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spinal infections 被引量:17
1
作者 Vishal Hegde Dennis S Meredith +1 位作者 Christopher K Kepler Russel C Huang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2年第11期182-189,共8页
Postoperativ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posterior lumbar spine surgery. This review details an approach to the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SI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 Postoperativ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posterior lumbar spine surgery. This review details an approach to the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SI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SI can be split into three categories:(1) microbiological factors;(2)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atient and their spinal pathology; and(3) factors relating to the surgical procedure. SSI is most commonly caus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virulence of the organism causing the SSI can affect its presentation. SSI can be prevented by careful adherence to aseptic technique,prophylactic antibiotics,avoiding myonecrosis by frequently releasing retractors and preoperatively optimizing modifiable patient factors. Increasing pain is commonly the only symptom of a SSI and can lead to a delay in diagnosis. C-reactive protein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an help establish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requires acquiring intra-operative cultures to guide future antibiotic therapy and surgical debridement of all necrotic tissue. A SSI can usually be adequately treated without removing spinalinstrumenta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SSIs is important. It is useful to involve an infectious disease specialist and use minimum serial bactericidal titer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biotic therapy. A plastic surgeon should also be involved in those cases of severe infection that require repeat debridement and delayed clo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pine surgery discitis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下载PDF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诊治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义生 周良安 陈之白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分析10例术后腰椎间盘炎的临床表现、血象、血流变化、血和病灶细菌培养、腰椎X线平片、CT、MRI所见在发病后的敏感程度,比较3例非手术与7例经前路腹膜后(2例联合...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分析10例术后腰椎间盘炎的临床表现、血象、血流变化、血和病灶细菌培养、腰椎X线平片、CT、MRI所见在发病后的敏感程度,比较3例非手术与7例经前路腹膜后(2例联合后入路)病灶清除,一期椎间植骨融合本治疗的效果。结果:不同程度的发热、痉挛性腰痛、血流增快是本病的特点。MRI、CF、X线片三者的诊断敏感性存在时间差,分别约为发病后1、3、5周。仅2例血和病灶细菌培养均阳性。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减少全身性抗生素和镇痛剂的使用量,明显缩短病程。结论:ESR、MRI对早期确诊、引导手术价值较高。高热、痉挛性腰痛、血沉增快三者具一持续2周得不到控制,可考虑及早手术。手术疗法近期效果更为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炎 腰椎 术后 病因 早期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脊柱椎间隙感染的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21
3
作者 姚长海 侯树勋 +2 位作者 史亚民 李利 王华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 :通过 8例脊柱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探讨内固定手术在脊柱椎间隙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脊柱后路内固定治疗 ,其中Trifix 3例、改良Trifix 3例、USS 2例。结果 :随访时间 3个月。采用内固定治疗的 8例中卧床时... 目的 :通过 8例脊柱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探讨内固定手术在脊柱椎间隙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脊柱后路内固定治疗 ,其中Trifix 3例、改良Trifix 3例、USS 2例。结果 :随访时间 3个月。采用内固定治疗的 8例中卧床时间最短 3d ,最长 4周。比保守治疗卧床时间缩短 2~ 3周。结论 :本组 8例内固定治疗脊柱椎间隙感染没有引起炎症扩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间隙感染 内固定
下载PDF
成人原发性椎间盘炎(8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玉杰 卢世璧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本文报告了成人原发性椎间盘炎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平均44.5岁。病变间隙:L1~21例,L2~34例,L3~L43例。入院前误诊为腰椎结核2例,椎体肿瘤3例。病因有三大学说即: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和自身免疫... 本文报告了成人原发性椎间盘炎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平均44.5岁。病变间隙:L1~21例,L2~34例,L3~L43例。入院前误诊为腰椎结核2例,椎体肿瘤3例。病因有三大学说即: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反应,多数倾向于血源性细菌感染。讨论了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问题。作者认为CRP和ESR较体温血象更敏感、更准确,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有效指标。本病应与腰椎结核、椎体肿瘤及退行性改变加以鉴别,MRI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保守治疗以卧床、大剂量广谱抗菌素治疗为主。经皮椎间盘镜行病灶清除及活检术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对椎体破坏超过50%有神经受损症状、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病灶清除术同时可植骨融合,以增加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炎 感染 椎间隙感染 脊柱
