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
1
作者 万程 牟临杰 +4 位作者 张兴逵 李俊君 李智高 王向鹏 汤志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3个年级研究生共60名,按入科顺序分为传统教学组、CBL+PBL组及CBL+PBL+SP组,每组20名。进行3个月的入科培训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病历质量、SP评价及自我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BL+PBL组、CBL+PBL+SP组课后的基本理论、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SP组的查体、腰穿及影像资料判读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SP综合评价成绩、学生满意度、技能和知识吸收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动机、理解力、师生互动、课程所花时间、课后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完成课题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知识理解及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sp 研究生 神经外科 教学模式 临床技能 自我感知能力
下载PDF
退火对SP-700合金板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2
作者 赵天章 杨震 +3 位作者 王珏 韩颖杰 付和国 庾雅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7-811,共15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单向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P-700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合金板材的晶粒等轴化程度提高;当退火温度为780℃时,退火织...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单向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P-700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合金板材的晶粒等轴化程度提高;当退火温度为780℃时,退火织构类型基本不变;当退火温度为860℃时,初生α相向次生α相的转变形成了新的织构;经900℃退火后,组织类型转变为网篮组织,织构类型为棱锥织构和R型织构。α相的棱锥织构取向是造成原始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原因;晶内亚结构在变形初期对滑移系的阻碍作用影响了板材在不同方向上的室温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内亚结构的消除和新的织构取向的产生导致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增强。此外,晶粒形貌和相含量的差异也会导致各向异性的变化。原始板材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且不同方向的断口特征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sp-700合金板材 微观组织 织构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基于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教学特点探讨PBL联合SP教学法在针灸临床学的应用
3
作者 罗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生,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针对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开设针灸临床学这门综合性和临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用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相关的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以期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同时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模拟问题,培养学生实际临证思辨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的衔接能力,增强学生的针灸综合临证思辨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升本 针灸临床学 PBL教学法 sp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黄爱民 梁月秀 +2 位作者 归楠楠 潘重免 潘含义 《科技风》 2024年第9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84名妇科见习生,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见习生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名)以及观察组(42名)。对照组见习生接受情景模拟案例教...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84名妇科见习生,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见习生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名)以及观察组(42名)。对照组见习生接受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式,观察组见习生接受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比较两组见习生以下指标: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满意程度。结果:对比两组见习生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对比两组见习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对比两组见习生教学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妇科见习教学中实行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能显著提升见习生实践成绩与理论成绩,能提升见习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并能促使见习生对教师教学工作满意度提升,故具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案例 sp教学法 产科 见习教学
下载PDF
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5
作者 全苗苗 马青云 +4 位作者 杨理 谢晴宜 戴好富 郝玉娥 赵友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外和紫外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4-epi-lignicol(1)、lignicol(2)、6-demethylkigelin(3)、6,8-dihydroxy-3,4,7-trimethylisocoumarin(4)、6,7-dimethoxymellein(5)、musaone A(6)、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te(7)、3-吲哚甲醛(8)、吲哚-3-乙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其中化合物1为未发表的化合物,文章通过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static circular dichroism, ECD)计算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对这些化合物分别进行抗氧化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0有弱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haeosphaeriopsis sp.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6
