑寒 潘燕 +1 位作者 张小林 张向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09-214,共6页
目的分析脑白质病变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资料。根据磁共振成像,参考改良LA分级量表(age-related wh... 目的分析脑白质病变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资料。根据磁共振成像,参考改良LA分级量表(age-related white matter changes,ARWMC)对脑白质病变进行量化评分。静脉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后24h内复查头颅CT,根据是否发生sICH转化分为sICH组(n=29)与非sICH组(n=371)。比较两组脑白质ARWMC评分及病变体积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溶栓后发生sICH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脑白质ARWMC评分及病变体积对病人溶栓后发生sICH的预测效能。结果400例病人静脉溶栓后sICH发生率为7.25%(29/400)。sICH组糖尿病史占比、NIHSS评分、大动脉粥样硬化占比、纤维蛋白原水平、ARWMC评分及脑白质病变体积均大于非sICH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ARWMC评分、脑白质病变体积及两者联合预测病人发生sICH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825、0.861、0.938。结论脑白质病变评分及体积,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sICH有关,可作为其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急性 脑白质病变 静脉溶栓 症状性颅内出血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与脑出血迟发性水肿和功能预后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位亚敏 邓文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93-798,共6页
目的 探讨脑白质病变与脑出血迟发性水肿和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2023年1月209例幕上脑出血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使用vSS评分进行脑白质病变分级,迟发性水肿定义为从4~7 d到8~14 d血肿周围... 目的 探讨脑白质病变与脑出血迟发性水肿和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2023年1月209例幕上脑出血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使用vSS评分进行脑白质病变分级,迟发性水肿定义为从4~7 d到8~14 d血肿周围水肿绝对体积增长差值(ΔPHE)≥7.5 ml。对影响迟发性水肿和90 d不良转归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ΔPHE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09例患者中脑白质病变者93例,迟发性水肿者91例,90 d预后不良者104例。回归分析显示vSS评分、入院NIHSS评分、初始血肿体积是脑出血后迟发性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影响ΔPHE的独立危险因素。vSS评分、入院NIHSS评分、初始血肿体积和年龄是脑出血90 d不良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与无/轻度脑白质病变相比,中/重度脑白质病变更易出现较差的功能结局。结论 脑白质病变程度、入院NIHSS评分、初始血肿体积是脑出血迟发性水肿的危险因素,且与90 d不良预后相关。迟发性水肿可能是脑白质病变影响脑出血预后的一个潜在机制,还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迟发性血肿周围水肿 出血 预后
下载PDF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进展
14
作者 刘宝怡 马媛(综述) 李涛(审校) 《眼科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是亚洲人群中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发生大出血并发症后严重危害视力且预后差。PCV大出血包括视网膜下出血(subretinal hemorrhage,SRH)和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VH)...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是亚洲人群中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发生大出血并发症后严重危害视力且预后差。PCV大出血包括视网膜下出血(subretinal hemorrhage,SRH)和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VH)。SRH的危险因素包括较长病程、簇型PCV、息肉状病灶不消退、合并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其治疗方式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光动力疗法、激光、玻璃体腔注气、眼内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玻璃体切割术或联合治疗等方式,其中,黄斑中心凹是否受累和出血时间是影响治疗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发病年龄较大、白细胞计数较高、天门氨酸转移酶和丙氨酸转氨酶的比值较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长、曾行光动力疗法、有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史、SRH面积大、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PCV患者发生VH的风险高。浓厚的VH通常需行玻璃体切割术,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临床关注的焦点。鉴于目前PCV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方面也尚未形成共识,需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视网膜下出血 玻璃体积血 综述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血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诗章 姚东平 许谦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监利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258例PDR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9例。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监利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258例PDR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9例。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卵磷脂络合碘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视力恢复情况及黄斑厚度、相关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睛干涩感、眼睛异物感、眼睛烧灼感、眼睑肿胀评分均降低,试验组眼睛干涩感、眼睛异物感、眼睛烧灼感、眼睑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升高,黄斑厚度降低,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黄斑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M-1)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VEGF、ICAM-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6,P=0.519)。结论:在针对PDR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雷珠单抗与卵磷脂络合碘片,效果确切,可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视力恢复,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血 雷珠单抗 卵磷脂络合碘片 自觉症状 最佳矫正视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抗VEGF药物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迟发性玻璃体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琳 郑笑荣 +4 位作者 兴辰 王君兰 庞午 郭哲 张凤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迟发性玻璃体出血(LV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河北省眼科医院糖尿病眼病区收治的PDR玻璃体切除术后LVH患者45例共46只患...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迟发性玻璃体出血(LV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河北省眼科医院糖尿病眼病区收治的PDR玻璃体切除术后LVH患者45例共46只患眼。术后,患者均经观察或口服常规药物治疗2~4周,无效者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抗VEGF药物治疗无效者则行二次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将积血经口服药物治疗或自行吸收的10只患眼纳入A组,经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后吸收的28只患眼纳入B组,经二次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8只患眼纳入C组。