下载PDF
椎间盘炎的MRI诊断(附10例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田伟 吴鹰 +1 位作者 徐江波 顾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总结椎间盘炎的MRI表现。方法:复习10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MRI表现,其中5例是血源性感染,5例是手术后或椎间盘穿刺术后椎间盘炎。9例的病变部位在腰椎,1例在颈椎。所有病人都进行了Gd-DTPA前后的T1WI... 目的:总结椎间盘炎的MRI表现。方法:复习10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MRI表现,其中5例是血源性感染,5例是手术后或椎间盘穿刺术后椎间盘炎。9例的病变部位在腰椎,1例在颈椎。所有病人都进行了Gd-DTPA前后的T1WI和T2WI扫描。结果:MRI表现包括:①椎间隙变窄,T2像呈高或低信号,T1像呈低或等信号。髓核内裂隙消失。②两个椎体的邻近部分由于充血和水肿而呈长T1长T2弛豫时间,终板侵蚀和终板下松质骨有小的脓肿。③椎旁软组织肿胀。④注射Gd-DTPA后椎间隙和邻近的椎体信号强度明显增强。结论:MRI对椎间盘炎的诊断非常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感染 椎间盘炎 MRI 诊断
下载PDF
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诊治体会(附11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卫国 廖晖 陈安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年2月~2011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1例腰椎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5例,腰椎滑脱6例,怀疑感染立即行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 目的进一步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年2月~2011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1例腰椎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5例,腰椎滑脱6例,怀疑感染立即行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结合临床表现、分层穿刺等早期诊断;一旦感染确定,均立即采取伤口切开清创、持续灌注引流、尽量保留内固定的方法,并静脉应用抗生素和营养支持。结果经上述方法处理,患者临床症状短期内明显缓解;3~6周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ESR降至正常水平。经6个月~2年随访,所有患者未再出现伤口深部脓肿。结论一旦怀疑感染,早期诊断并立即切开清创、持续灌注引流配合全身抗炎治疗,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 椎间隙感染
下载PDF
硫酸钙骨粉混合抗生素在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劲松 曾荣 +1 位作者 林颢 胡资兵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索硫酸钙骨粉混合抗生素在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患者采取侧方经腰椎前外侧入路对感染椎间隙行病灶清除后,将填入混合有抗生素的硫酸钙骨粉填入该椎间隙。结合术后大量应用抗生素及... 目的探索硫酸钙骨粉混合抗生素在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患者采取侧方经腰椎前外侧入路对感染椎间隙行病灶清除后,将填入混合有抗生素的硫酸钙骨粉填入该椎间隙。结合术后大量应用抗生素及腰部支具外固定的方法。结果术后26例患者获得2-10年的随访,感染无1例复发,植入硫酸钙骨粉的椎间隙骨性融合。结论将混合有抗生素的硫酸钙骨粉植入腰椎病灶清除术后的骨缺损区,结合术后腰部支具外固定的方法对治疗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骨粉 感染 椎间隙 腰椎 手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镜融合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吕浩然 何二兴 +1 位作者 黄彦 杨进顺 《微创医学》 2011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分析椎间盘镜术后早期椎间隙感染的X光片、CT、MRI影像特征,评价术后早期椎间隙感染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12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术后早期椎间隙感染患者均行术后脊柱X光片、CT、MRI检查。结果 12例患者的X光片均无显著骨质... 目的分析椎间盘镜术后早期椎间隙感染的X光片、CT、MRI影像特征,评价术后早期椎间隙感染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12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术后早期椎间隙感染患者均行术后脊柱X光片、CT、MRI检查。结果 12例患者的X光片均无显著骨质变化;CT可见感染周围组织有异常信号,但边界不清;MRI可见病变椎间盘、相邻椎体及椎旁软组织异常强化,局部脓液积聚,范围清楚。结论 MRI检查对术后椎间隙早期感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是目前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脊柱 椎间隙感染 影像学
下载PDF
椎间隙感染的MRI诊断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俊祥 张莉 +3 位作者 尉传社 刘志军 陈守康 宋宏伟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分析椎间隙感染的MRI影像特征 ,评价椎间隙感染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对 15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椎间隙感染患者行脊柱MRI检查 ,扫描序列为矢状面FrFSE -T1 WI、FrFSE -T2 WI、脂肪抑制T2 WI,横断面FrFSE -T2 WI,其中 5例行Gd... 目的 :分析椎间隙感染的MRI影像特征 ,评价椎间隙感染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对 15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椎间隙感染患者行脊柱MRI检查 ,扫描序列为矢状面FrFSE -T1 WI、FrFSE -T2 WI、脂肪抑制T2 WI,横断面FrFSE -T2 WI,其中 5例行Gd -DTPA增强对比扫描。结果 :15例患者共发现 17个椎间隙感染 ,其中 15个发生于腰椎间隙。椎间隙狭窄 (13个 ) ,病变椎间盘呈不同程度破坏、碎裂 ,呈长T1 (17个 )长T2 (15个 )信号 ,T2 WI上椎间盘髓核内正常裂隙状低信号消失 (13个 ) ,上下相邻椎体受累破坏 (15个 ) ,椎旁软组织肿胀 (8个 )。 5例行Gd -DT PA增强对比扫描可见病变椎间盘、相邻椎体及椎旁软组织异常强化。结论 :MRI对诊断椎间隙感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感染 MRI 诊断 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脊柱疾病
下载PDF