作者 齐鑫 陈伟豪 +3 位作者 林秀萍 肖姣 王俊锋 刘永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最终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吲哚-3-甲醛(1H-indole-3-carboxaldehyde)(1)、吲哚-3-乙酸甲酯(methyl indole-3-acetate)(2)、环(L-脯氨酸-L-缬氨酸)(cyclo-L-prolyl-L-valine)(3)、brevianamide F(4)、asperterreusine A(5)、talaisocoumarin A(6)、3-甲基-6-羟基-8甲氧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yl-6-hydroxy-8-methoxy-3,4-dihydroisocoumarin)(7)、3-甲氧基-6,8-二羟基-3-甲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oxy-6,8-dihydroxy-3-methyl-3,4-dihydroisocoumarin)(8)、4-hydroxykigelin(9)和de-O-methyldiaporthin(10)。结论化合物按结构类型可分为生物碱和聚酮类等,化合物4~8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在4 mg·mL^(-1)浓度下,均未显示出抗细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共附生真菌 Aspergillus sp.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石榴蔗糖代谢相关酶SPS和INV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7
作者 冯立娟 李英朋 +3 位作者 王传增 尹燕雷 郭琳 谭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是蔗糖代谢的关键调控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鉴定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二级结构、亚细...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是蔗糖代谢的关键调控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鉴定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从石榴基因组中鉴定出4个SPS基因和11个INV基因,其编码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家族成员间特征motif数量和种类大致相同,蛋白结构高度保守;这些蛋白不均匀地分布在染色体上,均定位于叶绿体中,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与巨桉同源性较高;不同SPS和INV基因在石榴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PgINV3在9月15日(果实增大期)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本研究结果对解析石榴果实中蔗糖代谢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spS基因 INV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金刚纂内生真菌Irpex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8
作者 黄磊 邱仕瑜 +3 位作者 鲁松梅 陈世伟 韦霁芮 周敏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5-59,68,共6页
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 L.)内生真菌Irpex sp.的液体发酵产物进行提取与分离,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IrpexIacteC(1)、IrpexIacteD(2)、5-(4-Oxopentyl)furan-2-carbaldehyde(3)... 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 L.)内生真菌Irpex sp.的液体发酵产物进行提取与分离,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IrpexIacteC(1)、IrpexIacteD(2)、5-(4-Oxopentyl)furan-2-carbaldehyde(3)、22-tetraen-3-one(4)、IrlactinL(5)、IrlactinK(6)、IrlactinI(7)、Davotremulane B(8)、(+)-(1R,6S,7S)-Tremul-2-ene-12(11)-lactone(9),其中,3个为呋喃衍生物,5个为倍半萜化合物,1个为甾醇类化合物;化合物3,4,8,9为首次从耙齿菌属Irpex sp.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纂 内生真菌 Irpex sp. 倍半萜
下载PDF
一株溶藻菌 Zobellella sp. B307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9
作者 马双慧 白洁 +4 位作者 孙鹏飞 王登宇 相壮壮 李辉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抑藻途径为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间接溶藻,72 h的溶藻率高达91%。溶藻过程中藻细胞壁破损,叶绿素a和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藻细胞的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溶藻物质对藻细胞造成的强烈氧化损伤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热休克蛋白基因(HSP)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溶藻物质激发藻细胞产生的ROS在激活抗氧化系统的同时诱导产生HSP70,二者联合清除ROS以减缓藻细胞受应激损伤的程度;A.pacificum的网格蛋白基因(Clathrin)表达量显著上调,表示由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明显增强,进而说明为减轻光合营养功能受损造成的影响,藻细胞的异养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诠释菌藻关系,更为探究赤潮治理的生物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亚历山大藻 溶藻细菌 溶藻机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糖尿病患者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10
