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酸沉降背景下主要森林类型水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55
1
作者 刘菊秀 张德强 +2 位作者 周国逸 温达志 张倩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223-1228,共6页
雨水的水质在通过森林后会发生变化 .如果雨水是酸性的 ,这种变化会更加明显 .通过一年多时间在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采样分析发现 ,鼎湖山大气降水pH值低 ,酸雨频率高 ;阔叶林穿透雨 pH值比大气降水高 ,树干径流和地表水 pH值比大气降水... 雨水的水质在通过森林后会发生变化 .如果雨水是酸性的 ,这种变化会更加明显 .通过一年多时间在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采样分析发现 ,鼎湖山大气降水pH值低 ,酸雨频率高 ;阔叶林穿透雨 pH值比大气降水高 ,树干径流和地表水 pH值比大气降水低 ,土壤自然酸化非常严重 ;混交林穿透雨和地表水酸度比大气降水低 ,树干径流酸度则大于大气降水 ;针叶林穿透雨和树干径流都有进一步酸化趋势 ,但地表水pH值比大气降水高 .3种林型比较 ,阔叶林林冠缓冲能力最强 ,针叶林土壤缓冲能力最大 .3种林型 ,林内降水和地表水养分N、P、K、Ca、Mg和Na含量除N外都明显高于大气降水 .各林型树干径流对养分富集能力强于穿透水 ,养分在大气降水中的浓度低于在地表水中的浓度 .针叶林林内降水比混交林和阔叶林养分含量高 ,但地表水中养分浓度比后两者低 .从地表水的养分浓度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酸沉降水 化学特征
下载PDF
森林降水化学的变化特征和机理 被引量:8
2
作者 蒋益民 曾光明 +1 位作者 张龚 刘鸿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1-273,276,共4页
研究并比较了湖南酸雨区韶山小集水区林内降水的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与大气降水相比 ,穿冠水和地表穿透水中的富集的离子浓度除了 NO3-和 Na+外均明显增加 ,到达地表的降水离子增加倍数最高达 3 4.3倍 ;离子总量最高倍数为 8.1倍 ,乔... 研究并比较了湖南酸雨区韶山小集水区林内降水的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与大气降水相比 ,穿冠水和地表穿透水中的富集的离子浓度除了 NO3-和 Na+外均明显增加 ,到达地表的降水离子增加倍数最高达 3 4.3倍 ;离子总量最高倍数为 8.1倍 ,乔木树冠层的离子富集作用大于灌木层。韶山的大气降水、穿冠水和地表穿透水的年均 p H分别为 4.61、5 .5 4和 5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降水化学 湖南 酸雨 大气污染
下载PDF
西南亚热带典型林分枯落物层对酸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楠 王玉杰 +4 位作者 赵占军 赵洋毅 冯华敏 易琴 雷声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3,120,共7页
通过模拟酸雨实验,研究了缙云山马尾松×四川大头茶×四川杨桐混交林(林分Ⅰ)、广东山胡椒×四川山矾混交林(林分Ⅱ)、毛竹林(林分Ⅲ)、四川山矾×杉木混交林(林分Ⅳ)、马尾松林(林分Ⅴ)、灌丛(林分Ⅵ)枯落物淋滤液的... 通过模拟酸雨实验,研究了缙云山马尾松×四川大头茶×四川杨桐混交林(林分Ⅰ)、广东山胡椒×四川山矾混交林(林分Ⅱ)、毛竹林(林分Ⅲ)、四川山矾×杉木混交林(林分Ⅳ)、马尾松林(林分Ⅴ)、灌丛(林分Ⅵ)枯落物淋滤液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①6种典型林分的枯落物淋滤液pH值均随模拟酸雨pH的降低而减小;林分Ⅴ的枯落物层对模拟酸雨pH值的缓冲效果最好。②6种典型林分枯落物淋滤液中的盐基离子(Ca2+、Mg2+、K+、Na+、NH+4)浓度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加。在pH值2.7和3.5的强酸雨作用下,林分Ⅴ枯落物淋滤液中的盐基离子浓度均是最高的,达到了0.143 6 mmol/L和0.074 0mmol/L,在pH值4.5的酸雨作用下,林分Ⅱ枯落物淋滤液的盐基离子浓度是最高的,达到了0.138 9mmol/L。③在模拟酸雨pH值为2.7时,6种典型林分淋滤液中Al3+、Fe、Mn、Zn急剧增加,且林分Ⅴ枯落物淋滤液中Al3+(0.018 2 mmol/L)、Fe(0.004 4 mmol/L)、Mn(0.010 7 mmol/L)、Zn(0.002 5 mmol/L)均高于其他林分,林分Ⅴ更易受到这几种元素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酸沉降 淋滤液 化学性质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酸沉降背景下针阔混交林水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平 王云琦 +3 位作者 王玉杰 王冉 胡波 唐晓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5-238,共4页
选取三峡库区缙云山小流域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大气降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中的pH值及Na+、K+、Ca2+、Mg2+等离子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降水pH值为5.31,呈酸性,已属于酸雨范围(pH<5.65)。相对... 选取三峡库区缙云山小流域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大气降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中的pH值及Na+、K+、Ca2+、Mg2+等离子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降水pH值为5.31,呈酸性,已属于酸雨范围(pH<5.65)。相对于大气降水,针阔混交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离子含量均大幅增加。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Mg、Cu元素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大气降水,而K、Zn和Mn均大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中Ca元素含量最高,为16.416mg/L,Mn元素含量最低,几乎检测不到。各元素含量排序为:Ca>K>Na>Mg>Zn>Fe>Cu>Mn。地下径流中,Ca元素是含量增加最多的养分元素,各元素含量排序为:Ca>K>Na>Mg>Zn>Cu>Fe=Mn。(2)Cu元素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均出现了负淋溶,其余各元素浓度均有所增加。如果林木长期处于酸雨逆境下,将会导致部分营养元素大量流失,并最终造成林木营养亏损且影响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水化学特征 养分含量