术后椎间盘感染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金亮 袁明智 王桂玲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术后椎间盘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临床证实的术后椎间盘感染的MRI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有23个椎间盘感染,其中16例发生于腰椎间盘。感染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破坏、碎裂,呈长T1(15例)长T2(16例)信号,T2WI上髓核... 目的探讨MRI对术后椎间盘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临床证实的术后椎间盘感染的MRI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有23个椎间盘感染,其中16例发生于腰椎间盘。感染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破坏、碎裂,呈长T1(15例)长T2(16例)信号,T2WI上髓核内正常裂隙状短T2信号消失(17例),椎间隙变窄(15例),相邻椎体终板及终板下骨质破坏(18例),椎旁软组织肿胀(9例)。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病变椎间盘及邻近椎体、椎旁软组织明显强化。结论MRI对诊断术后椎间盘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椎间盘感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开华 蔡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的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变位于胸椎2例,腰椎9例;均在院外误诊,误诊为胸(腰)椎结核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腰椎转移瘤...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的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变位于胸椎2例,腰椎9例;均在院外误诊,误诊为胸(腰)椎结核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腰椎转移瘤1例。入我院初4例误诊为胸(腰)椎结核。本组5例保守治疗成功;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经腹膜后入路切开病灶清除术,4例行一期腰椎后路椎弓根系统固定、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术。随访10~24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容易误诊,MRI检查可提供较多鉴别诊断信息,及时行腰椎穿刺活检是尽早明确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感染 误诊 结核 脊柱 椎间盘移位
下载PDF
腰椎间盘炎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天宏 彭刚 +1 位作者 敖竣 陈东峰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1-33,共3页
对8例腰椎间盘炎病例的分析表明,本病临床症状比较模糊,体温通常不高,血象大多正常,以血沉增快和剧烈腰腿痛为主要特征,术后原有的腰腿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感染发生后,出现较术前更为剧烈的痉挛性腰腿痛,以上两特征在腰椎间盘突... 对8例腰椎间盘炎病例的分析表明,本病临床症状比较模糊,体温通常不高,血象大多正常,以血沉增快和剧烈腰腿痛为主要特征,术后原有的腰腿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感染发生后,出现较术前更为剧烈的痉挛性腰腿痛,以上两特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或神经很粘连者绝少发生,系鉴别要点。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治愈,少数保守治疗无效或神经受损加重者,应行病灶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炎 腰椎 诊断 保守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
13
作者 曲小雨 郭永品 张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评价11例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人的疗效。结果 9例经保守治愈,2例手术治愈,其中3例椎问未融合,伴脊柱侧弯,仍有腰部活动受限外,其余功能恢复满意,平均随访时间40±18.8个...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评价11例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人的疗效。结果 9例经保守治愈,2例手术治愈,其中3例椎问未融合,伴脊柱侧弯,仍有腰部活动受限外,其余功能恢复满意,平均随访时间40±18.8个月(5个月~5年)。结论 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可获痊愈,对椎体破坏超过50%、有神经受损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本病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炎 椎间隙感染 脊柱
下载PDF
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家美 乐敏莉 +2 位作者 徐新华 唐尚权 熊国相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7-408,411,共3页
目的探究对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提供一定借鉴。方法对比分析与回顾性分析相结合,调查2006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患者治疗资料,根据其采用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究对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提供一定借鉴。方法对比分析与回顾性分析相结合,调查2006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患者治疗资料,根据其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12例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输液及卧床休息保守治疗方法为A组;16例患者采用切口病灶清除手术治疗为B组,对A、B两组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消失、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3、10周,多于B组患者的7、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转阴时间分别为11、9.5周,多于B组患者的6.5、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个月,长于B组患者的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花费分别为2.77万元,略少于B组患者的3.44万元。结论切口病灶切除手术疗效好、病程短,能够彻底清除病变部位的炎性组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临床可推广该方法进行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 椎间隙感染 切口病灶清除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景山 《医学信息》 2022年第12期81-84,共4页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脊柱微创外科中较为常用的内窥镜辅助技术,最初被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随着近年来相关技术的不断推广与改进,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其优势及局限性均较为明显。基于此,本文结合经皮椎间...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脊柱微创外科中较为常用的内窥镜辅助技术,最初被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随着近年来相关技术的不断推广与改进,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其优势及局限性均较为明显。基于此,本文结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解剖基础、腰椎病变治疗情况、优势及局限性等对腰椎病变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隙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