作者 刘惠 陈艳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究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数字化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AHPl... 目的:探究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数字化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AH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治疗,观察组采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根管充填时间、充填后1 d、3 d、5 d和7 d的疼痛VAS评分,充填前后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充填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充填前后患者红色美学指数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白色美学指数评分(White esthetic score,WES),充填前后患者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结果:对照组充填单位根管时间较观察组长,充填后1周内观察组患者PAI指数低于对照组,且充填后1 d、3 d、5 d、7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充填后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前,两组患者PES和W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PES和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LI、PD及SB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AH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iRoot SP单尖法充填治疗糖尿病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充填效率更高,充填后疼痛感更轻,成功率更高,美学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单尖法 根管充填 糖尿病 慢性根尖周炎 美学效果
下载PDF
Serratia sp.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的溶藻效果
11
作者 洪桂云 汪涛 +1 位作者 朱慧 马少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探讨一株溶藻菌S6(Serratia sp.)对富营养化水中优势蓝藻和绿藻的溶藻效果,为有害藻类的生物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富营养化水体中分离到一株溶藻菌S6(Serratia sp.,GenBank登录号为KY462187),将不同浓度菌液分别加至铜绿微... 【目的】探讨一株溶藻菌S6(Serratia sp.)对富营养化水中优势蓝藻和绿藻的溶藻效果,为有害藻类的生物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富营养化水体中分离到一株溶藻菌S6(Serratia sp.,GenBank登录号为KY462187),将不同浓度菌液分别加至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以及两者以浓度比1∶1混合的藻液(下称“混合藻”)中,进行溶藻实验,测定14 d内实验体系中藻的生物量、叶绿素a、氨氮和总磷(TP)浓度,分析溶藻菌S6对不同藻类的溶藻效果以及对水体中氮磷的影响;运用光谱技术分析溶藻产物特性。【结果与结论】溶藻菌S6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混合藻的溶藻效果较佳,且菌液浓度越高,溶藻效果越佳,其中3组原菌液(2×10^(9)mL^(-1))处理组14 d内的溶藻率分别为89.4%、80%、78.6%。溶藻菌S6对3种实验体系氨氮和TP浓度影响较大,原菌液处理组变化最明显,其中铜绿微囊藻藻液氨氮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下降21.24、6.21 mg/L;斜生栅藻藻液氨氮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下降13.19、7.54 mg/L;混合藻液中氨氮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下降10.81、11.85 mg/L。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铜绿微囊藻的溶藻产物中主要含类色氨酸、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斜生栅藻的溶藻产物中主要含类色氨酸和类腐殖酸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溶藻菌 Serratia sp. 溶藻产物 光谱分析技术
下载PDF
化痰活络饮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疗效及对其血清RBP4和SP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刘春敏 屈尧尧 常士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化痰活络饮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疗效及对其血清RBP4和S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化痰活络饮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疗效及对其血清RBP4和S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化痰活络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SDS、HAMD评分、血清RBP4及SP水平表达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患者SDS评分、HS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SDS评分(49.55±8.32)分、HSMD评分(15.39±2.48)分较对照组(57.31±8.46)分、(19.47±2.33)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RBP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RBP4(28.67±5.59)g/L及SP(45.61±10.58)pg/mL较对照组(35.38±5.32)g/L、(50.35±10.69)pg/mL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为2.04%与对照组的4.08%相当(P>0.05)。结论化痰活络饮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降低SDS、HAMD评分,改善神经功能,调降血清RBP4及SP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指导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活络饮 针刺治疗 脑卒中抑郁症 血清RBP4 血清sp
下载PDF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后桩道预备时机对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牛雪微 容晓安 +2 位作者 王爽 曹天翼 孙汉堂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iRootSP单尖法根管充填后不同桩道预备时机对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单根管离体牙75枚,截冠,随机分9组,其中A1、A2、A3组采用AH-Plus+热牙胶充填,;B1、B2、B3组采用iRoot SP+单尖根充;A4组热牙胶根充;B4组单尖根充;C组只... 目的研究iRootSP单尖法根管充填后不同桩道预备时机对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单根管离体牙75枚,截冠,随机分9组,其中A1、A2、A3组采用AH-Plus+热牙胶充填,;B1、B2、B3组采用iRoot SP+单尖根充;A4组热牙胶根充;B4组单尖根充;C组只预备不充填。A1和B1组立即预备桩道,而A2和B2组则1周后延迟进行,A3、B3、A4、B4组不进行桩道预备。A4组和B4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为阴性对照组,运用染料微渗漏实验及扫描电镜观察评价根尖区微渗漏情况。结果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的染料均渗透入根尖,渗透深度分别为A1:(1.14±0.40)mm;A2:(1.32±0.14)mm;A3:(0.61±0.15)mm;A4:(4.75±0.16)mm;B1:(1.07±0.17)mm;B2:(1.22±0.19)mm;B3:(0.52±0.15)mm;B4:15 mm;C:0 mm。比较染料渗透深度,其中A1组与A3组、B1组与B3组、A2组与A3组、B2组与B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SP封闭性与AH-Plus相似,iRootSP单尖法充填后即刻、延迟桩道预备后根尖封闭性相似。结论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与AH-Plus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根充比较,其根尖封闭效果相似,即刻、延迟桩道预备对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根尖封闭效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桩道预备 封闭 单尖充填技术