下载PDF
湖南韶山森林复合冠层沉降化学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益民 曾光明 +1 位作者 张龚 刘鸿亮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在韶山森林设立了 1 0个 30m× 30m的样方 ,研究了 1年中各个季节的二维结构冠层在酸雨作用下各离子的净沉降及森林地表接收的总酸沉降的变化。结果表明 ,来源于树冠层叶中营养离子的洗脱与大气中含钙颗粒物质的Ca2 + 的净沉降在乔... 在韶山森林设立了 1 0个 30m× 30m的样方 ,研究了 1年中各个季节的二维结构冠层在酸雨作用下各离子的净沉降及森林地表接收的总酸沉降的变化。结果表明 ,来源于树冠层叶中营养离子的洗脱与大气中含钙颗粒物质的Ca2 + 的净沉降在乔木冠层和灌木亚冠层都为正 ,Mg2 + 除了在生长季节外 ,其冠层仍有较明显的滤出现象 ,K+ 在乔木冠层树冠的大量的滤出与灌木亚冠层的摄入形成明显对比。SO42 -,NO3 -,Cl-在秋冬两季树冠层均有较强的洗脱现象 ,而海洋输送则成为Cl-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总酸沉降结果表明 ,盐基离子中Ca2 + 在春夏两季沉降量最大 ,Mg2 + 的沉降则以秋冬两季的量最高 ,K+ 的最大沉降量出现在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化学成分 空间特征 韶山森林
下载PDF
酸沉降影响下香樟纯林和马尾松纯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志勇 陈建军 王彦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分析比较了在酸沉降影响下生长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的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上、中、下层土壤中,香樟纯林土壤pH值分别为3.91、4.23和4.62,盐基饱和度分别为13.11%、45.06%和55.14%,马尾松纯... 分析比较了在酸沉降影响下生长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的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上、中、下层土壤中,香樟纯林土壤pH值分别为3.91、4.23和4.62,盐基饱和度分别为13.11%、45.06%和55.14%,马尾松纯林土壤pH值分别为3.78、3.88和3.89,盐基饱和度分别为9.25%、11.68%和20.96%.香樟纯林中层土壤有机质、中下层土壤全P及各层土壤盐基离子(Ca2+和Mg2+)含量明显高于马尾松纯林(P<0.05),中下层土壤Al3+、H+及上中层土壤Fe3+含量明显低于马尾松纯林(P<0.05).可见,香樟纯林具有减缓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香樟 马尾松 土壤化学性质
下载PDF
酸沉降物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学春 朱亚萍 《四川环境》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综述了酸沉降物对土壤酸化、营养物质的淋溶、重金属的活化、矿物分解等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阻止酸雨危害土壤的化学方法。
关键词 酸沉降物 土壤化学 性质 防治措施
下载PDF
酸沉降背景下鼎湖山林区径流的水化学组成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廖佩琳 高全洲 +2 位作者 杨茜茜 李琦 孙渝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68-2381,共14页
为了解酸沉降背景下湿热流域源区不同径流的水化学组成特征,选取鼎湖山林区溪流水、土壤水、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在2019—2020年以季节为周期对水化学组成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林区溪流水、土壤水和地下水pH值和酸中和容量较... 为了解酸沉降背景下湿热流域源区不同径流的水化学组成特征,选取鼎湖山林区溪流水、土壤水、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在2019—2020年以季节为周期对水化学组成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林区溪流水、土壤水和地下水pH值和酸中和容量较低,分别介于3.45—6.77和-545.51—302.09μmol H^(+)/L之间,水体均呈弱酸性。林区土壤、植被和扬尘颗粒缓冲酸沉降物质的能力较低,对减缓水体酸化的作用较小。不同径流水体化学组成含量存在差异。土壤水K^(+)、Ca^(2+)、NO_(3)^(-)和SO_(4)^(2-)浓度显著高于地下水和溪流水,地下水和溪流水之间除NO_(3)^(-)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余3个指标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地下水Na^(+)、Mg^(2+)、Cl^(-)、DSi浓度显著高于土壤水和溪流水,土壤水和溪流水之间除Cl^(-)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3个指标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土壤硝化、吸附、矿物化学风化等作用有关。溪流水水化学组成类型为NO_(3)^(-)·SO_(4)^(2-)⁃Ca^(2+)·Mg^(2+)型,土壤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类型为NO_(3)^(-)⁃Ca^(2+)·Mg^(2+)型。溪流水阳离子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化学风化和大气沉降,二者的贡献分别为85.76%和14.24%。溪流水SO_(4)^(2-)含量与雨水相差不大,NO_(3)^(-)含量远高于雨水,说明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淋出了较多的硝态氮。研究成果可以为酸沉降对流域源区径流水化学组成的影响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鼎湖山林区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水化学 化学风化 水体酸化 鼎湖山林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