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山龙乙酸乙酯层提取物联合哈尔满碱对裸鼠体内肿瘤HepG2模型协同抗肿瘤作用
1
作者 付春旺 张晓莉 +3 位作者 褚征 才瑜 王铁杰 焦健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穿山龙乙酸乙酯层提取物(extract from 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DNM)和蒺藜提取物哈尔满碱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内裸鼠肿瘤HepG2模型实验探究两药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裸鼠肿瘤HepG... 目的: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穿山龙乙酸乙酯层提取物(extract from 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DNM)和蒺藜提取物哈尔满碱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内裸鼠肿瘤HepG2模型实验探究两药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裸鼠肿瘤HepG2模型,灌胃给药两周,观察穿山龙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组、哈尔满碱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情况;通过经统计学分析和采用金正均法计算分析验证结果;对肿瘤组织进行HE切片染色,观察联合用药对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穿山龙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组、哈尔满碱组和联合用药组抑瘤率分别为3.36%、45.31%、59.59%,经统计学分析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联合用药抑瘤率高于单独用药组。显微镜下观察联合用药组肿瘤组织出现大面积坏死,且出现肿瘤细胞核质比降低,异型性减小等现象。结论:说明穿山龙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和蒺藜提取物哈尔满碱联合用药在裸鼠体内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 哈尔满碱 抗肿瘤 协同作用 联合用药
下载PDF
基于“寒凝血瘀”关键病机理论探讨新加良附方治疗胃癌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国佳鑫 侯丽 +4 位作者 蔡和平 栗枭杰 杨茜茹 张思亲 董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73-380,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新加良附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获取高良姜、香附、穿山龙的有效成分及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胃癌的靶点,利用Venn软件获取共同靶点,使用...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新加良附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获取高良姜、香附、穿山龙的有效成分及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胃癌的靶点,利用Venn软件获取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3.7.2进行“化合物-靶点-疾病”的网络图构建。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互作网络(PPI),最后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新加良附方中筛选出高良姜素、槲皮素、木犀草素、薯蓣皂苷元等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作用于87个胃癌靶点,筛选出AKT1、MYC、CASP3、EGFR等关键靶点,并确定了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关键代谢信号通路,参与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酶活性调节、受体活性等过程。结论:新加良附方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发挥治疗胃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良附方 寒凝血瘀 高良姜 香附 穿山龙 胃癌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穿龙薯蓣叶部形态多样性及其与光合产物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温金明 石晓东 +2 位作者 高润梅 戎丹仁 柳昱旻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为了探讨穿龙薯蓣叶部形态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山西省2个种源地的穿龙薯蓣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种叶部的形态多样性,测定不同形态叶片的叶绿素与光合产物含量,研究叶部形态与叶绿素及光合产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穿龙薯蓣是一个... 为了探讨穿龙薯蓣叶部形态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山西省2个种源地的穿龙薯蓣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种叶部的形态多样性,测定不同形态叶片的叶绿素与光合产物含量,研究叶部形态与叶绿素及光合产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穿龙薯蓣是一个叶形态多型性的种。穿龙薯蓣存在长叶型与宽叶型2种类型,其中,长叶型占80%以上;叶色有深绿色与浅绿色的明显区分,深绿色叶片多为厚纸质,浅绿色叶片多为薄纸质,叶2~6裂,叶张角间于40°~70°。2个种源地之间的叶形态差异不显著,但叶部各形态指标间相关性明显。叶型与叶绿素、光合产物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叶色与叶绿素、光合产物含量相关性显著,深绿色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产物含量的均值均高于浅绿色叶片;5裂和2裂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2裂的叶片光合产物含量较高;叶张角与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还原糖含量相关性显著,含量的整体变化趋势是:随叶张角的增大,光合产物含量增加。穿龙薯蓣筛选种质资源时,可首选叶片深绿色、叶裂为2裂、叶张角大的植株。研究结果可为穿龙薯蓣的良种选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龙薯蓣 叶形态 叶绿素 光合产物
下载PDF
穿龙薯蓣的花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雨晴 高润梅 +3 位作者 党裳霓 冯宇梅 杨柳 白甜雨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8-535,共8页
花序是影响植物繁殖的关键性状,也在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用植物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的花序类型具有多样型,但目前相关研究资料较少,且常有争议。为明晰穿龙薯蓣的花序类型及特征,本研究以观察测量为主,结... 花序是影响植物繁殖的关键性状,也在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用植物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的花序类型具有多样型,但目前相关研究资料较少,且常有争议。为明晰穿龙薯蓣的花序类型及特征,本研究以观察测量为主,结合石蜡制片技术,对穿龙薯蓣的花序形态、数量性状及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穿龙薯蓣雌花形成腋生的穗状花序,具退化雄蕊,具花粉囊,但不产生花粉;雄花序特征与现有资料的描述不尽相同,雄花序生于叶腋或顶生于侧枝,花序主轴为无限花序,侧轴为蝎尾状单歧聚伞花序,整体为形似穗状的混合花序;由于雄株部分侧枝叶片退化,腋生花序向顶逐渐短缩,与顶生花序结合呈圆锥状;雄花序的长度、小花数量、小花密度及花期时间等均高于雌花序。本研究发现,穿龙薯蓣雌雄花序形态与有限花序向无限花序演化过程相符,具原始性,可保证传粉的成功率,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龙薯蓣 花序类型 混合花序
下载PDF
穿龙薯蓣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发育
5
作者 张雨晴 高润梅 +3 位作者 李聪 李进 党裳霓 李红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9-328,共10页
【目的】为探讨薯蓣属植物亲缘关系及薯蓣科植物系统地位,丰富药用植物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的生殖特征研究,并为后续栽培育种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快速石蜡制片技术分别对穿龙薯蓣雌雄花进行制片,对其大小孢子发... 【目的】为探讨薯蓣属植物亲缘关系及薯蓣科植物系统地位,丰富药用植物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的生殖特征研究,并为后续栽培育种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快速石蜡制片技术分别对穿龙薯蓣雌雄花进行制片,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系统地显微观察。【结果】穿龙薯蓣为单性花、雌雄异株。雄蕊6,花药4室;小孢子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主要为四面体形,兼有左右对称形和交叉(十字)形;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花粉。花药壁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中层细胞自小孢子母细胞时期逐渐分解扁平,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开始解体;花粉囊开裂时中层、绒毡层消失,药室内壁纤维状增厚,表皮仅有干枯的残迹;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单子叶型,绒毡层发育类型为腺质型。雌花子房下位,3室,中轴胎座,每室生2枚倒生胚珠;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由造孢细胞发育而来;大孢子四分体线性排列,珠孔端3个退化,仅合点端一个发育;成熟胚囊为7胞8核,中央细胞的形成早于卵器和反足细胞的细胞化;胚囊发育类型为单孢子蓼型,成熟雌配子体中助细胞体积小于卵细胞;反足细胞形成后不再进行分裂,在胚囊成熟时期逐渐退化。【结论】穿龙薯蓣部分生殖生物学特征较为原始,倾向于双子叶植物;穿龙薯蓣助细胞体积较小可能与胚珠发育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龙薯蓣 薯蓣属 大孢子发生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