下载PDF
iRootSP糊剂联合单尖法对根管充填恰填率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14
作者 张乐 吴凡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究iRoot SP糊剂联合单尖法对根管充填恰填率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96例牙体牙髓病(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8,iRoot SP联合单尖法治疗)和对照组(n=48... 目的探究iRoot SP糊剂联合单尖法对根管充填恰填率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96例牙体牙髓病(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8,iRoot SP联合单尖法治疗)和对照组(n=48,AH-plus联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治疗)。使用X线片对所有患牙的填充效果进行评估;采用咬合力测定仪测定患者的咬合力;采用称质量法测定患者的咀嚼效率;疼痛感通过疼痛视觉评估量表(VAS)进行测定;比较两组的疗效、填充效果、咬合力、咀嚼效率、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39/48)(χ^(2)=5.031,P=0.025);研究组恰填率(100.00%,48/48)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42/48)(χ^(2)=4.444,P=0.03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在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SBI、PLI、PD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对照组(14.58%)(χ^(2)=4.909,P=0.027)。结论iRoot SP联合单尖法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减缓疼痛,改善患者牙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单尖法 牙体牙髓病 恰填率 疼痛
下载PDF
Amycolatopsis sp.的全基因组测序及香兰素合成途径分析
15
作者 王冠娜 郑义培 郑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0,共6页
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sp.)CCTCC NO:M2011265是一株可以转化阿魏酸生成香兰素菌株,该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拟无枝酸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并从拟无枝酸菌的全基因组中筛选和鉴定参与香兰素合... 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sp.)CCTCC NO:M2011265是一株可以转化阿魏酸生成香兰素菌株,该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拟无枝酸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并从拟无枝酸菌的全基因组中筛选和鉴定参与香兰素合成的功能基因。结果表明,总共组装得到64个scaffolds,整个基因组组装大小约为8425551 bp,总GC含量为71.89%。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香兰素合成关键基因ech、fcs和ech2基因,及香兰素分解代谢基因vdh基因,其中ech和fcs为一个基因簇,并进一步构建过表达ech-fcs-ech2菌株,其摇瓶发酵表明转化阿魏酸生成香兰素速率加快,发酵时间显著缩短。该研究获得的拟无枝酸菌的全基因组信息为解析其转化阿魏酸生成香兰素发酵过程中的代谢机理提供遗传信息基础,也为通过代谢工程获得高产香兰素菌株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拟无枝酸菌 全基因组测序 阿魏酸 基因功能注释
下载PDF
基于SP病人的翻转课堂在妇科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16
作者 王丽娜 孙晶莹 +1 位作者 陆瑶 彭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173-0176,共4页
分析研究基于SP病人的妇科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和对医学实习生临床能力的重要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在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妇科进行实习的72名住院医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人。对照组采取传统... 分析研究基于SP病人的妇科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和对医学实习生临床能力的重要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在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妇科进行实习的72名住院医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人。对照组采取传统医学生实习教学方法,针对实验组实习生采用基于SP病人的翻转课堂教学措施,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笔试成绩、SP病人评价、Mini-CEX评估、教学效果等。结果 两组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对比笔试成绩,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SP病人评价与教学效果较为突出,实验组患者Mini-CEX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 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医学院实习生学习的效果,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妇科医师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妇科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病人 翻转课堂 妇科教学
下载PDF
Spark Plasma Sintering of Boron Carbide Using Ti_(3)SiC_(2) as a Sintering Additive
17