比较不同治疗患者患眼第1次玻璃体切除术前视力、眼压,患眼第1次手术后1 d、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随访1年,观察不同治疗方法患者患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眼第1次玻璃体切除术前视力、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手术后1 d、治疗前及治疗后,3组患眼BCVA、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BCVA、眼压高于第1次手术后1 d(P<0.01);3组治疗后BCVA、眼压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3组治疗后与第1次手术后1 d BCVA、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3组患者患眼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眼内炎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促进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LVH积血吸收,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迟发性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切除术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坠血明目饮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Ⅱ期眼底出血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邱敏 李寿军 +2 位作者 尹舒 程良伟 郑佳欣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 观察坠血明目饮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Ⅱ期眼底出血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卡巴克洛片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予中药坠血明目饮治疗。两组治疗20 d... 目的 观察坠血明目饮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Ⅱ期眼底出血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卡巴克洛片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予中药坠血明目饮治疗。两组治疗2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以及改善程度、两组眼底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两组眼底出血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眼底视网膜出血完全吸收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00%(P<0.05)。观察组眼底出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坠血明目饮治疗DRⅡ期眼底出血能够改善患者视力,缩短眼底出血消失时间,安全且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眼底出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Ⅱ期 坠血明目饮 卡巴克洛片
下载PDF
眼底血管病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
18
作者 叶兰香 陈俊斌 李雪莲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病变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已行静脉溶栓治疗,且能配合坐立位行眼底照相...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病变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已行静脉溶栓治疗,且能配合坐立位行眼底照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知情同意后均于溶栓24 h后复查头部MR明确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及是否发生溶栓后HT,坐立位行双侧眼底照相。按照患者是否发生HT,分成非HT组(346例)和HT组(48例),比较其基本资料、眼底血管病变情况。结果:比较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饮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狭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患者眼底血管病变中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动静脉交叉征、微血管瘤发生率均高于未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严重的眼底血管病变(出血斑、动静脉交叉征),是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提高监测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眼底血管病变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测价值的研究
19
作者 李瑞妮 王莎莎 +2 位作者 贾泽博 韦晓洁 王腾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95-901,共7页
目的研究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观察,分别接受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按是否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DP... 目的研究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观察,分别接受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按是否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进行分组,将其中发生者纳入DPPB组(21例),未发生者纳入非DPPB组(8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中进行分析,得到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同时绘制列线图和校准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价值。结果本研究10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21例(19.44%)发生DPPB,87例(80.56%)未发生DPPB。DPPB组病灶最大直径、切片大小、手术时间、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非DPP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作为因变量,将病灶最大直径、切片大小、手术时间、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APTT作为自变量X1、X2、X3、X4、X5、X6,分别对各个自变量开展相应赋值处理。经共线性诊断,切片大小、手术时间的VIF值分别是15.315、14.411,容忍度为0.065、0.069,2项具有共线性问题(VIF值﹥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直径、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APTT均为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此结果,构建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同时绘制校准曲线,发现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校准曲线接近于理想曲线。结论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存在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可能和病灶最大直径、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APTT等危险因素有关,同时各项因素在预测术后迟发性出血中存在一定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列线图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术后延迟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刘卫华 姜海波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术后延迟出血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接受ESD治疗的消化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按是否发生术后延迟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上述资料差...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术后延迟出血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接受ESD治疗的消化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按是否发生术后延迟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总结ESD术后延迟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既往是否服用抗凝药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的病变大小与有表面溃疡占比高于未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整块切除情况比较(P>0.05);出血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明显出血占比高于未出血组(P<0.05)。病变大小、有表面溃疡、手术时间、术中明显出血均为影响消化道病变术后延迟出血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病变较大、有表面溃疡、手术时间长、术中明显出血的消化道病变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较高,应及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消化道病变 延迟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