作者 Hülya Biçer Mustafa Tuncer +3 位作者 Hasan Göçmez Iurii Bogomol Valerii Kolesnichenko Andrey Ragulya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45-650,共6页
Boron carbide has unique properties for wide application possibilities;however,poor sinterability limits its applications.One approach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is the addition of secondary phases into boron carbide... Boron carbide has unique properties for wide application possibilities;however,poor sinterability limits its applications.One approach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is the addition of secondary phases into boron carbide.Boron carbide based composite ceramics are produced by the direct addition of secondary phases into the structure or via reactive sintering using a sintering additive.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i_(3)SiC_(2) addition to boron carbide by reactiv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in the range of 1700-1900℃.Ti_(3)SiC_(2) phase decomposed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reacted with B4C to form secondary phases of TiB2 and SiC.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crease of Ti_(3)SiC_(2) addition(up to 15 vol%)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densification of B4C and yielded higher hardness.However,as the amount of Ti_(3)SiC_(2) increased further,the formation of microstructural inhomogeneity and agglomeration of secondary phases caused a decrease in har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sintering spS boron carbide MAX phase
下载PDF
基于SP+模型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基本反应模型参数修正研究
18
作者 徐伟 周显松 +3 位作者 许铀 周开晴 姚锦祥 郑振兴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4期94-98,共5页
通过改进单粒子模型(SP+模型)对电池基本参数进行预测及限制负极电位来获得充电安全边界是快充策略应用的有效评估方法。SP+模型需建立在三电极电池的基础上,在各种特性上与真实电池有一定的区别,这导致利用负极电位评估方法在预测精度... 通过改进单粒子模型(SP+模型)对电池基本参数进行预测及限制负极电位来获得充电安全边界是快充策略应用的有效评估方法。SP+模型需建立在三电极电池的基础上,在各种特性上与真实电池有一定的区别,这导致利用负极电位评估方法在预测精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上述问题建立电池基本反应模型,将修正因子导入到涉及SOC、正负极电位、正负极嵌锂浓度的电池平衡电动势表达式中,设置相应的测试计划对修正因子进行标定,实现在25℃和特定SOC情况下对三元锂离子电池平衡电动势及正负极电势预测精度的提升,为后续安全边界评估开路正负极电位预测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改进单粒子模型(sp+模型) 电池基本反应模型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射频SP8T开关无损测试
19
作者 睢林 曹咏弘 +3 位作者 王耀利 张凯旗 张翀 程亚昊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为了解决射频器件无损测试的难点,基于各向异性导电膜Z轴(ACF-Z)连接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射频器件无损测试技术。针对表面贴装式GaAs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单刀八掷(SP8T)开关,该测试技术使用ACF-Z轴连接结构实现器件与测试板的... 为了解决射频器件无损测试的难点,基于各向异性导电膜Z轴(ACF-Z)连接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射频器件无损测试技术。针对表面贴装式GaAs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单刀八掷(SP8T)开关,该测试技术使用ACF-Z轴连接结构实现器件与测试板的无损连接,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对GaAs MESFET SP8T开关性能进行测试,最多可同时测试SP8T开关的8个通道。测试结果显示,1~8 GHz内,器件的插入损耗为-15~-35 dB,回波损耗为-15~-35 dB,测试过程中未对器件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器件 无损测试 各向异性导电膜Z轴(ACF-Z)连接结构 GaAs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 单刀八掷(sp8T)开关 插入损耗
下载PDF
基于宇称时间对称的P-SP拓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特性分析
20
作者 何禧煜 郭锋 徐兴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4,共9页
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已经被验证可以作为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自由度的有力工具,但基于PT对称的并联-并联(P-P)拓扑结构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工作范围仍然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T对称原理的并联-串并联(P-SP)补... 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已经被验证可以作为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自由度的有力工具,但基于PT对称的并联-并联(P-P)拓扑结构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工作范围仍然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T对称原理的并联-串并联(P-SP)补偿WPT系统。通过等效电路法化简系统电路模型,并利用耦合模理论(CMT)分析电容分配比对振荡频率、临界耦合系数、满足系统进入PT对称区域的耦合系数和负载电阻值范围以及传输效率等工作性能的影响。构建样机开展实验,以检验所提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可以在仅损失2%系统传输效率的情况下,将传输距离由110 mm扩大到210 mm,该操作可为扩大应用范围、增加应用场景、优化激光无线充电系统中发送模块单元和接收模块单元的工作性能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宇称时间对称 耦合模理论 P-sp拓扑 距离扩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